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項目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工程項目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2024-07-13 閱讀 7816

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對骨折的傷員,應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具體急救措施如下。

一、傷員窒息急救措施

1、開放氣道--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

正確的搶救體位是仰臥位。患者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如患者摔倒時面部向下,應在呼救同時小心轉動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轉動。尤其要注意保護頸部??梢砸皇滞凶☆i部,另一手扶著肩部,使患者平穩地轉至仰臥位。軀在平整而堅實的地面或床板上。

注意點:搶救者跪于患者肩頸側,將患者手臂舉過頭,拉直雙腿,注意保護頸部。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2、暢通呼吸道--仰頭舉頦法

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頦,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在暢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確判斷呼吸是否存在。

注意點:手指不要壓迫患者頸前部、頦下軟組織以防壓迫氣道。不要使頸部過度伸展。疑有頸椎損傷者,不能使頭部后仰,以免進一步加重頸椎損傷。

3、正壓通氣--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患者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患者的鼻孔(捏緊翼下端)。搶救開始后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縮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應立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患者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從鼻孔呼氣,此時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每次吹入氣量約為800~1200ml。

注意點:在做口對口呼吸前,應先查明口腔中有無血液、嘔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這些液體,應先盡量清除??趯诤粑鼤r可先墊上一層薄的織物或專用而罩。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氣。吹氣時暫停按壓胸部。兒童吹氣量需視年齡不同而異,以胸廓上抬為準。每按壓胸部15次后,吹氣兩口,即15:2。有脈博無呼吸者,每5秒吹氣一口(10-12次/min)。

4、正壓通氣--口對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對鼻人工呼吸較口對口人工呼吸更為有效。口對鼻人工呼吸主要用于不能經患者的口進行通氣者。

一手按于前額,使患者頭部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頜,并使口部閉住。作一深吸氣,搶救者用上下唇包住患者鼻部,并吹氣。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呼氣。因有時患者在被動呼氣時鼻腔閉塞,有時需間歇地放開患者的口部,或用拇指將患者的上下唇分開,以便于患者被動呼氣。

5、人工循環--閉式按壓術

如傷員心臟停止跳動,應進行體外人工心臟擠壓,以恢復其心跳,恢復血液循環。

患者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快速測定按壓部位:1)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中間滑移。2)在兩側肋弓支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以切跡作為定位標志,不要以劍突下定位。3)然后將食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為按壓區;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食指上方,放在按壓區。4)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脫離胸壁,可采用兩手手指交叉抬起法。

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利用髖關節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1)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2)不能沖擊式的猛壓;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應大致相等;或放松時間稍長于按壓時間。3)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擺動。4)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應盡量放松,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按壓頻率10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患者4-5cm。按壓時應隨時注意有無肋骨或胸骨骨折。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如有兩名搶救者,則一人按壓有效時,另一人應能觸及患者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注意事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場僅一人搶救,可以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終止搶救。

二、傷員外創傷急救措施

當遇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鋸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等到達醫院后,準備手術進行時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場拔除,會招致大出血而來不及搶救。

1、止血急救

⑴指壓止血法--頭頸部出血

顳淺動脈:拇指在耳前,對著下頜關節加壓。

面動脈:拇指壓迫下頜角處。

頸動脈:在頸根部及氣管外側,拇指摸到搏動的頸動脈向內向后加壓,壓向第五頸椎橫突。

⑵指壓止血法--上肢出血

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處,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動處加壓。

肱動脈: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拇指摸到搏動的肱動脈加壓。

肘動脈:肘關節前,拇指摸到搏動的肘動脈處加壓。

橈尺動脈:雙手拇指分別壓住腕關節前面的橈尺側(橈側即摸脈搏處)。

⑶指壓止血法--下肢出血

股動脈:髖關節稍屈曲、外展、外旋,雙手拇指向后壓搏動的股動脈。

腘動脈:在腘窩處,雙手拇指摸住搏動的動脈,向下加壓。

脛動脈:一手緊握踝關節,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別壓迫脛前、脛后動脈。

⑷加壓包扎止血法

用已消毒紗布墊、急救包,在緊急情況下,也可用清潔的布類、紗布折成比傷口稍大的敷料,覆蓋傷口或填塞于傷口內。再用繃帶、三角巾、多頭帶作加壓包扎,松緊度以達到止血目的即可。

⑸強屈關節止血法

在肢體關節彎曲處加墊(紗布卷或棉墊卷),然后用力彎曲關節并用三角巾或繃帶環形或8字形扎緊。

⑹止血帶止血法

在傷口近端,用繃帶、帶狀布條或三角巾疊成帶狀,勒緊止血?;蛴脤⑾鹌ぶ寡獛нm度拉緊、拉長繞肢體2~3周,橡皮帶末端緊壓在橡皮帶的另一端上。

上止血帶部位要準確,纏在傷口的近端。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部。與皮膚之間應加襯墊。

止血帶松緊要適度,以遠端出血停止、不能摸到動脈搏動為宜。過松動脈供血未壓住,靜脈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過緊容易發生組織壞死。

用止血帶時間不宜過久,要記錄開始時間,一般不超過1~1.5小時放松一次,使血液流通5~10分鐘。

2、創傷包扎急救

為防止開放性創傷受污染,要及時包扎傷口。傷口應全部覆蓋,盡可能做到無菌操作。一般可用布條、三角巾、繃帶等進行包扎??噹О鷷r應注意,要從遠端纏向近端,繃帶頭必須壓住,即在原處環繞數周,以后每纏一周要蓋住前一周的1/3~1/2。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院診治,其現場包扎方法如下:

⑴開放性氣胸包扎法:用不透氣材料(膠布、塑料皮)蓋住傷口,再用紗布或毛巾墊蓋住,最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

⑵腹部內臟脫出包扎法:先用大塊消毒紗布蓋好,再用碗罩住或用紗布卷成保護圈套好內臟,最后用三角巾包扎。

⑶腦膨出包扎法:先用大塊紗布蓋住傷口,再用紗布卷成保護圈,套住膨出的腦組織,再用三角巾或繃帶小心包扎頭部。

三、傷員骨折急救措施

多數骨折傷員需行骨折臨時固定,以避免骨折斷端再移位或損傷周圍臟器、神經、血管等組織。固定可減少受傷部位的疼痛和便于搬運。

1、前臂骨折臨時固定術:先用兩塊相應大小的夾板置于前臂掌、背側,綁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將前臂懸吊于胸前。

2、上臂骨折臨時固定術:用兩塊相應大小的夾板置于上臂內外側,綁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將前臂懸吊于胸前。

3、大腿骨折臨時固定術:用一塊從足跟到腋下的長夾板,置于傷肢外側。另一塊從大腿根部到膝下的夾板,置于傷肢內側,綁扎固定。

4、小腿骨折臨時固定術:用兩塊等長夾板從足跟到大腿內、外側綁扎固定。若現場無夾板亦可將傷肢同健側綁扎在一起。

5、頸椎骨折臨時固定術:先于枕部輕輕放置薄枕一個,然后再用軟枕或沙袋固定頭兩側。頭部再用布帶與擔架固定。

6、胸腰椎骨折臨時固定術:將傷肢平臥于軟枕的板床上。腰部骨折在腰部墊軟枕。若需長距離運送最好先以石膏固定。切忌在頸部墊高枕。

7、骨折臨時固定中注意事項

閉合性骨折在固定前,若發現傷肢有嚴重畸形,骨折端頂壓皮膚,遠端有血運障礙,應先牽引肢體以解除壓迫或尖端刺破的危險,然后再予固定。開放性骨折,若骨折端突出傷口外,清創前不能納入傷口內。

綁扎固定時,松緊度要適中,過緊會影響到肢體遠端血供,過松達不到固定作用。

8、骨折傷員搬運方法

單人搬運法:有扶持法、抱持法、背負法、肩法(臨床少用,戰時現場可用)。

雙人搬運法:有椅式搬運法、平托式搬運法。

擔架搬運法:是搬運傷員最佳方法,重傷員長距離運送應采用此法。沒有擔架可用椅子、門板、梯子、大衣代替;也可用繩子和兩條竹桿、木棍制作成臨時擔架。運送傷員應將擔架吊帶扣好或固定好。傷員四肢不要太靠近邊緣,以免附加損傷。運送時頭在后,腳在前。

脊柱骨折搬運:對疑有脊柱骨折傷員,應盡量避免脊柱骨折處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損傷。搬運時應準備硬板床置于傷員身旁,保持傷員平直姿勢,由2~3人將傷員輕輕推滾或平托到硬板床上。

疑有頸椎骨折的傷員,需平臥于硬板床上,頭兩側用沙袋固定,搬運時保持頸項與軀干長軸一致。不可讓頭部低垂、轉向一側或側臥。

四、傷員離體組織器官運送

離體組織器官應用無菌或清潔敷料包裹好,放入塑料袋或直接放入加蓋的容器中。當氣溫>10℃,外周以冰塊包圍保存。

篇2:工程項目部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工程項目部受傷人員現場急救措施

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對骨折的傷員,應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具體急救措施如下。

一、傷員窒息急救措施

1、開放氣道--將患者放置適當體位

正確的搶救體位是仰臥位。患者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如患者摔倒時面部向下,應在呼救同時小心轉動患者,使患者全身各部成一個整體轉動。尤其要注意保護頸部??梢砸皇滞凶☆i部,另一手扶著肩部,使患者平穩地轉至仰臥位。軀在平整而堅實的地面或床板上。

注意點:搶救者跪于患者肩頸側,將患者手臂舉過頭,拉直雙腿,注意保護頸部。解開患者上衣,暴露胸部。

2、暢通呼吸道--仰頭舉頦法

一手置于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或下頜角處,抬起下頦,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在暢通呼吸道之后,可以明確判斷呼吸是否存在。

注意點:手指不要壓迫患者頸前部、頦下軟組織以防壓迫氣道。不要使頸部過度伸展。疑有頸椎損傷者,不能使頭部后仰,以免進一步加重頸椎損傷。

3、正壓通氣--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呼吸道暢通和患者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用按于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閉患者的鼻孔(捏緊翼下端)。搶救開始后首先緩慢吹氣兩口,以擴張萎縮的肺臟,并檢驗開放氣道的效果。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住)。用力向患者口內吹氣(吹氣要求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應立即與患者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眼視患者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從鼻孔呼氣,此時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氣流從口鼻排出。每次吹入氣量約為800~1200ml。

注意點:在做口對口呼吸前,應先查明口腔中有無血液、嘔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若有這些液體,應先盡量清除??趯诤粑鼤r可先墊上一層薄的織物或專用而罩。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大于1200ml可造成胃大量充氣。吹氣時暫停按壓胸部。兒童吹氣量需視年齡不同而異,以胸廓上抬為準。每按壓胸部15次后,吹氣兩口,即15:2。有脈博無呼吸者,每5秒吹氣一口(10-12次/min)。

4、正壓通氣--口對鼻人工呼吸

在某些患者口對鼻人工呼吸較口對口人工呼吸更為有效。口對鼻人工呼吸主要用于不能經患者的口進行通氣者。

一手按于前額,使患者頭部后仰。另一手提起患者的下頜,并使口部閉住。作一深吸氣,搶救者用上下唇包住患者鼻部,并吹氣。停止吹氣,讓患者被動呼氣。因有時患者在被動呼氣時鼻腔閉塞,有時需間歇地放開患者的口部,或用拇指將患者的上下唇分開,以便于患者被動呼氣。

5、人工循環--閉式按壓術

如傷員心臟停止跳動,應進行體外人工心臟擠壓,以恢復其心跳,恢復血液循環。

患者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按壓胸骨中下1/3交界處??焖贉y定按壓部位:1)首先以食指、中指沿患者肋弓中間滑移。2)在兩側肋弓支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以切跡作為定位標志,不要以劍突下定位。3)然后將食指及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即為按壓區;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緊貼食指上方,放在按壓區。4)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脫離胸壁,可采用兩手手指交叉抬起法。

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利用髖關節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1)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2)不能沖擊式的猛壓;下壓及向上放松的時間應大致相等;或放松時間稍長于按壓時間。3)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擺動。4)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但應盡量放松,務使胸骨不受任何壓力。

按壓頻率10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患者4-5cm。按壓時應隨時注意有無肋骨或胸骨骨折。判斷按壓是否有效,如有兩名搶救者,則一人按壓有效時,另一人應能觸及患者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

注意事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如現場僅一人搶救,可以兩種方法交替使用,每吹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搶救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終止,運送途中也不能終止搶救。

二、傷員外創傷急救措施

當遇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鋸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等到達醫院后,準備手術進行時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場拔除,會招致大出血而來不及搶救。

1、止血急救

⑴指壓止血法--頭頸部出血

顳淺動脈:拇指在耳前,對著下頜關節加壓。

面動脈:拇指壓迫下頜角處。

頸動脈:在頸根部及氣管外側,拇指摸到搏動的頸動脈向內向后加壓,壓向第五頸椎橫突。

⑵指壓止血法--上肢出血

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處,拇指向下向后摸到搏動處加壓。

肱動脈: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拇指摸到搏動的肱動脈加壓。

肘動脈:肘關節前,拇指摸到搏動的肘動脈處加壓。

橈尺動脈:雙手拇指分別壓住腕關節前面的橈尺側(橈側即摸脈搏處)。

⑶指壓止血法--下肢出血

股動脈:髖關節稍屈曲、外展、外旋,雙手拇指向后壓搏動的股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