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綠化試題
綠化試題(一)
區域姓名得分
一、填空題:(每個括號1分,共計46分)
1、有性繁殖即用(播種)繁殖,也叫(實生)繁殖,其優點就是種子的(儲藏)、(運輸)、(采收)、(播種)等一系列工作比較簡單,在短期內能獲得大量的植株。同時,播種苗優點是(根系發達)、(壽命長)、(適應性)。缺點是(不容易保持品種的優良性)。
2、無性繁殖即是(扦插)繁殖,也叫(營養)繁殖。其優點是(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提早開花結果),缺點是(短期內無法大量獲取苗木)。
3、扦插的方式一般有(扦插)、(嫁接)、(壓條)、(分株)。
4、嫁接的方式主要有(枝接)、(芽接)、(根接)等。
5、扦插成活的主要因素有(溫度)、(水分)、(陽光)、(空氣)、(基質)等。
6、花卉病害主要的可分為三類,分別是(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病害)。
7花卉的蟲害主要的可分為五類,分別是(食葉)、(刺吸)、(蛀干)、(地下)、(線蟲)等害蟲。
8、施肥的方式一般分為五種,即是(溝施)、(條施)、(穴施)、(撒施)、(環狀施)。
9園林施肥一般因種類::的不同,肥源不同,施肥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分別有(深層施肥)、(撒施)、(條施)、(穴施)、(溝施)、(環狀施)等。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14分)
1、餅肥、綠肥、人尿糞、雜肥、堆肥全部是B。
A、化學肥B、有機肥C、生物肥
2、氮肥、鉀肥、磷肥、復合肥全部是A。
A、化學肥B、生物肥C、有機肥D、微量元素肥
3、ABCEF是殺菌藥。
A、波爾多液B、托布津C、滅菌靈D、敵百蟲E、代森胺F、硫磺懸浮劑
4、CDEF是殺蟲劑。
A、石硫合劑B、波爾多液C、二溴磷D、西維因E、殺螟松F、敵百蟲
5、下列花卉用種子繁殖的分別有A、B。
A、鳳仙花B九里香C五星花D福建茶E菊花F紅掌
6、下列花卉應扦插繁殖的分別有E、F。
A、海桐B、紫荊C、蜘蛛蘭D、美人蕉E、金銀花F、海芋
7、下列花卉應該用根繁殖的分別有A、B、C、E、F。
A、蜘蛛蘭B、美人蕉C、花葉良姜D、酒瓶蘭E、荷花F、墨蘭
三、計算題:(本題共計20分)
1、施用氮肥8斤的硫胺區花卉植物中含氮量為14斤,不施硫胺區花卉植物含氮量為10.8斤,求硫胺中氮素的利用率。
公式:肥料的利用率(%)=收獲中所吸收的份量/施用的有效成份×100
解:(14-10.8)÷8×100=40(%)
四、問
答題:(本題共計20分)
1、園林植物的病害應該怎樣分類?
答:1.生理病害-又叫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溫度、濕度、土壤、肥料的不適宜或微量元素等因素造成生理失常,引發病變。2.寄生性病害-又叫侵染性病害,由于真菌、細菌、病毒、線蟲等在花卉植物體內寄生而發生的各種病變。
篇2:景區綠化養護質量保證體系技術措施
景區綠化養護質量保證體系及技術措施
(一)質量保證體系: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目標的完成,我們建立健全了二級管理、三級保證的質量保證體系,二級管理即項目經理部的質量管理和公司質檢部、安全部的質量管理,三級保證是指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要有保證,質檢員、安全員對工程質量要有保證,總工程師對工程質量要有保證。
(二)質量保證措施:
1、認真落實崗位負責制
2、健立日檢、周檢、月檢、季檢制度
(1)日檢即由工地質檢員每日進行質量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報公司質檢科備案。
(2)周檢:即由公司質檢料組織、公司質檢員、安全員,工程項目經理、工程施工員,工程質檢員,工程安全員,參加每周六進行質量檢查,由公司質檢員做好記錄,報總工辦備案。
(3)月檢:由公司總工辦組織、質檢部、安全部、材料部及項目經理部參加,每月10號進行質量檢查,將檢查結果作好記錄、總工辦備案。
(4)季檢:由公司經理辦公室組織,總工程師,各部門負責人,項目經理參加,每季度的中間一月的15號檢查,將檢查結果以公司文件的形式發往各科室。
3、建立獎罰制度,使工程質量與經濟效益掛鉤,根據周檢、月檢、季檢的結果對各負責人做獎罰處理。
4、做好班前質量交底并組織工人每周學習一次規范標準,學習時間不得低于2小時。
5、對材料入場嚴格把關,不合格材料堅決不允許進場
6、加強工序管理,上道工序檢驗不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7、加強與建設方、監理的聯系、密切配合,聽從監理工程師指揮,共同保證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
8、11月后進入冬季施工,要對苗木進行包裝包溫,如纏草繩、纏塑料布,對苗木的根部要重點加以保溫,不能凍根。
(三)技術措施
養護管理嚴格來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植物的養護,根據植物不同的生長需要和特定要求,及時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灌溉、中耕除草等園藝技術措施;二是管理,如綠地的清掃保潔,園林建筑小品及其他附屬設施等園林管理工作。我們的養護措施包括:
(A)綠地養護的園林技術措施。
1、園林樹木的修剪
(1)園林樹木修剪的時期
分為休眠期與生長期修剪。前者與樹液流動前行之。如果有傷流的樹應避開傷流期。對抗寒力差的樹種,宜早春修剪,易流膠的樹種如桃等,不宜在生長季節修剪。伸長及修剪還包括了剝芽、摘心、去殘花、摘果等。
(2)不同栽植類型樹木的修剪要點
A.行道樹的修剪
行道樹叢道路遮因為主要功能,同時有衛生防護(防塵、減輕機動車、廢氣污染等)氧化街道等功能。行道樹所處的環境比較復雜,首先,多于車輛交道有關,有的受街道走向、寬窄、建筑高低影響;在市區,為了便利交通行道樹的分枝點應控制在2.5-3.5米以上。如果上有電線者,為保持適當距離,其分枝點最低不少于2米,主枝應呈斜上生長,下垂枝一定要保持在2.5米以上,以防枝條刮傷行人及車輛。郊區公路行道樹、分枝點應高些,視樹木長勢而定,其中高大喬木的分枝點甚至可提到4-6米之間,在同一條街道的行道樹,分枝點修剪最好整齊一致;相鄰樹木間的高度落差不要太大。行道樹傾斜、偏冠、遇大風遇易倒伏帶來的危險,應盡早通過適當的修剪來調整樹型,對另一方向的枝條只要不與電線、建筑有矛盾,應適當輕剪以調節樹枝的長勢,能使傾斜得到一定的糾正。總之,行道樹通過修剪,應做到:葉茂形美、遮蔭大,下不妨礙車輛、行人,上不妨礙接觸架空線,并修剪城內膛高、外緣低的圓頭型或傘型。
B.灌木的修剪
a.應使叢生大枝均衡生長,使植株保持內高外低,自然豐滿的球形。對灌叢中央上的枝條應疏剪;外邊叢生枝極其小枝則應短截,促使多年斜生枝。
b.定植年代較長的棺木,如果灌木叢中老枝過多時,應有計劃的分批疏除老枝,培養新枝使之生長繁茂、永葆青春,但對一些特殊需要培養成高大的大型灌木,或莖干生花的灌木,均不在此列。
c.經常短截突出灌從外的徒長枝,使灌叢保持整齊均勻。但對一些具拱形枝的樹忠(如連翹等),所萌生的長枝則例外。
d.植株上不作留種用的殘花、廢果,應盡量及早剪去,以免消耗養分。
觀花灌木的修剪時間,必須根據樹木分化的類型或開花類別,觀果來進行:1、夏秋在當年生枝條上開花的灌木,如紫薇、繡球、大瑾、月季等,其花芽分化當年開花,應于休眠期(花前)重剪,有利于促發粗壯的枝條,促使當年分化好花芽,并多開花、開好花。2、春季在隔年生枝條上開花的灌木(為夏秋分化型),如梅花、硬化、迎春等。春季花芽在上一年夏秋分化,經一定積累的低溫期于今春開花,應在開過花后1-2周內適當修剪,結合生產的果木,多在休眠期(花前)修剪。為使花朵開得大開得艷,也可在花前適當修剪,其中觀花兼觀果的灌木,如構骨等,應在休眠其輕剪。
C.綠籬的修剪
主要應防止綠籬下部光禿,外表有缺陷,后期過大。
a.綠籬的高度類型:依目前習慣擬分為:
短籬:20-25厘米;中籬:50-120厘米;高籬:120-160厘米;綠籬:160厘米以上。
b.綠籬修剪常用的形狀:一般多用整齊的形式,最常見的圓頂形、梯形極短型。
c.修剪方法:綠籬定植后,應按規定高度及形狀,及時修剪,為了利于干基枝葉的生長,將主尖街區1/3以上,剪口在規定高度5-10厘米以下,這樣可以保證粗大的剪口暴露,最后通過大平剪修機,修剪表面枝葉,注意綠籬表面(頂部及兩側)必須剪平,其他灌木籬應按灌木修剪法,其中萌生能力強的灌木,可于秋后全部抹頭割除,次年重發。
d.修剪時間:一般在春季(4-5月份)進行;針葉樹約11月至次年進行;每年需修剪2-4次;一般一至三季度剪2-3次,四季度1次為迎節日,應在節日前10日修剪為宜。
2、灌溉
園林樹木栽種后,必須澆足水方能滿足植物對水分的要求,使其葉茂枝繁、花朵盛開,發揮其觀賞效果和綠化功能。新栽植的苗木要澆一次保活水,加速土壤與根系的密接。5月、6月氣溫升高,植物生長日益旺盛,為了促進樹木萌芽、開花,新梢生長和提高坐果率,必須及時滿足樹木對水的需求。7月至9月天氣炎熱干燥,是多數樹木的新梢生長期,地面蒸發量大,此時新種樹木必須經常澆水,灌水量應達到灌飽灌足,切忌表土水濕而底土仍然干燥,適宜的灌水量一般以達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至80%為準。入冬前,嚴寒多風,應灌一次凍水,使樹木免受凍害和枯梢。
正確的灌水方法可使水分均勻分布、節約用水,減少土壤沖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結構,并充分發揮水份,盤灌是向樹盤內灌水,此法適用于行道樹,
省水、成本低。噴灌是用管引水進行"人工降雨",使用于大面積綠地草坪,灌水前要做到土壤疏松,土表不板結,以利水份滲透,待土表稍干后,應及時加蓋細土或中耕松土,減少水份蒸發。7月至9月,天氣炎熱,應在早、晚澆水,因中午溫度高,一旦灌入冷水,地溫驟江,會造成根部吸水困難,引起生理干旱。
3、防治病蟲害
可采用下列不同的方法:
(1)噴粉法:通過噴粉器械將粉狀毒劑,噴灑在植物或害蟲體、表面,使之中毒死亡。此法效率高,不需用水對植物藥害也較少,缺點是毒劑在植物體上的持久性短,用量大,較不經濟。
(2)噴霧法:利用溶液、乳劑或懸浮夜狀態的毒劑,使助噴霧器械形成微細的五點噴射在植物或蟲害上,目前園林上通常采用此法。
(3)熏蒸法:利用有毒氣體或整齊,通過害蟲呼吸器官,進入害蟲體內而殺死害蟲。
(4)毒草餌:利用溶液狀或粉狀的毒劑與餌料制成的混合物,然后撒在害蟲發生或棲居的地方。
4、施肥
(1)肥料的種類與施法
A.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可供較長期吸收利用的肥料,如糞肥、堆肥、綠肥、餅肥等,經過發酵后,按一定比例,與細土均勻混合埋施于樹的根部,使其逐漸分解,供樹吸收之需要。一般基肥較長,基肥以秋施為好,因此對所傷之根容易愈合并促發新根,有利于提高貯藏營養水平。樹根有較強的趨肥性,為使樹根向深、廣處發展,故施基肥要適當深一些,不得淺于40厘米,范圍隨樹齡而異,幼青年至壯齡樹,常施于樹冠頭應外緣部位,衰老樹應施在樹冠投影范圍內為宜。
施肥的常用方法有:
a.穴施:在樹冠正投影的外緣挖數個分布均勻的洞穴,將肥施入后,上復適踩,使之地面平,這種方法操作方便省工,對壯齡前的草坪適用。
b.環施:沿樹冠正投影外緣,開挖30-40厘米寬的環狀溝,將肥料施入溝內,上面復土踩實,使與地平,這種方法可保證樹木根系吸肥均勻,適用于青、壯齡樹。
c.放射狀溝施:以樹干為中心,距干不遠開始,由淺而深,挖4-6條分布均勻呈放射狀的溝。溝長稍超出樹冠正投影的外緣,將肥料施入溝內,上復土適踩使與地平。這種方法可保證內膛根也能吸收肥分,對壯、老齡樹適用。
B.追肥:在樹木生長季節,根據需要加施速效肥料,促使樹木生長的措施,稱"追肥"。園林樹木施追肥,因城市環境衛生等原因,一般都用"化肥"作"追肥",施追肥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a.根施法:按適合的施肥量,用穴施法把肥料埋于地表下10-20厘米處,然后灌水,或結合灌水將肥料施于灌水堰內,隨水滲入,供樹根吸收作用。
b.根外追肥:將化肥按千分之十以內的比例兌水稀釋后,用噴霧器噴施于樹葉上,由于直接由地上葉片吸收利用,也可以結合打藥混入噴施。
(2)施肥次數
因樹木需要與可能條件(肥源、勞力)而異,一般新栽樹木1-3年內施肥1-3次。除施肥外,有必要追肥1-2次;觀花樹木應在花期前、后各施一次。
(3)施肥時的注意事項
A.有機肥料要充分發酵、腐熟,化肥必須完全碎成粉狀。
B.施肥后,必須及時灌水,使肥料滲入,否則,會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對樹根不利。
C.根外追肥,最好于傍晚噴施。
D.城市綠地施肥不同于農村,在選擇確定施肥方法、肥料種類以及施肥量時都應考慮到市容與衛生方面的問題。
5、園林樹木的其它養護管理
(1)防治風災
夏秋季一般多臺風,樹木枝杈常遭風折,又由于雨水多,土壤潮軟,風雨交加,更易造成樹木被吹倒的現象,輕者影響樹木生長,種著造成死亡,甚至還會造成人身傷亡或其它破壞事故。因此在夏秋季節來到之前,應采取一些防風措施,如綁立支柱,疏剪樹冠等。
A.修剪樹冠:對淺根性喬木或因土層淺、地下水位高而造成淺根的高大樹木,以及長在迎風處樹冠過大的高樹,應及時加以疏剪刪枝,以利于透風,減少負荷,對高處過長枝條和受蛀于害蟲危害過的紙條,也應截除。
B.培土:栽植較淺的樹木,應提前培土,加厚土層。
C.支撐:必要時,在下風方向立木棍或水泥柱等支撐物,但應當注意支撐物與樹皮之間要墊一些柔軟的東西,以防擦破樹皮;有臺風防治措施。
(2)中耕除草
樹木根部雜草叢生,會與樹木爭奪水份,特別時對新栽的喬灌木和淺根行樹種,不但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發育,而且雜草叢生影響觀瞻,所以,及時消除雜草葉是園林樹木養護工作的重要步驟之一。對生長樹木根部的雜草,我們主張用中耕的方法連根鋤掉并埋入土中,腐爛后即成肥料,沒有草的地方,也要在雨后或灌溉后,適時將地表鋤松,提高土壤透氣性和保護能力,有利樹根生長,草荒嚴重,也可用化學除草,但應注意選擇適當的除草劑,以免發生藥害,對干旱缺草坪的地方,應考慮利用有觀賞價值的野草問題。
(B)綠地養護的園務管理
1、圍護、隔離
多數樹木喜歡土質疏松、透氣良好,但因長期的人流踐踏,造成土壤板結,會妨礙樹木的正常生長,引起早衰,特別是根系較淺的喬灌木和一些常綠樹,反應更為敏感。對這類樹木在改善通氣條件后,應用圍籬或柵欄加以圍護,但應以不妨礙觀賞視線為原則,為突出主要景觀,圍籬要適當低些,造型和花色宜儉樸,以不喧賓奪主為佳,圍護也可用綠籬等形式。
2、看管、巡查
為了保護樹木,使其免遭或少受人為破壞,一些重點綠地應設置看管和巡視的工作人員,如吸收退休工人及外來打工者參加等,他們的主要職責如下:
(1)看管所管綠地,進行愛護樹木的宣傳教育,發現破壞綠地和樹木的現象應及時勸阻和制止。
(2)與有關部門配合,協同保護樹木,同時保證各市政部門(如電力、電訊、交通等)的正常工作。
(3)檢查綠地和樹木的有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報告,以便得到及時處理。
篇3:綠化養護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措施
綠化養護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本投標人一旦在本次招標中中標,將把本工程列入本投標人本年度重點工程創優目標項目,在施工前,公司與實施本工程的項目經理簽定質量責任狀、工期責任狀,并在項目部建立相應質量管理機構,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質量自檢體系,使該工程在質量管理和質量水平上都能確保質量目標。方針為:"保障安全、保證質量、愛護環境、顧客滿意";質量目標為:"保證工序一次合格率99%以上,確保養護工程交、竣工合格率100%,顧客滿意指數80分以上"。
一、質量保證體系
1、質量保證體系
為實現質量方針,本投標人將在本工程項目中推行公司質量保證體系,制定《質量計劃》及各種質量記錄。對本工程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全員質量意識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建立質量保證體系,開展質量前期控制,健全檢測制度。質量保證體系框圖見附表1。
2、質量檢驗程序
本投標人在本項目部實行三級檢驗制度,建立以項目質檢科及班組質檢員組成的分級管理網絡,公司質量管理部進行不定期抽檢,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檢查落實。
二、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和保證措施
施工準備階段關系到工程施工的經濟合理性和工程質量的穩定性,它直接影響工程的最終整體質量。
1.1、在開工初期,邀請監理工程師(進行監理交底)及各有關管理單位(配合交底)召開質量工作配合會,共同商討質量驗收配合事宜。
1.2、由項目經理帶領項目經理部全體人員進行準備工作。由項目總工程師主持圖紙會審,由項目經理組織現場調查。
由項目總工程師主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在簽定合同協議后7個工作日內向監理工程師提交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要慎密、詳細、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應對重點部位、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工藝技術措施、質量標準、質量要求進行詳細說明。對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要經過有關管理部門的論證、審議通過后才能予以實行使用。
1.3、工程開工前由項目總工程師依據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總技術交底,參加人為項目經理部全體人員。每道工序作業前,由項目經理部專業工程師(或專業技術員)對作業班組進行文字書面交底、并留有簽認手續。
1.4、加強項目經理部的技術計量管理工作。
2、苗木的質量控制
2.1、本標段施工所需的苗木、肥料等物資在采購之前,首先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單位,所有供方必須經過監理工程師的批準。本標段采購的苗木在簽訂苗木采購合同中在注明質量條款、明確質量標準。
3、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和保證措施
3.1、落實施工現場質量責任制
項目經理部對下屬的施工班組所負責的施工現場進行明確的責任區域劃分,建立與經濟利益掛鉤的獎罰制度。每周組織一次質量工作會,由項目總工程師通報工程質量情況。每月進行一次施工現場質量評比活動,對各工段的工程質量進行評比,并落實獎罰制度。
3.2、加強工藝紀律的管理
本標段堅持執行作業指導書制度,本標段所有施工工序必須根據規范和設計院要求制定詳細、可靠、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業指導書(或技術交底單)。
作業指導書要注明部位、工序名稱、操作順序、操作方法、技術規定和質量要求、工藝參數和工藝要求。使用的設備要注明設備型號、規格,使用的苗木要注明苗木的種類、規格、數量等要求,作到圖文并茂、清晰準確。
施工班組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規程、規范、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指導書給定的要求操作、確定的工藝參數、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改動。要嚴格遵守工藝規程,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是進行施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
3.3、本次施工全過程所有工程信息的交流、工作指令的轉達、工程質量的評價都必須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出現。產品質量控制,必須經過嚴格檢查,一切用數據說話。
3.4、嚴格過程控制,規范操作行為
為保證重點工序的施工質量,本標段把重點部位的每道工序按照操作流水程序分解成若干個工序質量控制點,步步進行質量控制。要求施工班組實行保證本工序,監督前道工序,服務后續工序的自檢、互檢、交接檢和專職檢的質量控制,保證不合格工序不轉入下道工序。
4、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檢查
4.1、一般要求
在施工過程中,應由專職的質量檢測機構負責施工質量的檢查和試驗;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質量進行自檢。主動接受監理工程師或質量監督人員進行抽檢旁站檢查。
4.2、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檢查內容及要求
施工中的材料檢查,是在每批材料進場時已進行過檢查及批準的基礎上,在施工過程中再抽查其質量穩定性(變異性)。
4.3、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及控制標準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包括工程質量及外形尺寸兩部分。其檢查內容、頻度、質量標準符合技術規范要求。
5、配齊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類設備
自有設備必須經檢修、試機、檢驗合格后,方能進場施工。外租設備在進場前,要對其進行檢驗和認可證明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進場施工。對施工中各類測量儀器,如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等,以及試驗設備,電子稱等設備,須按規定做好計量檢定工作,并在使用的過程中,隨時發現掌握可能出現的偏差,以保證計量設備的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