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安全措施范本
1.機械安全措施類別
為了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3類。
(1)、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2)、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機械設備上采用和安裝各種安全有效的防護裝置,克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3)、指導性安全技術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定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安全作業。
2.傳動裝置的防護
機床上常見的傳動機構有:齒輪嚙合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等。這些機構高速旋轉著,人體某一部位有可能被帶進去而造成不幸事故,因而有必要把傳動機構危險部位加以防護,以保護操作者的安全。
在齒輪傳動機構中,兩輪開始嚙合的地方最危險,如圖1—1所示。
皮帶傳動機構中,皮帶開始進入皮帶輪的部位最危險,如圖1—2所示。
聯軸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鉤住工人衣服等,使工人造成傷害,如圖1—3所示。
所有上述危險部位都應可靠地加以防護,目的是把它與工人隔開,從而保證安全。
(1)、嚙合傳動的防護。
嚙合傳動有齒輪(直齒輪、斜齒輪、傘齒輪、齒輪齒系)、嚙合傳動、蝸輪蝸桿傳動、鏈條傳動等。這里僅對齒輪嚙合傳動的防護裝置作討論。
齒輪傳動機構必須裝置全封閉型的防護裝置。應該強調的是:機器外部絕不允許有裸露的嚙合齒輪,不管嚙合齒輪處在何種位置,因為即使嚙合齒輪處在操作工人不常到的地方,但工人在維護保養機器時有可能與其接觸而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在設計和制造機器時,應盡量將齒輪裝入機座內,而不使其外露。對于一些老設備,如發現嚙合齒輪外露,就必須進行改造,加上防護罩。齒輪傳動機構沒有防護罩不得使用。
防護裝置的材料可用鋼板或有金屬骨架的鐵絲網。防護裝置必須安裝牢靠,并保證在機器運行中不發生振動;要求裝置合理,防護罩的外殼與傳動機構的外形相符,同時要便于開啟、便于機器的維護保養,即要求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了引起工人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涂成紅色,最好裝電氣連鎖,使得防護裝置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另外,防護罩殼體本身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并盡量使之既不影響機器的美觀,又起到安全作用。
(2)、皮帶傳動機械的防護。
皮帶傳動的傳動比精確度較齒輪嚙合傳動的傳動比差,但是當過載時,皮帶打滑,起到了過載保護作用。皮帶傳動機構傳動平穩,噪音小,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因此,皮帶傳動機構廣泛應用于機械傳動中。但是,由于皮帶摩擦后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其不能用于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
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和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如圖1—4中箭頭所指部分,因此要加以防護。
皮帶防護罩與皮帶的距離不要小于50mm,設計要合理,不要影響機器的運行。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要設防護罩。但在下列3種情況下,即使在2m以上也應加以防護:皮帶輪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皮帶回轉的速度在9m/min以上。這樣萬一皮帶斷裂時,也不至于落下傷人。
皮帶的接頭一定要牢固可靠。安裝皮帶時要做到松緊適宜。皮帶傳動機構的防護可采用將皮帶全部遮蓋起來的方法,或采用防護欄桿防護。
【例題】皮帶防護罩與皮帶的距離不要小于50mm,設計要合理,不要影響機器的運行。皮帶傳動機構需要設防護罩的是:
A.皮帶輪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B.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
C.皮帶回轉的速度在9m/min以上D.皮帶輪直徑在0.5米以上
E.皮帶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
【答案】ABCE
(3)、聯軸器等的防護。一切突出于軸面而不平滑的部件(鍵、固定螺釘等)、均增加了軸的危險因素。聯軸器上突出的螺釘、銷、鍵等均可能給工人帶來傷害。因此對聯軸器的安全要求是其上沒有突出的部分,也就是采用安全聯軸器。但這樣并沒有徹底排除隱患,根本的辦法就是加防護罩,最常見的是Ω型防護罩。
軸上的鍵及固定螺釘必須加以防護。為了保證安全,螺釘一般應采用沉頭螺釘,使之不突出軸面;更加安全的方法則是增設防護裝置。
篇2:庫車段機械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大量增加,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技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方法按規定保養,才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體機械車輛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安全法規及操作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設置安全檢查員,經常對機械車輛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違章等不良現象。
3、要求操作人員在機車設備運行前,必須對各自駕駛的設備制動,轉向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保證正常運行。
4、按照機車設備的保養規程,定期進行例保和一、二、三級保養、保持機車設備清潔,防腐除垢,堅固、潤滑、調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嚴禁無證開車、酒后開車、開疲勞車、開故障車、駕駛室超員等不良現象,發現后,嚴格處罰,調換工作,以上行為若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費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員負責。
篇3:某某機械部車輛運輸安全規定措施
一、嚴禁駕駛員帶病、車輛“帶病”運輸作業。駕駛員長途運輸每天不得超過6小時,兩個司機不得超過12小時,確保運輸安全。
二、駕駛員在行車前、行車中禁止飲酒,杜絕疲勞駕駛,在行駛中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三、對拌合站的分解部件,超高、超長、超寬、超重部分裝運時要求再次分解,對確實無法分解的要辦理有關手續,否則,駕駛員有權拒絕裝運。
四、在裝運現場及運輸途中要及時瞭望、規避空中的障礙物,如:電線、通訊電纜、繩索、橋涵、門樓及廣告牌等。
五、在行駛中對不明路段、路況(如:鄉村路段、山區彎道路段、河床臨時路段、塌方后臨時修建的路段及進出現場臨時修建的路段)駕駛員要下車觀察,必要時要有一人在前引導通過。
六、在行駛途中要對車輛及所拉貨物的捆綁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上報部門負責人,如發生意外事故時應及時報警求助。
七、對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事故視情節對駕駛員處以100-2000元的罰款。
八、誰讓駕駛員違規拉運,如造成事故誰承擔責任并處以100-5000元的罰款。
九、為了確保設備及所有車輛轉場的安全,增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年終進行安全評比,未發生大小事故者,板車司機獎勵3000元,卡車司機獎勵2000元,其他車輛司機獎勵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