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焊作業安全操作規程要求

電焊作業安全操作規程要求

2024-07-18 閱讀 2473

為了消除電焊機的不安全因素和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焊工應按下列幾點要求操作電焊機。

1、作業人員

電焊作業屬于特種作業,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方準上崗獨立操作,并按規定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2、電焊鉗

使用合格電焊鉗。能牢固地夾緊焊條,與電纜線連接可靠,這是保持焊鉗不異常發熱的關鍵。焊鉗要有良好的絕緣性能,禁止使用自制簡易焊鉗;

3、為避免弧光對人體的輻射,不得在近處直接用眼睛直接觀看弧光或避開防護面罩偷看;多臺焊機作業時,應設置不可燃或阻燃的防護屏;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內墻壁飾面以減少弧光的反射;保證工作場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縫視線不清點火后再戴面罩的情況發生;不得任意更換濾光片色號;改革工藝,變手持焊為自動或半自動焊,使焊工可在遠離施焊地點作業;

4、對金屬煙塵和有害氣體的防護,根據不同的焊接工藝及場所合理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在技術措施上選擇局部和全面通風方法;在工藝上選用污染環境小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以及采用低塵低毒焊條等措施來降低煙塵濃度和毒性;

5、為防止焊接灼燙,應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工作服應選用純棉且質地較厚,防燙效果好的。注意腳面保護,不穿易溶的化纖襪子。焊區周圍要清潔,焊條堆放要集中,冷熱焊條要分別擺放。處理焊條渣時,領口要系好,戴好防護眼鏡,減少灼燙傷事故;

6、焊接現場事先移去易燃易爆物品,高空焊接下方應設置接火盤。房屋悶頂內以及易燃物堆垛附近不宜進行焊接作業;可燃氣體的管道和設備與其它設備互相連接時,應將連接管道拆除或阻絕;

7、為避免觸電事故的發生,焊機接地及各接線點要接觸良好。電絕緣外套無破損,改變焊機接頭需要改接兩次回線;轉移工作地點或更換焊條應戴好絕緣手套;在金屬容器或金屬結構上以及狹小的工作場所焊接時,應采用橡膠墊、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電焊鉗外殼絕緣要可靠;雨雪天不能在露天作業;不得將自身與機器傳動部分等作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電焊設備安裝、修理及檢查由電工進行;不得擅自拆修或更換保險絲;

8、焊接電纜

①焊接電纜在使用多股細銅線無接頭電纜時,與電焊機接線柱采用接線鼻連接壓實,防止隨意纏繞造成的松動接觸不良、過熱、火花現象。接線栓上應設置防護罩。

②焊接電纜長度一般不超過20~30m,過長會加大導線壓降。

③焊接電纜橫過通道時,必須采取防護套,穿管等保護措施。

④嚴禁使用腳手架、金屬欄桿、軌道及其他金屬物搭接代替導線使用,防止因接觸不良引起火災和造成觸電事故;

9、焊接不允許超載

電焊機使用過程中不允許超載,否則將會因過熱而燒毀電焊機或造成火災,以及超載造成絕緣損壞,還可能引起漏電而發生觸電事故;

10、焊接前,應先檢查焊機設備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機接地及各接線點接觸是否良好,焊接電纜絕緣外套有無破損等;

11、在設備上進行焊接前,應先把設備的接地或接零線拆掉,焊接完后再恢復;

12、進行電焊作業前,應檢查作業環境,清除危險因素和設置監護人員。當與其他人員和有關設施過近時,應采用屏護和安全間隔等保證作業安全;當高處焊接作業時,必須掛好安全帶;

13、更換焊條時,焊工應戴絕緣手套;

14、在金屬容器內金屬結構上及其他狹小工作場所焊接時,觸電的危險性最大,必須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如采用橡皮墊、戴皮手套、穿絕緣鞋等,以保證焊工身體與焊件間的絕緣。禁止使用簡易無絕緣外殼的電焊鉗;

15、改變焊機接頭、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或轉移工作地點,焊機檢修暫停工作或下班時,必須切斷電源后方可進行操作;

16、焊機應設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焊接現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7、交流弧焊機一次側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不得隨地拖拉,長度應不大于5米,進線處必須設置防護罩;

18、焊機二次接線宜采用YHS型橡皮護套銅芯多股軟電纜,電纜的長度應不大于30米;

19、根據施工需要,電焊機宜按區域或標高層集中的設置,并應編號;

20、布置在室外的電焊機應設置在干燥場所,并應設棚遮蔽;

21、電焊機的外殼應可靠接地,不得多臺串聯接地;

22、電焊機各線對電焊機外殼的熱態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0.4MΩ;

23、電焊機的裸露導電部分和轉動部分應裝設安全保護罩,直流電焊機的調節器被拆下后,機殼上露出的孔洞應加設保護罩;

24、電焊機的電源開關應單獨設置,直流電焊機的電源應采用啟動器控制。

篇2:礦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減少井下電焊、氣割作業的次數和作業時間,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引發安全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結合我礦井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礦所屬井下所有區域已及井口房的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約束對象為礦屬及礦建項目部所有井下職工(含勞務工、協作工)。

3?術語和定義

4?分工與職責

為了規范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減少和縮短電焊、氣割作業次數和時間,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礦成立電焊、氣割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總師、各科隊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考核辦公司,負責日常的檢查、管理、考核工作。辦公室設在礦通風科(隊),通風科(隊)長兼辦公室主任。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原則上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等工作。如特殊情況必須在井下電焊、氣割的,必須按要求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礦調度室,一份由施工單位留存,一份現場作業完成簽字確認后交通風科(隊)備案留存。

5.2?各單位每月允許的電焊、氣割次數規定如下:礦直屬采掘一線隊伍和運轉隊每月不超過3次,通風隊、提升隊、膠輪車隊和機電隊等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礦建施工項目部所屬的掘進隊伍每月不超3次,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中煤電氣、十處、五處、洗選中心等每月不超過2次,一建安裝處安裝工程期間按照施工工期每月不超過30次,非安裝工程期間每月不超過2次。

5.3?為有效控制井下施焊作業,使施工單位從主觀上減少施焊次數,將能在地面焊接的工程不在井下焊接,各單位每月電焊、氣割總次數超過規定次數后,超出規定的電焊、氣割作業按照2000元/次進行處罰,若月底罰款未繳清將由經營科在工資總額中扣除。

5.4?電焊、氣割作業分電焊和氣割兩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嚴禁混用。若同一地點同時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可統一編制一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且統計為一次電焊、氣割作業。

5.5?井下所有的電焊、氣割作業只能在檢修班進行(安裝工程期間除外),且每班最多允許有2個地點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生產班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必須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的特殊情況時,可在瓦檢員、安檢員到達現場后且經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后,由調度室通知帶班礦領導到達現場統一協調安排進行電焊、氣割作業,且必須補簽措施。

6?監督與考核

6.1?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

6.2?違反本制度進行電焊、氣割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參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6.3?違反電焊、氣割安全措施處罰標準:

6.3.1?井下需電焊、氣割施工作業時,未審批電焊、氣割作業措施私自作業的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并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時,私自修改電焊、氣割作業時間、作業地點的視為無措施施工,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3?施焊現場安全設施不到位的,包括(2個8Kg滅火器、引到施焊現場的消防水管、便攜式瓦檢儀),缺一項給予責任單位500元罰款。

6.3.4?氣焊工、電焊工未隨身攜帶審批措施,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遵照《葫蘆素煤礦各工種崗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6.3.5?電焊、氣割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未在現場監督作業的,給予作業負責人300元罰款.

6.3.6?電焊、氣割作業時,未向調度室進行三匯報,或匯報不及時,無記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

6.3.7?電焊、氣割結束后,必須留有留守人員,檢查現場無遺留火種及其它安全隱患,未指派留守人員或留守時間小于1小時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留守人員未堅守崗位給予責任人200元罰款。

6.3.8?井下施工單位私藏氣瓶、電焊機等電焊、氣割設備的,以及電焊、氣割作業完成后設備未在一個班內升井的,每次給予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

6.3.9?井下生產班時發生設備損壞、管路撞壞等意外事故影響安全生產,急需電焊、氣割作業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清楚,施工單位在征得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由調度室統一協調安排組織作業,但必須在當天補簽措施,且本次施焊計入規定的審批次數范圍內。

6.3.10?施工單位1天之內未將措施貫徹及現場操作記錄交回通風隊技術組存檔,形成閉環處罰責任單位1000元/次。

6.3.11?施工單位每月電焊、氣割次數超過本制度規定,超過的次數按照2000元/次進行考核,且電焊、氣割次數一旦超過本制度規定次數,下次審批電氣焊措施前必須先繳清罰款,否則不予審批。

7?相關記錄

8?附件

8.1?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流程圖

8.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流程圖

8.3?葫蘆素煤礦井下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8.4?葫蘆素煤礦井下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篇3:水電焊作業安全行為規范

(1)工作前,要穿戴好防護服,帶好防護用具。

(2)檢查作業地點是否安全,發現問題先進行處理。

(3)電焊工作時地點潮濕,需站在干燥的絕緣物上。

(4)燒割、焊接曾裝有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時,必須先清凈容器內的殘留物。在容器內作業時必須戴膠皮帽,站在絕緣板上作業。

(5)在高處作業時系好安全帶。

(6)氣焊工作時,乙炔、氧氣瓶相距5米以上,乙炔、氧氣瓶5米范圍內不準點火、抽煙。

(7)工作現場要保證空氣暢通,要準備足量的水、砂、滅火器等滅火器材。

(8)工作完要清理好現場,安全后方可離開。

(9)在井下使用水電焊時,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①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

②施焊工作地點的前后兩端各10米的井巷范圍內,應是不燃性材料支護,并應有供水管路,有專人負責噴水,作業地點至少備有2個滅火器。

③在井口房、井筒和傾斜巷道內進行施焊時,必須在工作地點下方用不燃性材料的設施接受火星。

④施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附近20米范圍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可作業。

⑤施焊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以上,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⑥在有煤(巖)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礦井中進行施焊時,必須停止突出危險區內的一切工作。煤層中未用砌碹或錨噴封閉的主要硐室和主要進風大巷中,不得進行施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