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軌列車安全操作規程
1.列車各部作業人員須持證上崗。
2.列車使用前應全面檢查車輛技術狀態是否符合運行要求,檢查發電、輸送、通訊、照明等系統各設備、裝置是否正常并按規定潤滑保養,確認試運轉正常。
3.裝軌前檢查滾道梁是否轉動靈活,銷定裝登、安全裝置是否正常有效,銷定時應按規定扭矩擰緊螺母和銷母,注意不得與吊軌作業同時進行。滾道梁回位時應注意間隔鐵連接軸上的榫與槽對位正確。
4.裝軌后應確認活動安全門關閉,防撞橫梁插好,裝載及鎖定合格后方可進入待運狀態。
5.卸軌前按規定檢查發電設備和供電線路,啟動用電設備試運轉正常后方可進入待卸狀態。
6.檢查拉軌卷揚機制動狀況是否良好,繩、卡具是否安全可靠并按規定進行潤滑,檢查調高投軌裝置、卸軌龍道、導向設施等使用狀態是否良好。
7.確認長軌輸送機及液壓控制系統狀態正常后方可進入卸軌。卸軌作業中各裝置操作人員不得按離職守,嚴密注意機器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停機處理。
8.柴油發電機組啟動前必須切斷發電機負荷開關,先啟動柴油機,使其在低速下運轉3~5min,然后漸高轉速。送電時先閉合總閘,再逐一閉合各分路電閘,使發電機逐漸增加負荷。運轉中若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停機前應先逐步減去負載,待負載為零時,再停止柴油機運轉,運轉時嚴禁進行修理、保養及清掃等工作。
9.拉軌與調高撥軌應協調作業,防止鋼軌碰撞車上設備和人員。作業中隨時注意各部運轉情況,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長軌端部到達輸送機時應減速,防止撞擊軌擋。作業后,應將鋼絲繩全部卷入卷筒,調高接軌機應處于最低位置,撥軌頭應移到最內側位置,并采取防塵措施。
10.長軌輸送機送電后,電壓符合要求方可進行其他開關的準備操作,先啟動等輸送電機并空載運轉,達到額定轉數后,再啟動另一臺輸送電機井空載運轉,特殊情況下需反向運轉時,則應先切斷輸送機電源,待輸送電機完全停轉后再啟動輸送電機反轉。作業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11.液壓系統應定期清洗油箱,過濾液壓油,如有泄漏及時處理。
12.各系統各裝置作業后均應切斷電源開關,鎖好操縱臺和控制柜。維修、保養、清掃工作均應在停機情況下進行,并禁止用易燃液體進行清洗工作。
13.按規定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
14.檢查主控板連接正確,確認無誤。
15.檢查主勵磁各轉換開關位置正確,確認無誤。
注意:正反轉開關必須停電轉換。
16.在主勵磁,打風機電源開關處于斷開位置時,合主電源。此時,主控板兩紅燈及綠燈指示均亮。
17.合打風機電源開關,打風機接觸器吸合,并確認風機運轉。
18.合主勵磁電源開關,欠磁繼電器吸合勵磁工作指示燈(綠燈)亮。勵磁電流表顯示7A~8A電流。
19.合主接觸器,主接觸器吸合后,主控板兩紅燈滅,僅綠燈亮。此時,可以調整調速電位器,控制輸送機轉動。
注意:合主接觸器后,兩紅燈仍充,證明主控板有故障。中間紅燈亮,表示缺相,左邊紅燈亮,表示封脈沖。
20.設備使用完畢,先將調速電位器回零,后斷主接觸器,順序斷主勵磁電源,打風機電源,主電源。
21.按規定填寫各種有關記錄。
篇2:工作面拉開關列車技術安全措施模版
一、概述
隨著9542工作面的推進,皮帶機道開關列車緊隨跟著向后移動,因此要定期挪移開關列車,為了施工期間安全作業,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負責人:丁正余高志林安全負責人:譚長松徐遠道
三、技術措施
1、拉開關列車使用20t回絞、直徑為24.5mm的鋼絲繩,全部車輛一次性拉到位。
2、回絞鋼絲繩繩頭與開關列車的連接為:鋼絲繩掛在首車上,并用馬鐙(4.9t)連接,繩頭用5個元寶卡子正反交叉緊固;開關列車重車車輛之間的主連接為硬性聯接,輔連接為40t錨鏈(18*86)加連接環的軟性連接;其他車輛為軟性連接即40t錨鏈加連接環。
3、保險繩為26*92型錨鏈,一端用馬鐙(4.9t)連接在尾車上,一端在首車的前方用馬鐙鎖在回絞鋼絲繩的繩頭上,保險繩從車底下竄。
4、每個車輛使用40t錨鏈和連接環固定在軌道上。
5、開關列車總14車,其中兩個工具箱(2×1.0t),兩個泵(2×3t),兩個開關(2×1.8t),兩個變壓器(2×9t),乳化液箱(0.9t),控制臺(0.5t),4個叉車(4×0.4t)。開關列車總重量為以上設備重量加上8個平板車重量(8×0.5t)和管線、鐵鏈等重量(最大重量2t)之和,即:wg=2t+6t+3.6t+18t+0.9t+0.5t+1.6t+4t+2t=38.6t,巷道最大角度為6度下山。
根據公式:fma*=wg(sina±f1cosa)+lq(sina±f2cosa)
=38600(sin6°-0.015cos6°)+50×2.17(sin6°-0.15cos6°)
=3459-5=3454<20000
鋼絲繩安全系數ma=35524/3454=10.3>;6.5,經驗算,回絞以及鋼絲繩安全系數符合要求。
6、穩回絞,即用單體按四壓兩迎打上支桿,支柱升足勁并有安全繩及防滑措施。并進行絞車的正轉、倒轉、停車等操作的試運轉,確保開關靈敏,絞車無故障。
7、安裝移動信號,分別在兩端回絞處裝移動信號,信號線吊掛在皮帶機道上幫。
8、將開關列車前至回絞的軌道全面檢查一遍,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包括軌道接頭處螺絲的緊固,道板、軌道的間距均勻且不大于600mm,不歪斜,確保軌道質量符合標準化要求。
9、鋼絲繩繩頭與首車連接牢固可靠,馬鐙上滿扣,保險繩強度及長度滿足要求。
10、硬性連接用螺絲的必須上帽且擰緊,銷子則用鐵絲捆綁牢固,防止拉車時螺絲及銷子竄動;軟性連接錨鏈用卡蘭連接好,確保連接質量達到要求。
11、將開關列車上的物件清理干凈。把大線整理好,確保拉車時不拽緊大線。
12、將開關列車拉緊,讓鎖車的錨鏈以及道卡處于松動狀態,便于拆卸,并由下往上逐個拆除。確保不平行作業,開關列車下滑方向嚴禁有人。將道卡鎖在最前一輛車上(下山)。
13、拉開關列車時,除施工人員外其余人員不得在現場逗留觀看。班長現場指揮,一人開皮帶機道里段回絞,一人開皮帶機道外段回絞,一人在開關列車下方30米外設警戒,一人在尾車處觀察大線情況,開關列車中間安排一人觀察列車運行狀況,觀察人員一律站在皮帶里幫。
14、以上工作準備好后,開始拉開關列車。
15、開關列車拉到位后,按照原來的方法及時固定好,然后方可取下鉤頭。
四、安全措施
1、施工前,嚴格執行先檢查后工作,并持證上崗。
2、拉開關列車前,先將移動變壓器開關打停止,并安排專人看守開關,施工過程中嚴禁送電。
3、拉開關列車前,要將皮帶開關打停止,并安排專人看守,施工過程中嚴禁開皮帶。
4、鋼絲繩頭與首車連接要牢固可靠,馬鐙上滿扣,保險繩繩徑及長度滿足要求;繩頭用5個元寶卡子正反交叉緊固,卡子必須與繩徑相匹配,保險繩的長度不得小于一列車的長度,確保輔助連接有余長。
5、車輛之間硬性聯接。鋼板厚度:不低于15mm,寬度:不低于150-200mm,長度:確保兩車的設備不得相互碰撞。連接孔不得用氣割,應采用鉆頭鉆眼的方式穿孔。鉆好眼后的眼邊距離不少于40mm。
6、連接車輛的鋼板必須是一塊完整的鋼板,中間不得出現焊接。要特別加強移動變壓器與車輛的連接,該車輛除拉動自身外還要拖帶其他車輛,在安全上沒有保證,因此必須用錨連進行輔助連接。鋼板必須是一個水平連接兩頭車輛,嚴禁出現一頭平、一頭豎的現象。
7、拉車前把輔助連接、各類管線等吊掛好,防止拖掛它物及被壓壞。
8、聽清信號,緩慢拉動。絞車司機要時刻觀察絞車運轉的情況,司機應在絞車后操作,觀察人員一律站在皮帶里幫,繩道及彈射方向都嚴禁有人,車輛下滑方向不得從事任何作業及人員停留。
9、若有管線設備發生卡、掛現象時,必須及時停車處理,嚴禁生拉硬拽損壞管線設備。
10、車輛停止時,每輛車必須用錨鏈鎖在軌道上,錨鏈的接頭必須采用正規連接環,螺絲上滿扣,不得用其它任何物品代替。
11、開關列車固定好后,將回絞電源線甩掉防止誤啟動,并檢查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送電。
其余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9542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及有關規定執行。
篇3:拉移設備列車及電纜安全措施模版
1、拉移設備列車之前,必須認真檢查單軌吊上的電線管線,是否活動自如,是否有刮卡現象,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2、拉移設備列車前,設備列車前后牽引大繩之間及兩側嚴禁有人。
3、拉移設備列車之前。必須及時將設備列車前方巷道內的雜物處理干凈,軌道必須鋪設平直,軌枕必須和巷道底板嚴密接觸,嚴禁懸空。
4、拉移之前,必須及使用單體液壓支柱打好拉移頂柱和防滑頂柱,拉移頂柱和防滑頂柱不得小于四根/一組,必須打設牢固并系好安全帶繩。
5、在缷道卡子之前,操作人員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及時將防滑絞車大繩繃緊并扣好絞車閘把,在確認安全情況下,撤除列車道卡子,待道卡子全部拆除,人員撤到安全地點之后,開動拉移絞車,同時防滑絞車松繩,并隨時用閘把控制拉移速度,直至預定位置結束拉移工作。
6、在前后頂柱之間必須設專人監護頂柱的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必須及時發出停車信號,停機處理。
7、在拉移設備列車前,必須設置專人傳遞信號,信號必須及時并傳遞清楚,當信號不清時,嚴禁操作。
8、在拉移設備列車時,必須設專人看護大線的緊張程度,發現大線拉直時,必須及時發出停車信號,以免大線被拉壞。
9、待設備列車拉移到位之后,必須及時上好各設備列車的防滑固定卡子,在行人側每車上一組,前輪固定,以防止設備列車發生自滑現象。
10、在設備列車拉移過程中,當班班班長必須現場指揮。
11、拉移絞車和調度絞車大繩選用21.5-31.5的大繩,最小剩余圈數不得小于三圈。各絞車狀態必須完好,各控制按鈕和閘把必須靈敏可靠,絞車大繩嚴禁出現破絲斷股現象,并保證經常對大繩注油,以免銹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