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9013

地面防治水是在地面修筑一些防排水工程,防止降雨匯集的水和地表水涌入工業廣場或通過滲漏區進入井下的重要措施,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

《煤礦安全規程》及非煤礦有關規程對地面防治水的工作都作了具體的規定,要求礦務局、礦必須查清礦區及其附近的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滲漏情況、疏水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的情況,因地制宜,統籌安排,制定蓄、疏、防、排相結合的防治措施。

井口和工業場地內主要建筑物的標高,必須高出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區還必須避開泥石流。滑坡等地段。低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須修筑堤壩、溝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它排水的有效措施。

井口附近和塌陷區內外的積水或雨水可能潰入井下時,必須根據情況采取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l)嚴禁本礦或小煤礦開采煤層露頭的防水隔離煤柱;

(2)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筑溝渠,排泄積水。修筑溝渠時。應避開露頭、裂縫和透水巖層。特別低洼地點不能修筑溝渠排水時,應填平壓實;如果范圍大大無法填平時,可建排洪站排水,防止積水滲入井下。

(3)礦井受河流、山洪威脅時,必須修筑堤壩和泄洪渠,防止洪水侵入。

(4)排到地面的井下水,么、須妥善處理,避免倒滲井下。

(5)漏水的溝渠和河床應及時堵漏或改道。地面裂縫和塌陷地點必須填塞。

(6)雨季每次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的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現象。發現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7)山區的煤礦存在山洪襲擊和滑坡危險的地段,可能威脅礦井安全時,必須采取開挖截水溝和防止滑坡措施。

矸石、爐灰、垃圾等雜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方以免沖到工業場地和建筑物附近,淤塞河道、溝渠以及排水涵洞。

使用中的鉆孔,必須在孔口加蓋封好。報廢的鉆孔必須及時封孔,防止地表水和含水層的水流入井下。

篇2:地測防治水科科長安全生產責任制

地測防治水科科長是技術管理的第一責任者,對地測防治水科的技術管理工作全面負責。必須熟練掌握煤礦安全專業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第1條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并協助技術礦長按規定進行考核。

第3條參加編制職工安全技術培訓計劃,搞好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

第4條落實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雙基”建設、煤礦安全程度評估工作。

第5條參加礦井長遠規劃、生產接續、作業計劃、災害預防處理計劃、事故應急預案、和生產安全費用計劃編制。

第6條組織技術方案制定、工程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查,并對落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7條實時掌握采掘工程的進度等情況,分析影響安全因素,對生產技術管理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控制。

第8條參加礦井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對落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9條參加礦井重大事故的調查、分析。

第10條組織做好分管范圍內的技術統計、臺賬管理,按規定及時向有關單位提供或上報各種數據、資料和報表及臺賬。

第11條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開展安全探放水科研攻關。

第12條工作中必須盡心盡責,經常深入井下,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制止“三違”。

篇3:煤礦總工程師防治水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負責組織編制礦井防治水中長期規劃,組織、監督落實防治水工程計劃落實情況,并協助礦長解決防治水出現的重大問題。

2.負責組織編制防治水工程設計、地質說明書及防治水相關的技術措施。

3.負責組織對受水威脅地點的水情水害排查預報,具體組織防治水工程設計、計劃、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的現場落實,做好防治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質量監督檢查工作。

4.負責組織制定、貫徹水災預防和處理計劃。

5.負責按時組織召開礦井防治水技術例會,對本單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及時分析研究,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安全問題,對本單位無能力解決的重大安全隱患,按權限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6.礦井發生重大透水、突水事故時,必須立即到現場指揮救災工作。

7.負責組織礦井防治水事故調查分析、處理工作,組織制定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