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門店非藥品質量管理制度

X門店非藥品質量管理制度

2024-07-18 閱讀 1379

1、目的:為了規范非藥品規范經營,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

2、依據:國藥監號《關于進一步規范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行為的通知》和相關規定。

3、適用范圍:各連鎖門店。

4、責任:門店的質量負責人。

5、為了確保非藥品類產品購進、儲存、銷售質量關,杜絕不合格非藥品流入門店。特制定本制度:

5.1連鎖門店能經營的非藥品應向具有合法資質的企業購進。同時應索取購進憑據。

5.2連鎖門店不得購進無批號證明文件、無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產品名稱和生產廠名以及廠址無中文標識的產品;不得經營與藥品包裝相似、與藥品同名或者名稱相仿、宣傳功能主治的非藥品類產品。

5.3購進非藥品后應嚴格把好質量驗收關,驗收時驗收員必須依據送貨憑證逐一核對其購進商品的名稱、規格、產地、批號、有效期、數量、外觀質量及購進時間等。仔細查看購進的批準證明文件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有效性和真實性,并做好購進、驗收臺帳、記錄裝訂成檔留存備查。

5.4非藥品陳列與儲存應正確選擇貨位,設立專區(柜)陳列和儲存、不得與藥品混放,同時應懸掛非藥品無治療功能的警示語牌。設庫的門店應做好防火、防潮、防腐、防塵、通風、防鼠、防蟲等工作。

5.5為了確保非藥品銷售后質量的可控性和追溯,門店應在銷售非藥品時須實行逐筆登記。登記內容有購買時間、購買人、品名、規格、產地、數量、批號等。

5.6進貨臺帳和銷售臺帳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篇2:A醫院藥品質量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醫院藥品質量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一、藥品不良反應(ADR)主要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為促進合理用藥,提高藥品質量和藥物治療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二、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報告范圍;

1、上市5年以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和列入國家重點監測的藥品、醫療器械,引起的所有不良反應(事件)。

2、上市5年以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引起的嚴重、罕見的或新的不良反應。

三、藥品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藥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應及過敏反應等。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主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引起死亡;致畸、致癌或缺陷;對生命有危險并能夠導致人體永久的或顯著的傷殘;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四、一經發現可疑藥品不良反應需詳細記錄、調查,按規定要求對典型病例詳細填寫《藥品不良反應收銀制度

篇3:附二醫院藥品質量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藥品質量管理制度

一、建立藥品質量管理小組,由分管院長為組長,成員由藥劑科主管質量和制劑的主任、制劑室和藥檢室負責人組成。日常的藥品質量管理和制劑配制質量管理工作由藥檢室負責。

二、貫徹上級有關藥品和制劑質量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并落實執行。

三、制定藥品質量管理職責,加強對藥品的供應、調配、制劑生產等環節的管理。

1、藥劑科藥品質量追溯:藥劑科主任負責,以藥檢室為核心,分設質量員,每季度進行抽查(不少于5個批次),每季度報表,定期會議總結,及時發現問題,避免質量事故(見附件1)。

2、藥檢室對藥品實行抽檢制度。

3、藥品入庫驗收:逐條登記,查驗藥檢報告,自制制劑藥房領入驗收。

4、藥品效期管理:參照近效期藥品管理制度。

5、毒麻藥品管理:處方雙簽字,藥品專人、專柜、專賬管理(參照特殊藥品管理制度)。

四、定期對臨床科室的備用基數藥品、急救藥品的保管和質量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與有關科室溝通,并做好相關登記和記錄(見附件2)。

五、制定制劑生產質量管理、藥品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和生產、檢驗人員職責,加強制劑生產及藥品檢驗等環節的管理。

1、制定制劑的有效期。

2、由制劑室負責人審核成品發放前的全部生產記錄;藥檢室負責人審核全部檢驗記錄,由藥劑科主管質量的主任(藥品質量管理小組副組長)決定成品的發放.

六、決定不合格藥品報損前的審核及處理。

注:辦公地點為藥劑科、藥檢室。

附件:1、藥品質量追溯流程圖

2、病區備用藥品管理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