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景物業轄區工程事故處理程序
物業轄區工程事故處理程序
一.在事故發生時,值班人員、專業主管應立即趕到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二.事故發生后,首先應切斷有可能擴大事故的相關的電源、煤氣、水源、察看有無人員傷亡。
三.當事故發生與供配電系統有關時,事故處理人員可不持操作票、工作票,但必須確定拉閘開關是與事故相關的。當事故造成跳閘或事后拉閘后,在沒有確定事故的原因、位置,沒有經過嚴格檢查、沒有電氣主管的指令,操作人員決不能合閘。
四.事故處理時不得進行交接班,應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接班人員協助處理,事故處理后方可交接班。
五.事故發生后,全部員工必須聽從在場最高職務領導人的統一指揮,協調工作。
六.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向上級報告。并做好《事故分析報告》。說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現象、受損情況以及解決方法,事后分析的事故原因、責任,今后采取的防范措施等。對于設備事故,事后應在設備臺賬及設備維修保養記錄中作記錄。
七.凡遇重大事故不能處理的應立即報部門經理,或直接報告公司總經理,當班人員應堅守崗位,維護好現場。
八.事故原因是因為工作人員的責任或管理不善引起的,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篇2:工程項目事故處理制度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第75號令《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按規定做好傷亡事故的報告和處理工作,特制訂本制度。
①事故報告調查程序
(1)事故快報:傷亡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直接或者逐級上報,企業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勞動部門,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亡情況和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等。企業按規定每月填寫"職工傷亡事故綜合月報表",并做到準確、及時、可比(如千人重傷率=(重傷人數÷平均職工人數)×103)。
(2)保護好現場,并迅速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因搶救需要移動現場物體時,必須做出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傷亡事故現場的清理,如無特殊原因,應經事故調查機關同意。
②事故調查
企業發生輕傷事故,一般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組織安監、工會等部門進行調查,發生一次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當地勞動部門、工會組織等部門進行調查,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由省級有關部門組織調查。
③事故分析
(1)原因分析,即是直接原因還是間接(管理方面)原因。
(2)事故性質是責任事故,非責任事故還是破壞事故要分清。
④事故處理
事故處理必須執行"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能放過;事故責任者和職工群眾未受到教育不能放過;沒有制訂出防范措施不能放過,對發生事故處理一般按事故的輕重大小可分為經濟處罰、行政處分和追究刑事責任三種。
經濟處罰:一是企業內部按企業獎懲辦法查處;二是行政執法機關按有關行政法規查處。
行政處分:按照干部、職工管理權限對事故責任者以行政處分。
查處重大責任事故罪,根據《刑法》134、135條規定。
篇3: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
1事故處理范圍
凡在施工(包括調試)過程中發生工程質量不符合國家有半規定,或不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差超過質量標準允許范圍,為此需要返工,或造成永久性缺陷者,或工程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包括裝卸、搬運、試運過程)由于操作、使用、調整及保管不當造成設備、材料損壞均屬質量事故。
2事故的分類
2.1重大質量事故
l房屋及構筑物的主要結構倒塌。
l建筑結構物基礎超過規范規定的不均勻下沉,建筑物傾斜,結構開裂,或主體結構強度嚴重不足,必須經過補強才能使用。
l影響結構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永久性缺陷。
l嚴重影響設備及其相應系統的使用功能。
l嚴重影響下一步主要工程施工,其損失金額10萬元以上或影響工期15天以上者。
l返工損失一次在10萬元以上的。
2.2一般質量事故
l返工損失一次在10萬元以下的。
l影響下道工序施工5天到15天者。
2.3記錄事故
l返工一次損失在1千至1萬無。
l影響下道工序施工不超過5天者。
3質量事故報告
l質量事故由當事施工單位報告。
l一般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除向本單位領導報告外,還應在兩天內報告建設單位和監理部,施工單位質檢部門主持事故的調查分析會,并在五日內寫出質量事故報告送交建設單位、質檢站和監理部。
l重大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除向有關主管部門上報外,還應在五小時內向建設單位和監理部報告,屬施工質量事故,施工單位內部應首先對事故經過原因對策及責任都分析清楚。建設單位組織施工、設計、質監站和監理部有關人員進行事故初步分析后(事故發生十日內),由質監站上報省電力質監中心站,由責任單位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
l事故發生后,應采取補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l事故調查分析應做到:事故原因、事故責任者、防范措施、責任者沒處理四不放過。
4處理程序
l在進行質量事故分析時,質監站根據需要可委托質量檢測單位進行必要的檢測試驗,提供事故分析及處理方案的技術條件和所需數據。
l質量事故由當事施工單位處理。
l一般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由事故責任單位提出缺陷處理,由公司質監站、監理部和設計代表審核后組織實施。
l重大事故處理方案由事故責任單位提出,建設單位、監理部、施工單位、設計單位、質量監督站、事故發生單位共同簽證后實施。對按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重要建、構筑物主體結構倒塌或嚴重影響主要設備及其相應系統的使用功能的質量事故,質量監督中心站還應及時報告質量監督中心總站,請中心總站參與事故的分析處理工作。
l對違反規程不聽勸阻,違章指揮,不遵守勞動紀律,不負責任造成質量事故者,對隱瞞事故不報告者應嚴肅處理,除給予行政處分年,對情節嚴重者應給予經濟制裁。
5有關事項
l質量事故的損失金額,應按返工實際發生的材料設備費、人工費、機械費、加該施工隊伍等級的定額取費等級計算(應扣除回收價值)。
l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處理全過程技術資料(影像、記錄、分析報告、補強措施、試驗數據、工程圖紙等)應妥善保存,單位工程竣工資料予以移交。
l施工任務分包主發生的事故,由原包單位負責按上述程序處理。
l有關事故定性、責任、處理意見等各方分歧重大而又不統一時,由上一級質量監督部門或有關上級機關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