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更換盤形閘安全技術措施

更換盤形閘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2 閱讀 8183

一、概況:

現主立井絞車使用的盤形閘工作狀況不佳。為保證我礦主立井絞車提升運行的安全可靠,需要對原有的盤形閘進行更換,為確保更換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地點:主井絞車房

三、施工時間:2014年12月日

四、施工組織:

施工負責人:李強

安全負責人:魏發明

五、施工前的準備

1、編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后,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措施并簽字。

2、將施工所需要的各種設備設施及裝卸所需要的工具等準備齊全。

3、施工前先通知調度室,由安檢科安排一名專職安檢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負責人應提前對施工所需設備設施及安裝材料進行全面檢查,杜絕使用不合格的施工產品。

2、嚴禁醉酒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施工現場不得吸煙。

3、在拆卸原來的盤形閘時,要做到輕卸輕取,防止拆卸過程中

損壞其他設備。

4、安裝新的盤形閘,在安裝就位前應將盤形閘限位開關調整螺釘調整到最短位置或暫時整體拆下,待制動器調整好后再進行復原和調整,以免調整閘間隙時(閘油缸充油時)將限位開關壓壞。5、對于盤式制動器的安裝,有以下幾點要求:

1)、閘瓦的兩個大平面應刮平,按其裝配圖進行裝配,并使閘瓦與滑套貼合面完全貼合,以確保閘瓦與閘盤各處間的壓力均勻。

2)、盤式制動器的油管、盤形閘油缸及油道、活塞等應潔凈,表面不得存在碰傷等。

3)、同一個盤式制動器的支座兩側面與制動盤的制動面距離的偏差ΔH不得大于0.5mm,制動器支座兩側面與制動盤的制動面不平行度不得大于0.2mm。

4)、各盤式制動器的制動油缸對稱中心線水平面與主軸軸線應在同一水平面內,其偏差Δ2不得大于±3毫米。

5)、在閘瓦與制動盤全接觸的情況下,實際的平均磨擦半徑R實不得小于設計的平均磨擦半徑Rδ。

6)、制動器支座與制動盤外緣的間隙C不得小于5毫米。

7)、其它要求應符合安裝規范國家建委標準TJ231(六)-78的規定。

6、盤式制動器的安裝程序:

1)、在盤式制動器安裝前,必須對制動器與液壓站、油路管道、

制動器的油管、盤形閘的油缸及油道、活塞等進行仔細清洗,不允許油路系統中有金屬粒、雜質等存在,并防止油缸各滑動表面碰傷。

2)、盤式制動器與液壓站的聯接油管、接頭等必須用20%的鹽酸溶液洗滌,然后用30%的石灰水沖洗,最后用清水洗凈,干燥后涂上清潔的相應的液壓油后才能安裝和使用。

3)、油管、管接頭焊接后或更換新的油管時,應按上一條款的方法處理后才能安裝使用。

4)、清洗制動盤,使制動盤的制動面顯出金屬光澤后吹干除盡清洗劑,任何油污和防銹劑都將大大減少制動力矩。

5)、將盤形閘牢固地把在支座上,用力矩扳手檢查盤形閘與支底連接螺栓,并擰緊到圖紙所要求的力矩為止。將整個裝置安裝就位并應符合安裝規范及相關要求后,擰上地腳螺栓,但不要擰死。

6)、將各盤式制動器裝置接上相應油管,使盤式制動器與液壓站相連。

7)、將其后部碟形彈簧預壓螺栓完全擰緊,確保碟形彈簧預壓力,否則制動力將大大降低,影響制動性能。

8)、閘間隙的調整

9)、降低油壓到殘壓使制動塊緊緊抱住閘盤,并反復動作三

次以上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并做相應調整。(如:支底與墊板的接觸程度等)

10)、擰緊地腳螺栓并檢查安裝位置是否變化,如有變化要查明原因并重新調整。(安裝好后將墊鐵組各墊板點焊在一起,然后二次灌漿。)

11)、負荷試驗:工作制動、緊急制動、二級制動、提升、下放減速度等試驗均按提升機、液壓站使用說明書進行。

7、閘間隙的調整

貼磨閘瓦達到要求后,應按相關標準調整好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調整方法如下:

1)、參考閘間隙的初調整。

2)、閘間隙的調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a、閘瓦間隙的定義與規范要求,定義是指制動器處于松閘狀態下制動塊與閘盤間的間隙,規范要求提升機閘間隙不得大于2mm。在安裝調試時,閘間隙調為1~1.5mm。

b、在調試制動器過程中,若盤形閘的活塞、滑套、碟形彈簧組(6)等不靈活,有卡阻現象時必須進行處理,使其靈活可靠。此后若松閘時間超過0.3秒時,可將盤式制動器的放氣旋塞打開,進行放氣即可縮短松閘時間。

c、在調整閘瓦與制盤間隙的過程中,間隙大小確定后,應反復升降液壓站的油壓(即松閘、制動),反復檢查閘瓦間隙大小,使閘瓦間隙符合要求(為1~1.5mm)。

d、成對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應在制動盤不同的圓周部位上(等分四點以上)所測得的閘瓦間隙的平均值的差值不得超過0.2毫米,調整螺栓或調整螺栓擰緊程度應盡量一致,否則將影響制動力。

3)、制動器信號裝置,用于監視閘瓦的磨損情況,當閘瓦間隙達到2毫米時,微動開關應動作,發出訊號,提升絞車及提升機不能起動,以示閘瓦間隙超過應重新調整。

8、盤式制動器裝置限位開關的調整

盤式制動器裝置閘瓦間隙調整好后,調整閘瓦磨損監視壓板和碟形彈簧監視壓板。

調整方法:制動器處于松閘狀態,調整螺栓M4*45頂在閘瓦襯板上(該調整螺栓的初始調整尺寸:到開關盒中心為65mm,閘瓦磨損后調整最大尺寸可達85mm),微動開關JW-11處于常閉狀態,壓板上螺釘M4*10擰松,在微動開關和壓板之間加2mm厚塞尺,移動壓板,使微動開關常閉點斷開(用萬用表測量),此時用螺釘M4*10將壓板固定在軸上,抽掉塞尺,完成閘瓦磨損監視壓板的調整。

碟形彈簧疲勞監視壓板的調整:制動器處于松閘狀態,調整螺栓M4*45頂在閘瓦襯板上,擰松壓板上的定位螺釘M4*10,在微動開關JW-11和壓板之間加2mm厚塞尺,移動壓板,使微動開關JW-11常閉點斷開(用萬用表測量或電控回路對應的指示燈亮同時顯示),此時用螺釘M4*10將壓板固定在軸上,抽掉塞尺,完成彈簧疲勞監視壓板的調整。

當閘瓦磨損開關和碟簧疲勞開關動作發出信號后,維修人員應及時調整閘瓦間隙和更換碟形彈簧。

當閘瓦磨損后重新調整閘瓦間隙時,應調整螺栓M4*45使之頂在閘瓦襯板上,其于相關調整事項照上述內容。

9、施工過程中,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協調,指揮作業,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搞好自主保安、互相聯保,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

10、其他未盡事項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操作規程》、《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等先關規定執行。

篇2:更換副井液壓站盤形閘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述:

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對副井罐/罐提升機液壓制動系統進行改造,液壓制動系統由SIEMAG廠家負責指導、安裝、調試,機電科配合完成,主要更換液壓站及盤形閘。整個工程一天拆除,三天安裝,三天調試,共一周時間。

二、準備工作:

1、副井車房天車檢修完好。

2、將新液壓站吊運到副井車房罐/罐提升機滾筒南側指定安裝位置,由SIEMAG廠家負責超平找正并固定。

3、將新盤形閘運至車房北側靠墻位置放好。

4、拆除罐/罐提升機車繩槽刀架平臺,放置車房東側靠墻位置。

5、新液壓站與盤形閘連接油管由SIEMAG廠家提供。

6、準備好勾扳手、自制閘座地腳拆卸扳手、電動扳手、套管頭等工具。

7、準備1條1m長φ18.5繩扣。

三、起吊繩扣力學計算:

1、新1-6#閘及閘座重:2T

新7-10#閘及閘座重:1.6T

舊1-4#閘及閘座重:1.8T

舊5-8#閘及閘座重:1.8T

φ18.5鋼絲繩破斷拉力為:18T

安全系數為:18÷2=9>6故可用

2、新液壓站重:2.35T

φ18.5鋼絲繩破斷拉力為:18T

安全系數為:18÷2.35=7.66>6故可用

四、施工步驟:

1、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檢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進行人員安全確認,傳達安全技術措施并簽字,使所有參加檢修人員清楚工程施工步驟及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檢修工作開始,首先將兩勾均為空勾的罐籠停至交鋒位置,然后對罐/罐提升機整個系統進行停電,驗電、放電后,掛好停電牌,對液壓站及油管放油,卸掉油管內殘壓。

3、首先對舊1-4#閘及其閘座進行更換,拆除舊1-4#閘進油管、泄露油管及油壓表,拆除舊1-4#閘的16個閘控開關。用電動扳手松開閘的4個調整螺栓,使每個閘的閘瓦與滾筒閘盤全部脫開,再用φ18.5繩扣穿過閘座吊環用3T卸扣連接后,拴掛在天車鉤子上,天車微繃勁,用自制閘座地腳拆卸扳手拆下4條地腳螺栓,自制扳手可用加長套管,不能使用加長套管時用4-8磅大錘打,防止大錘脫手或碰手。用天車將舊1-4#閘及閘座整體吊起,運至罐/罐提升機北側靠墻不影響工作處。

4、用天車將新1-6#閘及閘座整體吊運至安裝位置,超平找正后,上好地腳螺栓并緊固。然后在SIEMAG廠家指導下用勾扳手調整盤形閘壓緊鎖母,使全制動壓力達到使用要求。

5、按照舊1-4#閘及閘座拆卸步驟,同樣拆卸舊5-8#閘及閘座;按照新1-6#閘及閘座安裝步驟,同樣安裝新7-10#閘及閘座。

6、在SIEMAG廠家指導下連接新液壓站與新閘之間油管及壓力表,所有油管必須清洗,加過濾后的液壓油,其過濾精度不得低于20μm。

7、恢復罐/罐提升機車繩槽刀架平臺,回收舊閘、閘座及油管等,清理檢修現場。

8、等液壓站電控接好后,由SIEMAG廠家對所有閘進行閘間隙調整,同一副制動閘兩閘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得超過0.5mm,制動時閘瓦與制動盤的接觸面積不得小于60%,松閘時間隙在0.7-1.3mm之間,制動閘空動時間不得超過0.3s,貼閘皮油壓值由SIEMAG廠家提供并現場測試滿足要求。

9、由SIEMAG廠家進行靜態及重載制動實驗,保險閘發生作用全部機械減速度:下放重載時,不得小于1.5m/s2;提升重載時,不得超過5m/s2;運行施閘減速度為1.5m/s2。所有實驗由SIEMAG廠家出示書面實驗數據及報告。

10、由SIEMAG廠家、中國礦大、礦方三方進行聯合試車,三方現場確認運轉正常后交付使用。

五、安全措施:

1凡參加該工程人員必須提前召開班前會,貫徹措施,明確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

2各工種嚴格執行本工種操作規程,嚴禁“三違”。

3所有參加檢修人員勞動保護穿戴齊全。

4各種起重工具(天車繩、繩扣、卸扣等)必須保證6倍以上安全系數,開工前由各工種負責人檢查完好施工用具,天車提前檢修完好。

5罐/罐提升系統停電、驗電、放電要有管技人員現場確認,并掛好停電牌。

6兩勾罐籠必須為空勾。

7用天車吊運閘座時,重物下嚴禁有人停留或通過。

8、現場作業服從SIEMAG廠家統一指揮,參加檢修人員做好自主保安與相互保安。

六、勞動組織:

科負責人:

現場電氣負責人:

現場機械負責人:

現場技術負責人:

機工:4人電工:3人起重工:3人

七、時間安排:12月17日8時--12月23日18時

篇3:橋箱梁支座更換: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交底時間施工部位橋箱梁支座施工內容支座更換一、一般性安全規定:1、新進場的人員必須經過崗前安全教育,未經安全教育的不得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如架子工,電工,焊工,特種車輛駕駛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嚴禁穿拖鞋、穿短褲、背心;禁止赤膊上崗作業。3、嚴禁酒后(指喝酒4個小時以內)作業或在施工現場喝酒;嚴禁在施工現場或作業面上睡覺。4、近江邊作業時要穿上救生衣,在橋面作業時要穿反光衣,作業時應劃定作業安全區,現場作業區域內留出安全通道,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牌、安全設施,閑雜人員禁止進入。5、施工現場氣割用的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保持5米以工補以上的距離,兩者距明火之間的距離必須保持10米以上。6、焊機電源線、焊線接線端必須有防護罩,有轉動輪部份必須有防護罩。7、施工現場用電必須遵守《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施工用電必須由專職電工操作,嚴禁私拉亂接;用電線路必須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規定,總配電箱和開關箱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開關箱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配置,所有電器設備必須有接地或接零措施,嚴禁不按規定接地(接零)或使用鋼絲做保險絲。8、對所有起重設備,如千斤繩、卡環、索具、手拉葫蘆、油泵、液壓管道、扁擔梁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可靠,千斤頂要進行標定。9、準備好高空作業防護用具并檢查安全可靠,如安全帶,臨時作業平臺、吊籃等。現場使用的腳手架,在使用前必須經過安全檢查驗收,確保安全可靠。10、注意宿舍用電安全,宿舍內嚴禁使用電熱棒“熱得快”,人不在宿舍時使用的電器必須要斷電(如電水壺、手機充電器等)。11、嚴禁在生活區、施工現場打架、賭博,一旦發現,將予以罰款。二、專項安全規定:1、支座更換作業必須按照報批的施工方案的順序和方法進行作業,如有特殊情況需變更作業方法,應報請項目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進行作業。2、支座更換前,必須檢查各部位及設備是否處于正常情況。尤其是施工用腳手架及其護欄高度和上鋪站人的竹箱板質量、搭設穩定性等,必須仔細檢查,將存在問題消除在施工作業前。經檢查驗收合格后,作業人員才能正式開工作業。3、千斤頂使用時,應嚴格遵守其主要參數中的規定,切忌超高超載。否則當起重高度或起重噸位超過規定值時,油缸頂部會發生嚴重漏油。4、如手動泵體的油量不足時,需先向泵中加入應為經充分過濾后的液壓油才能工作。5、橋梁頂升,移動支座安裝時,現場要配備專業的指揮員和專職安全員作統一的管理工作。6、重物重心要選擇適中,合理選擇千斤頂的著力點,底面要墊平,放置是否平穩,以免負重下陷或傾斜。7、千斤頂將重物頂升后,應及時用支撐物將重物支撐牢固,禁止將千斤頂作為支撐物使用。如需長時間支撐重物,應選用自鎖式千斤頂。8、多只千斤頂同時起重時,除應正確安放千斤頂外,應使用多頂分流閥,且每臺千斤頂的負荷應均衡,注意保持起升速度同步;還必須考慮因重量不勻導致每個千斤頂受重不一的情況,并防止被舉重物產生傾斜而發生危險。

9、千斤頂使用時,千萬不要超過規定行程和劇烈振動,以免損壞千斤頂而發生危險。10、更換和拆除下的支座應采用葫蘆吊慢速吊上吊下,確保安全。其他輕一些材料下傳或上遞時,應采用尼龍繩下傳或上遞,嚴禁進行拋擲。11、腳手架上支座更換時,柱下一定范圍嚴禁站人,防止掉物傷人。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施工作業區域。12、當支座更換作業在高空位置,橋柱較高,作業人員要站在較高的腳手架上工作,必須加強安全管理,增強每個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13、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其是否處于安全狀態,發現問題應及時消除。14、腳手架搭設是以每一聯每根橋柱搭設燈籠架,每一燈籠架應設置一定數量的斜撐和抱死橋柱,且燈籠架之間還應設置連接桿件,確保整個架體的整體穩定性。15、現場使用電力時,必須由項目部專職電工負責安裝和管理,非專職電工禁止私拉亂接,確保用電安全。16、設備放置在腳手架上時,必須將其固定在腳手架上,并由專人負責管理,防止設備掉落損傷和墜落傷人。施工現場針對性交底危險因素1、高空墜落;2、物體打擊;3、腳手架倒塌;4、觸電;5、設備倒塌及設備傷人。防范措施1、現場安全施工技術交底會議;2、班組長班前、班中安全喊話。交底人簽名接受交底負責人簽名交底時間年月日作業人員簽名本表一式兩份,交底人、被交底人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