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污染物治理措施
(1)加強生產環節的治理盡量減少粉塵、有害氣體、廢水、廢棄固體物的排放及水土流失。
(2)加強粉塵治理,礦井設計建構了完善的地面井下灑水消塵系統及采取了其它切實可行措施,確保粉塵達標排放。在工業場地西北側+1225m標高上布置有300m3防塵、消防水池一座,由300m3防塵、消防水池敷設DN50焊接鋼管一趟至工業場地和生活區,以靜壓供水方式向工業場地及生活區供水;敷設DN75焊接鋼管一趟至井下,采用靜壓方式向井下用水地點供水。
(3)加強廢水治理,礦井設計構筑了完善的地面生活污水及井下礦井水處理系統,確保生活污水及礦井水達標排放。生活污水處理站,規模為5m3/h,采用SWJ-5t/h型生活污水處理綜合裝置(二級處理)1套進行處理,處理達標后的生活糞便污水與生產廢水經場地排水管網及排水溝有組織地排入納污排水溝。根據礦井井下排水量,設井下水處理站,規模為25m3/h,采用混凝沉淀處理工藝,井下水經處理站處理達標后主要用于礦井井下消防灑水,多余部分達標排放。
4)加強廢氣治理,生活燃煤鍋爐在排煙道并聯安裝一套*ZZ-0.5型旋風除塵器處理后經20m高的煙窗排放大氣,經治理后鍋爐排放煙氣可以滿足GB13271-20**《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標準要求。
5)加強廢棄固體物管理,井下矸石及地面固體排放物設計采用固定矸石場堆放,礦井暫不考慮綜合利用。為防止矸石對環境造成污染,矸石臨時堆放場周圍設有排水溝和防流擋墻,待排矸期滿后進行林草復墾。但仍然有流失的可能,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規劃,統籌安排,合理開發利用變廢為寶。
6)加強澡音防治
該礦井主要的高音氣源有:通風機房、絞車房、機修車間、坑木加工場、鍋爐房、井下采掘設備等,設計優先選用高效低噪設備,并在風機吸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在通風機房設置隔音值班室:對于井下采掘設備、坑木加工場等不易消聲、隔聲的場所,采取工作人員佩帶耳塞等個體防護措施。
篇2:礦區污染物排放治理措施
(1)大氣污染物排放與治理措施①鍋爐煙氣工業場地鍋爐房內設蒸汽鍋爐5臺,4臺20噸的,一臺10噸的。其型號分別是:SZL20-1.25-AII,SZL10-1.25-AII,生產飽和蒸汽,主要供選煤廠工業場地建筑物采暖,礦井井筒加熱及洗浴用熱,另設一套換熱機組,制備高溫熱水供礦井建筑采暖。整個工業場地集中供熱,鍋爐房布置于場地東北角下風測選煤廠場地內。選用超級霧化(組合)除塵器5?臺,CSG-Ⅱ-10型1臺,處理能力30000m3,脫硫效率75%,除塵效率96%;CSG-Ⅱ-20型4臺,處理能力60000m3,脫硫效率75%,除塵效率96%;主要污染物為煙塵、SO2。煙囪高60m。本次污染源計算煤質選取精煤。鍋爐采用除塵脫硫裝置后,鍋爐煙塵和SO2排放濃度均可以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同時也能滿足山西省環保局和朔州市環保局的環境總量控制要求。②原煤和產品煤轉載和儲存原煤和產品煤均采用筒倉儲存,消除了煤堆面源污染。原煤倉為4個直徑22m的圓筒倉,單倉容量1.2萬噸,總容量4.8萬噸。產品倉分別為5個直徑22m的圓筒倉,總容量6.0萬噸。地面轉載用膠帶運輸走廊采用全封閉形式,消除了轉載過程的煤塵污染。③原煤準備車間原煤在轉載、運輸及篩分過程中易產生煤塵的地方盡量采取密閉防塵措施,對產塵量較大的機械設備及落差較大的溜槽處設置除塵裝置。在振動篩、破碎機處設置機械除塵系統,分別選用扁布袋除塵機組,該機組除塵效率為99%,排氣濃度低于50mg/Nm3。在輸煤地道設置噴霧除塵,并輔以機械通風系統,以此降低煤塵濃度,減輕環境污染。④運輸揚塵為了控制道路揚塵,廠區對道路進行硬化,同時保持路面清潔和相對濕度;運輸汽車采用箱式運輸車,汽車離開工業場地時,對輪胎經過清洗后方可上路。(2)水污染物排放與治理措施①礦井水治理礦井水正常涌水量為5200m3/d。為提高井下水回用率,減少廢水排放量,減輕對環境的影響,井下排水由水泵提升至井下水處理站經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處理后,4300m3用于選煤廠生產補充用水、井下消防灑水、鍋爐房除塵用水及綠化灑水等,剩余900m3用于深度凈化處理。礦井水處理站污泥產生量6570t/a,為防止濕泥產生二次污染,將污泥摻在煤中外運。②生活污水治理工業場地生活污水產生量共計為1198m3/d,收集后進入生活污水處理站,采用二級生化處理+過濾、消毒后全部回用于選煤廠生產補充用水。③煤泥水選煤廠煤泥水經濃縮機沉淀后溢流液返回循環水箱循環使用,底流經壓濾機壓濾后清水返回濃縮機繼續處理或作為循環水循環使用,煤泥水在廠內循環使用,不外排。濃縮車間設有一臺事故濃縮池,用于處理事故煤泥水。④綜合利用鍋爐房、燈房、浴室和洗衣房等用水可利用經處理后的礦井水。在采取上述污水處理及回用措施后,可使項目從水源井取水量由2580m3/d減少為1680m3/d,減少地下水開采量900m3/d,礦井水可全部回用。(3)固體污染物排放與治理措施①矸石綜合利用:麻家梁礦井年產生矸石3689kt/a,其中1921kt/a用作本礦矸石電廠燃料,480kt/a用作本礦煤矸石制磚,182kt/a用于當地填溝造地,剩余1288kt/a排至矸石場填埋。矸石綜合利用率達到70%。堆置處理:矸石綜合利用不平衡時,再經汽車排往矸石場填埋處理。擬選矸石場地位于工業場地東南約8.0km的荒溝內,溝長約為2000m,寬約70~90m,深約50m,容積約800萬m3,占地面積約16hm2,服務年限約5年;矸石堆置時,必須嚴格按照環保要求,首先在矸石場外側修建截洪溝,減少矸石場匯水,溝底修建涵洞,溝口設擋矸壩;用汽車將矸石運至矸石場,從溝里向溝外堆置,并用推土機推平壓實,當堆滿后,覆蓋0.8~1.0m的黃土,并及時植樹、種草綠化。②鍋爐爐渣鍋爐爐渣約9200t/a,送朔城區磚廠綜合利用。③脫硫渣脫硫渣(66.03/a)為濕式脫硫除塵器中加入的脫硫吸收劑(石灰石或石灰),,與SO2反應后產物為石膏,可起到隔絕矸石與氧氣發生自燃的效果,因此,可將其運往矸石場與黃土混合后,覆蓋于矸石上,起到防止矸石發生自然的作用。④生活垃圾生活垃圾(168t/a)日產日清,由專門的垃圾運輸車運至朔城區垃圾場統一處理。(4)礦區污染物達標排放與總量控制要求根據山西省環境保護局晉環函[2007]415號“關于核定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麻家梁礦井(12.0Mt/a)新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函”和朔州市環境保護局朔環函[2007]83號“關于對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麻家梁礦井(12.0Mt/a)新建工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意見”,本工程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如下:煙(粉)塵為38t/a,SO2為75t/a,COD為35t/a。麻家梁煤礦投產后,在嚴格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后,煙(粉)塵排放量為24.99t/a;SO2排放量為31.31t/a,COD排放量為0.41t/a,均滿足山西省和朔州市環境保護局批復的總量控制指標。(5)環保三同時履行情況企業“三同時”環保工程落實情況見表3-6。表3-6“三同時”工程落實情況類別序號污染工序環保設施單位數量落實環境空氣1鍋爐房選用超級霧化(組合)除塵器CSG-Ⅱ-10型處理能力30000m3,脫硫效率75%,除塵效率96%;個1完成CSG-Ⅱ-20型處理能力60000m3,脫硫效率75%,除塵效率96%;個4完成2原煤儲存Φ22m筒倉,儲量4×1.2萬t個4完成3產品儲存Φ22m筒倉,儲量5×1.2萬t個5完成4矸石儲存Φ15m筒倉,儲量2×0.5萬t個2完成5原煤準備車間集塵罩+TJZ型扁布袋除塵機組,濾袋面積40m2,除塵效率99%,處理風量8000m3/h套1完成水環境6生活污水二級生化處理站,處理規模120m3/h套1完成7礦井水礦井水處理站,處理規模700m3/h套1完成8廢水分析COD、SS、pH分析設備套1未聲環境9鍋爐房鼓、引風機進出風口加裝消聲器、基礎減振處理,門窗采用隔聲型套5完成10破碎機基礎減振、防塵隔聲罩套1完成11振動篩基礎減振、防塵隔聲罩套1完成12轉載站溜槽、膠帶運輸機隔聲處理完成13機修間車間門窗采用隔聲結構套1完成14坑木加工房房屋隔聲、減震基礎套2完成15水泵消聲器、基礎減振套6完成固體廢物16固體廢物排放2個TY220型推土機、2個ZL10-ZL50裝載機、1個8噸壓路機、1個2.5m3挖掘機輛6完成18生活垃圾自卸汽車輛1完成19排矸(渣)場截排水溝、攔渣墻M完成綠化20礦井工業場地(含選煤廠、風井場地)綠化系數25%hm211.33完成其它21環境監測環境監測設備套1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