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施工重大危險源識別及安全管理措施
(一)重大危險源辨識
本模板工程涵蓋了鋼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有以下幾點:
1、機械傷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機械缺陷誤操作,防護不到位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設專人負責,按規范操作經常檢查電鋸、電刨等的防護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設施,確保安全有效。
(2)停機時要拉閘、斷電、上鎖。
2、觸電
形成原因:漏電開關失效,違規接送電源。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機械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
(2)按、拆電源應由專業電工操作。
(3)漏電開關等必須靈敏有效。
(4)現場電纜布設規范。
(5)設備必須使用按扭開關嚴禁使用倒順開關。
3、火災
形成原因:明火。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嚴禁煙火;
(2)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操作間必須配齊消防器材。
4、物體打擊
形成原因:模板搬運違章作業、支模設施設備缺陷。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輕拿慢放,規范作業,注意安全。
(2)應經常檢查所用工具,確保安全有效。
5、高處墜落
形成原因:高處支模防護不到位。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腳手架作業面應采取鋪板或平掛安全網等防護措施,且工人應規范操作,勿猛拉猛撬。
6、坍塌
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規范,支撐體系基礎不滿足受力要求。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應分散放料,并嚴格控制堆放高度,嚴禁超過規定載荷。
(2)基礎符合設計要求,達到設計的承載力,檢測條件缺乏的情況下,可做堆載實驗。
7、起重傷害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運不規范。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吊裝時應把吊物綁牢固。
(2)信號工及吊裝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密切配合,嚴格遵守"十不吊"規定。
(3)被吊物嚴禁從人上方通過,人員嚴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
(4)經常檢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
(5)遇有6級以上強風、大雨、大霧等天氣嚴禁吊物。
(6)整個預防措施過程都比必須安排有專門人員進行監控。
8、其他傷害:
形成原因:支拆模環境不良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應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釘子去除或砸平。
(二)安全管理措施
1、應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
2、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設施。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工作人員不得爬模上下。
3、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掛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4、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
5、裝拆模板時,必須搭設腳手架。裝拆施工時,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要扣上安全帶。
6、安裝墻、柱模板時,要隨時支設固定,防止傾覆。
7、對于預拼模板,當垂直吊運時,應采取兩個以上的吊點,水平吊運應采取四個吊點。吊點要合理布置。
8、對于預拼模板應整體拆除。拆除時,先掛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撐及拼裝兩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離開結構表面再起吊。起吊時,下面不準站人。
9、在支撐搭設、拆除和澆筑混凝土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應在適當位置掛設警示標志,并指定專人監護。
10、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安裝板時,應停電作業。當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
11、搭設應由專業持證人員安裝;安全責任人應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及簽證。
12、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嚴禁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的規定要求時拆除模板。
篇2:模板支架施工重大危險源識別安全管理措施
模板支架施工重大危險源識別及安全管理措施
(一)重大危險源辨識
本模板工程涵蓋了鋼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有以下幾點:
1、機械傷害
形成原因:木工棚、機械缺陷誤操作,防護不到位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設專人負責,按規范操作經常檢查電鋸、電刨等的防護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設施,確保安全有效。
(2)停機時要拉閘、斷電、上鎖。
2、觸電
形成原因:漏電開關失效,違規接送電源。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機械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
(2)按、拆電源應由專業電工操作。
(3)漏電開關等必須靈敏有效。
(4)現場電纜布設規范。
(5)設備必須使用按扭開關嚴禁使用倒順開關。
3、火災
形成原因:明火。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嚴禁煙火;
(2)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操作間必須配齊消防器材。
4、物體打擊
形成原因:模板搬運違章作業、支模設施設備缺陷。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輕拿慢放,規范作業,注意安全。
(2)應經常檢查所用工具,確保安全有效。
5、高處墜落
形成原因:高處支模防護不到位。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腳手架作業面應采取鋪板或平掛安全網等防護措施,且工人應規范操作,勿猛拉猛撬。
6、坍塌
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規范,支撐體系基礎不滿足受力要求。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應分散放料,并嚴格控制堆放高度,嚴禁超過規定載荷。
(2)基礎符合設計要求,達到設計的承載力,檢測條件缺乏的情況下,可做堆載實驗。
7、起重傷害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運不規范。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
(1)吊裝時應把吊物綁牢固。
(2)信號工及吊裝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密切配合,嚴格遵守"十不吊"規定。
(3)被吊物嚴禁從人上方通過,人員嚴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
(4)經常檢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
(5)遇有6級以上強風、大雨、大霧等天氣嚴禁吊物。
(6)整個預防措施過程都比必須安排有專門人員進行監控。
8、其他傷害:
形成原因:支拆模環境不良
應采取的控制措施:應把所有拆下木料上的釘子去除或砸平。
(二)安全管理措施
1、應遵守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
2、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設施。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工作人員不得爬模上下。
3、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各種工具應系掛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4、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
5、裝拆模板時,必須搭設腳手架。裝拆施工時,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要扣上安全帶。
6、安裝墻、柱模板時,要隨時支設固定,防止傾覆。
7、對于預拼模板,當垂直吊運時,應采取兩個以上的吊點,水平吊運應采取四個吊點。吊點要合理布置。
8、對于預拼模板應整體拆除。拆除時,先掛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撐及拼裝兩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離開結構表面再起吊。起吊時,下面不準站人。
9、在支撐搭設、拆除和澆筑混凝土時,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支模底下,應在適當位置掛設警示標志,并指定專人監護。
10、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安裝板時,應停電作業。當不能停電時,應有隔離防護措施。
11、搭設應由專業持證人員安裝;安全責任人應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及簽證。
12、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嚴禁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的規定要求時拆除模板。
篇3:某支架搭設安全管理措施
支架搭設安全管理措施
(1)支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
(2)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3)支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3章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
(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5)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
(6)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第9.1-9.8條的規定進行。安全網應按有關規定搭設或拆除。
(7)在支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
(8)不得在支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
(9)支架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掛安全網或設置硬質安全防護板。
(10)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
(11)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1)的有關規定執行。
(12)搭拆支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