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副井馬頭門注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板集煤礦副井井筒排水、清淤修復已施工至馬頭門頂板處向下1m的位置,后經專家組決定對馬頭門及井筒部分進行觀察,經過現場勘察馬頭門破損較為嚴重,局部井壁向內擠壓,為保證清淤的安全,決定超前注漿加固馬頭門處巷道圍巖,特編制本措施。二、注漿施工1、施工前準備?以清淤工作面作為注漿施工工作面。注漿使用3ZBQS-12/20型氣動多功能注漿泵,注漿泵應該安設在迎頭平整的淤面上并固定牢固,如果淤面不平,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平整淤面。?打眼工具:幫部錨索機,礦供壓風0.4—0.8MPa,其他備件有:可曲饒管、塑料延長管、注漿管、塑料管接頭、混合槍、高壓塑料管、封孔器、清洗用的輕型機油。2、注漿孔布置?井筒內共設計4排注漿孔,每排注漿孔6個,井筒內注漿孔共有24個,注漿孔與井壁垂直,眼深10米,第一排注漿孔位于馬頭門頂板向下1000mm,第二排注漿孔與第一排注漿孔間距為2750mm,第三排注漿孔與第二排注漿孔間距為2500mm,第四排注漿孔與第三排注漿孔間距為2500mm。?東、西馬頭門連接處巷道內各設計2排注漿孔,每排注漿孔7個,巷道內注漿孔共有28個,注漿孔與巷道中心線成45°角,眼深10米。東、西馬頭門巷道內第一排注漿孔距離井筒中心線4500mm,東、西馬頭門巷道內第二排注漿孔距離井筒中心線10300mm。3、施工方法?在副井井筒與馬頭門具備注漿施工條件后,采用幫部錨索機配合B19釬桿進行注漿孔打眼,每根釬桿長1m,鉆孔直徑32mm,眼深10米,打眼完畢后用清水沖洗注漿孔內后再進行注漿。4、注漿施工流程?瑞米加固Ⅱ號施工工藝:打眼→預埋注漿管→安裝封堵器→用高壓膠管連接槍和注漿泵→將兩根吸管分別插入A、B料桶內→開泵注漿→停泵→卸壓→拆槍→沖槍→換孔。?首先根據現場情況,確定需要加固的范圍。接好泵的管路及混合槍,接壓風管,啟動泵,試驗泵的管路暢通及出料比例,待施工技術人員核實多功能泵運轉正常后,把A、B兩組份得進料管插入吸料桶,正常施工時,確保材料始終按1:1配比混合,絕對不能出現斷料現象。?單孔注漿量由巖性質及裂隙發育程度確定,實際施工中也可根據注漿壓力確定,施工時必須嚴格控制注漿壓力,當注漿壓力突然達到12MPa以上或出現大面積漏漿,即可換孔注漿或停止注漿。5、施工工藝(1)、實地查看加固工作面施工情況,做好相應準備工作。(2)、把泵及附件、加固材料運至施工地點,準備一桶清質油(約50公斤),用于施工前的試驗及施工后的清洗泵;(3)、檢查準備工作就緒后,接好泵的管路及混合槍,接壓風管,啟動泵,試驗泵的管路暢通及出料比例。(4)、待施工技術人員核實泵能正常運轉后,把A、B兩組份的進料管插入吸料桶,正常施工時,確保材料始終按1:1配比混合,絕對不能出現斷料現象;(5)、在往加固孔注漿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泵及馬頭門周圍出料情況,當觀察泵的壓力表的指示數值達到12MPa以上或有返漿出現,可停止在該孔注漿,并轉移至下一孔;如此循環,直至加固施工結束(6)、用加固施工前準備的清質油清洗多功能泵及其配件,檢查清點附件數量及其功能。(7)、做好泵的回撤及現場的整理。(8)、做好驗收及產品性能的鑒定。6、注漿材料瑞米加固Ⅱ號的物理力學性能產品特性A組分B組分外觀淡黃色或無色透明液體深褐色液體比重(23±2℃)kg/m31020±201210±20使用配比(體積比)1:1反應特性反應時間可調80秒本體抗壓強度(不發泡)/MPa>50本體粘接強度(不發泡)/MPa>4三、安全技術措施1、措施貫徹到每個職工并學習到位,施工時,現場要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2、所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不得擅自脫崗、離崗,更不得睡崗。3、每班要有1名專業注漿人員,配置漿液處要掛配比牌板。打一孔,注一孔。4、施工人員配備防護眼鏡及防護手套、防塵口罩。5、施工期間要正常通風,保證井筒施工作業點的風量達到設計值,并且每班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次數不少于3次,瓦斯檢查員現場跟班。升降吊盤安排專人看護風筒,防止風筒被刮壞。6、施工人員必須在有效的支護下進行施工,堅持施工現場的“敲幫問頂”的制度,保持高度警惕,并隨時對施工頂板、圍巖進行觀察,對危巖及時進行處理,防止掉矸(煤)傷人事故的發生。7、做好各工種之間的聯系工作,防止誤操作造成傷人及損壞設備的事故發生。8、嚴格遵守泵與料的各項操作規程,保證施工安全、順利。9、打注漿孔時,要隨時觀測注漿孔的涌水情況,發現涌水量突增要立即停止鉆進,但不能拔出鉆桿,應采取措施。處理后,方能鉆進或注漿。10、封孔必須嚴實,不得漏氣,使用化學制劑時人員做好勞動防護,防止制劑接觸皮膚、眼睛等人體。11、注漿時根據現場巖性發育情況確定注漿量,施工時為防止破壞井壁及巷道,嚴格控制注漿壓力,當注漿壓力達到12MPa以上或出現大面積漏漿時,應盡快換孔或停止注漿。12、在注漿時要控制注漿速度,當井壁四周穩定后再進行注漿。13、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下列情況必須停止注漿:(1)、達到設定注漿壓力時,或注漿面出現變形時。(2)、設備出現異常。(3)、大量樹脂漿液從注漿體中流出時。14、施工組織要確保協調有序,施工和檢修不得平行作業,防止機械設備因誤操作傷人。打孔由29處施工人員負責,并協助注漿人員運送設備、物料和倒料工作。15、各班原始記錄要及時、清楚、準確、完整,鉆進過程中發生各種異常現象均要及時記錄。16、注漿前應有專職維修人員,對注漿系統進行檢查,并對注漿泵和輸送管路系統進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為注漿終壓的1.5倍,時間應持續15~30分鐘,無異常情況時,方可使用。17、要經常檢查管路聯接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撥脫傷人。18、每次注漿前,應對所有注漿機具、管路系統、壓力表等進行檢查,并對壓力表檢驗校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9、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施工時必須有班、隊長在現場指揮負責安全工作,確保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發現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和匯報。20、注漿過程中應有專人觀察壓力表,觀察工作面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當班技術員和隊長。21、正常注漿結束后必須立即使用輕質油清洗注漿泵和管路。注漿時連接部分做好二次保護。22、施工器具堆放整齊,位置合適,方便使用。注漿時井下人員必須佩戴乳膠手套和口罩,以免竄漿燒傷眼睛。23、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并做好注漿原始記錄,井下所有工作人員時刻觀察井壁及巷道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注漿,并向技術人員匯報。24、注漿全部結束后,必須檢查注漿效果。分析鑒定合格后,進行封孔。25、每次注漿結束后必須壓清水沖洗管路,沖洗時間以井下注漿管出清水為準。26、錨索機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前,要檢查施工點的安全情況,若有安全隱患,必須處理完畢后,方可開機作業。(2)、開機前要認真檢查風、水管的連接情況,確保不漏水、不漏風。鉆機旋轉時,禁止用手觸摸旋轉的鉆桿。(3)、當鉆機收縮時,手不要握在氣腿上,以免擠傷手。(4)、鉆孔時,禁止使用太大的推進力,以防造成卡鉆和損壞鉆桿或鉆頭。(5)、鉆進鑿眼時嚴禁施工人員站在錨索機正后方,以防孔內來壓傷人。(6)、嚴禁在鉆進時或鑿眼完畢時用眼睛近距離正視鉆孔,以防噴孔傷人。(7)、鉆進過程中要隨時掌握好錨索機壓力、傾斜度。(8)、在吊盤上施工時,錨索機支撐腿要支撐到牢固的地點,防止支撐腿打滑。27、避災路線:?有提升:施工地點→吊桶→井口→安全地點無提升:施工地點→吊盤→安全梯→井口→安全地點28、在注漿施工期間,發生災害時,立即啟動《板集煤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等相應的應急預案。未盡事宜,請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板集煤礦副井排水、清淤修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板集煤礦副井排水、清淤修復施工作業規程》及相關規程規定執行。
篇2:地表注漿加固技術交底
現對塌方地表采取深層注漿加固,控制地表下降,保護上水管,加強塌方土體強度,確保洞內處理能安全順利進行。一、施工前期準備為了注漿順利完成,準備好鉆孔、注漿機械設備及相關材料,并做好暴雨應急排水措施。二、注漿施工工藝1.孔位布置及孔深本區重點為保護上水管,固在上水管兩側30-40cm各布1排樁,深20-22m(1、2排),按三角形排列,其它塌陷區域按1.5×1.5m梅花型布置,孔深在隧道中線即拱頂處為17-18m(4、5排),邊墻處為18-20m(3、6排),7排孔深22m。孔深可在鉆進中依實際情況可有適量改變。2.成孔成孔采用鉆機成孔,開孔徑為φ130mm,在孔深2-3m時換徑φ90mm,直到終孔。采用膨潤性粘土泥漿護壁。成孔前確認點位及檢查鉆機水平和鉆桿垂直度。以免影響注漿效果及鉆到水管及地下管線。對于上水管側兩排及綠化帶一排注漿采用二次加密注漿,成孔分三序完成,如圖a;其他部位孔采用一次加密注漿,成孔分二序完成,如圖b。因此成孔順序按注漿次序成孔。在成孔中應隨時觀察有無異?,F象,如遇護壁液漏滲漏過快,應停止泥漿護壁,采用干鉆;如遇其它異常應聯系現場技術人員解決。在孔深達到設計深度或鉆進困難且已快達到設計深度時可終孔,并準確記錄孔深,停止鉆進。在成孔中及成孔后應隨時注意孔口及孔壁的保護。對于要求按袖閥管工藝注漿的工序按下列程序嚴格執行。3.澆注套殼料成孔后應立即進行套殼料的配制及澆注。套殼料采用水泥和粘土粉配制,配制比例為水灰比1:1,水泥和粘土粉比例為1:1--1:2?,F場拌制適量漿液,并用鉆進泵下料。下料應注意進料量大小,嚴防鉆桿提升過快進漿量小,使泥漿混入套殼料中。4.下袖閥管套殼料澆注好后,立即下袖閥管。袖閥管在下孔前應檢查管冒是否粘結牢固,皮閥是否完好。下管時在管內加入清水,輕輕壓入孔中,嚴防用力過大,使管彎曲影響注漿,在下管過程中的接管應小心,確保粘結牢固。下管后如不能及時注漿,應在管口加管冒,防止雜物進入管內。5.注漿在套殼料達到強度后即可進行注漿①漿液的配制漿液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漿液:水灰比0.8:1-1.5:1水玻璃濃度:30-40Be水泥漿與水玻璃體積比:1:0.6-1:1水玻璃的配制應現場做實驗,以1—2min初凝為宜,其它漿液配制技術參數應以現場配制及施工具體情況最終確定最優配合比。漿液的配制應嚴格作業程序,并應以最優配合比準確配制。②注漿的順序注漿遵循逐漸加密原則,采用二次注漿方案,因成孔按此原則成孔,故依成孔順序注漿。③注漿控制注漿時應先檢查機械是否完好,漿液是否達到要求,管路是否通暢。注漿從下往上注,即先插入雙塞注漿管并連接好中心管到孔底注漿位置,即可開始注漿。然后依次向上注漿。對于最外排孔,采用吃漿多少控制,當地層吃漿量小于每分鐘2-4升時結束注漿。對于內排孔按吃漿量多少控制,當地層吃漿量小于每分鐘1-2升時注漿結束。注漿壓力為0.25-0.5Mpa。在塌陷土體內為0.1-0.25Mpa,在原狀土層中為0.25-0.5Mpa為宜。注漿時作好壓力、吃漿量和時間關系的記錄工作。如在注第二序及第三序孔時,注漿量q減少,即q2/q1=d<1,表示注漿已成功,否則聯系技術人員確定復灌,復灌按以上注漿工序進行。注漿的注意問題:①注漿時設置濾網過濾漿液;②袖閥管注漿分段進行,以免雜物進入管路,造成堵塞。各段注漿由現場技術人員確定。注漿結束后應及時清洗泵、閥門和管路,對要復灌的孔位應在注漿后立即清洗袖閥管,確保下次注漿;③當壓力達到0.5Mpa或吃漿量小于1L/min時應立即停止注漿;④注漿時,注意安全,嚴防爆管和噴漏漿液;⑤注漿時,地表及地下應設置監測點,注漿前后應及時監測,作到信息反饋及時,對地表隆起或下沉,應立即停止注漿,快速進行相應措施處理。對于采用單液袖閥管注漿按照以上雙液漿工藝嚴格執行。采用孔底單漿液注漿孔施工工藝:在成孔后立即配置水泥漿,水灰比為0.8:1-1.5:1。并下孔底注漿管,以鉆孔實際深度下到孔底;用專用堵孔口裝置堵死孔口,并仔細檢查有無空隙,防止跑漿、漏漿。注漿過程中隨時觀察有無跑漿,地表有無隆起,一旦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停止注漿。標貫試驗及土樣的提取在注漿加固前后應各打一標貫孔,做好標貫試驗,取少量土樣,檢驗注漿加固效果。探測孔位置應選擇在塌方中心位置,檢測孔應先在中部且各注漿孔中間位置。標貫試驗采用N63.5落距76±2cm,每2m做一次。當孔深到預定位置以上15cm時開始錘擊,當貫入器入土15cm后,開始記錄每打入10cm錘擊數累記打入30cm時錘擊數為標準貫入數。用標貫器每2m取土。并做好取樣記錄。在整個注漿施工過程中,各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作業程序進行。注意施工注漿安全,爭取“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做好文明施工。
篇3:袖閥管注漿加固技術交底
一、技術交底范圍
本技術交底僅適用于***基礎加固。
二、設計說明
為保證施工安全對其進行袖閥管注漿加固,加固范圍見后附圖,注漿采用水泥漿,注漿對象為填土、砂石、卵石層和強風化泥巖。
三、施工準備
機具:高壓泥漿泵、空壓機、高壓清水泵、鉆機
施工條件:1.探明鉆孔范圍內地下管線。
2.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已進場并檢驗合格;
3.場地已平整;
1、袖閥管加固主要設計參數:
1)袖閥管類型:采用Φ50硬質PVC外管,Φ20鍍鋅鋼管,PVC管能夠承受的最大壓力大于3.0MPa;注漿孔開孔間距為1.2m,開孔處管外緊箍橡膠套,覆蓋注漿孔;袖閥管的底端頭用土工布等物包緊扎死,防止套殼料進入袖閥管;
2)布置范圍:參見后附圖(具體見基礎加固示意圖);
3)外插角度:0.3~0.5度(具體根據施工機具結合施工水平確定);
4)間距:間距1.2m,呈梅花狀布置
5)單根長度:15m;
6)注漿漿液:采用水泥漿,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8:1~1:1,漿液擴散半徑1.0m;
7)注漿方式:采用分段后退式注漿;
8)注漿壓力:初壓0.5-1.0Mpa,穩壓2.0-3.0Mpa;
9)套殼料:采用低強度水泥粘土漿,漿液配方為水泥:粘土=1.2~1.3,干料:水=1:1~1:1.5(重量比),塑性指數15~30;(實際參數根據現場試驗確定);
10)孔位偏差:角度±1°;孔位±2cm;
2、袖閥管注漿單孔工藝流程:
鉆孔-灌注套殼料-安裝袖閥管-進行第一輪次注漿-清洗袖閥管內的殘留漿液-待凝12小時-進行第二輪次注漿-清洗袖閥管內的殘留漿液-待凝12小時-進行第三輪次注漿;
1)采用HTC-100型水平定向鉆機鉆注漿孔,采用110mm鉆頭鉆進。開鉆前應調整好鉆機的垂直度,確保鉆孔的垂直度偏差小于1%;鉆機推進方式為螺旋推進或液壓推進;根據試鉆情況,如有塌孔情況采用泥漿護壁鉆孔,采用泥漿護壁時,用套殼料置換出泥漿。
2)鉆孔到設計位置后,從鉆桿內向孔內注入套殼料;套殼料采用水泥、粘土混合漿,配合比為水泥:粘土:水=1:1.5:1.88;
3)注入套殼料后,應立即將制作好的塑料袖閥管插至孔底,并盡量使袖閥管垂直和位于孔的中央。
4)待封殼料的強度達到約0.3Mpa后,可開始第一輪次注漿,水泥用量為設計注漿量的50%。采用帶有雙向密封裝置的專用注漿槍注漿,注漿從里而外逐段進行,漿液水灰比為0.9,全孔注漿段注漿完成后,把鋁塑管插至袖閥管底,用清水把袖閥管內的殘留漿液清洗干凈(清水沖洗壓力至少0.5Mpa以上)。
5)待凝12小時后,可開始第二輪次注漿,水泥用量為設計注漿量的30%。注漿方法同第一輪次注漿,漿液的水灰比調整為0.8。
6)待凝12小時后,可開始第三輪次注漿,水泥用量為設計注漿量的20%。注漿方法同第一輪次注漿,漿液的水灰比調整為0.8。
7)注漿施工過程應做好相應的施工記錄,對鉆孔深度、每輪次注漿壓力、每輪次注漿量、每輪次注漿時間和總注漿量等參數進行詳細記錄。同時加強地表監測及時整理資料,經常分析對比相鄰注漿孔和相鄰排注漿孔的注漿流量、注漿壓力和注漿量等參數,根據各參數的變化情況估計注漿效果。對注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處理。
五、注意事項
1.鉆孔完成后要將孔內雜物及殘留的渣土清理干凈后方能注漿。
2.注漿完成后一小時內用高壓水槍清洗袖閥管,清洗壓力至少0.5Mpa以上,保證注漿完之后,袖閥管能重復利用。
3.孔注漿完成后,注漿管口用物體封蓋,防止雜物落入,影響后期注漿。
4.施工人員在現場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時,應及時咨詢現場值班人員,直到弄清楚之后才能施工,嚴禁私做主張施工。
5.現場若出現突發事件或者異常情況,不能私自處理應及時向項目部匯報。
六、安全、環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1.鉆孔出來的渣土及時運走,每天下班后及時清理施工場地,保證場地的干凈整潔。
2.注漿后,地面殘留的水泥漿液及時沖洗。
3.水泥漿液做到用多少配多少,如有剩余的水泥漿液,注漿完之后要及時清理,并清洗拌漿設備。
4.注漿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止堵管,并注意壓力的變化,如壓力升高要及時提升注漿管。
4.施工操作,必須戴好安全帽,嚴禁穿拖鞋上班。
5.嚴禁上班前及工作中飲酒。
6.在鉆孔和注漿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各種機械設備和電路的檢查工作,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7.在拆除管路及注漿操作時應戴防護眼睛,以免漿液濺入人眼,并做好勞動防護,作業人員必須佩帶膠手套。
七、成品保護措施
1.袖閥管注漿完成后一個小時內用高壓水槍沖洗袖閥管,沖洗壓力0.5Mpa以上。
2.整個孔注漿完成后,用物體將袖閥管頂口封死。
八、附圖及其附件
1.注漿加固范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