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加氣站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加氣站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7400

加氣站系易燃易爆場所,屬于重點防火部門,對氣站的安全管理應以預防為主,嚴密防范,從嚴管理,要把安全管理的切入點放在防范火災和爆炸之上。同時為防萬一,應制定事故處理預案,有關管理人員及氣站員工應熟悉事故處理預案并按照要求進行實戰訓練,作到萬一發生事故時,會按照職責劃分,各施其職,迅速采取補救措施對事故進行處理,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氣站事故的類型及預防

氣站事故有四大類型,一是燃燒;二是爆炸或泄漏;三是燃燒后爆炸;四是爆炸后燃燒,不管哪種事故發生,其后果均相當嚴重,故首先應加強防范,杜絕事故發生。在平時,全站人員應認真鉆研技術,熟悉氣站生產的全過程,了解事故的危害性,高度注重安全,自覺遵守規章制度,把安全工作做好,真正做到萬無一失。同時要加強預案研究和訓練,一旦發生事故,能按照程序,及時處理。

現根據氣站的工藝及設備,將其發生各類事故的可能性、危害、預防及應急處理歸納如下:

(一)燃燒:氣站燃燒應有兩個條件,一是氣體外泄,二是有火源。氣體外泄的可能發生地點很多,管道、閥門、氣瓶、壓縮機、回收罐、過濾罐等都有可能發生泄漏,故除了平時加強維修保養外,另一個重要的就是運行過程中的檢查,發現漏氣,應立即處理,切莫大意,首先把好防止氣體泄漏這個關。三是防火源氣站生產火源的可能性有電器設備產生火花(含電線接頭松動,電機封閉不嚴)金屬64碰撞產生火花、靜電產生火花(設備靜電如加氣槍、天然氣管道、工人穿化纖衣服、普通手電筒等)、操作失誤、加熱設備故障等及其他火源。防范慶加強設備維修檢查,含接地線、管道接地跨接卡等,另外,維修時盡量避免敲擊、碰撞、必要時切斷氣源并作好保護。同時工人上班不得穿化纖服裝。

?(二)爆炸或泄漏:氣站爆炸,主要是管道、設備、壓力超過了管道設備能夠承受的強度而發生,通常由兩個方面構成,

一是系統壓力超過許多壓力,最終超過設備及配件的強度極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

二是因設備、管道及配件等在運行中,由于腐蝕、疲勞損傷等因素,降低了強度,降低了承受能力,而發生炸裂和管道接頭松脫產生泄漏,此類事故的預防應從防止超過和加強維護入手。對于超壓運行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因此在設備和維修中,一定要定期送檢系統安全閥及壓力表等強制檢驗器械,防止因設備失效而超壓。對于腐蝕、疲勞等降低強度的防范,則要求加強維修保養來解決。對于氣瓶一是要防止因H2S的侵蝕產生氫脆現象,二是要定期送檢。

(三)燃燒后爆炸:氣體燃燒如不能迅速撲滅,將會導致氣站容器的加溫,氣壓迅速升高,如安全裝置一時排氣不暢,即有可能發生爆炸。此種情況一般不易發生,因氣瓶等在設計實驗時,即作過該類似實驗。但如火勢過大,加熱過快,造成壓力上升過快,也可能發生。另一種就是爆燃,由于燃燒加溫,容器內的天然氣通過安全閥外泄,與空氣形成5-15%的混合比時,一旦接觸火源,即有可能發生爆燃。故氣瓶庫的建筑不宜封閉,也不宜僅靠排風扇通風,而應采用敞開式或半敞65開式,至少應有天窗,并應與機房、站房等用防火隔墻隔開,減少上述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四)?爆炸后燃燒:一旦設備、管道等發生爆炸,均有天然氣外泄,如外部無火源,也未發生劇烈碰撞,一般不會燃燒,如仍有氣源流經爆裂點,就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大量外泄天然氣,與空氣形成可燃混合氣,此時十分危險,稍有不慎,便可能發生爆炸后燃燒事故。

二、氣站事故的應急處理要點

針對以上特點,氣站一旦發生事故,不管屬于哪一種,均應迅速采取補救措施,控制事故的惡化,對此,氣站事故的應急處理的要點為:

(一)?燃燒事故:應迅速切斷氣源,即關掉進氣總閥,關閉氣庫進、出氣閥,進行釜底抽薪,并關閉電源。

?(二)爆炸事故:應迅速切斷電源,即切斷火源,滅絕星星之火,防止火災,并關閉所有氣閥,切斷氣源。

?(三)迅速隔離現場,制止無關人員進入,嚴防煙火,防止意外。

(四)發生火苗,立即采取滅火措施,并立即報警。

三、氣站事故應急處理的分工及培訓

一旦發生事故,應全員投入搶救,為作到忙而不亂,平時應對其主要補救措施進行分工及事前培訓,根據氣站的工藝及管理情況,大致可作以下分工:

(一)站長或值班長:負責對事故的處理指揮,應按其分工、組織和指揮斷氣、斷電、滅火和報警,待事故得以控制后隔離和保護現場。

(二)機房操作工、維修工:負責切斷氣源,根據管道流程分別負66責關閉總進氣閥及氣庫時出氣閥。

(三)電工:負責切斷電源,含動力電及照明電,對于爆炸或泄漏事故,應迅速果斷。對于燃燒事故,其照明電可根據現場情況,酌情處理。

(四)加氣工及門衛:當發生燃燒事故時,慶迅速使用滅火器具進行滅火如火苗難以撲滅,由負責1號加氣機的加氣工進行電話報警;當發生爆炸或泄漏事故時,負責隔離現場及警衛。

(五)其余人員:參加滅火或警衛。

?

篇2: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定的從其規定;無明確規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定處理。

篇3:安全生產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一、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

1、查思想:查全體干部員工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是否

正確,責任心是否強,對忽視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和行為是否敢于批評、抵制及處理。

2、查制度:查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落

實和執行是否到位。

3、查紀律:查崗位勞動紀律情況,是否脫崗、溜崗、是否

出工不出力,查是否有違規作業現象

4、查隱患:查是否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5、查各類安全硬件情況,*射線檢查儀和生產場所安全設

施是否正常齊全;電路、電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房屋建筑有無不安全隱患,水電采暖管線是否正常使用。

6、查原始資料包括生產記錄、會議記錄、培訓學習記錄、

檢查記錄是否完備。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形式

安全領導小組每月25號進行全站性安全綜合大檢查,期間不

定期抽查、暗查,檢查結果作為各崗位年度評選先進依據。

三、安全事故隱患的整改

1、對在日常安全檢查、節假日安全大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安全領導小組下發《整改通知單》。

2、《整改通知單》包括事故隱患情況、發生地點、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及整改驗收情況等。

3、安全領導小組根據整改期限,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對驗收不合格的除責令有關人員繼續整改外,應對有關責任人加以處罰。

4、對在工作中,發現事故隱患,并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的員工,視具體情況,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