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力發電廠勞動人事工資管理崗位規范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工資管理崗位的崗位職責、上崗標準、任職資格。
本規范適用于工資管理工作崗位。
2崗位職責
2.1職能范圍與工作內容
2.1.1根據生產發展的實際需要,依據公司年度工資計劃或工效掛鉤基數,掌握各種工資項目的發放標準及使用情況。
2.1.2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在勞動工資方面的政策和有關規定。
2.1.3根據國家勞動工資政策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擬定員工的晉級方案。
2.1.4根據國家及行業的勞動工資規定,核定調入人員、轉業、退伍軍人的工資待遇。
2.1.5負責辦理員工工資的晉級及學徒、大、中專技校畢業生轉正定級的審批工作。
2.1.6正確掌握工資基金的使用情況,按規定對員工的技能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加點工資、各種津貼、補貼、獎金進行核對核算,并按時發放。
2.1.7對公司的工資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制止違反工資基金政策規定的違紀行為。
2.1.8制訂和修訂本崗位所轄業務范圍內的規章制度、報表、臺賬,并認真組織實施。
2.1.9負責職工休假、探親假、年休假的審批工作。
2.1.10拒絕從工資基金中支付不合理開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對年開結余的工資基金,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議。
2.1.11依據有關政策規定對學徒工、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提出提前、按期或延期轉正定級的建議。
2.1.12對勞動計劃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對勞動保除、保健、勞動管理、定員定額提出意見或建議。
2.1.13收集、整理工資管理所轄范圍內的上級文件、各種報表、臺賬及基礎資料,并做到保管有序、齊全、整潔。
2.2工作協作關系
2.2.1在部主任(主管)領導下開展工作,并對其負責。
2.2.2業務上接收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
2.2.3搞好與公司內各有關部門之間,部內各崗位之間的協作與配合工作。
2.3文明辦公要求
2.3.1堅守崗位,遵守紀律。
2.3.2說話和氣,謙虛誠懇,團結同志。
2.3.3禮貌待人,執情耐心。
2.3.4保持室內清潔,各種物品定置定位、擺放有序。
2.3.5按規定著裝和佩戴工作標志。
3上崗標準
3.1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
3.1.1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廉潔奉公,遵紀守法。
3.1.2愛崗敬業,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忠于職守,開拓進取。
3.2必備知識
3.2.1國民收入、勞動生產率與工資增長的主要理論。
3.2.2勞動人事心理學、法學概論與勞動法、社會主義保險與員工福利的基礎知識。
3.2.3本公司工資制度改革的主要歷程及其基本內容。
3.2.4本公司內部經濟責任制基本形式、管理制度及計算方法。
3.2.5浮動工資、定額工資制、成本分成制、點薪工作制的特點、形式及適用范圍。
3.2.6崗位(職位)功能測評指標的設計及歸級方法。
3.2.7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報表的主要指標及填報方法。
3.2.8熟悉我國工資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及主要內容。
3.2.9熟悉崗位技能工資制的理論。
3.2.10了解企業工資分級管理體制的理論。
3.2.11了解中外合資企業工資制度特點,中方職工工資水平的確定原則。
3.2.12熟知本公司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主要形式,工資基數、效益基數核定的基本方法,新增效益工資的計算方法。
3.2.13了解工資調節稅、獎金稅、個人收入所得稅的管理規定及計算方法。
3.2.14熟知本公司工資分配的原則、程序及方法。
3.2.15出國勞務人員工資待遇確定的原則及方法。
3.2.16能夠對影響工資效益的主要指標進行綜合分析。
3.2.17了解編制勞動定員、定額的方法、原理。
3.2.18了解本企業主要工種、崗位分布、崗位技術標準、勞動強度級別等情況。
3.2.19了解工資基金的使用、控制情況。
3.2.20編制勞動生產率計劃的方法及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途徑。
3.2.21了解本企業計劃期主要生產經營目標。
3.2.22目標經濟責任制承包的基本形式,考核的主要項目。
3.2.23了解本企業員工隊伍素質、組織結構、勞動力使用和定員的基本狀況。
3.2.24了解國家對企業勞動計劃宏觀控制管理的基本方針、政策。
3.2.25了解上級下達的員工人數計劃、工資總額計劃、勞動生產增長幅度(或絕對數)、員工培訓計劃等指標。
3.2.26了解本企業中長期生產經營發展規劃及主體擴(改)建工程基礎上的形象施工進度安排。
3.2.27了解國家關于工效掛鉤的有關規定和工效掛鉤形式、比例和考核項目。
3.2.28了解計劃(規劃)期員工增減變動因素、工資總額、勞動生產率、勞動力資源、預測平衡的主要方法。
3.3政策法規知識
3.3.1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政策法規》、《勞動爭議處理》、《工資法規》。
3.3.2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傷殘鑒定與勞動事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3.4技能要求
3.4.1熟知各種工資形式。
3.4.2草擬本公司工資、獎勵、津貼等管理辦法。
3.4.3組織下屬單位進行崗位功能測評與歸級。
3.4.4特殊情況下的員工工資支付。
3.4.5定量計算和預測員工工資水平差距,并系統分析說明。
3.4.6處理員工歷史遺留的工資問題。
3.4.7編制單位工資基金平衡表。
3.4.8分析單位工資基金儲備現狀,提出自我完善的辦法。
3.4.9提出改進與完善工資形式的建設性意見。
3.4.10填寫國家工效掛鉤各類報表,核定工資基數,計算新增效益工資。
3.4.11草擬單位工資分配與經濟責任制獎金分配方案。
3.4.12計算單位工資調節稅、資金稅和個人收入所得稅。
3.4.13確定中外合資企業中方員工及出國勞務人員工資待遇。
3.4.14對多種分配方案進行分析選優。
3.4.15綜合分析單位工資關系與工資效益,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
3.4.16處理勞動爭議中的員工工資問題。
3.4.17能撰寫工資分配的各類調查報告和一般論文。
3.4.18會選用編制勞動計劃方法,編制年度勞動力需求、工資、職工培訓等單項計劃。
3.4.19對基期職工人數、年齡、文化、工種、技術等級和勞動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提出措施和意見。
3.4.20審查管轄單位上報的勞動工資計劃。
3.4.21編制年度綜合勞動工資計劃方案。
3.4.22協助教育培訓,編制員工培訓教學大綱。
3.4.23撰寫基期勞動工資計劃執行情況工作總結和計劃期貫徹勞動工資計劃的意見。
3.4.24及時收集、匯總分析國內同行業勞動工資管理信息。
3.5任職資格
3.5.1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學歷。
3.5.2工作經歷。具有大專5年(本科3年、研究生2年)及以上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并取得本崗位合格證書。
3.5.3專業技術資格。具有經濟或工程系列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3.5.4身體條件。身體健康,沒有妨礙本崗位工作的疾病。
篇2:人力資源部人事工資管理員安全職責
1.根據公司的要求及有關人事工資工作的政策和安全規范規定,負責人員的聘用、培訓。
2.掌握和了解各類人員的業務水平,組織能力和政治思想情況,提出配備和使用意見。
3.協助安全相關管理部門,對其提出的各級人員的考核獎懲。
4.負責管理人事檔案、收集、整理檔案材料及人事統計、人事鑒定工作,收集和整理技術人員的技術檔案,建立健全技術檔案制度。
5.負責全員勞動用工合同管理、員工考勤等工作、配合各部門做好員工績效考核工作。
6.收集和建立人力資源信息庫,和后備人才庫。能及時引進需要的各類人才。
7.根據公司人才結構提出人才委培計劃,并辦理人才委培手續。
8.熟悉和了解國家有關人事及社會保險、失業保險等有關政策,根據要求辦理各種有關手續。
9.負責公司勞動紀律管理工作;
10.Z配合安全質管部對新入廠員工進行系統的入廠教育,經考試合格,方能分配工作。
11.負責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年度審核和培訓管理。
12.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篇3:300MW火力發電廠勞動人事工資管理崗位規范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工資管理崗位的崗位職責、上崗標準、任職資格。
本規范適用于工資管理工作崗位。
2崗位職責
2.1職能范圍與工作內容
2.1.1根據生產發展的實際需要,依據公司年度工資計劃或工效掛鉤基數,掌握各種工資項目的發放標準及使用情況。
2.1.2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在勞動工資方面的政策和有關規定。
2.1.3根據國家勞動工資政策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擬定員工的晉級方案。
2.1.4根據國家及行業的勞動工資規定,核定調入人員、轉業、退伍軍人的工資待遇。
2.1.5負責辦理員工工資的晉級及學徒、大、中專技校畢業生轉正定級的審批工作。
2.1.6正確掌握工資基金的使用情況,按規定對員工的技能工資、崗位工資、加班加點工資、各種津貼、補貼、獎金進行核對核算,并按時發放。
2.1.7對公司的工資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制止違反工資基金政策規定的違紀行為。
2.1.8制訂和修訂本崗位所轄業務范圍內的規章制度、報表、臺賬,并認真組織實施。
2.1.9負責職工休假、探親假、年休假的審批工作。
2.1.10拒絕從工資基金中支付不合理開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對年開結余的工資基金,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議。
2.1.11依據有關政策規定對學徒工、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提出提前、按期或延期轉正定級的建議。
2.1.12對勞動計劃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意見或建議,對勞動保除、保健、勞動管理、定員定額提出意見或建議。
2.1.13收集、整理工資管理所轄范圍內的上級文件、各種報表、臺賬及基礎資料,并做到保管有序、齊全、整潔。
2.2工作協作關系
2.2.1在部主任(主管)領導下開展工作,并對其負責。
2.2.2業務上接收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
2.2.3搞好與公司內各有關部門之間,部內各崗位之間的協作與配合工作。
2.3文明辦公要求
2.3.1堅守崗位,遵守紀律。
2.3.2說話和氣,謙虛誠懇,團結同志。
2.3.3禮貌待人,執情耐心。
2.3.4保持室內清潔,各種物品定置定位、擺放有序。
2.3.5按規定著裝和佩戴工作標志。
3上崗標準
3.1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
3.1.1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方針政策,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廉潔奉公,遵紀守法。
3.1.2愛崗敬業,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忠于職守,開拓進取。
3.2必備知識
3.2.1國民收入、勞動生產率與工資增長的主要理論。
3.2.2勞動人事心理學、法學概論與勞動法、社會主義保險與員工福利的基礎知識。
3.2.3本公司工資制度改革的主要歷程及其基本內容。
3.2.4本公司內部經濟責任制基本形式、管理制度及計算方法。
3.2.5浮動工資、定額工資制、成本分成制、點薪工作制的特點、形式及適用范圍。
3.2.6崗位(職位)功能測評指標的設計及歸級方法。
3.2.7現行勞動工資統計報表的主要指標及填報方法。
3.2.8熟悉我國工資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及主要內容。
3.2.9熟悉崗位技能工資制的理論。
3.2.10了解企業工資分級管理體制的理論。
3.2.11了解中外合資企業工資制度特點,中方職工工資水平的確定原則。
3.2.12熟知本公司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的主要形式,工資基數、效益基數核定的基本方法,新增效益工資的計算方法。
3.2.13了解工資調節稅、獎金稅、個人收入所得稅的管理規定及計算方法。
3.2.14熟知本公司工資分配的原則、程序及方法。
3.2.15出國勞務人員工資待遇確定的原則及方法。
3.2.16能夠對影響工資效益的主要指標進行綜合分析。
3.2.17了解編制勞動定員、定額的方法、原理。
3.2.18了解本企業主要工種、崗位分布、崗位技術標準、勞動強度級別等情況。
3.2.19了解工資基金的使用、控制情況。
3.2.20編制勞動生產率計劃的方法及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途徑。
3.2.21了解本企業計劃期主要生產經營目標。
3.2.22目標經濟責任制承包的基本形式,考核的主要項目。
3.2.23了解本企業員工隊伍素質、組織結構、勞動力使用和定員的基本狀況。
3.2.24了解國家對企業勞動計劃宏觀控制管理的基本方針、政策。
3.2.25了解上級下達的員工人數計劃、工資總額計劃、勞動生產增長幅度(或絕對數)、員工培訓計劃等指標。
3.2.26了解本企業中長期生產經營發展規劃及主體擴(改)建工程基礎上的形象施工進度安排。
3.2.27了解國家關于工效掛鉤的有關規定和工效掛鉤形式、比例和考核項目。
3.2.28了解計劃(規劃)期員工增減變動因素、工資總額、勞動生產率、勞動力資源、預測平衡的主要方法。
3.3政策法規知識
3.3.1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政策法規》、《勞動爭議處理》、《工資法規》。
3.3.2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傷殘鑒定與勞動事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3.4技能要求
3.4.1熟知各種工資形式。
3.4.2草擬本公司工資、獎勵、津貼等管理辦法。
3.4.3組織下屬單位進行崗位功能測評與歸級。
3.4.4特殊情況下的員工工資支付。
3.4.5定量計算和預測員工工資水平差距,并系統分析說明。
3.4.6處理員工歷史遺留的工資問題。
3.4.7編制單位工資基金平衡表。
3.4.8分析單位工資基金儲備現狀,提出自我完善的辦法。
3.4.9提出改進與完善工資形式的建設性意見。
3.4.10填寫國家工效掛鉤各類報表,核定工資基數,計算新增效益工資。
3.4.11草擬單位工資分配與經濟責任制獎金分配方案。
3.4.12計算單位工資調節稅、資金稅和個人收入所得稅。
3.4.13確定中外合資企業中方員工及出國勞務人員工資待遇。
3.4.14對多種分配方案進行分析選優。
3.4.15綜合分析單位工資關系與工資效益,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
3.4.16處理勞動爭議中的員工工資問題。
3.4.17能撰寫工資分配的各類調查報告和一般論文。
3.4.18會選用編制勞動計劃方法,編制年度勞動力需求、工資、職工培訓等單項計劃。
3.4.19對基期職工人數、年齡、文化、工種、技術等級和勞動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分析,提出措施和意見。
3.4.20審查管轄單位上報的勞動工資計劃。
3.4.21編制年度綜合勞動工資計劃方案。
3.4.22協助教育培訓,編制員工培訓教學大綱。
3.4.23撰寫基期勞動工資計劃執行情況工作總結和計劃期貫徹勞動工資計劃的意見。
3.4.24及時收集、匯總分析國內同行業勞動工資管理信息。
3.5任職資格
3.5.1文化程度。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學歷。
3.5.2工作經歷。具有大專5年(本科3年、研究生2年)及以上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并取得本崗位合格證書。
3.5.3專業技術資格。具有經濟或工程系列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3.5.4身體條件。身體健康,沒有妨礙本崗位工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