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切眼及下順槽掘進期間防火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地區概況
1.施工地區基本情況
1204煤柱切眼及下順槽位于十礦井下12采區中部,從1204上順槽測點g506向里20.5m處為開口中心,按照94°06′方位角沿煤層底板施工35.13m,然后坡度按17°50′穿過斷層19.5m見煤層底板,再沿煤層底板掘進46.4m,到位后,按方位角176°29′沿煤層底板掘進下順槽73.3m(平距),到位后變坡度-9°施工26.2m(平距),到位后變坡度1°37′施工29.07m(平距)與02運輸斜巷貫通。1204煤柱切眼采用2.6×2.6m工字鋼對棚支護,棚距為700mm,1204煤柱下順槽采用4m×3.0mU29棚支護,棚距為600mm,背木、金屬網護幫頂。
2.通風系統
1204煤柱切眼及下順槽掘進期間采用一組2×15kw對旋式局扇供風,局扇安裝在1202運輸斜巷下段。配用直徑φ600mm的抗靜電阻燃風筒,風機能夠實現風電、瓦斯電閉鎖。
通風路線為:1202運輸斜巷→1204上順槽→1204煤柱切眼→1204上順槽→12采區回風上山→-80提煤上山→-80回風巷→-50改造回風巷→-50總回風巷→西風井井底→地面。
二、防止火災安全技術措施
為防止火災事故發生,確保工作面掘進期間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礦井防滅火各項管理制度。
2.該地區必須使用阻燃性風筒,否則不得入井使用。
3.加強入井檢身制度,入井人員嚴禁攜帶煙、火等易燃物品入井。
4.凡停工檢修或搬遷電氣設備,必須事先制定專門安全措施,并將停送電和檢修計劃送調度、安全、通風等有關部門。機電人員要帶好瓦斯便攜儀,在每次停送電前檢查瓦斯,否則,必須有瓦斯檢查員在現場檢查瓦斯。
5.掘進工作面作業前,必須將灑水滅火管路敷設到位,管路上必須安裝水壓表,并且確保水壓不低于0.4MPa,水管出水量達到0.6m3/min以上。
6.灑水滅火管路采用2寸鋼管法蘭連接,延接到掘進工作面,距掘進工作面迎頭距離不得大于20m,再與1寸軟膠管連接,膠管長度不得小于20m。
7.工作面清水管路按規定要求每50m設置一個三通閥門,刮板運輸機及膠帶運輸機機頭設三通安全閥門,并備有長度不得小于20m膠管。
8.加強放炮管理,防止瓦斯燃燒和炮后火災事故。
9.防止外因火災的措施
(1)加強井下電氣設備管理,完善各種保護裝置,堅決杜絕電氣失爆現象。機運科負責每周至少組織一次機電檢查,施工單位機電工每班必須對機電設備的失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杜絕因電火花引起工作面火災事故。
(2)膠帶輸送機機頭及打鉆地點要配備2臺滅火器和沙箱,沙箱容積不小于0.2m3,且要裝滿沙子。
(3)井下使用的廢棄棉紗、布頭等易燃物品必須裝入蓋嚴的鐵桶內,必須由專人及時送回井上,嚴禁在井下儲存。
10.所有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隔離式自救器,由區隊技術員負責培訓,要求人人要會正確和熟練使用。所佩戴的礦燈必須完好,符合規定要求,作業地點嚴禁敲打礦燈。
11.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12.加強職工防火安全意識,并向職工詳細貫徹避災路線,確保人人熟悉礦井避災路線及自燃發火征兆。
13.自燃發火的征兆
(1)巷道中出現霧氣、巷壁掛汗。
(2)風流中出現火災氣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3)從煤炭自燃地點流出的火和空氣,較正常情況下的溫度高。
(4)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增加,人們有不舒服的感覺,如頭疼、頭暈等。
(5)井下涌水的酸度不斷增加等現象。
14.在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和風量、風向的變化,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15.巷道掘進過程中,加強頂板管理,防止發生空頂現象,如遇空頂必須采用充填材料進行填充,防止高頂處煤炭自燃。
16.施工單位加強機電設備轉動部位潤滑,防止摩擦產生火災。
三、避災路線
當1204煤柱切眼或下順槽發生火災事故時,工作地點所有人員應及時佩戴隔離式自救器沿以下路線撤離:
施工地點--1204上順槽--1202運輸斜巷--1202皮帶運輸巷--北翼軌道上山---575北大巷--副井底--地面。
篇2:總承包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總承包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1)建立防火責任制,將消防工作納入施工管理計劃。工地負責人向職工進行安全教育的同時,應進行防火教育。定期開展防火檢查,發現火險隱患及時整改。
2)嚴禁在建筑腳手架上吸煙或堆放易燃物品。
3)屋面、墻面結構焊接施工時,應嚴禁按照焊接操作規程,遵守"十不燒"制度,并派專人了望,焊接設備應集中在設備平臺上,不得到處亂放,電源線路不得亂拉亂接。
4)在腳手架上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時,氧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應放置在建筑物內,不得放在走道或腳手架上。同時,應先將下面的可燃物移走或采用非燃燒材料的隔板遮蓋,焊接完成后,及時清理滅絕火種,沒有防火措施,不得在腳手架上焊接或切割作業。
5)在走道處及每一樓層配備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每隔兩層設消防水栓。
6)現場不設生活區,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現場防火工作的壓力。生活區設在距現場一定距離的地方,單獨布置消防系統,并制訂防火制度。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3:高校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高校建筑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1)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和管理
1)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施工現場放置消防器材處,應設置明顯標志,夜間設紅色警示燈,消防器材須墊高放置、周圍3m內不準存放任何物品。
2)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燒堆放、倉庫、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域。
4)施工現場的道路應暢通無阻,夜間應設照明,并加強值班巡邏。
5)不準在高奪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6)土建開工前應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與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消防栓、砂、鐵鍬等。
7)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易燃易爆物品距離不得小于30m。
8)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小于5m。
9)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焊割設備上的安全附件完整而有效,否則嚴禁使用。
10)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①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者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工作業;施工現場明火作業,操作前必須辦理用火證,經現場有關部門(負責人)批準,并經現場有關部門(負責人)批準,并做好防護措施并派專人看火(監護)后,方可操作,用火證應限當天本人在規定地點使用。
③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④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時,不得進行焊、割;
⑤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或未排除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⑥用可燃材料做保溫層、冷卻層、隔間、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的前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⑦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⑧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之前,不準焊、割。
⑨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
⑩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11)冬季施工采用煤炭取暖,應符合防水要和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2)施工現場火災事故的管理
1)施工現場發生火警或火災,應立即報告公安消防部門,以最快的速度組織搶救。
2)在火災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應共同做好現場保護,并會同消防單位進行現場斟察工作。
3)施工現場電氣發生火情時,先切斷電源,再使用砂土、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滅火器滅火,不得用水及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以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4)每日作業完畢后或焊工離開現場時,必須確認用火已熄滅,周圍已無隱患,電閘已拉下,門已鎖好,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焊、割作業不準與油漆、噴漆、木材加工等易燃、易爆作業同時上下交叉進行。高處焊接下方應設專人監護,中間應有防隔板。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區、特別是在易燃、易爆區物周圍、嚴禁吸煙。
(3)施工現場倉庫的防火
1)易燃倉庫的設置
①易著火的倉庫應設在水源充足、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并應設在下風方向。
②易燃露天倉庫四周應有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
③貯量大的易燃倉庫,應設兩個以上的大門,并應將生活區、生活輔助和堆場分開布置。
④有明火的生產輔助區和生活用房與易燃堆垛之間,至少應保持30m的防火距離。有飛火的煙囪應布置在倉庫的下風地帶。
⑤易燃倉庫堆料場與其他建筑物、鐵路、架高電線的火間距,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⑥易燃倉庫堆料場應分堆垛和分組設置,每個堆垛面積為:木材(板材)不得大于300m2,稻草不得大于150m,鋸末不得大于200m2堆垛與堆垛之間應留3m寬的消防通道。
⑦對易引起火災的倉庫,應將庫房內、外按每500m2的區域分段設立防火墻,把建筑平面劃分為若干個防火單元,以便考慮失火后阻止火勢的擴散。
2)貯存
①對貯存的易燃貨物應經常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險隱患,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②稻草、鋸末、煤等材料的堆放垛,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并應經常注意堆垛內的溫濕度變化。發溫度超過380C,或水分過低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其自然起火。
③在易燃物堆垛附近不準生火燒飯,不準吸煙。
(4)易燃倉庫的裝卸管理
1)拖拉機不準進入倉庫,堆料場進行裝卸作業,其他車輛進入倉庫或堆料場裝卸時,應安裝符合要求的火星熄滅器。
2)在倉庫或堆料場進行吊裝作業時,其機械設備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防產生火星,引起火災。
3)裝過化學危險的車,必須在清洗干凈后方準裝運易燃和可燃物。
(5)易燃倉庫的用電管理
1)倉庫和堆料場內一般應使用地下電纜,若有困難設置架空電力線時,架空電力線與露天易燃物堆垛的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
2)倉庫和堆料場所使用的照明燈與易燃堆垛間至少應保持1m的距離。
3)安裝的開關箱、接線盒,應距離堆垛外緣不小于1.5m,不準亂拉臨時電氣線路。
4)倉庫或堆料場嚴禁使用碘鎢類,以防電氣設備起火。
5)對倉庫或堆料場內電氣設備,應經常檢查和管理,貯存大量易燃品的倉庫場地應設置獨立的避雷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