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A物業公司計算機管理規定

A物業公司計算機管理規定

2024-07-17 閱讀 1128

1、公司計算機是用于工作的輔助工具,只能用于處理工作相關事務,任何人不得在公司網絡上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項。

2、計算機屬于固定資產,申請購買、轉移和處理需經執行總經理批準,日常管理由網絡管理員負責(詳見《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3、嚴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破壞公司計算機網絡的正常運行或竊取公司網絡上的保護信息。

4、任何部門和個人應高度重視保護公司的信息和商業秘密,對于各類保密信息必須保證有嚴密的授權控制,未經批準不得向任何人提供、泄露,違者視情況輕重給予處罰。

5、員工使用計算機制作文件、資料或者傳遞信息時,必須按照要求和規定,科學地采集、輸入,同時嚴格保密。

6、部門經理及以上員工的專用計算機和重要部門(財務部、綜合管理部、開發部、設計部、審算部)的計算機須設置開機密碼。

7、除網絡管理員外,任何人不得隨意拆卸所使用的計算機或相關計算機設備。

8、信息載體必須安全存放,保管,防止丟失。任何人不得將機要信息載體帶離公司。

9、電腦使用者應愛護各種設備,降低消耗費用。對各種設備應按規范要求操作、保養,發現故障,應及時報請維修,以免影響工作。

10、嚴禁在工作時間內上網瀏覽與工作內容無關的材料信息,嚴禁在任何時候將電腦用于玩游戲、上網聊天。違反者視情節輕重,給予不同形式的處分直至開除。

11、電腦使用者都應將信息資料備份,以免信息丟失。

12、任何計算機需要安裝軟件時,須由相關使用人提出書面報告,經部門負責人同意后,由網絡管理員負責安裝。

篇2:計算機系統管理規定

1.目的

隨著計算機應用工作的不斷深入,計算機網絡建立的自動控制項目增多,計算機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保證全廠計算機企業內部網絡的正常運行,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和安全,為了能安全有效的保護好計算機信息資源,保證計算機的使用壽命,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作用,真正起到為生產、管理服務的目的,推進企業現代化的進步和發展,結合公司計算機系統管理精神和本廠實際情況,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車間部門各單位。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基礎管理

3.1.1全公司計算機類設備(包括計算機主機及配件、打印機、掃描儀、刻錄機等相關附件及各類正版軟件)均為廠固定資產,由擁有計算機類設備各車間部門進行使用、管理。各單位主管領導對本單位計算機類設備負直接管理責任。

3.1.2各車間部門應認真、祥實填報計算機類設備檔案表(附表一),并報設備部、電儀車間存檔。

3.1.3電儀車間負責收集資料,建立建全全廠計算機類設備的基礎檔案,并建立每臺設備的維修、更新檔案。

3.1.4隨工程或其它項目含帶的計算機類設備,必須填報計算機類設備檔案表,并上報設備部和電儀車間,經電儀車間核查屬實后方可投入使用。

3.2計算機類設備新增申請辦法

3.2.1各車間部門因工作需要須新增計算機類設備、新增計算機的配置,均需填寫申請表(附表二),寫明申請理由和用途,并附所需要的設備所要達到的功能或效果。經主管廠長簽字后上報次年自有資金計劃,經廠綜合平衡后下達計劃執行。

3.2.2由于工作急需配備計算機類設備時,由使用單位填寫申請表,寫明申請理由和用途,并附所需要的設備所要達到的功能或效果,由主管領導審核并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報計企部。由計企部安排資金計劃后執行。

3.2.3計算機的配置應根據工作用途確定。

3.2.4各單位不得自行調配計算機類設備。

3.3計算機及網絡管理

3.3.1計算機病毒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為避免病毒,因此各車間局域網(包括公司內部的其它獨立的小型局域網)內、外的計算機不得擅自外掛軟驅、光驅等附屬設備。

3.3.2域網內的計算機系統為統一配置,使用車間部門不得擅自安裝、下載其它軟件或增加、刪除、修改系統配置,特別是IP地址、瑞星防病毒監視程序、應用軟件等。

3.3.3計算機管理人員負責建立保密口令、權限、注冊,并作好保密工作日志,定期更改口令,嚴格按照網絡管理員提供的域、用戶名、密碼登錄,并注意保持該密碼的安全性。

3.3.4計算機系統中不得安裝與工作無關的軟件。

3.3.5嚴禁對網絡上其它站點進行非法操作。

3.4計算機日常使用管理

3.4.1嚴格按照計算機操作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3.4.2禁止修改系統軟件、硬件信息。

3.4.3主機電源插座除計算機設備外,禁止插放其它電器設備。

3.4.4用戶應創建自己的子目錄存放自己的文檔。嚴禁在自己的共享硬盤目錄下建立和工作信息無關的文檔和圖片。

3.4.5禁止在根目錄下放置個人的各種文件。

3.4.6重要數據的單位(財務部、人力資源部、電儀車間、中控室、設備部、供銷部、企劃部等)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數據的備份,并責成專人妥善保存并要有備份記錄(附表三)。

3.4.7使用單位的計算機系統或硬件類設備出現故障,應通知電儀車間,由專業人員進行修理。如需外委修理,由電儀車間統一上報設備部,由專職人員辦理外委修理手續。任何人不得私自拆卸修理或外修。

3.4.8計算機類設備以及應用軟件等出現故障需要更新時,由電儀車間負責核實后提出購置計劃,由設備部統一采購。

3.4.9應保持計算機的清潔衛生,禁止在計算機工作臺上擺放水杯,禁止在工作時吸煙。

3.5維護管理

3.5.1由電儀車間每周對局域網所使用的防病毒軟件進行升級處理并對局域網系統進行清查,若發現病毒要立即清除或隔離,保證局域網系統正常運行。

3.5.2由電儀車間定期對網絡設備(網絡服務器、網絡中心單元、路由器、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和線路)進行巡檢,保證信息網絡運行暢通,并做好相應記錄。

3.5.3由電儀車間定期對局域網外的計算機進行監控、抽查、殺毒,保證每臺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并做好記錄。

3.5.4由電儀車間配合電氣車間、安監處對計算機系統接地進行檢查、試驗。

3.5.5電儀車間負責每月上報對全廠的計算機類設備進行巡檢的結果,對各單位的使用情況進行考核。

3.5.6由電儀車間及時提出各單位計算機設備的備品備件上報設備部,由設備部負責進行采購。

4.考核標準

4.1違反規定3.1.4條款,扣除責任單位10分,并扣主管部長50元。

4.2違反規定3.2.3條款,扣除責任單位20分,并扣主管部長50元。

4.3違反規定3.3各條款,對設備未造成損壞但未影響工作的扣除責任單位10分;

4.4違反規定3.3各條款,造成設備損壞,影響工作的按損壞設備的價值扣除責任單位10~20分,并對責任人嚴肅處理。

4.5違反規定3.4.1~3.4.6各條款和3.4.8~3.4.10各條款,扣除責任單位5分。

4.6違反規定3.4.7條款,造成設備損壞、丟失大量數據的,扣除責任單位20分。

4.7違反3.5各條規定,造成局域網癱瘓的、或未按規定進行巡檢等,扣除責任單位10~20分。

篇3:科技公司計算機管理使用規定

科技公司計算機管理使用辦法

為了更好的、合理的利用資源,樹立愛護公司財物的意識,現將公司計算機管理、使用辦法規定如下:

1、公司購買的臺式計算機和便攜式計算機屬固定資產(辦公設備)由綜合辦公室統一管理。

2、公司各部門按計劃和需求提出使用申請,申請表由部門經理填寫;如需購買由綜合辦公室報主管行政副總經理批準。部門計算機領用見流程圖。

3、公司固定資產(辦公設備)的采購由商務部負責。

4、計算機的使用申請、采購、驗機、入庫、付款必須按操作流程辦理,操作流程如下:

綜合辦公室申請商務部采購行政副總經理

技術開發部驗機

綜合辦公室入庫財務部付款

5、公司各職能部門人員、開發部人員配備臺式機;市場部、工程部配備相應的便攜機或臺式機(市場部各大區可根據情況配一臺筆記本計算機)。

6、各部門內部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進行計算機調配,調配后必須到綜合辦公室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7、公司計算機的統一調配由綜合辦公室負責,在需要整體調配時,各部門負責人應積極配合綜合辦公室的工作。

8、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生故障,應及時通知開發部維修人員,不得擅自處理。

9、如發現計算機損壞應及時通知綜合辦公室,其損壞程度和是否需要外修,由開發部維修人員確定;如需外修,在綜合辦公室填寫維修申請表按相應程序辦理。

10、使用人必須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使用,并妥善保管。對計算機在使用或攜帶中的任何損壞和丟失盜搶,使用人負有直接責任,并將負責全部或部分賠償。

11、因保管不當發生丟失盜搶情況的,使用人需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由公安機關出據證明及使用人寫明情況匯報;如不能破案返還的,使用人將按該計算機折舊價格賠償,折舊價格由財務部依照有關規定出據;如返還后出現損壞的,按人為損壞處理。

12、因保管或使用不當致使計算機損壞,視情節分人為損壞和使用中損壞。凡人為損壞的(如磕、碰、摔和非規范操作),使用人按維修費賠償。凡使用中損壞的可分為保修期內和保修期外。保修期內損壞的公司以教育為主,不做賠償處理;保修期外損壞的,按計算機購買年限進行賠償。購買一年以內的(減去保修期、含一年),按維修費的50%賠償;購買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減去保修期、含兩年),按維修費的40%賠償;購買兩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減去保修期、含三年),按維修費的30%賠償;購買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減去保修期、含五年),按維修費的20%賠償;購買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減去保修期、含十年),按維修費的15%賠償。

13、員工離職或調離原部門時,原使用人按交還程序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