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割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焊割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7 閱讀 9915

保障焊接切割作業安全進行,做好焊割作業前的各項安全準備工作至為重要。所以,焊割工程無論大小,在動火焊割前都必須認真做好各項安全準備工作。

首先要檢查焊割設備是否完整好用,預防焊割設備發生事故。主要應檢查乙炔發生器或電焊機運轉和使用是否正常,回火防止器(包括崗位式回火防止器)內是否保持一定的水位,氧氣鋼瓶上的壓力表是否牢固,射吸式焊、割炬是否有吸力,乙炔發生器內是否混有空氣,電弧接導線的鋪設中是否有不安全因素等內容。

其次是做好焊割作業現場的安全檢查,清除各種可燃物,預防焊割火星飛濺引起火災事故。尤其是臨時確定的焊割地,更應徹底檢查,并要劃定焊割作業區域,必要時在作業現場要拉好安全繩。可燃物與焊割作業的安全間距一般不小于10米,但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如風力的大小,風向的不同,作業的部位,焊接還是切割等。總之,應以焊、割火星飛濺不到堆放可燃物的地方為界限。

第三要檢查焊割件內部的結構情況,清除焊割內部的易燃易爆等可燃物,預防發生爆炸事故,這是焊割作業前極為重要的安全準備工作。尤其對臨時拿來的焊割件,決不能以為工作簡單而盲目焊割,必須在排除各種不安全因素的情況下才能動火焊割。

此外,還要查清焊割件連接部位的情況,預防熱傳導、熱擴散引起火災事故。如焊割建筑的各種金屬管道,必須查清是什么管道,管道內是否有可燃氣體等物質,是否有壓力,凡是管道內有可燃物質和壓力的,決不能進行焊割。即使是沒有任何危險性的管道,也要查清管道的走向,管道所通向的部位是否有危險性,在確定查清并已排除危險因素后才能動火焊割,在各種船舶內焊割更應注意熱導、熱擴散對船體其它部位的影響,若因工作需要,須進行焊割作業時,一定在焊割前對受影響的部位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而后才能動火焊割。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臨時確定的焊割場所,要選擇好適當的位置安放乙炔發生器、氧氣瓶或電弧焊設備,這些設備與焊割作業現場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在乙炔發生器和電焊機旁應設立“火不可近”和“防止觸電”等明顯標志,并攔好安全繩,防止無關人員接近這些設備。電弧焊接的導線應鋪設在沒有可燃物的通道上。查清消防設施,配備好必要的滅火設備,以防發生火災事故。焊接工人都要學會滅火的基本方法,懂得滅火的基本知識,學會各種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從事焊割作業的工人,工作時必須穿好工作服。在冬季,御寒的棉衣必須縫好,棉絮不能外露,以防遇火星起火。

篇2:臨時動火焊割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為規范在市場范圍內從事臨時動火焊割作業的單位和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消防管理規則及省、市消防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一、申請

需要在市場范圍內進行臨時動火、焊割作業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提前向市場事務所提出書面動火申請,申請時列明動火作業時間、范圍、內容及操作者姓名,并承諾遵守市場一切規定,同時提交操作者的有效操作證書復印件。

市場事務所接到申請后兩個工作日內審批。審批申請過程中若認為有必要,事務所可以要求申請人提交操作者操作證原件及消防部門的有關批文原件,以供查驗。

二、分級審批管理

根據用火的危險程度,把審批動火管理權分為三級:

1.一級動火需由用火部門防火負責人會同物業管理員、消防保衛負責人、電工等認真檢查施工現場,制定出可靠的防火措施,填寫一級動火申請單(重大動火項目要寫出專題備忘錄),由市場防火總負責人簽批后,報當地公安消防監督部門審批,經現場檢查確認措施可靠,逐條落實后,方可批準動火。

2.二級和三級動火必須由用火部門防火負責人制定消防措施,填寫動火申請單后,報市場防火總負責人批準,消防保衛人員現場監督。

3.焊接和切割(簡稱焊割)屬于明火作業。公安消防管理部門規定,從事燒焊作業的人員,必須持有當地部門培訓后發放的焊工證,方可上崗燒焊。

三、動火作業的”八不”、”四要”和”一清”

4.動火中”八不”

⑴防火、滅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

⑵周圍的易燃雜物未清除不動火。

⑶附近難以移動的易燃結構未采取安全措施不動火。

⑷凡盛裝過油類等易燃液體的容器、管道,未經洗涮干凈、排除殘存的油質不動火。

⑸凡盛裝過氣體受熱膨脹有爆炸危險的容器和管道不動火。

⑹凡儲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倉庫和場所,未經排除易燃、易爆危險的不動火。

⑺在高空進行焊接或開始焊割作業時,下面的可燃物品未經清理或未采取保護措施的不動火。

⑻未配備相應滅火器材的不動火。

5.動火中”四要”

⑴動火前要指定現場安全負責人。

⑵現場安全負責人和動火人員必須經常注意動火情況,發現不安全苗頭時,要立即停止動火。

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要及時撲救。

⑷動火人員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3、動火后“一清”

動火人員和現場安全負責人在動火后,應徹底清理現場火種,確保火種完全熄滅,留守現場15—30分鐘才能離開現場。

四、違反規定的處理

在市場范圍內進行臨時動火,焊割作業的單位或個人,違反本規定時,事務所有權視其情節輕重采取以下處理措施:

1.限時整改;

2.責令立即停止作業;

3.移交消防管理部門處理。

篇3:火焰焊割作業安全規程

1、作業人員必須經崗位培訓考核合格,持有效崗位操作證上崗,穿戴焊工專用防護服裝、鞋、帽;

2、使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氧氣、乙炔,氧氣表、乙炔表、回火裝置、氧氣帶、焊割槍必須由行業許可的合格產品;

3、作業前應檢查各聯接接頭是否破損、漏氣,存在安全隱患。乙炔、氧氣瓶存放距離不小于2米,使用距離不小于5米,距明火大于10米;

4、作業時除穿戴防護服外,必須穿戴防護長袖皮手套、皮腳面罩、防火焰墨鏡;

5、需要在禁火區內、易燃易爆、有毒氣體、有限作業空間、高空等環境下焊割作業,必須辦理許可工作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由專人監護才能作業;

6、高空、地下及有限空間作業時,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佩戴安全帶、安全帽,設置警戒線,焊割現場或下方應采取相應防火措施,由有專人監護方可作業;

7、焊割壓力管道、蒸汽管道、氣體管道時,必須關閉管道閥門,設置警示標志,確認無壓力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由專人監護方可作業;

8、嚴禁焊接、切割裝有可燃物、有毒物的容器,必須切割、焊接應將容器清洗干凈保證切割、焊接時氣體能夠排出,防止爆炸事故發生;

9、作業點火時,焊割槍口應側下方點火,遠離旁人防治燒傷;

10、禁止手持燃燒的焊割槍爬梯、登高或更換作業區域;

11、氧氣、乙炔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曝曬;

12、作業完成后,應將氧氣、乙炔瓶主閥關閉,卸下壓力表,擰上瓶閥安全罩,應清理作業現場環境衛生,整理工件、工具,檢查作業區域是否有火種存在和安全隱患,確認無誤后方準離開作業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