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苯酚罐車泄漏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某苯酚罐車泄漏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2024-07-15 閱讀 1896

1.苯酚罐車基本情況

1.1車輛情況

車型:型號:車號:

購置日期:危險品道路運輸證編號:

1.2掛車槽罐情況

型號:槽罐材質:容積:儲存介質:苯酚

最大儲存量:32噸

工作壓力:常壓工作溫度:≤60℃

1.3車載安全裝備情況

車載GPS系統、阻火器一個、滅火器二只、三角牌二個、靜電接地裝置、防護面罩、防毒口罩、防護工作服、防護手套。

1.4駕乘人員情況

核定駕乘人員三人:駕駛員二名、押運員一名。

2.苯酚的特性、危害分析及安全措施

化學名:苯酚、石炭酸危編號:61067危害分級:Ⅲ

2.1理化特性:

2.1.1白色結晶塊狀物。

2.1.2熔點:40.85℃

2.1.3沸點:181.9℃

2.1.4飽和蒸汽壓(kpa):0.13∕40.1℃

2.1.5比重:1.07t/m3(20℃時)

2.2危險特性:

2.2.1遇高熱、明火或氧化劑易燃燒,能與丁二烯發生強烈反應。

2.2.2加熱時放出有毒的煙霧,能與氧化物發生反應。

2.2.3穩定性:穩定。

2.2.4聚合危害:不能出現。

2.2.5爆炸極限:(V/V)1.7-8.6%

2.2.6閃點:74.44℃

2.2.7自燃點:715℃

2.3健康危害:

2.3.1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可經灼傷的皮膚吸收。

2.3.2皮膚和眼直接接觸可引起灼傷。

2.3.4吸入高濃度蒸氣時可致頭痛、頭昏、乏力,視力模糊。

2.4安全措施:

2.4.1密閉操作,合理通風。

2.4.2禁止與強氧化劑、強酸、強堿接觸。

2.4.3現場嚴禁煙火,進食、進水。

2.4.4作業時戴防毒面具、面罩、防護眼鏡、橡皮手套、工作服。

2.4.5皮膚接觸后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然后用甘油或聚乙烯乙二醇擦洗創面。就醫。

2.4.6眼接觸后,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2.4.7吸入時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2.4.8食入時立即給飲15-30ml植物油,催吐。就醫。

2.4.9就醫。

3.苯酚儲罐車發生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程序

苯酚罐車在運輸途中或裝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意外事件(特別是遭遇交通事故時)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泄漏情況,可能引發人員傷亡、火災、爆炸等惡性事故;隨車人員應視情況迅速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

3.1發生少量苯酚泄漏情況時的應急處置措施:

3.1.1設法消除漏點。堵漏時處理人員應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3.1.2無法控制泄漏時,應立即向救援領導小組進行報告。

3.1.3減少物料蒸發和環境污染。將外泄的苯酚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或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

3.2發生大量苯酚泄漏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

3.2.1迅速撤離人員至安全區。

3.2.2隔離泄漏污染區,設立警戒線。

3.2.3立即報警。發生重大泄漏事故,應及時用車載GPS系統、手機等通信工具向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電話見領導小組名單);公司電話:;石化總廠總機:。同時向當地110、119或政府部門報警,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接報后,將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程序進行救援。(見無錫石化總廠《苯酚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報警和通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a: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車號、裝載量、泄漏物名稱及人員傷害情況。

b: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泄漏(暫時狀態、連續狀態)。

c:估計造成事故的泄漏量。

d:事故可能持續的時間。

e:健康危害與必要的醫療措施。

f:聯系人姓名和電話。

3.2.4搶救傷員。對中毒、受傷人員應立即按“2.4安全措施”進行救治。

3.2.5盡可能切斷泄漏源。應急處理人員作業時應戴好防毒面具、穿好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3.2.6大量泄漏控制方法:挖坑、構筑圍堤;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合;進行收集回收或無害化處理;減少物料蒸發和環境污染。

3.2.7發生火警,應設法切斷火源。滅火方法:霧狀水、沙土、泡沫、二氧化碳。

4.公司苯酚罐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手機:

付組長:手機:

組員:手機:

篇2:苯酚熔化工安全操作規程

1.打開熔化間的通風設備,充分換氣后方準進入室內。

2.檢查所用工具、卡具、吊具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準確開啟苯酚管路閥門,經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啟動苯酚泵打料。

4.調換吸料膠皮管時,要注意人體應避開管口方向。

5.將冷苯酚桶下入熔化槽時,下桶前需檢查有無漏桶,不得將漏桶下入熔化槽內。

6.剛下入熔化槽的冷苯酚桶,應松動一下桶蓋,便于桶內氣體受熱逸出。

7.工作后應切斷電源。

篇3:苯酚丙酮安全生產要點

1工藝簡述

本生產工藝以丙烯和苯為原料,三氯化鋁絡合物為催化劑,用異丙苯法生產苯酚,同時聯產丙酮。其主要工序由烴化、氧化、分解、精餾、回收組成。

簡要工藝過程是原料苯經苯精制塔脫水至含水50ppm以下,與配入無水氯化氫助催化劑并氣化后的丙烯一起進入烴化塔。在三氯化鋁絡合物催化劑和80℃常壓下,苯和丙烯發生烴化反應生成異丙苯和多烷基化合物、乙苯等。反應液經第一催化劑沉降槽沉降分離并與循環多異丙苯一起進入反烴化器,在6.5℃溫度下進行烷基轉移反應生成異丙苯.反應液再次沉降分離溢流入水洗塔除去三氯化鋁,加堿中和后送去精餾,得到異丙苯產品并回收苯、二異丙苯、三異丙苯和乙苯等。異丙苯依次進入第一氧化塔和第二氧化塔。在100℃和98℃溫度和0.589MPa壓力下吹入空氣,氧與異丙苯反應生成過氧化氫異丙苯。氧化液用碳酸鈉溶液洗滌。再經二個塔提濃至含過氧化氫異丙苯含量為80%。然后進入分解釜在硫酸催化劑作用下,得到粗苯酚、丙酮。再用芒硝溶液抽提出硫酸,用碳酸鈉溶液中和后進入苯酚、丙酮精制系統。在系統中經粗丙酮塔、丙酮拔頂塔、精丙酮塔、烴塔、DEG萃取塔,苯酚精制塔的精餾得到產品苯酚、丙酮。

工藝生產過程的物料丙烯、苯、氯化氫、苯酚、丙酮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蝕等特性。

2重點部位

2.1烴化是苯酚、丙酮生產的主要工序,反應物料丙烯、苯易燃、易爆。氯化氫、三氯化鋁絡合物等有強腐蝕性,存在著跑、冒、滴、漏造成著火爆炸的危險。若系統進水將使催化劑絡合物失活并使設備、管線和閥門堵塞而被迫停車。

2.2氧化它是氧化分解系統的重要部位,將異丙苯氧化為過氧化氫異丙苯。反應的溫度、壓力較高且過氧化氫異丙苯易分解,可造成危險。某廠曾發生過氧化塔超壓,爆炸板爆破、物料大量泄出事故。

2.3提濃該崗位將過氧化氫異丙苯的濃度由27%提濃至80-85%。因此,它發生分解的可能性更大。

2.4分解在硫酸催化劑的作用下,于80℃將提濃液分解得到苯酚、丙酮。如果硫酸加入量控制不當,過氧化氫異丙苯迅速分解易發生危險。如某廠苯酚、丙酮裝置檢修后開車,提濃液出料冷卻水閥門未開,使含過氧化氫異丙苯87%的提濃液溫度升高熱分解。提濃液罐爆炸,造成傷亡多人的重大惡性事故。

3安全要點

3.1烴化

3.1.1烴化進料含水必須于50ppm并嚴格控制反應溫度。

3.1.2定期對設備、管線和閥門的腐蝕情況進行檢查,測定壁厚,特別是丙烯蒸發系統要加強監視,防止丙烯泄漏引起火災。

3.1.3系統開車前要進行干燥處理;使用的三氯化鋁必須合格,儲存倉庫應保持干燥。

3.1.4要正確使用防護用具;發現酸性物料漏出時,先用堿中和再進一步處理;設置在現場的淋浴和洗眼器設專人管理,隨時可用。

3.2氧化

3.2.1嚴格控制氧化塔的溫度、壓力。氧化塔過氧化氫異丙苯的濃度一塔為12.8±0.5%,二塔為25±0.5%,防止氧化塔超溫、超壓。

3.2.2氧化提濃系統及其系統的聯鎖應正常投用并定期校驗。有記錄。

3.2.3當發生安全閥起跳或爆破板爆破,不能以截止閥暫時代替并投入物料生產。

3.3提濃重點檢查提濃塔的溫度、壓力和提濃液的濃度。保持在正常工藝條件范圍(提濃液濃度為80-85%)。

3.4分解嚴格控制硫酸的加入量,控制分解溫度,安全聯鎖系統要正常投入使用,防止激烈反應造成危險。

3.5其它部位

3.5.1苯酚的凝固點在40.5℃,苯的凝固點5℃,應經常檢查苯酚、苯物料的設備、管線、閥門保溫及伴熱情況,確保良好,以免凝固堵塞造成事故。

3.5.2苯酚毒性、腐蝕性較大,操作時注意防止中毒和燒傷事故的發生,注意穿戴好相應的勞保護具。

3.5.3對加氫器加強監視,杜絕氫氣泄漏。經常檢查防靜電接地線保持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