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防止煤矸竄出輸送機傷人措施規程

工作面防止煤矸竄出輸送機傷人措施規程

2024-07-15 閱讀 5020

由于*采煤工作面傾角較大,局部達到25°以上。為防止大塊煤矸竄出輸送機傷人,特制定以下措施,凡現場人員必須嚴格遵守。

1、采煤工下煤時,雜工及看電纜人員必須站在舍幫操作,不得站在煤壁前方工作。

2、嚴格控制下煤速度,防止產生大塊煤、矸甩出傷人。

3、當有大塊煤矸時,要用采煤機對大塊煤矸進行破碎,或及時停止前部輸送機運轉,并使用大錘、風鎬等將大塊煤矸進行處理,防止淤積大量煤矸,導致涌出輸送機下滑傷人。

4、機頭司機要集中精力,隨時觀察輸送機運轉情況,發現有大塊煤矸時要及時停機,用大錘或風鎬處理完后方可開機。

5、當由于斷層或其它地質構造影響,造成工作面斷層處壓力增大,煤體破碎、引起煤壁片幫、頂板冒落時,必須及時拉移超前支架維護頂板及煤幫,防止出現大面積的片幫冒頂事故。

7、支架工移架時要在架間操作,嚴禁在架前操作,移架前首先觀察前后相鄰支架,必須保證相鄰三架范圍內無其他人員,操作時做到少降快移,即:移架時,首先將支架拉移手把打到拉移位置,然后操作降架手把,當支架前移后,停止降架,拉移到位(達到拉移步距0.8m)。升架時要首先將支架前梁打起,然后升架,保證支架初撐力達到規程規定要求。

8、需要在煤幫處工作時,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先用長度不少于1.2m的長柄工具找掉危巖活石及煤矸,并且在安全可靠的支架掩護下工作,

9、上下端頭加強聯網質量,移架時不能刮網、撕網,防止架間漏矸。

10、嚴禁在前部運輸機上行人,以防片幫落矸傷人。

11、前部運輸機運送物料時,要求先捆扎牢固,沿線有專人看管閉鎖,當出現異常現象時,及時打閉鎖處理。

12、其余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200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篇2:生產管理部防止電弧傷人安全措施及其規定

我廠低壓配電設備多次發生短路傷人、設備損壞事故。為進一步完善各項反事故措施,進一步安全管理水平,確保檢修人員和設備安全,避免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特制定本措施及規定。

一、設備檢修維護、消缺工作都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切實做好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嚴禁無票工作。事故搶修可不用工作票,但必須經值長同意。工作開始前,搶修負責人必須會同運行人員按“安規”規定做好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監護。

二、生產管理部各專業、班組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安全工作“五同時”的原則,在布置生產任務的同時必須詳細布置安全工作。比較復雜或危險的工作,專業主管或班長應與工作負責人共同深入進行危險點分析,制定針對性的預控措施。

三、工作開工前,工作負責人必須按規定認真核對設備名稱、編號;再一次檢查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是否完備;向每一個工作班成員詳細交代安全措施和危險點預控措施,并應有書面記錄。電氣工作開工前必須驗電。

四、加強外包隊伍的管理。所有外包工程都必須由承包單位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經批準后實施。部門、專業、班組要認真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工作和檢修工藝、工序標準的宣貫、培訓、檢查驗收工作。

五、巡視設備時不得碰觸帶電體,必須保證工作人員工作中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工作票押回運行處后,檢修人員不得繼續進行任何工作。

六、本廠0.4KV線路及其電氣設備上不得進行帶電作業,不得帶電拆接電源線。特殊情況下,必須進行帶電搶修時,應組織有關人員充分討論,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危險點預控措施,并經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七、所有運行中的設備或檢修中的設備,檢修人員均無權進行停、送電操作或在試驗位置進行分、合閘操作。嚴禁不檢測,不分析、擅自把故障開關送電查找故障點;嚴禁在間隔內進行開關本體檢查;嚴禁開關修后不通知運行,擅自違章推入間隔進行分合閘試驗。如因開關機構故障確需檢修人員將開關推入試驗位置,應有運行人員在現場指導、監護,并戴好防護面罩和防護手套。

八、針對俄供開關笨重、一次觸頭間絕緣板小情況盡快進行反措改進。電控專業要制定防止開關短路放炮的反事故措施;修編配電裝置檢修文件包,對檢修工藝、工序制定明確、具體要求;完善檢修文件包危險點分析和預控卡。

九、在開關間隔內工作、裝拆交流一、二次熔斷器、測量端電壓、在帶電的PT、CT回路上工作等工作必須按“安規”要求履行手續,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防止發生短路接地事故。

十、電氣檢修和試驗工作必須使用帶有絕緣柄的工具,金屬裸露較長的部分應做好絕緣隔離措施,防止發生電弧傷人和設備損壞事故。

生產管理部

2012-6-13

篇3:工程項目部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工程項目部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對骨折的傷員,應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具體急救措施如下。

一、傷員窒息急救措施

1、開放氣道--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

正確的搶救體位是仰臥位。患者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如患者摔倒時面部向下,應在呼救同時小心轉動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轉動。尤其要注意保護頸部。可以一手托住頸部,另一手扶著肩部,使患者平穩地轉至仰臥位。軀在平整而堅實的地面或床板上。

注意點:搶救者跪于患者肩頸側,將患者手臂舉過頭,拉直雙腿,注意保護頸部。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2、暢通呼吸道--仰頭舉頦法

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頦,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在暢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確判斷呼吸是否存在。

注意點:手指不要壓迫患者頸前部、頦下軟組織以防壓迫氣道。不要使頸部過度伸展。疑有頸椎損傷者,不能使頭部后仰,以免進一步加重頸椎損傷。

3、正壓通氣--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患者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患者的鼻孔(捏緊翼下端)。搶救開始后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縮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應立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患者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從鼻孔呼氣,此時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每次吹入氣量約為800~1200ml。

注意點:在做口對口呼吸前,應先查明口腔中有無血液、嘔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這些液體,應先盡量清除。口對口呼吸時可先墊上一層薄的織物或專用而罩。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氣。吹氣時暫停按壓胸部。兒童吹氣量需視年齡不同而異,以胸廓上抬為準。每按壓胸部15次后,吹氣兩口,即15:2。有脈博無呼吸者,每5秒吹氣一口(10-12次/min)。

4、正壓通氣--口對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對鼻人工呼吸較口對口人工呼吸更為有效。口對鼻人工呼吸主要用于不能經患者的口進行通氣者。

一手按于前額,使患者頭部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頜,并使口部閉住。作一深吸氣,搶救者用上下唇包住患者鼻部,并吹氣。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呼氣。因有時患者在被動呼氣時鼻腔閉塞,有時需間歇地放開患者的口部,或用拇指將患者的上下唇分開,以便于患者被動呼氣。

5、人工循環--閉式按壓術

如傷員心臟停止跳動,應進行體外人工心臟擠壓,以恢復其心跳,恢復血液循環。

患者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快速測定按壓部位:1)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中間滑移。2)在兩側肋弓支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以切跡作為定位標志,不要以劍突下定位。3)然后將食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為按壓區;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食指上方,放在按壓區。4)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脫離胸壁,可采用兩手手指交叉抬起法。

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利用髖關節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1)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2)不能沖擊式的猛壓;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應大致相等;或放松時間稍長于按壓時間。3)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擺動。4)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應盡量放松,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按壓頻率10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患者4-5cm。按壓時應隨時注意有無肋骨或胸骨骨折。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如有兩名搶救者,則一人按壓有效時,另一人應能觸及患者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注意事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場僅一人搶救,可以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終止搶救。

二、傷員外創傷急救措施

當遇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鋸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等到達醫院后,準備手術進行時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場拔除,會招致大出血而來不及搶救。

1、止血急救

⑴指壓止血法--頭頸部出血

顳淺動脈:拇指在耳前,對著下頜關節加壓。

面動脈:拇指壓迫下頜角處。

頸動脈:在頸根部及氣管外側,拇指摸到搏動的頸動脈向內向后加壓,壓向第五頸椎橫突。

⑵指壓止血法--上肢出血

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處,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動處加壓。

肱動脈: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拇指摸到搏動的肱動脈加壓。

肘動脈:肘關節前,拇指摸到搏動的肘動脈處加壓。

橈尺動脈:雙手拇指分別壓住腕關節前面的橈尺側(橈側即摸脈搏處)。

⑶指壓止血法--下肢出血

股動脈:髖關節稍屈曲、外展、外旋,雙手拇指向后壓搏動的股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