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井天輪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副井天輪檢修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9364

經檢查副井天輪銅瓦有斷絲現象,上、下天輪均有異常響聲,需對副井天輪銅瓦螺絲進行更換,為保證此項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措施。一、施工時間:8月30日8:00-8月31日8:00二、施工單位:機電隊三、施工負責人:楊江波四、施工程序:(一)施工前準備1、井口準備4根3m長12#工字鋼,用于在井口棚架罐籠。2、井架下天輪平臺安裝一套聲光語音信號,同對講機形成兩套通信系統,確保施工中通信正常。3、提前在井架上、下天輪平臺各安裝兩臺投光燈,在副井井口房安裝兩臺投光燈(一臺燈光投向地面,一臺投向井架),保障夜間施工時的照明強度。4、井架上平臺架設一趟25mm2四芯電纜線,并安裝配電盤,保證施工中電焊機連續供電。5、在井架上天輪底座下方焊一個起重鼻,懸掛1個5t手拉葫蘆,在上天輪上方橫梁上焊接一個起重鼻懸掛1個5t手拉葫蘆(作用:起吊和轉動天輪)。6、上、下天輪中間用木板搭架子并用風布蓋嚴,防止上天輪檢修時物件墜落傷人,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在風布上灑水,防止火花濺落燒壞風布。7、在副井井架上、下天輪平臺南北兩側斜撐處各焊接兩個起重鼻,兩幫分別懸掛1個5t手拉葫蘆。8、提前將施工所用的鋼絲繩、繩卡、手拉葫蘆、電焊機等材料、工具運放至施工地點,具體明細如下:井口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對講機個22工字鋼12#根4下天輪平臺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手拉葫蘆5T個72小錘把23鐵絲8#米204保險帶條325撬棍條46對講機個47鋼絲繩繩鼻Φ18mm?根108洗油桶29內六方12mm套410內六方14mm套411絲錐16mm套412內六方螺絲?(加工處理后)M16*35mm條6413螺帽M14mm個5014手電鉆臺415鉆頭Φ6mm個616鉆頭Φ8mm個617斷絲取出器套418彈墊Φ16mm個10019卡繩器套820?電焊機臺221焊條Φ3.2mm包422繩鼻Φ15.5*4mm根1223砂紙張4024機油千克225油光銼個4263#鋰基質潤滑油桶627氣動加油機臺228小桶個429水20kg桶430鎖具5T個1231千斤頂10T個232樣沖把2(二)施工步驟1、將小罐調繩油缸活塞全部伸出(調繩油缸最大行程700mm),然后試運兩次使四根主繩受力平衡。2、通知絞車司機以0.2m/s的速度運行,將小罐底部下平面停至距井口大梁1.5m處。施工人員系上安全帶,從井口西碼南北大梁兩側各棚四塊長*寬*厚=3000*300*50mm木板,檢修人員站在木板上,協助穩車用下道穩車起吊工字鋼下放至井口橫梁上,繼續下放小罐使其棚架在罐道橫梁上,確保其受力平衡,罐籠無傾斜。3、固定大罐:在井架第一平臺上用卡繩器鎖死西碼四根主繩(每根繩使用2個卡繩器),確認無誤后通知車房斷開絞車高低壓電源,并上鎖掛警示牌。4、啟動首繩起重裝置將小罐上提600mm,同時用紅漆在鎖繩器4根主繩的鎖緊位置做好標記,便于觀察主繩是否滑動。5、檢修副井上、下天輪,檢查北側游動天輪軸瓦是否有斷絲,檢查天輪軸瓦間隙是否符合規定,查找異響原因并處理,若天輪軸瓦有斷絲對斷絲進行處理。①拆除卡箍,用砂紙打磨天輪軸,把油漆打磨干凈后停止,用板銼清除毛刺使其光滑。②轉動天輪調整天輪軸瓦使軸瓦結合線處于水平位置停止。③4#游動天輪軸外(北)側涂抹機油后,用手拉葫蘆將4#天輪向外拉出200mm。④拆除天輪里側(北)下方銅瓦,檢查處理斷絲。⑤在天輪端蓋斷絲上鉆φ8mm孔,鉆孔后用斷絲取出器,取出斷絲(如果斷絲取出器不能取出斷絲時,在斷絲頂端焊接一個M14的螺帽,用扳手取出斷絲;螺帽焊接時必須在擋圈內部焊接,防止損傷天輪螺孔絲距。⑥安裝天輪下銅瓦,轉動天輪使天輪下銅瓦至正上方。⑦拆除天輪另一半銅瓦,并對斷絲進行處理。⑧用同樣的方法,拆除4#天輪內(南)側銅瓦。⑨安裝銅瓦順序與拆卸順序相反,安裝時螺絲上必須加彈墊,預防螺絲松動。⑩測量銅瓦間隙。6、天輪加油。7、首繩起重裝置下放罐籠壓至方鋼梁上(如果首繩起重裝置故障不能下放時,利用調繩油缸下放罐籠)。8、拆除西碼卡繩器。9、啟動絞車下放大罐籠,當小罐底面距工字鋼500mm時停車,施工人員將工字鋼取出至井口房妥善放置。10、開車試運行,分別以空載、半載、滿載試運行,一切正常后方可提升。11、試車無誤后,由專人負責回收井架及井口工具和設備,天輪平臺油跡清理干凈,確保井架無雜物,行走無滑動。施工中存在的危險因素:1、高空作業人員有墜落危險。2、起吊天輪過程中有重物脫落、碰撞等危險3、司機開車時有開反車危險。應對措施:1、所有高空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帽,并固定在牢靠的位置,嚴格執行“高掛低用”原則。2、起吊天輪時,應設專人負責,其他人員嚴禁指揮。3、需要開車時,司機必須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原則,出現不明信號和異常情況時,司機必須立即停車進行檢查,詢問清楚或者找到原因后方可繼續開車。五、安全技術措施1、作業過程中遇重大疑難問題或大的方案改動時,必須向主管領導匯報,研究處理方案,作業人員不得擅作主張,盲目作業。2、起吊過程中派專人指揮,使用手拉葫蘆必須站在手拉葫蘆一側,嚴禁站在天輪正下方。3、絞車運行過程中,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出現信號不明和異常信號必須立即停車檢查,詢問清楚,找到原因后方可開車。4、全體施工人員要按照規定配戴各種防護工具,不得違反安全操作規程。5、認真貫徹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本措施的相關規定。6、參加施工人員要聽從指揮,堅守崗位,遵守勞動紀律,精力集中,盡職盡責,嚴禁“三違”現象發生。7、施工場地的所有施工人員要分工明確,熟悉本崗位工作,嚴格按照本措施操作。8、井口附近及井架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并固定在牢靠的位置,嚴格執行“高掛低用”原則。9、各類設備、工具、器材使用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完好。10、所有工具用手繩系牢固,并有適當工作長度。嚴防施工工具墜落,嚴禁上拋下擲。11、每班施工前必須檢查所用工具。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處理,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施工。12、地面及井架作業時,要確保信號暢通,同時在井口10m范圍設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接近井口施工現場。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防止井筒和井架墜物。13、施工現場的物件要有序擺放,做到文明施工。14、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每班交接班后要向所有施工人員交代清楚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15、軸瓦拆卸與安裝,軸瓦必須捆綁保險繩防止軸瓦脫落損壞。16、此項工作開始前應檢查井架,清除雜物,防止施工期間墜落雜物。17、起吊物件時,用大于起吊物重兩倍的起吊器具,且必須綁牢,并有現場負責人對其進行檢查,確認固定牢靠后方可施工。18、嚴禁酒后作業,有恐高癥及不適應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參加此項工作。19、電氣焊作業時清理電氣焊地點周圍的雜物,并配備4臺合格的滅火器。?20、電氣焊地點迎風處用薄鐵板遮擋,防止火星飛濺,濺落火星用薄鐵板承接,并用水熄滅。21、工作時焊炬、割炬不得接近電纜和設備,施工前必須對電纜、設備和其它易燃物進行防護。22、電氣焊完畢后再次向工作地點灑水,并指派專人現場檢查不少于2小時,發現異常應立即處理,無誤后方可撤人。23、電焊結束后,器具按規定及時卸下井架并回收。24、施工期間安質科指派專人到現場落實措施執行情況,并負責監督其它安全事宜。25、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26、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在貫徹措施、領會措施內容后方可簽字,未簽字人員不得進行施工。

篇2:天輪檢修平臺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中鋼集團蒼山鐵礦主井井架由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為落地多繩提升h型箱式鋼井架。該井架檢修平臺相對標高+69.00米,安裝天輪兩組,上天輪平臺相對標高為+62.70米,下天輪平臺相對標高為+55.20米。井口相對標高+0.00米。原設計圖沒有設計天輪檢修平臺,后設計院在我單位主井井架工程竣工后增加天輪檢修平臺。上天輪檢修平臺相對標高+61.01米,下天輪檢修平臺相對標高+54.51米。井口相對標高+0.00米。天輪檢修平臺均由兩個箱體和三根工字鋼組裝而成,每個箱體自重0.52T。每根工字鋼0.29T,每個檢修平臺總重1.91T。二、施工準備1、穩車的布置本工程共用穩車兩LIANGTAI臺,11.4kw內齒輪小絞車一臺。1#穩車作主提,2#穩車作后牽,11.4kw內齒輪小絞車作為副提。穩車固定為20噸木捆籠地錨固定。2、滑車及手拉葫蘆布置?在+69.00m平臺上南布置一個10T滑車,北側布置一個5T的個繩滑車,用ф28mm鋼絲繩套固定在井架起重梁上。另在起重梁南北兩側上分別掛設一個5T的手拉葫蘆。在1#穩車基礎底盤上掛1個5T的滑車,作為內齒輪小絞車繩的導向滑車。3、穿繩將1#穩車上的鋼絲繩導出,用棕繩帶動內齒輪小絞車上的繩子穿過+69.00米平臺上南側的滑車到穩車繩處,解開棕繩,用繩匹將穩車上的鋼絲繩和內齒輪上的鋼絲繩繩綁牢固,用內齒輪上的鋼絲繩帶動穩車繩過滑車到地面。再用棕繩帶動內齒輪鋼絲繩穿過北側滑車繞過上天輪(下天輪)到地面起吊上天輪檢修平臺(下天輪檢修平臺)用。4、吊裝施工技術要求1)在吊裝方案批準并進行交底后方能進行施工。2)設備質量及尺寸滿足圖紙要求。3)選用的吊索具必須安排專人檢查,確保完好。4)平臺組裝完畢,除銹防腐完成且檢驗合格,滿足吊裝要求才能實施吊裝。三、施工方法1、下料?在溫州盛達項目部用氣割根據圖紙加工鋼板共36平方米,22#工字鋼4.5米的兩根,以及在礦石堆放處用氣割根據圖紙加工32#工字鋼4.5米的4根,溫州盛達下料地點距施工位置約400米,礦石堆放處距施工位置約800米。2、箱體加工根據圖紙設計進行放樣,確認無誤后根據圖紙尺寸加工箱體。3、除銹防腐對所有箱體及工字鋼進行人工除銹,防腐采用一遍紅丹防銹底漆,兩遍中灰面漆,除銹防腐總面積90m2。4、組裝將箱體倒運至井口,與工字鋼按圖紙設計對接,操平找正后焊接。焊接完成后對焊縫進行打磨,并進行二次防腐。5M5、天輪檢修平臺起吊在檢修平臺南、北兩側箱體上表面分別焊一個吊耳,再分別在南北兩側箱體靠緊工字鋼側焊吊耳。起吊檢修平臺時,采用整體起吊的方法起吊。用8個繩卡將1#穩車繩與南側箱體的吊耳固定起來,起主提作用;用一個5T的卸扣將內齒輪小絞車鋼絲繩與北側箱體中間的吊耳連接起來,起副提作用;用1個5T的卸扣以及一根6米的繩套將2#穩車與檢修平臺工字鋼連接,起后牽作用。掛好主提繩、副提繩和后牽繩后,全面檢查,確認沒問題后啟動1#穩車進行試起吊。待箱體距離地面200-500mm后停車檢查,確認無誤后,正式起吊。起吊時1#穩車繩上提,內齒輪小絞車鋼絲繩不帶勁跟隨檢修平臺一起上升,后牽繩同時向西牽引,保證檢修平臺以及鋼絲繩不碰撞井架。在箱體起吊至安裝高度時,落動2#穩車,1#主提穩車停車,內齒輪小絞車繩慢慢帶勁,點動內齒輪小絞車,落動1#穩車,兩車互相起落,使檢修平臺基本達到安裝高度。在南、北兩側箱體的另兩個吊耳上掛設好手拉葫蘆,用手拉葫蘆及穩車調動檢修平臺的高度和平衡度。上天輪檢修平臺焊接完成后,用棕繩帶動1#穩車繩到地面,用內齒輪慢慢帶動2#穩車繩到地面。再用棕繩帶動內齒輪鋼絲繩繞過下天輪到地面。用同樣的方法吊裝下天輪檢修平臺,焊接完成后去掉吊裝索具。6、箱體對接及焊接在檢修平臺吊裝到位且找正后才能焊接。先在井架四周用槽鋼焊接臨時站位架子及爬梯。焊接時,焊接人員在臨時架子上焊接。在接口未焊接完成前,不得拆除起吊鋼絲繩。7、其他部件組裝待檢修平臺焊接完畢后,用內齒輪吊運花紋鋼板、欄桿到位,按圖紙要求焊接。焊接完成后,對所有焊縫進行打磨處理,然后進行二次防腐。8、穩車繩拆除拆除穩車繩時,先用內齒輪小絞車的繩栓住穩車繩,再用小絞車慢慢的帶動穩車繩到地面。四、勞動組織工種鉗工起重工電工電焊工信號工輔助工合計人數23221212另設施工技術員1名,安全員1名,施工總指揮1人,施工指揮1人。五、安全技術措施1)專人統一指揮,吊裝操作中,各施工人員應嚴守職責,服從指揮,協調配合,力求平穩,避免晃動和扭轉現象發生。2)施工人員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上崗,身體不適不得上崗。3)氧氣瓶、乙炔瓶防震防曬和乙炔瓶防回火;氧氣瓶、乙炔瓶擺放距離應大于5米。4)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并正確使用各種勞動保護用品.5)不允許在雨、雪、霧天或5級風以上的情況下進行吊裝。6)正式吊裝前應進行試吊,試吊中檢查全部機索具、地錨受力情況,確認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吊裝。7)就位后要及時找正找平,固定牢靠后,方能解開吊裝索具。8)吊裝過程中如因故暫停,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并加強現場警戒,盡快排除故障,不得長時間使設備處于懸吊狀態。9)吊裝時,施工人員不得在設備下面、受力機索具附近及其它有危險的地方停留。10)吊裝時,任何人不得隨同設備或吊裝機索具升降。11)施工人員不得攀沿提升繩或牽引繩索上下。12)吊裝作業區設警戒線,并作明顯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或通過。13)進行高空作業時,施工人員所帶工具應栓上保險繩,防止脫手墜落。14)高空作業區內嚴禁拋擲物體,只能用繩索拴系傳遞。15)落實吊裝施工用電,確保吊裝順利完成。六、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現場掛設“五牌兩圖”和應急救援預案內容。2、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明確負責人,掛牌作業,做到現場清潔整齊。3、施工程結束后,施工現場要徹底打掃干凈,不留污物。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4、施工現場臨時設施、設備和材料按施工平面圖布置堆放整齊,標識明確。5、施工機械安裝、運行、維修時要保證污染物不外泄。6、現場要有足夠的滅火器材。

篇3:主副井井架天輪井筒檢修通用安全技術措施

1、概況:

我礦主井井筒深度為851米,提升高度為831米,副井井筒深度為886米,提升高度為851米,絞車隊主副井日常檢修時,主要的任務是井架和井筒設備檢修和維護,為了確保安全檢修,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本措施適用范圍:主副井井筒和井筒周邊設備及設施;

2、檢修內容:

2.1主井:天輪檢修、天輪注油、井架維護、套架檢修、主提升鋼絲繩,尾繩、尾繩架,導向輪,懸掛裝置,連接裝置,箕斗,四角罐道,組合罐道,滾動罐耳,固定罐耳,井壁,曲軌,防過卷裝置、井筒電纜、梯子間、井筒管路檢查。

2.2副井:天輪檢修、天輪注油、井架維護、套架檢修、主提升鋼絲繩,尾繩、尾繩架,懸掛裝置,連接裝置,四角罐道,組合罐道,滾動罐耳,固定罐耳,井壁,罐道梁,井筒電纜、梯子間,井筒風水管路,防過卷裝置,井上下操車設備(含安全門、搖臺、推車機及阻車器等)的日常檢修,罐籠和平衡錘檢修

3、檢修前準備:

3.1.每班施工前,必須明確施工負責人及安全負責人,明確參加施工人員及施工內容。

3.2.施工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佩帶好自身的勞保用品,需要井筒或靠近井筒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帶,穿防滑鞋,扎好安全帶。

3.3.備齊合適的工器具及材料,并檢查工器具上的保險繩是否可靠,如保險繩狀態不好,必須在施工前進行更換工器具上的保險繩,將所需的工器具及材料提前運至施工現場。

3.4.施工前清理干凈施工現場,井筒作業時,必須清理干凈施工現場以上的套架梁和平臺的浮煤、浮矸等雜物,并由安全負責人檢查確認后方可開始施工。

3.5準備4臺同頻率對講機,并充滿電;

4、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4.1主副井井架上檢修注意事項:

4.1.1井架上檢修主要包括天輪、套架和井架的維護檢修,都屬于高空作業,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保險帶,穿戴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作業時,保險帶要固定牢固、高掛低用;

4.1.2檢修前,副井上、下井口井筒外5米處由信把工設置安全警戒,主井上井口和-766裝載硐室由主井機電工在井筒外5米處設置安全警戒,閑雜人員不得入內;

4.1.3副井檢修時,要在對應的上口打點室和絞車司機室各放一個對講機,檢修負責人用對講機與信號工聯系信號,絞車司機聽到需要動罐的情況與信號一致時方可動罐,信號工和絞車司機只要聽到停車信號必須馬上打停點和停車;主井檢修人員用對講機與絞車司機聯系信號;對講機必須由專人攜帶并聯系;

4.1.4所有工器具必須留繩,使用時繩系手腕上,嚴禁拋扔;

4.1.5上天輪平臺樓梯必須每月檢查一次固定情況;

4.1.6遇到雷雨、大風、大雪等惡劣天氣情況,施工人員不能上天輪平臺,冬季結冰時,施工人員要穿防滑鞋做好防護措施;

4.1.7天輪平臺油污要及時清理,防止人員滑到,天輪平臺不得有雜物,存放物品固定在檢修房內;

4.1.8施工時,拆卸的蓋板、螺栓等小物件要存放在專用的物料桶內;

4.1.9天輪注油開啟壓風前,要確認壓風管路、風包、U型卡完好,開啟和關閉壓風閘閥時,要進行手指口述確認,使用結束后,要把壓風管頭進行綁扎固定;

4.1.10所有檢修人員要聽從帶班人員統一指揮;

4.1.11井架上的手拉葫蘆鏈條要固定到井架上,防止纏入天輪;

4.1.12施工遺留的鐵絲要及時等要及時帶回地面;

4.1.13小工具、材料等不允許手拿攀登天輪,要放在工具包內;

4.1.14交窯期間,天輪平臺要停止一切作業;

4.1.15井架上存放的油桶等要放在屋子里,或與井架固定,且不得靠天輪平臺邊緣放置。

4.2上、下井口和井筒檢修注意事項:

4.2.1進入井口1米范圍內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保險帶,穿戴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作業時,保險帶要固定牢固、高掛低用;

4.2.2上下口嚴禁平行作業;檢查井筒裝備時,只允許從上往下檢查(包括天輪平臺和井架),并隨時清掃浮在罐道梁上的碎石、木塊和其他雜物。

4.2.3檢修人員需站箕斗頂或罐頂檢修時,箕斗和罐籠頂必須有防護罩,絞車速度不得大于2米/秒,絞車運行時,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超出罐體;

4.2.4在井筒中檢修,人員需要走出箕斗或罐籠時,保險帶必須連接到加長保險繩上,確保懸掛牢固后,方可走出箕斗或罐籠;

4.2.5所有工器具必須留繩,使用時繩系手腕上,嚴禁拋扔,工器具和小材料必須放在專用桶內;拆卸螺栓、軸銷及其他零部件時,必須抓牢留好;井筒傳遞物體時,必須手遞手,待對方接牢后方可松手,嚴禁拋接。

4.2.6檢查井筒設施,必須由上而下進行檢查,逐步清理搖臺下、罐道梁、梯子間和托架上雜物和碎矸石;

4.2.7在井筒中作業絞車停止運行時,由專人操作井口信號閉鎖開關,使絞車處于閉鎖狀態;需要動車時,檢修負責人要聯系好井筒內所有檢修人員進入罐籠或箕斗內,檢查所搭設的平臺不影響另外一臺車時,方可聯系信號動車;

4.2.8信把工、絞車司機和檢修人員都必須聽從帶班人員統一指揮,崗位工不得脫崗、離崗;

4.2.9檢修期間,副井上、下井口井筒外5米處由信把工設置安全警戒,主井上井口和-766裝載硐室由主井機電工在井筒外5米處設置安全警戒(鍋底倉外口安全門保持關閉并上鎖),閑雜人員不得入內;

4.2.10在井筒內檢修需要搭設平臺時,使用木板厚度不得小于70mm,木板兩頭必須有留繩,使用時木板與罐道梁要用8#鐵絲綁扎牢固;

4.2.11副井檢修時,要在對應的上口打點室和絞車司機室各放一個對講機,檢修負責人用對講機與信號工聯系信號,絞車司機聽到需要動罐的情況與信號一致時方可動罐,信號工和絞車司機只要聽到停車信號必須馬上打停點和停車;主井檢修人員用對講機由上井口機電工轉絞車司機聯系信號,對講機必須由專人攜帶并聯系;

4.2.12井筒檢修時,天輪平臺不得同時作業;

4.2.13人員上下罐頂時,絞車要閉鎖;

4.2.14井筒檢修時,前阻、后阻之間不準存放車輛。

4.3尾繩檢修注意事項:

4.3.1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保險帶,穿戴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作業時,保險帶要固定牢固、高掛低用;

4.3.2檢修帶班人員要佩戴合格的瓦斯便攜儀,瓦斯濃度大于0.5%時,人員不得下尾繩平臺作業;

4.3.3檢修人員進入尾繩檢修平臺檢修前,要檢查尾繩平臺板的牢固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作業;4.3.4清理井架和井筒雜物,防止墜物傷人;

4.3.5信把工、絞車司機和檢修人員都必須聽從帶班人員統一指揮,崗位工不得脫崗、離崗;

4.3.6檢修期間,副井上、下井口井筒外5米處由信把工設置安全警戒,主井上井口和-766裝載硐室由主井機電工在井筒外5米處設置安全警戒(鍋底倉外口安全門保持關閉并上鎖),閑雜人員不得入內;

4.3.7副井檢修人員要用對講機與下口信號工聯系信號,主井檢修人員用對講機由上井口機電工轉絞車司機聯系信號,對講機必須由專人攜帶并聯系;

4.3.8所有工器具必須留繩,使用時繩系手腕上,嚴禁拋扔,工器具和小材料必須放在專用桶內;

4.3.9檢查尾繩時,檢修人員必須進入尾繩防護棚內;

4.3.10下尾繩平臺的梯子間樓梯、護欄、梯子間平臺、尾繩搭設的平臺的牢固情況,每月檢查一次,當出現樓梯斷裂損壞、護欄不齊全、尾繩平臺銹蝕嚴重等情況時,必須處理好之后人員方可進行施工;

4.3.11尾繩平臺上供人掛保險繩用的φ18.5mm鋼絲繩必須無銹蝕、斷絲;

4.3.12主井檢修尾繩時必須先清理梯子間落煤,防止墜落傷人;

4.3.13副井檢修人員檢查發現井底水泱、尾繩環底的高度、聯巷通風口的通風面積有安全隱患時,及時匯報隊領導聯系相關單位進行處理。

4.4更換滾動罐耳時,需要拆除的滾動罐耳必須用葫蘆及鋼絲繩套留在高處,舊罐耳拆除后往井筒外運時,要采取在松葫蘆的同時,順勢將滾動罐耳拖出井筒;新的滾動罐耳在安裝之前,也必須用葫蘆及鋼絲繩套留在高處,在拉緊葫蘆的同時,順勢將新的滾動罐耳運至安裝部位,滾動罐耳的聯結螺栓至少緊固兩條后,方可拆除葫蘆及鋼絲繩套。

4.5停車施工時,必須按下井口絞車閉鎖(副井檢修時還要同時按下井口操車閉鎖),并通知車房按下操作臺上的絞車閉鎖,施工中嚴禁動鉤。

4.6用箕斗或罐籠承載工器具時,工器具尺寸均不得超過箕斗或罐籠外圍尺寸,并要捆綁固定好,嚴防墜入井筒。?

4.7凡在井口、井底檢修操車、搖臺、阻車器或在裝、卸載檢修汽缸、定量倉及閘門等,各打點信號工必須按下操作臺“急停”按鈕,并停掉相關電源及風源,檢修期間,嚴禁操作操作臺各按鈕,嚴防各運動部件運轉。

4.8進行登高作業、井筒作業或臨近井筒作業時,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帶,并要將保安繩扣鎖在牢固地方,且要高掛低用,兩人及以上工作時,要分清各自的安全繩,以免錯摘錯掛。

4.9嚴禁在井筒中進行上、下平行作業,凡井筒有檢修人員進行檢修時,其他任何人不得在天輪或井筒附近施工。

4.10鋼絲繩檢查安全注意事項:

4.10.1檢查人員開始檢查鋼絲繩前要與提升機司機、監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檢查聯系信號,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或提升機的其它作業。

4.10.2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日常檢查時,提升速度應小于0.3m/s,用肉眼觀察和手捋摸的方式進行。

4.10.3驗繩時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紗,應用裸手直接觸摸鋼絲繩,前邊的手作為探知是否有支出的斷絲,以免傷手,后面的手撫摸可能發生斷絲和繩股凸凹變形等情況。

4.10.4應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它提前確定的起始標志,確定斷絲、銹蝕或其它損傷的具體部位,并及時記錄,對斷絲的突出部位應立即剪下、修平。

4.10.5對容器停車位置的主要受力段和斷絲、銹蝕比較嚴重的區段,均應停車詳細檢查。

4.11在檢修過程中,絞車司機必須堅守崗位,嚴守其職,一定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4.12檢修結束后,應清理施工現場,清點工具、材料、配件等,及時通知并配合司機、信號工、把鉤工進行試運轉,提升系統空運行一個提升循環正常后,才能正式提升。

4.13檢修期間,如需燒焊,必須另行編制燒焊措施,經審批后,嚴格按照措施施工。

4.14大型施工措施必須另行編制,經審批合格后,嚴格按措施進行施工。

4.15井筒維修工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及其他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