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帶式輸送機安全操作應對措施

帶式輸送機安全操作應對措施

2024-07-18 閱讀 9793

帶式輸送機是一種高效的輸送設備,在工礦企業生產中廣泛使用,但也隨之出現了一些操作不當造成的事故停機。因此有必要對帶式輸送機的操作安全進行研究及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人員及設備的安全。帶式輸送機運行過程中如果不注意維護,容易出現撕帶,斷帶,皮帶磨焦等事故,影響輸送機安全運行,同時也影響了人員的安全。

操作人員的因素對設備安全運行的影響。隨著設備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對輸送機操作人員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輸送機運行及程序控制,充油式液力偶合器,硫化接頭技術,應用科技成分大幅增加,這就要求維修工不僅會判斷故障,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科技的發展,了解新型輸送機的性能及操作,避免操作不當造成事故。

在工礦企業生產中,對設備的管理及維護是重要的環節之一,如果疏忽對設備及人員進行管理,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需要管理人員必須現場跟班,負責組織,協調好安全運行工作,排查隱患,解決處理現場問題和事故。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推行程序化管理是時代的要求。針對現場的情況,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職工的行為。同時也需要對人員進行技術,操作,維護的培訓工作,提高人員素質和技能水平,為保障帶式輸送機的安全運行打下基礎。

帶式輸送機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磨損,因此需要維護人員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堅決杜絕設備帶故障運行。同時合理制定設備計劃,及時更新陳舊設備,備齊備足配件,才能保障帶式輸送機長期高效運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更新,徹底改變了礦井的運輸狀況,通過改變啟動方式降低了啟動阻力,延長了帶式輸送機使用壽命。輸送機集中控制,可視技術,實行了遠程的操作控制和對現場的可視化,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和現場的處置能。盡管輸送機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但煤礦條件特殊,仍有與現場有不適應的地方。因此需要操作人員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找出問題的關鍵對設備改造,解決制約生產的問題,保證輸送機的安全運行。

帶式輸送機的特點之一就是適應性比較強,但是現場條件過于惡劣,必然會影響其安全運行,皮帶運輸距離越長,不安全因素就會增加,帶式輸送機越長,巡檢難度就越大,故障隱患就越多。各種保護裝置的投入使用對帶式輸送機安全運行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工礦企業生產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些保護裝置還不能完全替代人,所以還需要操作及維護人員加大對設備的巡檢及檢修,及時發現問題,避免故障及事故發生。

帶式輸送機由于受到生產環節及人員操作等因素的制約,若使用管理不當就容易造成設備故障影響生產。但如果正確對待這些不利因素,系統分析切實解決好存在問題,才能有效降低設備故障及事故出現的幾率,保證設備安全高效運行。

篇2: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規定

——應有防打滑、防跑偏和防縱向撕裂的措施以及能隨時停機的事故開關和事故警鈴;頭部應設置遇物料阻塞能自動停車的裝置;首輪上緣、尾輪及拉緊裝置應有防護裝置;

——帶式輸送機托輥中心軸線距底面的高度,應不小于0.5m;

——帶式輸送機檢修完畢,應用電鈴、電話或警報器與操作室聯系,經雙方檢查確認膠帶上無人,方可啟動;

——帶式輸送機運轉期間,不應進行清掃和維修作業,也不應從膠帶下方通過或乘坐、跨越膠帶;

——應根據帶式輸送機現場的需要,每隔30~100m設置一條人行天橋;應有防滑措施,超過12°時,應設踏步;地下通廊和露天棧橋亦應有防滑措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應設有消防設施;

——帶式輸送機的通廊的安全通道,應具有足夠寬度;封閉式帶式輸送機通廊,應根據物料及揚塵情況設除塵設備,并保證膠帶與除塵設備聯鎖運轉;

——帶式輸送機通廓,應設置完整、可靠的通訊聯系設備和足夠照明

篇3:帶式輸送機安全運行規定

1、采用滾筒驅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必須使用阻燃輸送帶。帶式輸送機托輥的非金屬材料零部件和包膠滾筒的膠料,其阻燃性和抗靜電性必須符合有關規定

②巷道內應有充分照明。

③必須裝設驅動滾筒防滑保護、堆煤保護和防跑偏裝置。

④應裝設溫度保護、煙霧保護和自動灑水裝置。

⑤在主要運輸巷道內安設的帶式輸送機還必須裝設:輸送帶張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在機頭和機尾防止人員與驅動滾筒相接觸的防護欄。

⑥液力偶合器嚴禁使用可燃性傳動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⑦帶式輸送機巷道中行人跨越帶式輸送機處應設過橋。

⑧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啟動裝置,下運帶式輸送機應加設軟制動裝置。

2、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運輸時,必須裝設下列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和試驗:

(1)過速保護;

(2)過電流和欠電壓保護;

(3)鋼絲繩和輸送帶脫槽保護;

(4)輸送帶局部過載保護;

(5)鋼絲繩張緊車到達終點和張緊重錘落地保護。

在傾斜井巷中,必須裝設彈簧式或重錘式制動閘,制動閘的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制動力矩與設計最大靜拉力差在閘輪上作用力矩之比不得小于2,也不得大于3;在事故斷電或各種保護裝置發生作用時能自動施閘。

3、井巷中采用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或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運送人員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在上、下人員的20m區段內輸送帶至巷道頂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駛區段內的垂距不得小于1m。下行帶乘人時,上下輸送帶間的垂距不得小于1m。

②輸送帶的寬度不得小于0.8m,運行速度不得超過1.8m/s。鋼絲繩牽引帶式輸送機的輸送帶繩槽至帶邊的寬度不得小于60mm。

③乘坐人員的間距不得小于4m。乘坐人員不得站立或仰臥,應面向行進方向,并嚴禁攜帶笨重物品和超長物品,嚴禁撫摩輸送帶側幫。

④上、下人員的地點應設有平臺和照明。上行帶下行人平臺的長度不得小于5m,寬度不得小于0.8m,并有欄桿。上、下人的區段內不得有支架或懸掛裝置。下人地點應有標志或聲光信號,在距下人區段末端前方2m,必須設有能自動停車的安全裝置。在卸煤口,必須設有防止人員墜入煤倉的設施。

⑤運送人員前,必須卸除輸送帶上的物料。

⑥應裝有在輸送機全長任何地點可由搭乘人員或其他人員操作的緊急停車裝置

⑦鋼絲繩芯帶式輸送機應設斷帶保護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