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安全生產保障措施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指示精神,確保“兩會”期間的煤礦安全生產,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為確保我礦安全生產,全面加強“兩會”期間安全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確保我礦在“兩會”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把工作想細、做細,特制定如下安全生產保障措施:
一、成立“兩會”期間安全生產組織機構:
組長:王錫華(礦長)金文轉(總經理)
副組長:馬景友(總工)易佑天(礦長生產)
孫士強(安全礦長)吳瓊能(機電礦長)
成員:安監科、生產科、機電科、調度室、地測科、通風科、運輸隊、各工隊長。
二、職責分工及要求:
1、組長對“兩會”期間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
2、副組長對組長負責,并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直接管理責任。
3、其它成員必須服從指揮、聽從安排、密切配合,全面履行自己的職責,狠抓基礎工作落實,加強安全防范和安全檢查。
4、礦副總以上領導非工作需要及特殊情況,一律不許外出,全力以赴做好“兩會”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
三、工作重點:
1、嚴格執行煤礦負責人和生產經營管理人員井下24小時帶班制度和基層單位干部跟班制度,嚴格落實各級干部、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責任的考核,充分調動班組長、區隊干部和科室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每周開展一次安全大檢查和隱患排查活動,增加管理人員夜班上崗次數,加強隱患治理和落實整改工作,堅決消除重大安全生產隱患。
3、大力加強職工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做好職工及其家屬的走訪、慰問和安撫工作,杜絕出現越級*現象,將矛盾消化在基層,保證礦井安全穩定。
4、加強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檢查,強化對預案的貫徹落實和演練,確保萬無一失。
5、加強值班值宿工作,值班值宿人員一律不準喝酒、脫崗和做與工作無關的活動。各單位正職及管理人員將手機號碼留給礦調度,并保持開機狀態,保證信息暢通。井下所有出勤入井人員嚴禁空崗,嚴禁班中喝酒,嚴禁酒后入井。
6、嚴格控制各采區施工作業人數,采煤工作面不準超過29人;掘進工作面不準超過9人。
7、放緩生產節奏,控制原煤產量和掘進進尺。
四、安全保障措施:
(一)、一通三防安全保障措施:
1、完善“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體系,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堅決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2、每天有礦領導及通風隊干部參加的走動巡查,加強對各地點的隱患排查,合理確定工作面的風量,按要求給工作面配風,以風定產,并適時調節風量,做到發現隱患馬上進行處理匯報,不留隱患作業。
3、每天對各地點的通風設施和風量檢查測定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報,確保各地點通風設施的完好和風量穩定。
4、杜絕瓦斯積聚、瓦斯超限作業。加強1204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管理和瓦斯抽放力度,提高瓦斯抽放率,杜絕瓦斯超限現象。加強密閉監察和測風工作,加強對瓦檢員的管理,杜絕假檢、漏檢;加強對瓦檢員的管理,嚴格執行瓦檢員現場交接班制度。
5、加強對礦井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的檢查和系統維護,保證系統靈敏可靠。
6、做好1204采面回采期間的通風瓦斯管理,重點是上隅角的瓦斯治理,嚴格按規定加強對上隅角的封堵和抽放,杜絕瓦斯超限和積聚現象發生。
7、防治自然發火,重點做到每天專人檢查和進行取樣分析,消除自然發火隱患。
8、嚴格落實消防滅火綜合措施,消除井下自然發火隱患。
9、永久或臨時性停風區域排放瓦斯,必須有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認真貫徹執行。
10、加強對各地點的煤塵防治,做到防塵設施齊全有效,巷道保持濕潤。距離工作面20m范圍內的巷道,每班至少沖洗一次,20m以外的巷道,每周至少沖洗一次,并及時清除堆積煤塵,保證無煤塵飛揚,巷道內及水管、風管、風筒和電纜上無煤塵堆積現象。
11、加強局部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按規定設置“三專兩閉鎖”、“雙風機雙電源及自動分風裝置”,能實現自動轉換;掘進隊每班安排專人看管,并每天進行一次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試驗和每旬進行一次“風電閉鎖實驗”,通風隊每周進行一次“瓦斯電閉鎖實驗”,試驗期間不得影響局部通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頂板管理安全保障措施
1、井下各施工地點必須嚴格按規程措施執行,杜絕違章作業現象和非標作業行為,堅決杜絕空頂作業。
2、加強1204工作面的頂板管理等重要環節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監察,確保萬無一失。
3、一、1204采煤工作面
○1加強工作面及順槽的頂板管理。
○2嚴格控制控頂距,及時超前支護。
○3加強檢查檢修單體支柱,防止出現漏液現象。
○4認真檢查乳化液濃度,保證液壓系統完好。
○5規范職工操作行為,保證支架達到初撐力。
○6對順槽及材料道頂板及時監控,發現頂板下沉及時加強支護。
○8對前后三角點加強維護,執行先打后翻制度,動態生產過程中給好臨時支護。
二、現場管理
①加強工作面回采期間的頂板管理工作,有關科室現場跟班,確保安全。
②加強放炮工作的管理,按規定設警戒、領取和存放火工品及清退、杜絕放炮事故的發生。
6、掘進工作面以三、四角點為重點,日常掘進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對炮后失效的支護及時恢復,加強頂板管理;爆破作業必須認真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制度,同時加強火工品管理,確保爆破作業安全。
7、有計劃安排頂板專項檢查。有問題及時處理,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
8、嚴格按措施施工,杜絕無措施施工,對重點作業地點和重點工程,安排主要領導跟班,安監員現場監護,機關科室安排人員跟班作業,把住現場安全關。
(三)、機電運輸安全保障措施:
針對機電運輸工作范圍涉及廣,環節多,管理分散特點。重點抓“四大機械”、供電及井下“兩小”運輸安全管理工作。
1、要強化管理制度的落實,按照已經制定的管理制度,嚴格對照,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及設備、設施的安全隱患。其中重點要加強對設備的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對主提升系統、供電系統等的安全保護裝置必須有專人進行試驗,嚴格按照各類設備的操作標準進行認真執行。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或匯報。
2、加強“兩小”運輸管理,“一坡三擋”必須牢固,聲光信號靈敏可靠,設備及拉放車標志牌齊全,信號與絞車電源實行聯鎖。斜巷拉放車時,必須有安監員和施工單位跟班干部監督把關,否則,一律不許作業。
3、強化四大機械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加強職工業務培訓和事故預案的落實和演練,確保萬無一失。
4、針對絞車多等特點,礦領導重點盯防,職能科室跟班,安檢員全程監察。
(四)、礦井防治水安全保障措施
1、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原則,加強采空區的探放水工作,堅決消除礦井水患。探放水的同時要加強瓦斯及有毒有害氣體的管理。
2、每天對井下涌水量、密閉前水位進行觀測,視水頭標高、涌水量情況采取安全措施。同時按照錦源煤礦綜合防治水方案,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3、對1204炮采工作面上部的含水區域,本著“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則,開采前進行復探,確保回采期間的安全。
4、認真貫徹落實防治水綜合安全措施,必須貫徹到每名入井人員,并嚴格按措施規定執行,加強日常監測與監控,確保安全生產。
(五)火工品管理
1、火藥、雷管到礦,由保衛科人員押運、火藥庫人員負責驗收,驗收合格后,火藥庫專職人員裝到火藥、雷管專用礦車內,保衛科押運到井下火藥庫,到火藥庫后由火藥庫專職人員接收運到壁槽內。
2、火藥、雷管下井必須分開運送,交接班人員上、下井的時間內嚴禁運送。
3、井下運送火藥和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車內運輸。
4、發放雷管、火藥時,必須由使用單位的安全員、爆破工、班長或負責人,同時到火藥庫領取,剩余雷管、火藥由以上“三人”同時運回到火藥庫。
5、各施工地點,要有專用火藥、雷管箱,要上鎖并有安全員看護。
6、每旬由相關單位人員組織,進行一次火工品檢查,對查出的問題,要定整改負責人、定整改日期、定整改驗收人員。
7、嚴格按火藥庫各項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和發放。
(六)、地面安全保衛和礦井穩定保障措施
1、加強對重點要害部位和公共復雜場所安全管理,如食堂、火藥庫、油庫和其它物資倉庫管理,強化對錢、財、物管理人員和更夫守衛及值班人員管理和檢查。
2、加強井口檢查,嚴禁酒后入井,嚴格排查二十一種人,堅決守牢入井前的最后一道關口。堅持井口24小時火工品檢查制度,防止火藥、雷管丟失。駐礦保衛科要加強礦內治安巡邏,嚴格檢查入礦人員和進礦車輛,切實做好防盜工作。
3、加強重點人員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各單位對重點人員要逐一進行談話,掌握其思想動態,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解決。
4、加強職工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在“兩節”之前對全礦職工開展一次遵紀守法教育活動。
5、認真落實治安綜合治理和消防火等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地面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和監控,確保萬無一失。
6、加強礦井安全文化建設,強力推進精細化管理,繼續強化準軍事化管理,進一步提高全礦職工的安全素質和服從、執行意識,促進全礦安全生產和其他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7、加強對家屬子女的守法教育,杜絕員工班后喝大酒、賭博等違紀現象。
8、全礦管理人員24小時保證通訊暢通,有事做到隨叫隨到。
(七)其它
1、加強零散工程的管理,凡是零散工程必須有專職安檢員和隊干部現場跟班監督檢查。
2、每旬由安監科長牽頭,組織有關職能部門進行一次安全隱患排查,將排查出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單位及負責人,并且由職能部門復查驗收。真正做到安全管理。
3、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在“兩會”前,進行一次全礦范圍內的隱患排查,重點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排查,摸清礦井安全狀況。并在“兩會”期間,堅持多層次的隱患排查治理,嚴格按照管理的制度落實整改。對員工提出的隱患礦將按有關規定進行獎勵。
4、加大安全抽查力度,“兩會”期間,黨政工團每周至少組織一次抽查,并將問題上報安監科。
5、“兩會”期間加大處罰力度,出現“三違”加倍處罰。
6、跟班干部靠前指揮,重點部位、主要環節必須在現場監督、指揮作業,真正落實“不安全不生產”原則。必須嚴格執行現場手拉手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時必須對本班存在的隱患和遺留問題以及下班注意事項交接清楚,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八)應急預案
1、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學習《煤礦企業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嚴格進行考試,提高職工的抗災自救能力。
2、對礦井突發的生產安全事故按大明煤礦應急預案執行。
3、礦成立“兩會”期間的臨時救援小分隊(采煤隊、掘進隊各30人;其它單位各10人),出現問題后保證隨時到礦。
附兩節期間干部值班表(見附頁)
篇2:車輛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
1、公司設立車輛安全生產專項資金專戶,車輛安全生產措施費專用于保障工程項目車輛安全生產,實行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2、費用的提取:公司保證車輛安全費用,專項用于車輛安全生產。
3、費用的使用:車輛安全生產費用專款專用,不得挪作它用。經費支出主要用于: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職工勞動保護用品的配備;車輛安全設施的購置、維護、保養;車輛安全隱患整改;車輛安全生產檢查;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購置等。
4、費用管理:由財務部門對車輛安全生產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并根據年度車輛安全生產計劃,做好資金的投入落實工作,確保車輛安全投入迅速及時。
5、車輛安全投入如當年未能使用完,應當轉入下一年度的車輛安全投入計劃內,
不得挪作他用。
6、如當年車輛安全投入不夠,由車輛安全管理部門寫出計劃報公司批付。
篇3:運輸安全生產費用投入保障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經費管理,確保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條例》及《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規定》等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結合企業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安全生產費用是指企業按照規定標準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企業安全生產條件的資金。
第三條根據省交通運輸廳相關的規定,我司安全生產費用投入的項目和標準為:
(一)安全管理經費投入(每年每百輛車投入安全經費5萬元);
(二)教育培訓經費投入(每年每百輛車投入安全經費1.5萬元);
(三)年度安全事故隱患整改專項資金投入(根據隱患整改需要確定具體金額)。
第四條安全生產費用按照“企業提取、政府監管、確保需要、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財務管理,在以下范圍內使用。
(一)安全管理經費投入
1.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支出。包括作業場所的監控、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設施設備;車輛安全狀況檢測及維護系統、附屬安全設備等;
2.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物品支出;
3.安全生產檢查與評價支出。
(二)教育培訓經費投入
1.配備教育設施設備支出;
2.安全技能培訓資料支出;
3.應急救援演練支出;
4.安全宣傳支出。
(三)年度安全事故隱患整改專項資金投入
1.重大危險源、重大事故隱患的檢查、評估、監控、整改支出。
2.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第五條安全費用優先用于滿足安全管理職能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提出的整改措施或達到安全生產標準所需支出。
第六條公司財務處對全司安全費用實行集中管理,統籌使用。提取的安全費用實行專戶核算,在規定范圍安排使用。年度結余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第七條安全生產費用管理職責。
(一)總經理對安全生產費用全面領導。審批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經費使用報告、安全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年度報告。
(二)其他負責人按照職責分工,對各自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費用計取、支付、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三)安全部負責編制年度安全經費投入預算,每半年和年度對經費投入情況進行預決算,審核基層單位安全投入報告,監督檢查安全投入落實情況,建立安全經費投入臺帳。
第八條安全生產費用使用管理
(一)財務部應當按照“確保需要、規范使用”的原則,對安全費用進行財務管理,保證專款專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二)財務部負責對安全生產費用進行統一管理,審核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安全經費使用等,根據年度安全生產計劃,做好資金的投入落實工作,建立安全經費臺帳,確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時。
(三)各單位應建立安全費用臺帳,記錄安全生產費用的數額、支付計劃、使用要求、調整方式等條款。安全工作結束,多余的安全生產費用納入財務,由主辦會計管理。
(四)安全費用具體使用審批程序按照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執行。
(五)擅自挪用安全費用的,公司將按情節嚴重程度嚴肅處理,處理辦法由董事會討論決定。
第九條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自20**年4月26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