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超市存包處工作制度

某超市存包處工作制度

2024-07-16 閱讀 4532

超市存包處工作制度

一、宗旨

1、服務臺為我們的顧客服務。

2、顧客必須在當天營業日結束前取所寄物品。

3、萬一丟失存包牌,顧客應該立即與存包處聯系。

4、顧客須在寄存前后,仔細檢查隨身物品。

5、商場可讓顧客貴重物品存入自動存包柜中。

二、存包處存包員崗位職責

(1)負責顧客物品的暫存,保管

(2)對暫存物品的安全負責

(3)負責保管存包牌

三、顧客寄存包程序

本公司的存包分人工存包和自動存包兩種服務

(一)人工存包程序

1.顧客到存包處存包,服務員把包放入存包柜,號碼牌一號兩牌,一牌系于物品上,另一牌給予顧客。

2.提醒客人將現金、手機等貴重物品取出,本公司不負責貴重物品的寄存。

3.客人憑存包牌取包,取包時,服務員應將客人存包牌與柜包物品上的標志牌相核對是否吻合,以防假冒。

4.客人遺失存包牌應及時與服務臺聯系并辦理掛失手續。

5.掛失手續的辦理:客人填寫“存包牌遺失登記表”,注明存包柜內有何物,尤其是證件名稱。

6.客人所登記之物品與柜內相吻合,請客人予以簽收,并交納2元掛失費,服務臺開具收據給客人,次日早上交財務。

7.遺失存包牌的號碼,公告作廢,并且該號碼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再啟用。

8.(1)晚班存包柜工作人員應仔細核查發出存包柜的牌號是否回收,缺失部份作廢,處理柜內仍有物品,請將其記錄在“顧客過夜包登記表”。(2)過夜包的處理:三天內顧客到本商場領取,每天的過夜保管費為2元,超出3天期限,本商場自行處理,而且將該柜子的存包牌號碼作廢掉。

9.每日早、晚班人員應做存包區的衛生清潔工作。

10.存包工作人員要盡職盡責,認真核對號碼牌,不能利用工作之便盜取顧客的物品,一經查出,予以開除處理。

(二)自動存包程序

1.職責:負責換幣并指導客人正確使用存包柜,同時留意不法分子利用存包柜作案的動向。

2.操作方法

存包:投幣一元至投幣口→打開門放進包→關門并保管好鑰匙→存包結束

取包:用鑰匙打開門取包→關門→取包結束

3.自動存包注意事項

(1)自動存包中途不可開門;(2)意外事件的發生根據本公司的自動存包柜應急開門程序辦理,應急鑰匙由客服部主管級以上人員保管;(3)重大事件(如掉包)可先讓顧客填寫客訴單,幫助客人處理;(4)存包柜人員對客人的詢問要耐心解釋,隨時留意存包柜出現的異常情況(如放錯柜、遺失鑰匙等);(5)存包備用金為一定金額,請交接人員作好交接工作,出現差異由當事人自行負責。

四、顧客丟失寄放物品的標牌后領取寄放物品的程序

1、顧客丟失存包牌后,先去存包處掛失。

2、存包處工作人員對掛失物品確認無誤后,將其另外保存。

3、存包處工作人員在《存包牌遺失登記表》上登記所關內容。

4、顧客須交納2元錢,并在《存包牌遺失登記表》上簽字后,領回寄存物品。

篇2:某超市存包處工作制度

超市存包處工作制度

一、宗旨

1、服務臺為我們的顧客服務。

2、顧客必須在當天營業日結束前取所寄物品。

3、萬一丟失存包牌,顧客應該立即與存包處聯系。

4、顧客須在寄存前后,仔細檢查隨身物品。

5、商場可讓顧客貴重物品存入自動存包柜中。

二、存包處存包員崗位職責

(1)負責顧客物品的暫存,保管

(2)對暫存物品的安全負責

(3)負責保管存包牌

三、顧客寄存包程序

本公司的存包分人工存包和自動存包兩種服務

(一)人工存包程序

1.顧客到存包處存包,服務員把包放入存包柜,號碼牌一號兩牌,一牌系于物品上,另一牌給予顧客。

2.提醒客人將現金、手機等貴重物品取出,本公司不負責貴重物品的寄存。

3.客人憑存包牌取包,取包時,服務員應將客人存包牌與柜包物品上的標志牌相核對是否吻合,以防假冒。

4.客人遺失存包牌應及時與服務臺聯系并辦理掛失手續。

5.掛失手續的辦理:客人填寫“存包牌遺失登記表”,注明存包柜內有何物,尤其是證件名稱。

6.客人所登記之物品與柜內相吻合,請客人予以簽收,并交納2元掛失費,服務臺開具收據給客人,次日早上交財務。

7.遺失存包牌的號碼,公告作廢,并且該號碼在一定時期內不能再啟用。

8.(1)晚班存包柜工作人員應仔細核查發出存包柜的牌號是否回收,缺失部份作廢,處理柜內仍有物品,請將其記錄在“顧客過夜包登記表”。(2)過夜包的處理:三天內顧客到本商場領取,每天的過夜保管費為2元,超出3天期限,本商場自行處理,而且將該柜子的存包牌號碼作廢掉。

9.每日早、晚班人員應做存包區的衛生清潔工作。

10.存包工作人員要盡職盡責,認真核對號碼牌,不能利用工作之便盜取顧客的物品,一經查出,予以開除處理。

(二)自動存包程序

1.職責:負責換幣并指導客人正確使用存包柜,同時留意不法分子利用存包柜作案的動向。

2.操作方法

存包:投幣一元至投幣口→打開門放進包→關門并保管好鑰匙→存包結束

取包:用鑰匙打開門取包→關門→取包結束

3.自動存包注意事項

(1)自動存包中途不可開門;(2)意外事件的發生根據本公司的自動存包柜應急開門程序辦理,應急鑰匙由客服部主管級以上人員保管;(3)重大事件(如掉包)可先讓顧客填寫客訴單,幫助客人處理;(4)存包柜人員對客人的詢問要耐心解釋,隨時留意存包柜出現的異常情況(如放錯柜、遺失鑰匙等);(5)存包備用金為一定金額,請交接人員作好交接工作,出現差異由當事人自行負責。

四、顧客丟失寄放物品的標牌后領取寄放物品的程序

1、顧客丟失存包牌后,先去存包處掛失。

2、存包處工作人員對掛失物品確認無誤后,將其另外保存。

3、存包處工作人員在《存包牌遺失登記表》上登記所關內容。

4、顧客須交納2元錢,并在《存包牌遺失登記表》上簽字后,領回寄存物品。

篇3:患者分級護理制度

分級護理制度

  護理分級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進行評定而確立的護理級別。是醫生以醫囑形式下達的護理要求,是護士護理患者的依據和要求之一。落實分級護理制度使護士在工作中做到重點明確、主次分明,便于合理安排、有條不紊的工作。

  護士應當遵守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和疾病護理常規,并根據患者的護理級別和醫師制定的診療計劃,按照護理程序開展護理工作。

  護理級別分為: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

一、護理分級方法:

  1.患者入院后應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確定病情等級。

  2.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對日常生活活動進行評定,根據患者Barthel指數總分,將自理能力分為重度依賴(總分≤40分)、中度依賴(總分41-60分)、輕度依賴(總分61-99分)和無需依賴(總分100)四個等級。

  3.依據病情等級和(或)自理能力等級,確定患者護理分級。

  4.臨床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變化動態調整患者護理分級。

  二、特級護理及一、二、三級護理應分別設有相應標識。特級護理為黑色、一級護理為紅色、二級護理為綠色、三級護理為黃色或不標記。

  三、臨床護士應根據患者的護理分級和醫生制訂的診療計劃,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

  四、應根據患者護理分級安排具備相應能力的護士。

  五、各級護理服務內容參見衛生部2010年頒發的《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用)》執行。

  (一)特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特級護理)

  1)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2)重癥監護者。

  3)各種復雜或者大手術后的患者。

  4)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5)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6)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并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征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檢測生命體征。

  2)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3)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6)實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一級護理)

  1)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癥患者。

  2)病情不穩定或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3)手術后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臥位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三)二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二級護理)

  1)病情趨于穩定或未明確診斷前,仍需觀察,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2)病情穩定,仍需臥床,且自理能力輕度依賴的患者。

  3)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四)三級護理

  1.病情依據(具備以下情況之一的患者,可以確定為三級護理)

  1)病情穩定或處于康復期的患者。

  2)自理能力輕度依賴或無需依賴的患者。

  2.護理要求

  1)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2)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征。

  3)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4)提供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