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煤工作面遇構造安全技術措施

采煤工作面遇構造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937

一、工作面現狀概況

1307采煤工作面開切眼于2018年1月27日施工匯穿,在工作面機頭70米位置處遇有一個小的斷層構造。該斷層斷距約0.8——1.5米,影響寬度約4.0米,斷層走向是39°,傾向為129°。現工作面地質構造較簡單,其工作面構造位置及剖面圖如下:

現1307采煤工作面所遇見地質構造(斷層),頂板變得破碎,回采過程中給施工帶來了更大難度,為確保工作面安全回采,特編制1307采煤工作面遇構造安全技術措施。

二、加強工程規格質量

1.構造處頂板較為破碎,適當縮小基本柱柱距為0.6m,排距為1.2m。以有效的支護工作面頂板為原則,單體液壓支柱初撐力必須達到90KN,且有3~5°迎山角。當工作面煤壁出現破碎頂板時,則在其煤壁摻設貼幫柱并加板匹將頂板有效支護住。

2.采空側后排柱間加參一根密集柱戴帽支柱支護。戴帽材料為φ120半圓木破成半圓木,長度為0.6m。戴帽材料與絞接梁方向一致,其采空側端頭與絞梁采空側端頭齊平。

3.在地質構造帶頂板破碎地段,在頂板與絞梁之間鋪一層鐵絲網護頂,并用厚度為20mm的木板背頂于鐵絲網下,木板長1.8m,順到工作面方向,兩端背在鉸梁上,間距為0.5m。鉸梁未接頂的地方,采用半圓木背頂嚴實。

4.發現漏液或有其它質量問題的單體液壓支柱必須及時更換。

5.花邊梁必須與煤壁垂直,且端面距不得大于200mm。

6.過構造帶段必須嚴格控制裝藥量,采用正向爆破。在構造段及構造前后10米原影響段放炮時每次裝藥放炮的長度控制在3米,并且減少裝藥量防止打倒支柱。在放炮過程中打倒的支柱及時補摻設,不得出現缺柱少柱情況。

7.當頂板十分破碎、則必須先掏梁窩、將梁移進控制頂板后再進行其它作業。

8.當構造段高度不夠時,支柱無法摻設時,采取打眼放炮破頂板達夠高度的方式再支護構造段的頂板。支護頂嚴格按間排距和初撐力要求。

三、防止冒頂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支護背板一定要嚴實,背板后也要充填嚴密、不能有空頂現象。

2.加強工作面頂板的支護與維護工作,為防止頂板事故的發生,工作面的支護距離不得超過本措施的要求。

3.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放炮后,班組長首先對構造段的頂板、支護情況進行安全檢查,在確認無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安排進行出煤作業。如有安全隱患立即采取措施進處理,確保構造段的安全有保障。因放炮打倒或歪斜的支柱及時校正補齊,不得在空頂或支護不可靠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4.每班在班前會上落實班組長隨時檢查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是否有安全穩患,發理隱患,必須及時報告當班安全員和礦級領導、及時整改處理,保證下安全出口絕對暢通無阻。

四、遇構造防止瓦斯事故措施

1.加強瓦斯檢查監測工作,瓦檢員在采煤工作面構造段要嚴格檢查瓦斯,嚴禁漏檢、假檢。

2.工作面懸掛便攜式瓦斯監測報警儀,一旦出現瓦斯涌出現象,互髑停止作業、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3.放炮時嚴格按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的制度。放炮后有專職瓦檢員監督,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員未經專職瓦檢員允許,任何人不得私自進入工作面,嚴禁瓦斯超限作業。

4.加強通風管理,采煤工作面合理分配風量,使工作面有足夠的有效風量,杜絕瓦斯超限的現象發生。

5.構造段的放炮規定:“打淺眼、少裝藥、放小炮”。

五、其他安全管理

1.上班前必須開好班前會,班前會由礦領導主持,班前會及時向采煤隊長及當班的班長和工人交待當班的安全工作,工程質量以及工作任務,每個人必須認真聽取,有不明確的地方必須問清楚,并作好班前會記錄。

2.未參加學習本措施的作業人員,嚴禁安排上崗。

3.班前會上必須交待當班應注意的安全生產情況,落實措施、辦法、講安全制度、學習安全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總結上一班工作情況。

4.嚴格執行好礦級領導帶班制度、每班必須有一名帶班礦長在現場全過程的指揮監督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

5.每班帶班領導、安全員、瓦檢員重點檢查該采面構造段的安全隱患以及規程措施在現場的落實情況。特別是工作面構造地段,安全員現場盯守,督促作業人員按規定的柱排距摻設支柱,回柱時必須摻設好護身柱,在支護完好的地段選好安全退路的情況下操作回柱。回柱時兩人一組,有經驗的老回柱工操作,另一位有安全經驗的工人現場觀察頂板及隨時提醒回柱工安全注意事項,確保回柱安全。

6.礦主要管理人要經常下井檢查安全、督促安全隱患整改情況,每周定期召開安全辦公會、對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提前抓緊進行整改。

7.加強現場管理,每班進行質量檢查,不合格的必須返工從來,質量驗收工作由當班跟班領導負責。

8.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1307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煤礦安全規程》、《摻回柱工操作規程》及的相關要求執行。

篇2:采煤工作面過地質構造帶收尾安全技術措施

采煤工作面過地質構造帶及收尾的安全技術措施

1、選擇與頂板相適應的支護方式,支架的規格、質量應符合要求。

2、炮眼布置要合理,裝藥量要適當,工作面要成直線。

3、支護要及時,嚴禁空頂作業。

4、出現透水預兆時,要立即撤離人員,待查明構造帶與積水區域的情況后,方可作業。

5、堅持上班前、放炮后嚴格進行敲幫問頂、支架驗收、交接班和頂板分析等制度。

6、嚴格按作業規程作業,采掘工作面情況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篇3:采煤工作面過地質構造帶及收尾安全技術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過地質構造帶的安全技術措施

1、采煤面遇到斷裂帶時,必須采取架棚背頂支護,支架要與裂隙方向帶垂直,支架的規格、質量應符合要求。

2、支護要及時,嚴禁空頂作業,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

3、斷裂帶較破碎時,必須沿斷裂帶走向留不小于5米的保安煤柱,并沿煤壁打點柱背幫支護。

4、在斷裂帶附近作業時,要盡量減少爆破。確需爆破時,炮眼布置要合理,裝藥量要適當。

5、出現透水預兆時,要立即撤離人員,待查明斷裂帶與積水區域的情況后,方可作業。

6、嚴格執行上班前、放炮后嚴格進行敲幫問頂、支架驗收、交接班和頂板分析等制度。

二、采煤工作面收尾的安全技術措施

1、由于采面接近收尾時,頂板壓力增大,應加強工作面和工作面出口支護,必要時可采用架棚、木垛等特殊支護方式支護。

2、切實做好運輸巷道、切眼(小井)支護。

3、留足保安煤柱,不得隨意開采保安煤柱。

4、加強工作面局部通風,確保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