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培訓供電設備管理概述
供電設備是指輸送、變換、分配電能的設備。物業管理公司管轄的供電設備的多寡與電能的供應方式有著密切關系。目前,電能供應方式有兩種:
①物業轄區所需電能小于315kVA時,供電部門把電力直接送到用戶。
②當物業轄區內用戶所需電能較多時,則是供電部門把高壓送到小區或高層樓宇,經小區或樓宇變電站再送到各用戶單位。
第一種方式中,歸物業公司管轄的是從低壓電網進入物業轄區的一段線路和少量的開關電器。第二種方式中,歸物業公司管轄的是從高壓公共電網進入物業小區或高層樓宇的變、配電所的高壓進線開始,至用戶用電設備入端止的全部線路及設備。
一、供電設備概述
供電設備主要有高壓配電設備、低壓配電設備、變壓器等。
1.高壓配電設備
(1)高壓隔離開關
高壓隔離開關亦稱高壓閘刀開關,其主要結構特點是無滅弧裝置,分閘時有明顯的斷點,因此不能帶負荷操作。主要作用是在檢修時用于隔離電源。
(2)高壓負荷開關
高壓負荷開關的主要結構特點是有不完善的滅弧裝置,分閘時有明顯的斷點,可通、斷正常的負荷電流和過負荷電流,檢修時也可用于隔離電源。但不能配以短路保護裝置來自動跳閘。
(3)高壓斷路器
高壓斷路器的主要結構特點是有較完善的滅弧裝置,分閘時無明顯斷點。可通、斷正常的負荷電流、過負荷電流和一定的短路電流。
(4)高壓熔斷器
高壓熔斷器主要用于電路的短路保護。RN型的熔斷器具有較強的滅弧能力,可在電路短路電流達到最大值之前斷開電路。RW型的熔斷器滅弧能力較弱,在電路短路電流達到最大值以前不能斷開電路。
(5)電流電壓互感器
電流、電壓互感器都是特殊變壓器。其主要作用一是使高電壓大電流的電路和測量儀表、繼電保護電器隔離,保障觀察人員的安全;二是擴大儀表的量程。使用時應注意:電流互感器,在使用中副邊絕對不允許開路,如果開路則產生不能允許的高壓,擊穿絕緣或造成事故;電壓互感器,使用中副邊不允許短路,如果短路則被燒毀。
2.低壓配電設備
(1)低壓刀開關
有滅弧罩的低壓刀開關可通斷負荷電流,沒有滅弧罩的低壓刀開關只能作隔離電源用。
(2)低壓刀熔開關
低壓刀熔開關是低壓刀開關和低壓熔斷器組合成的開關電器,可作短路保護和隔離電源用。
(3)低壓負荷開關
低壓負荷開關是帶滅弧裝置的刀開關與熔斷器串聯而成的。低壓刀熔開關,具有刀開關和熔斷器的雙重功能。
(4)低壓斷路器
低壓斷路器既能帶負荷通斷電路,又能在短路、過負荷和低電壓(失壓)時自動跳閘,其功能和高壓斷路器相似。
(5)低壓熔斷器
低壓熔斷器在低壓電路中起短路保護作用,也能實現過負荷保護。RTO型熔斷器可在短路電流到達最大值以前斷開電路,RM型熔斷器則不能。
3.電力變壓器
電力變壓器的功能是對電能的電壓進行變換。應用最廣泛的變壓器是油浸變壓器。其主要構造是:繞在鐵心上的原、副繞組浸泡在鐵制的油箱內,繞組的引線經套管絕緣子引出后與高、低壓線路相連。變壓器按額定負荷20年的壽命設計,其壽命主要受絕緣材料老化的影響。超負荷運行時,絕緣老化加劇壽命減短。
二、供電設備管理概述
1.供電設備管理的概念
供電設備設施的管理是按照國家法規和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規范,對已驗收并投入使用的供電設備,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先進的維修養護技術,進行的管理和服務,以保證物業小區或樓宇的供電系統正常、安全運行,給轄區內的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2.供電設備管理的內容
供電設備管理的內容主要有供電設備的安全管理、供電設備的正常運行管理、供電設備的維修管理。其中供電設備的安全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該項管理搞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物業小區內的用電設備和人員的生命安全。其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安全知識,使用安全用具,提高安全意識;供電設施工程建設安全管理;供電設備安全操作管理;供電設備過負荷的安全管理等。供電設備正常運行管理是供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的保障。它主要包括:巡視監控管理,異常情況處置管理,變配電室的設備運行管理和檔案管理等內容。供電設備的維修管理,是規范供電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
工作,確保供電設備設施的性能良好地運行,其內容包括對設備經常性的養護和故障的修理等管理活動。通過對供電設備的管理,使供電系統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安全。在電能使用中不發生設備和人身傷亡事故。
②可靠。滿足用戶對電能可靠性的要求,不隨意斷電。
③優質。滿足用戶對電壓和頻率的要求。
④經濟。使用費用要低。
篇2:L礦井下供電設備管理辦法
1、職責范圍
(1)機電科是本單位安全供電的管理職能部門,負責全礦井機電調度,供電管理,機電、運輸、篩選專業技術的業務指導與管理工作、設備檢修、機電設備安裝設計等業務工作。
(2)采掘工區分管機電的副區長(技術員)、機電大班長、通風瓦斯監測人員負責本單位的安全供電管理工作。
(3)井下生產單位,必須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對本單位管轄范圍內的供電線路、電氣設備及安全保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試驗工作。
(4)凡入井使用的電氣設備、電纜、必須經機電專職驗收人員按相關標準驗收合格,具備入井防爆合格證的要求方能入井使用。
(5)井下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修理和調整工作,必須認真履行各種停送電手續;電氣維修人員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和工作票制度,禁止在瓦斯超限區域(超過1%)內進行檢修作業。
(6)井下電氣設備安裝使用,必須要有正規設計;并按設計安裝施工;電纜吊掛符合標準,所有安裝完畢的工程,由機電副總工程師組織機電、安檢、通風、監測和使用單位進行驗收,達到安全保護設施齊全、電氣閉鎖裝置靈敏可靠、設備試運行正常,由機電業務管理部門辦理驗收合格手續,方能投入使用。
(7)掘進工作面的供電系統按規定裝設"三專"(專用線路、專用開關、專用變壓器)"兩閉鎖"(瓦斯電閉鎖、風電閉鎖)設施,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或掘進巷道內瓦斯超限時能立即切斷局部通風巷道內的一切電源。
(8)局部通風機、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設施的維護使用及檢查統報,由掘進工區,通風瓦斯監測電工按《礦井風電閉鎖管理辦法》操作執行。
2、管理規定
(1)井下供電應做到:⒈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⒉絕緣層無破裂。⒊有過電流和漏電保護裝置。⒋有螺釘和彈簧墊。⒌有密封圈和擋板。⒍有接地裝置。⒎纜線掛整齊。⒏硐室設備清潔整齊。⒐防護裝置全。⒑絕緣用具全。⒒圖紙資料全。⒓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⒔安裝使用煤電鉆、照明、信號的必須安裝綜合保護裝置。⒕堅持使用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
(2)礦井機械、電氣設備不分地面和井下實行掛牌管理制,每臺設備責任到人,井下設備每天由機電防爆檢查員配合使用單位電工檢查一遍,杜絕失爆設備運轉,發現設備失爆,立即停止運轉切斷電源,并要求限期整改。
(3)調度室、機電科,必須張貼與井下使用情況相符的供電系統圖,由分管供電技術員負責根據井下供電負荷變化情況,隨時修改、更換,每月由機電副總工程師、機電科長審定一次,每季報送生產管理、機電副總經理一份。
(4)掘進迎頭的供電系統、風電、瓦斯電閉鎖及采煤工作面的瓦斯電閉鎖安設更改,必須經機電副總審定,報總工程師批準同意,方能組織實施。
(5)井下供電負荷的增加或變更,必須履行井下用電申請手續,由施工單位提前申請,繪制供電示意圖,報機電工區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能變更,禁止井下亂搭亂接現象。
(6)井下電氣設備,電纜禁止超負荷,帶故障運行;發生故障的電氣設備和電纜不準甩掉保護裝置使用,由維修電工和操作人員進行監護管理,一經發現,立即停止使用,由使用單位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7)井下高壓供電系統的饋電設備、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高壓側,應設有短路,過負荷和欠電壓釋放保護,每月由機電工區的分管技術員負責組織檢查校核一次。
(8)井下低壓電網中,繼電保護裝置的整定和熔斷熔體的選擇,應按礦井低壓電網短路保護裝置的整定細則執行,每季由機電工區的分管技術員負責全面計算、校核、檢查、整定一次,當負荷變化時應及時調整整定值。
(9)井下低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有自動切斷饋電線漏電的檢漏裝置,必須每天定時對運行情況進行1次跳閘試驗,發現故障或網絡絕緣降低時,應立即停電處理,修復后方可送電。檢漏裝置每半年升井更換檢修一次,保證靈敏可靠,嚴禁甩掉不用。每月由機電工區主管技術員負責組織一次人工最遠點漏電接地試驗。
(10)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煤電鉆必須設有檢漏、短路、過負荷、遠距離起動和停止煤電鉆的綜合保護裝置,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在每班使用前必須由維護電工進行1次跳閘試驗。
(11)采掘工作面的各種采掘、運輸、裝載機械、鉆機、電鉆等的橡套電纜,必須妥加保護,避免水淋、撞擊、擠壓和炮崩造成損傷,每班生產前由司機(電纜看護工)和機電維修工對橡套電纜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后才能生產。
(12)采煤工作面的采煤機與工作面的運輸機應裝設能停止工作面刮板機閉鎖裝置,轉載機與破碎機應裝設電氣閉鎖裝置,在工作面機頭處設置急停按鈕,保證特殊情況下能立即停轉載機、破碎機。
(13)井下36V以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構架等,都必須安設保護接地,由機電工區分管供電技術員和使用單位分管人員負責按礦井保護接地裝置的檢查與測定工作細則要求的規定執行。
(14)主要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使用中的電氣及電纜絕緣電阻檢查,每月由機電科技術人員(使用單位配合)進行一次搖測,結果報礦機電科存檔備查。發現設備(線路)絕緣低于規定時,使用單位立即進行處理。
(15)固定敷設的電纜及供電設備,每周由機電專職電工檢查一次,檢查處理安全情況,報工區存檔備查。
(16)井下供電接地電網電阻值每季由機電科主管技術員組織測定一次,結果機電副總工程師,機電科存檔備查1份。
(17)供電系統新安裝電氣設備的電纜絕緣和接地電阻測定,施工單位在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測定,報機電技術業務部門和機電副總工程師審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18)本辦法如有遇行業管理規定相抵觸之處以行業管理規定為準。
篇3:供電調度所設備管理制度
設備是調度所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其效益。為此,特制訂本制度。
一、總則。
1、調度所的設備管理是調度所專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專業要有一位負責人分工負責此項工作。
2、調度所的設備管理貫徹“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層層負責和計劃、采購、管、用、修相結合”的原則。
3辦公室是調度所設備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統籌管理全所范圍內的后勤、生產、測試、試驗等全部設備,并對主管領導負責。
4、調度所所委會為調度所設備管理的監督部門。
5、調度所各使用部門在設備的使用、保管、保養業務上對設備主管部門負責。
二、設備的范圍與分類。
1、下列設備應辦固定資產增減手續:
單價在100元以上,能單獨使用,耐用期一年以上的試驗、生產、生活設備。
單價不足100元,能單獨使用一年以上的成批同類資產或已列入固定資產分類表內的設備。
2、自制、捐贈或調撥的設備,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應列入設備,并辦理固定資產手續。
3、凡單件(或成套)價值超過10000元的設備為一類設備;凡單件(或成套)價值在5000元—10000元,或不足5000元,但比較精密稀缺的設備為二類設備,其余為三類設備。
4、設備按原值的增減,必須由使用專業,會同設備主管部門審核后由主管部門辦理手續,并通知財務審計部調整有關帳目。
三、設備的歸口管理。
調度所設備分類實行歸口管理,具體分工如下:
1、辦公室:負責全所公共設施、辦公用品、勞保用品、家具、電器、清潔工具等全部設備的管理。
2、專業:負責本部備品備件、測試設備等設備的管理。
3、團委:負責各類文娛器材的管理。
四、設備的計劃管理。
1、凡屬基本建設的設備購置計劃,應按基本建設計劃的審批程序辦理;不屬基本建設范圍的,應由設備主管部門根據上級核定的購置經費預算及各部門提供的資料,編制年報設備需用計劃。
2、編制計劃的時間:各使用部門應于第三季度前編制下年度申請計劃,并做到申請有理由,計劃有依據,匯總成表,報設備主管部門。
3、單價1000元以上設備的購置計劃,要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論證報告,注明年使用小時數;要提出擬購設備的規格、型號、產地、生產日期、價格調查報告和用戶調查報告。
4、設備主管部門對各使用部門的申請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全面審核,擬定執行方案后,報主管所長批準后執行。
5、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申報計劃:任務不落實,計劃未經本部門討論通過;設備安裝條件不落實(房屋、水電、空調等);設備到貨后不能立即投入使用短期內又無操作能力;由于管理不善,現有設備使用率很低,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或屬重復購置的;設備的型號、規格、價格、性能、質量等情況不清楚或尚未定性的試制產品;單價在10000元以上設備沒有調查過用戶的。
7、計劃的變更和調整,應在實施方案決定前,經設備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在規定款項內調整,變動單價每臺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應報主管所長批準。
8、計劃的檢查和落實,應由設備主管部門和使用部門一道進行檢查總結,向主管所長匯報,以便解決計劃執行出現的問題,提高計劃的準確性。
五、設備的經濟管理。
1、設備的合同管理。
(1)購置設備的經濟合同一律由設備主管部門根據調度所批準的購置計劃負責簽定,并加蓋調度所合同專用章。未經許可,其它部門自行簽定的設備購置合同,一律無效。
(2)部門或個人簽定的經濟合同,如發生糾紛造成經濟損失,其后果由該部門和當事人負責。
2、設備的采購。
(1)使用部門選購儀器、設備的原則是:“技術先進,性能可靠,教學、生產、科研適用,價格合理。”
(2)使用部門選購設備應考慮到設備的適用性、可靠性、節約性、經濟性、環保性、耐久性、成套性,靈活性等技術經濟特性。
(3)設備主管部門應提供有關信息,或向已有同類設備的用戶(或生產廠家)調查了解設備的質量、性能、規格、備件供應,維修網點等情況,提供幾種方案,并對幾種方案進行評價、分析、選擇最優的合理方案。
(4)根據設備購置計劃,各專業部門購置的專業設備,應由專業部門派員訂貨和采購。
(5)各類非專業性的設備、物資,按各部門提供的品名、規格、數量、質量等準確資料,由總務科組織訂貨、采購、供應。
六、設備驗收與保管。
1、采購員采購完畢,應根據原始發票填寫固定資產收單或物品入庫房保管員驗收入庫。下列人員參加驗收:
(1)10000元以上的設備:由設備使用部門的負責人主持,調度所有關領導、檔案員、采購員、物資會計、物資保管員以及與設備有關的任課教師。
(2)10000元以下5000元以上的設備:由設備使用部門負責人主持,采購員、物資會計、物資保管員以及與設備有關的人員(若屬教學設備,包括教務科長和實驗實訓室主任)。
(3)5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的設備:由設備使用部門負責人主持,采購員、物資會計、物資保管員以及與設備有關的人員。
(4)1000元以下100元以上的設備:設備保管員、物資會計、采購員、與設備有關的有關人員。
(5)100元以下的物資或設備:保管員、采購員、物資會計參加。
2、驗收合格的設施,由設備主管部門按原發票填寫固定資產驗收單,交保管員入庫保管,財務部門作為庫存物資掛帳處理,憑領用部門負責人和經手人簽字的出庫單銷帳。
3、單價1000元以上設備的說明書,技術操作規程、圖紙、照片、計算書、合格證等技術資料,應交調度所檔案室存檔后方可報銷。
4、各部門自行采購的物品,也應按上述手續辦理驗收,并將驗收單一聯隨同發票送財務部門報銷存查,另一聯交物資會計登記物資帳。
5、設備使用人員應熟悉設備操作規程和有關規定,未經認真檢驗,不得私自開機、試機和調機。
6、各部門的物資、設備管理人員和庫房保管員應對保管的物資、設備及時建立帳卡,分類存放,妥善保管,經常核對。并定期填寫收、發存報告表,交部門領導審核。
7、各部門的物資、設備管理人員和庫房保管人員應確保存放物資、設備的實驗室和庫房的安全,嚴禁閑人進入庫房和在庫房內吸煙,做好放火、防盜、防水、防爆,防止蟲蛀鼠咬、霉變等工作,如發現問題及時行科室負責人、保衛部門和所領導報告處理。
七、設備的變動和報損報廢。
1、所內調撥:使用部門長期閑置或不再繼續使用的設備,可報設備主管部門,調入所需部門使用,并填寫《設備調撥單》,大型設備報所長批準,設備調出時,有關資料同時移交。
2、對外調撥:設備使用年久,經修理后,仍不能使用,可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經設備主管部門審核,報經主管所長批準,可辦理固定資產減少手續,作價處理。
3、設備的使用:調度所設備一般不外借,特殊情況應憑單位介紹信,經主管所長批準,設備主管部門備案,酌收折舊費和管理費,方可借出。歸還時,有關人員應認真檢查,如有損壞、丟失,應照價賠償。
4、設備的報廢:符合報廢條件的設備,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填寫《設備報廢單》,報設備主管部門,經技術鑒定后報主管所長批準方可辦理報廢。報廢單一式三份,設備主管部門、財務科、使用部門各一份,并憑此單辦理設備固定資產減少手續,報廢設備一律由設備主管部門作價處理,收入交財務部門。
5、設備發生丟失、損壞及其它事故時,各科室應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填寫《設備事故、損失報告單》,設備主管部門按調度所有關規定處理(價值在500元以上的設備要寫出專門報告,由主管所長處理)。各種工具的正常磨損,更換時應以舊換新。
6、設備主管部門每年應組織力量對設備進行一次清查,各使用部門要大力協助,將清查結果報主管所領導,及時處理。
八、設備管理事故處理。
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作違反制度處理,將承擔部門賠償責任,并影響當月獎金及期末、年終的評獎、評優,情節嚴重者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1、領導不重視、不嚴格執行規定,防范措施不落實而發生物資、設備被盜、丟失或火災。
2、財務核銷未經驗收的單據或不具備出庫手續的單據。
3、設備主管部門不按規定時間核對帳、物,不向調度所報告。
4、設備主管半年及以上未將設備計劃采供信息通知科室。
5、因個人責任造成設備的損壞、丟失、被盜。
6、物資管理員未及時入帳和帳、物不清。
7、物資管理人員變動未完清帳、物移交手續。
8、物資管理人員未按時造送各種報表。
9、物資保管人員對物資保管不善造成損失,或使用不當造成事故。
10、采購人員不按采購計劃,自作主張,造成采購物資浪費,或采購設備時說明書、圖紙等技術資料不全。
11、使用部門不作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比較、論證,造成采購設備不適用、價格過高、質量低劣;或發現問題不及時退換、索賠造成損失。
九、設備的技術管理。
1、設備按計劃采購、驗收后,由使用部門根據規劃場地負責安裝。安裝、調試必須按使用說明書和有關技術規定進行。
2、對驗收不合格的產品,應由使用部門提出報告,采購部門向廠家辦理退貨、調換、索賠手續。
3、對大型、精密、稀缺、貴重儀器設備,使用部門必須建立技術檔案,并指定專門人員(有的要經過技術操作培訓)進行保管、操作。并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保養維修、使用記錄、事故處理等管理制度。
十、設備的保養維修。
各使用部門負責設備的保養維修工作。
1、保養工作應做到:“三防”(防塵、防潮、防霉);“六定”(定人保管、定期保養、定室存放、定期驗所、定期發動、定期通電)。
2、維修與改造:
預防維修:貴重設備、精密儀器和使用頻繁的大型設備,使用部門應按有關規定擬訂保養維修計劃,報主管所長批準后執行。
事故維修:查明原因后,寫出《事故報告》,經有關領導審批后,安排修復,并按有關規定收取賠償費。
設備改造:凡需將原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的,應由主管所長審批,并將新資料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