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規范
1總則
依據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風險現狀,制定目標以降低風險水平或進一步控制風險,并堅持持續改進。
2職責
2.1礦長審批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包括相關職能和層次上的分目標)。
2.2管理者代表領導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2.3各單位第一責任人實施完成本單位的分目標。
2.4安監站制定或修訂本礦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對本礦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實施情況組織檢查,并予以考核和報告。
2.5技術科、生產科、通修工區等部門參與審訂礦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包括相關職能和層次上的分目標)。
3管理要求
3.1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制定與評審
3.1.1安監站于每年11月份針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結果,以及職業健康安全重要活動事項或指標,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3.1.2安監站將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報管理者代表審核,礦長批準。
3.1.3礦每年對目標評審、修訂一次。
3.2目標制定、評審的要求:
3.2.1制定及修訂目標應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符合礦及各單位的實際情況,目標應體現持續改進的要求。在設定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應考慮:
a.法規和其他要求;
b.危險源辨識和評價的結果;
c.可選擇的安全技術方案;
d.財務、運行和生產要求;
e.上級部門等相關方的意見。
3.2.2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應能夠
a.降低A,B級風險的級別或更好地控制風險;
b.突出對事故的預防;
c.盡可能量化和可監測。
3.3目標的實施
職業健康安全目標通過管理方案予以實施。
3.4各單位至少每3個月檢查一次本單位職業健康安全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并上報安監站。安監站每半年對各單位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和考核,并上報管理者代表。
篇2: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分解考核辦法
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分解及考核辦法
為確保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能在各層次分解、并有效實施,最終得以實現,特指定本辦法。
1質量目標分解
1.1公司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遵紀守法、服務優質、環境優先、誠信務實,以人為本、管理嚴謹,質量求精、與時俱進,打造一流品牌。
質量目標:
1.服務質量滿意率達到96%;
2.清潔合格率96%;
3.業主回訪率98%;
4.房屋主體及公共設施完好率100%;
5.生活垃圾清運率100%;
6.固體有害廢棄物回收率100%;
1.2目標分解
1.2.1本公司質量目標分解成三層。公司質量目標由總經理確定,各相關部門質量目標由公司總經理分解下達,各相關部門對本部門的質量目標再分解到各班組。
公司質量目標一級
各部門質量目標二級
各班組質量目標三級
1.2.2質量目標展開
以質量目標分解圖的形式,其中包括公司質量目標、目標展開、目標值及各相關部門的責任。質量管理部負責提出質量目標分解圖,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后,公司總經理確認批準后下達至相關部門。
1.3質量目標計劃
公司質量管理部根據公司的2008年度質量/環境目標,結合各部門涉及的質量/環境要素,分解出各部門2003年度的質量/環境目標:
1.3.1行政人事部2003年度分目標
a)固體有害廢棄物回收率100%。
1.3.2技術部2003年度分目標
a)服務質量滿意率達到96%。
b)清潔合格率96%。
c)業主回訪率98%。
d)房屋主體及公共設施完好率100%。
e)生活垃圾清運率100%。
f)固體有害廢棄物回收率100%。
1.3.3營銷部2008年度分目標
a)服務質量滿意率達到96%;
2質量目標考核
2.1由質檢部根據《質量目標管理程序》規定,匯總各部門上報的《質量目標實施情況》,提交考核小組,作為考核依據。
2.2考核基本方法
考核采用打分的方式,以得分率來評定。以各部門的目標值項作為基礎分值,每項1分。考核評定的結果作為實際得分,計算得分率。
2.3考核評定條件
2.3.1凡是超額完成計劃目標,且滿足質量要求的,每項加分1分。
2.3.2按計劃完成目標,按基本分計算。
2.3.3凡未按計劃目標完成的:
a)由于本部門的目標未完成,影響到公司總體目標未完成的為不合格;
b)由于本部門原因的,每項減1分;
c)由于相關部門原因的,但未及時溝通,每項減0.5分;
d)由于相關部門原因的,已作溝通,按基本分計算;
e)由于資源、設施未配置引起的,本部門已提出要求的,按基本分計算;
f)由于資源、設施未配置引起的,本部門未提出要求的,每項0.5分。
2.3.4由于本部門原因,造成其他相關部門目標未完成的,每項減1分。
2.4考核結果評定
2.4.1得分率在100%以上的,考核結果為優秀;
2.4.2得分率在85%以上的考核結果為合格;
2.4.3得分率在85%以下的,考核結果為不合格。
考核小組依據考核結果,提出本次考核的獎懲意見,報公司總經理批準實施。
2.5考核結果措施
2.5.1對考核中未完成的目標,根據責任部門提出改進措施意見,考核小組進行評審確定。
2.5.2確定的改進措施,由相關部門實施,由質檢部驗證。
篇3: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OHS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目標
組織應針對其內部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目標,并使之形成文件。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時,應考慮法律和法規要求、自身職業安全健康危害和危險的特點、可選技術方案、財務、運行和經營要求,以及相關方的觀點。目標應符合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并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1.理解要點
組織的OHS目標是OHS方針的具體體現。要實現這些目標,組織需要制定具體的指標。
標準要求組織在建立OHS管理體系時,凡屬可行目標要具體要量化,指標應是明確并可測量的。在制定組織目標、指標時,應考慮設置可測量的參數,為OHS管理和體系運行提供信息。
組織建立OHS管理體系的重要目的是組織的OHS管理水平得到整體改善,標準要求做到持續改進,而持續改進可見證性的數據就是反映在每年不斷更新的目標和指標上,從而才能達到整體水平的不斷改善。
目標、指標是根據其方針,考慮組織的規模、經濟、技術等情況制定的,并且要體現出危險識別與評價和控制的連續性。另外,標準要求目標、指標是有層次的,是一個逐漸細化、分解的過程,目標要符合國家職業安全健康規劃的要求、安全技術政策的要求,指標的制訂要體現先進性、可操作性、可調整性和量化的要求。
組織應注重目標、指標的經濟技術可行性,一個組織不能為通過認證而制定出不可行、不合理的、空洞的目標。否則,目標和指標不能完成也有可能成為認證通不過的原因。
標準中明確指出組織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要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如某公司某階段的方針目標:
方針: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
目標1:兩年內事故率減少50%(公司一級),裝配部1999年事故率降低20%(與1998年相比)(部門級);
目標2:本年內個體防護用品佩戴符合率從目前的70%提高到98%。4月1日前3車間全部使用新的安全帽。
2.審核要點
1)目標和指標如何體現OHS方針,是否考慮了與該組織活動相關的重大危險因素。
2)制定的目標和指標是否層層分解,負有責任的員工是怎樣將職責納入實施活動的。
3)相關方的觀點在制定目標和指標時是如何考慮的。
4)所有的目標和指標是否設置了具體的可測量的參數。
5)如何評審和修訂目標和指標,以反映組織所期望的職業安全健康狀況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