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隊列指揮訓練標準要求規范

隊列指揮訓練標準要求規范

2024-07-16 閱讀 6433

以下隊列指揮基本要求摘自《中華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第四條隊列指揮位置

指揮位置應便于指揮和通視全體。通常是:停止間,在隊列中央前;行進間,縱隊時在左側中央前,必要時在中央前,橫隊、并隊縱隊時在左側前或左側,必要時在右側前或右側。變換指揮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內用齊步),進到預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勢下達口令。縱隊行進時,可在行進間下達口令。

第五條指揮員在隊列指揮時必須:

(一)姿態端正,精神振作,動作準確;

(二)清點人數,檢查著裝;

(三)嚴格要求,認真維護隊列紀律;

(四)正確選擇指揮位置;

(五)口令要準確、清楚、洪亮。

第六條軍人在隊列生活中必須:

(一)堅決執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按規定的順序列隊,牢記自己的位置,姿態端正,精神振作;

(三)集中精力聽指揮員的口令,動作要迅速、準確、協調一致;

(四)保持隊列整齊、肅靜、::自覺遵守隊列紀律;

(五)將學到的隊列動作,自覺地用于訓練、執勤和日常生活中。

第三章單個軍人的隊列動作

第七條立正

立正是軍人的基本姿勢,是隊列動作的基礎。

口令:立正。

要領:兩腳跟靠攏并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后張;兩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攏自然微屈,拇指尖貼于食指的第二節,中指貼于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第八條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于軍體操,執勤和艦艇上站立等場合,可與立正互換。

口令:跨立。

要領:左腳向左跨出約一腳之長,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落于兩腳之間。而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擾自然彎屈,手心向后。

第九條稍息

口令:稍息。

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腳。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

第十條停止間轉法

(一)向右(左)轉

口令:向右(左)--轉

要領: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和腳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勢。

半面向左(左)轉,按向右(左)轉的要領轉45度。

(二)向后轉

口令:向后--轉。

要領:按向右轉的要領向后轉180度。

第十一條行進

行進的基本步法分為齊步、正步和跑步,輔助步法分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齊步

齊步是軍人進行的常用步法。

口令:齊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于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后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并與最下方衣扣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后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禮節性場合。

口令:正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繃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約7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于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變屈,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離身體約10厘米;向后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鐘110-116步。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進。

口令:跑步--走。

要領:聽到領令,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在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上),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后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于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后擺臂時,拳貼于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鐘170-180步。

第十二條立定

口令:立--定。

要領:齊步和正步時,聽到

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于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踏步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踏2步,再按上述要領進行)。

第十九條脫帽、戴帽

(一)脫帽。

口令:脫帽。

要領:雙手捏帽檐或帽前端兩側,將帽取下,置于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帽前端中央處,小臂略成水平。

(二)戴帽。

口令:戴帽。

要領:雙手捏帽檐或帽前端兩側,將帽迅速戴正。

第二十條坐下、蹲下、起立

(一)坐下。

口令:坐下。

要領: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兩手自然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

(二)蹲下

口令:蹲下。

要領:右腳后退半步,臀部坐在右腳跟上(膝蓋不著地),兩手自然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過久,可自行換腳。

(三)起立

口令:起立。

要領:全身協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勢。

第七章敬禮、禮畢

敬禮分為舉手禮、注目禮和舉槍禮。

l、舉手禮。

口令:敬禮、禮畢。

動作要領:聽到"敬禮"的口令后,上體正直,右手取捷徑迅速抬起,五指并攏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約2厘米處(戴無檐帽或不戴軍帽時微接太陽穴,與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張(約20度),手腕不得彎曲,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同時注視受禮者。

聽到"禮畢"的口令,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單個軍人敬禮。

動作要領:單個軍人在距受禮者5-7步處,行舉手禮或注目禮。

2、動作要求

1、敬禮時精神振作,姿態端正,動作敏捷有力。

2、行舉手禮時舉手要一致。

3、禮畢時放手要一致。

三、組織練習

練習敬禮、禮畢動作時,先練分解動作,后練連貫動作,先個人體會,后以班為單位進行練習。

四、常犯毛病及糾正的方法

1、舉手時畫弧,禮畢時先下肘。

糾正方法:要求手從胸前直接抬起,手取捷徑;禮畢時強調先下手,后下肘。

2、偏頭,右手腕伸不直,弓手背。

糾正方法:強調上體正直、頭不動;手腕不得彎曲,稍用力;五指自然并攏伸直。

3、手心外張過大或過小。

糾正方法:手扶糾正外張的角度。

篇2:小學隊列廣播體操基本要求

小學隊列、廣播體操基本要求

1、做操鈴響,由體育委員或班主任召集學生在本班走廊成四路或兩路縱隊集中。

2、當奏“運動員進行曲”時,各班成兩路縱隊接順序依次下樓梯口,走向指定場進地,體育委員或班主任在本班隊伍左側,用宏亮的口令“一、二、一、二……”指揮隊伍。

3、到操場后,“快、靜、齊”散開隊伍形成廣播操隊形,必要時,體育委員或班主任站在各路縱隊前頭,高舉一拳示意縱隊向前看齊,橫隊以左側六(4)班為基準看齊。

4、做操時,要嚴格按照廣播操各個動作節拍認真完成,臺上領操員要以正確的動作和節奏帶領全體同學。

5、廣播操結束奏“運動員進行曲”時,各班隊伍向前靠攏,從“原地踏步走”按退場順序過渡成“齊步走”,體育委員和班主任在隊伍左側,口令“一、二、一、……”指揮隊伍。

6、退場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由學校根據每學期班級變化情況統一調度,按順序退場。

篇3:小學學校隊列廣播體操基本要求

小學(學校)隊列、廣播體操基本要求

1、做操鈴響,由體育委員或班主任召集學生在本班走廊成四路或兩路縱隊集中。

2、當奏“運動員進行曲”時,各班成兩路縱隊接順序依次下樓梯口,走向指定場進地,體育委員或班主任在本班隊伍左側,用宏亮的口令“一、二、一、二……”指揮隊伍。

3、到操場后,“快、靜、齊”散開隊伍形成廣播操隊形,必要時,體育委員或班主任站在各路縱隊前頭,高舉一拳示意縱隊向前看齊,橫隊以左側六(4)班為基準看齊。

4、做操時,要嚴格按照廣播操各個動作節拍認真完成,臺上領操員要以正確的動作和節奏帶領全體同學。

5、廣播操結束奏“運動員進行曲”時,各班隊伍向前靠攏,從“原地踏步走”按退場順序過渡成“齊步走”,體育委員和班主任在隊伍左側,口令“一、二、一、……”指揮隊伍。

6、退場時,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由學校根據每學期班級變化情況統一調度,按順序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