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作業安全操作規定要求
(1)焊接用的電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其電源裝拆由電工進行。
(2)電焊機所設的單獨開關要放在防雨的閘箱內,拉合時要戴手套側向操作。
(3)在焊接儲存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時,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孔口打開。
(4)焊接用的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得用鋼絲繩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
(5)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雷雨天時,停止焊接作業。
(6)焊接工作開始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如焊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是否有損壞的地方、焊機的外殼接地和焊機的各接線點接觸是否良好。不允許未進行安全檢查就開始操作。
(7)在狹小空間、船倉、容器和管道內工作時,為防止觸電,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襯墊;最好兩人輪換工作,以便互相照看。否則就需有一名監護人員,隨時注意操作人的安全情況,一遇有危險情況,就可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
(8)身體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濕時,切勿靠在帶電的鋼板或工件上,以防觸電。
(9)工作地點潮濕時,地面應鋪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材料。
(10)更換焊條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要赤手操作。
(11)在帶電情況下,為了安全,焊鉗不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12)推拉閘刀開關時,臉部不允許直對電閘,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燒傷面部。
(13)下列操作,必須在切斷電源后才能進行:
1)改變焊機接頭時;
2)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3)更換保險裝置時;
4)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時;
5)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
6)工作完畢或臨時離工作現場時。
篇2:電焊作業環境控制規定
焊條受其潮濕度的影響較大,因此在使用前,必須根據焊條說明書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應確保烘干箱的保溫性能良好,避免引起熱幅射和能源的損失。焊條的藥皮應無裂縫、氣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避免由于焊條的不合格而引起焊縫缺陷,造成材料浪費和能源消耗。
1手工電弧焊
2鋼筋氣壓焊
3閃光對焊
材料要求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其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并應有可焊性試驗,避免由于材料的不合格而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費。鋼筋端頭如起彎或成“馬蹄”形則不得焊接,必須煨直或切除。鋼筋端頭120mm范圍內的鐵銹、油污,必須清除干凈,清除時的環境保護措施見鋼筋加工的相關章節。焊接過程中,粘附在電極上的氧化鐵要隨時清除干凈,清除的廢渣應及時進行清理,廢渣不得直接排放在土壤中,應放于指定的可降解廢棄物回收站中。
設備設施要求
主要機具:對焊機及配套的對焊平臺、防護深色眼鏡、電焊手套、絕緣鞋、鋼筋切斷機、空壓機、水源、除銹機或鋼絲刷、冷拉調直作業線。電源應符合要求,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小于8%時,應采取適當提高焊接變壓器級數的措施;大于8%時,不得進行焊接。
篇3:某電焊作業防火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明確電焊作業安全管理標準,確保電焊作業過程中的安全
2、適應范圍
適應于公司風焊、電焊作業的管理
3、內容
3.1風、電焊工必須熟悉所有風、電焊設備的構造、原理,嚴格遵守焊工防火安全規程,無證不準獨立作業。
3.2凡離開正常固定焊接作業位置進行焊接作業的,必須嚴格按臨時動火管理規定執行。
3.3燒焊前必須徹底清除周圍易燃雜物,對附近固定的易燃結構設施,應用不燃板遮蓋封閉,安放滅火器,確保防火安全。
3.4燒焊作業完成后,要認真檢查四周是否遺留火種、焊接工件是否冷卻,確無火險隱患才許離開;特別是高空燒焊作業時,更要徹底清除場地的易燃雜物,并派專人監督防止火星飛濺引燃其它物件。
3.5不準在有壓力的容器、管道或帶電設備上動火,不準在剛涂過油、漆的結構或設備上動火,凡在汽車(油箱有油)任何部位焊接,必須拆除油箱或放清油箱的汽油,并在油箱灌滿水后才準許焊接。
3.3凡有易燃易爆的氣體、液體、粉塵、花毛的場所,未經批準不準動火或燒焊。
3.7凡沒有經過清洗、排氣處理、清除危險的貯存過易燃、可燃液體及其它易燃物的容器不準燒焊。
3.8燒焊作業著火點與乙炔、氧氣瓶應保持不少于10米的安全距離;乙炔瓶與氧氣瓶應保持5米的安全距離,并應安裝回火器,各種氣瓶應有護攔固定。
3.9電焊機的二次接線要良好,嚴禁在機臺架及各種管道上搭接,有毛病及損壞的焊接工具、設備不準使用,必須立即報檢。
3.10電焊機需拉接電源時,應由電工負責,其它人員不準亂拉亂接電線電源,禁止將裸導線直接插入插座。
3.11焊接作業現場,應合理配備滅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