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倉漏斗措施規程

煤倉漏斗措施規程

2024-07-15 閱讀 8051

由于運輸系統的改造,副煤倉進入漏斗安裝收尾工程階段,為了使副煤倉及時發揮作用,優化我礦的運輸系統,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一、組織措施

1、成立煤倉漏斗安裝施工指揮部:

總指揮:何平

副總指揮:王軍

成員:劉華、王華林、李家勇、黃忠源

指揮部設煤倉漏斗安裝領導小組:

組長:王華林

成員:等

安全監護:王軍

漏斗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1、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安全生產防護器材、工具,如安全帶、安全帽、消防器材等滿足安全生產需要。

2.施工前必須組織作業人員貫徹本措施,未觀測本措施人員不得進行施工區域作業或逗留。

3、施工隊每班必須安排一名跟班副隊長,對當班安全和工程質量全面負責。

4、開工前,先檢查工作面周圍10范圍內的瓦斯及有毒有害氣體情況,瓦斯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禁止入內,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施工前先檢查施工地點頂、幫有無雜物及其他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施工前,應先檢查并清理煤倉上口的雜物,以防雜物墜落傷人。

7、施工中必須注意環境安全,勞動保護用品必須佩戴齊全有效,佩戴好礦燈。

8、施工期間斜巷皮帶機必須閉鎖,預防有人開啟造成事故。

9、在整個施工期間,通風部配備一名瓦檢員認真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情況,杜絕空班漏檢,班組長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報警儀,并將其懸掛在工作地點距頂板不大于300mm處。

10、安全部必須配備一名安全員進行現場安全措施的落實與管理,對現場施工人員、現場機械設備及現場用電統一管理。要求參加施工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持證上崗。

11、在腳手架上作業的人員應穿防滑鞋和佩掛好安全帶。保證作業的安全,腳下應鋪設必要數量的腳手板,并應鋪設平穩,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墜落。操作人員還應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裝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傷人。

12、在施工時,應有專人負責對支架的不間斷檢查,檢查人員按施工面積大小決定,且不小于三人。支架檢查人員對支架安全有懷疑時有權決定繼續施工或停止施工,操作人員必須無條件聽從支架檢查人員的決定。

13、煤倉漏斗進行錨桿固定的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能熟練使用作業工具,并能進行檢查和保養。

14、在對煤倉漏斗的固定過程中要注意頂板及周邊環境是否安全,應由兩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這項工作。

15、安裝錨桿時,嚴禁使用不符合規定的支護材料、錨桿采用等強度螺紋鋼錨桿,直徑為20mm、長度為2000mm,每根錨桿均使用兩卷樹脂錨固劑錨固,錨固長度不小于700mm。錨桿必須出扣,外露長度≤50mm。托盤為正方形,規格為130mm×130mm,用10mm鋼板壓制成弧形。樹脂錨固劑直徑為23mm,每卷長度為350mm,錨桿均使用配套標準螺母緊固。樹脂錨固劑使用前應檢查其質量是否合格,以手感柔軟為合格,過期、硬化、破裂等失效的錨固劑及銹蝕、彎曲等不符合要求的錨桿嚴禁使用。

17、施工完畢后必須進行檢查并整改質量,嚴禁出現將錨桿鋸短注入的現象,必須使托板緊貼頂板,未接觸部分必須鍥緊墊實,不得松動,錨桿必須按規定作拉力試驗,頂錨桿錨固力不得低于60KN,15min后可進行錨桿拉拔力測試、發現不合格錨桿,必須在其周圍200mm的范圍內補打合格的錨桿,檢查所有錨桿的預緊力,采用力矩示值扳手檢查,每根錨桿螺帽預緊力矩應符合要求(≥100N·m),對檢查不合格的螺帽,應重新擰緊至規定預緊力。

18、施工結束時必須清理施工現場的雜物及設施,待安全撤出后經公司相關部門共同驗收,確認工程合格后方可全部收工。

19、未進行措施貫徹人員嚴禁作業,未盡事宜,參照《煤礦安全規程》、及礦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溜井漏斗防止堵塞及堵塞處理安全措施

溜井、漏斗防止堵塞及堵塞處理的安全措施

由于溜井或漏斗卡堵、堵塞處理不當,造成人身嚴重傷亡的事故在礦山時有發生。預防和處理溜井、卡堵、堵塞,應采取以下措施:

1.溜井的坡道設計和施工要合理,不要拐死彎。

2.溜井使用前,必須將井中的雜物清理干凈。使用過程中,嚴禁將廢舊木材、鋼管、鋼釬、鋼絲繩等雜物及大塊礦石放進溜井,以免堵塞溜井。

3.主溜井上口架格篩,不得往溜井中裝大塊。

4、禁止放空溜井的礦石或廢石。

5.主溜井不允許有水流人。溜井有儲水時,應停止放料,以防發生跑礦事故。

6.禁止人員進入溜井和漏斗內處理堵塞,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一是卡堵發生在溜井上部10m以內時,可以打入鋼管,通過鋼管裝藥爆破;二是采用火箭彈處理;三是向卡堵部位打深孔,孔底裝藥爆破。采用特殊方法處理時,須經過安全礦長批準。

7.當溜井漏斗卡堵時,可用撬棍從漏斗中向上撬,若撬不下來,可用爆破震動,這時,裝藥量要少,爆破前人員要撤離到安全地點,并放好警戒。

8.對暫停放料的溜井要定期松動放料,一旦發生堵塞,上中段應立即停止裝料。

篇3:補焊卸料漏斗燒焊安全措施

一、施工內容:補焊卸料漏斗筒體

二、施工負責人:張子有

三、施工地點:輔運大巷卸料點

四、施工時間:2017-2-10二班14:00——19:00

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燒焊設備入井前,必須持有本燒焊措施,否則井口把罐工不得放行入罐下井。

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向施工工人講清施工內容,人員及安全注意事項。

3、所有進入施工地點的指揮人員和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安全規程,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崗位證上崗,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

4、燒焊安全作業規程必須在施工前向每一位參與施工和檢查人員認真貫徹,對措施不清楚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5、燒焊設備入井前,由操作人員負責詳細檢查,保持良好狀態,燒焊機與絕緣線,電源線的絕緣要可靠,焊接導線應采用紫銅芯線,并要有足夠的截面,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因過載而損壞絕緣,導線有殘破時不準入井,電焊機導線與電焊機,焊鉗連接應用螺栓或螺母,應擰緊,并避開可燃物,氣焊設備入井前必須詳細檢查氣體容器和膠管,焊槍的氣密性,漏氣設備一律不得入井,運輸時關緊閥門,兩種氣體必須分裝分運。

6、燒焊設備在運輸途中,由施工單位負責人指配一名干部負責監護,并不得搭乘其它人員,物料運輸車,氣體容器要遠離電機頭20米以外,嚴禁把氧氣、乙炔發生器(乙炔瓶)、金火焰放在一起,不能沾有油污,不準碰撞,滾動,氧氣瓶和乙炔瓶或金火焰瓶的安全距離保證在5米以上,點火器具由現場負責人保管。

7、施工前由領導組成員,安監工,瓦斯檢查工對施工地點20米范圍內的頂板、有害氣體等其它安全情況進行詳細檢查,應做到無易燃物,無積水,無障礙物,無瓦斯超限通風良好。

8、保證氧氣瓶與乙炔瓶的安全距離保證在5米以上,氧氣瓶、乙炔瓶與明火安全距離10米以上,發現問題時必須先行處理,處理不好不得開工。

9、燒焊現場按要求配備兩個滅火器,1立方米沙子,灑水管路用軟管接到施工地點,并由施工現場負責人,指定兩名專門負責滅火工作,防止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并做到堅守崗位。

10、在燒焊作業前必須明確作業任務,認真了解作業環境,確定動火危險區域范圍,做到安全防范措施。

11、操作人員必須在開工前按規定穿好人作服,安全帽,口罩,手套,眼鏡等個人防護用品;并詳細檢查管路連接情況,不符合要求時不得開工。

12、不準平行作業。

13、施工地點必須在風量滿足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作業。

14、電焊作業,氧氣,乙炔等燒焊作業過程中,嚴禁打眼,放炮。

15、開焊前,焊點附近20米用水將頂底幫沖洗一次,焊點下放4平方米范圍覆蓋厚度不少于3CM的沙子。

16、燒焊工作面或現場100米范圍內,不得從事與燒焊及防護監督無關的其它工作,非燒焊人員不準進入動火現場,施工地點下風側人員必須全部撤離。

17、電焊機或其它非防爆設備送電(或氣焊點火)前,現場指揮必須安排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的通風,瓦斯,供電等安全情況全面檢查一次,確認無問題時方可下達開焊命令開焊。

18、燒焊施工過程中,安監人員要認真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不符合規定的現象立即制止,瓦斯檢查人員隨時檢查施工現場的瓦斯情況,瓦斯超限時立即通知熄火,斷電,撤人,現場其它人員隨時觀察周圍的安全狀況,發現不安全隱患時,必須立即停焊處理,處理不完畢不得繼續工作。

19、燒焊作業點下方由施工負責人指派專人負責燒焊殘留物或飛濺物的收集和滅火工作,并對高溫地點進行沖洗降溫。

20、燒焊氣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燒焊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21、燒焊工作結束后,操作人員按規定停電(或關氣熄火),并詳細檢查設備的安全情況,焊割處高溫點由滅火人員用清水沖洗降溫,燒焊殘留物由施工員負責人指派專人清理出井。

22、所有的燒焊設備工作結束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焊渣必須全部帶出井,不得遺留井下,造成安全隱患。

23、燒焊工作必須在批準措施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項目,嚴禁執行措施未批準的其它燒焊作業。

24、燒焊工作完工后,現場指揮和其它監護人員對現場進行詳細檢查,并觀察1小時,確認無安全隱患時,向礦調度匯報后,方可撤離。

25、燒焊工作點附近必須由安監人員,瓦斯檢查人員詳細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恢復其它工作。

26、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國家、集團公司、礦上及《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的相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