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設安全出口開工前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報告
第一部分?礦井危險因素
強博煤礦生產能力15萬噸/年,采用平硐開拓,布置主平硐、副平硐、回風平硐三條井筒;主采5號煤層,平均厚度1.2米;井下布置1個普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礦井主要危險因素如下:
1.頂板:5號煤層頂板為泥巖,粉砂巖,基本頂為細粒砂巖,中等穩定。
2.瓦斯: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16.97m3/t,絕對瓦斯涌出量2.46m3/min,采煤工作面相對瓦斯涌出量0.76m3/t,絕對瓦斯涌出量7.61m3/min,掘進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31m3/min,屬高瓦斯礦井。
3.煤塵:5號煤揮發分10.05%,煤塵不具有爆炸性。
4.自然發火:5號煤層屬Ⅲ類,不易自燃。
5.礦井水:礦井正常涌水量3.8m?;/h,最大涌水量7.8m?;/h。各含水層富水性較弱,水文地質條件中等。
6.沖擊地壓:5號煤層頂底板均為有弱沖擊傾向性巖層,煤層無沖擊傾向性。
7.運輸提升:主運輸采用機車牽引礦車運輸;20503采面輔助運輸采用阻燃型帶式輸送機配刮板輸送機;+920m材料輔助運輸采用絞車提升;20503采煤工作面過地質構造段增設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采用刮板輸送機。
第二部分?風險辨識范圍
風險辨識范圍包括礦井各大生產系統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圍。根據礦井三年生產接續規劃,下一年度礦井采掘作業集中在二采區,二采區分別布置1個高檔普采工作面和1個炮掘工作面,總產量15萬噸,進尺600米,采掘范圍具體為:
高檔普采工作面回采二采區20503工作面,采完接20505工作面;因20503采面上安全出口下采面約40m段發生地質變化,頂、底板錯位,導致采煤機無法采至上安全出口,經礦委研究決定,在20503采面回風巷350m處重新布置超前安全出口。
這次評估范圍只針對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
第三部分?風險辨識評估
2018年1月17日,礦長夏合平組織各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科室、區隊(名單詳見簽字表)召開了安全風險辨識會議,布置風險辨識評估工作、職責分工,并由安全副礦長趙華祿組織風險辨識評估知識培訓。
18至19日各小組分頭收集資料,開展風險辨識評估;20日安全科對辨識評估報告、清單和管控措施進行匯總整理;21日礦長組織會審。
一、風險辨識
通過經驗判斷法,重點對辨識范圍內瓦斯、水、火、煤塵、頂板、沖擊地壓及提升運輸系統等容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危險因素開展安全風險辨識,共辨識出主要安全風險5項,具體如下:
1.頂板:
(1)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過程中遇地質構造頂板圍巖破碎,頂板松軟,易冒落。
2.瓦斯:
(1)瓦斯濃度測定地點不符合規定,監測數據出現誤差。
(2)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供風風量不足,容易引起瓦斯超限。
3.煤塵:
(1)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在攉煤和刮板運輸過程中,可能引起煤塵飛揚、積聚。
4.自然發火:
(1)礦井C5煤層屬三類,不易自燃。
5.礦井水:
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根據現20503采煤工作面回采過程中觀察無水患危險因素。
6.沖擊地壓:辨識范圍內無沖擊地壓危險因素。
7.運輸提升:
(1)+775m運輸巷機車運輸系統可能會發生運輸故障。
(2)+920m提升運輸系統可能會發生運輸故障,阻車器、擋車攔失靈發生跑車事故。
(3)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刮板運輸系統可能會發生運輸故障,機頭機尾壓柱打設不牢固。
二、風險評估
常用的安全風險評估方法有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風險矩陣法、因果分析圖法、事故樹分析法、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法等,本次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逐項評估。該方法采用與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估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計算公式為D=L×E×C。其中:L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險性。安全風險評估按危害程度、控制能力和管理層次將安全風險劃分為重大安全風險和一般安全風險兩個等級L值大于270,確定為重大風險,小于270確定為一般風險,評估參數詳見表1:評估參數表。通過風險辨識和風險評估,共辨識出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遇地質構造頂板圍巖破碎松軟、易冒落,工作面風量供給不足引起瓦斯超限、煤塵積聚、提升運輸等重大安全風險5項,井下大面積停電、機車運輸可能下道等一般安全風險3項。見表2安全風險評估表。
表1?評估參數表
發生事件的
可能性(L)
暴露于危險環境
的頻繁程度(E)
產生的后果(C)
風險等
級劃分(D)
分數
可能
程度
分數
頻繁
程度
分數
后果嚴重程度
分數值
危險
程度
10
完全可
能預料
10
連續暴露
100
大災難,許多人死亡
>270
重大
風險
6
相當可能
6
每天工作
時間暴露
40
災難,數人死亡
140-270
一般
風險
3
可能、但
不經常
3
每周一次
15
非常嚴重,一人死亡
70-140
1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
7
嚴重,重傷
20-70
表2?安全風險評估表
序號
風險地點
風險描述
災害類型
風險評估
可能性
暴露率
后果
風險值
風險等級
1
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
遇地質構造頂板圍巖破碎松軟、易冒落。
頂板
6
6
40
270
重大風險
2
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
不按規定檢測瓦斯,監測數據出現誤差
瓦斯
3
6
15
140
一般風險
3
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
工作面風量供給不足,引起瓦斯超限
瓦斯
6
6
40
270
重大風險
4
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
在攉煤和刮板運輸過程中,引起煤塵飛揚積聚。
煤塵
3
6
15
270
重大風險
5
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
刮板輸送機發生故障,機頭機尾壓柱打設不牢固
運輸
6
6
40
270
重大風險
6
+920m提升運輸
提升運輸系統發生故障,阻車器、擋車攔失靈導致炮車事故。
運輸
6
6
40
270
重大風險
7
+775m運輸大巷
機車運輸可能下道
運輸
1
2
7
42
一般風險
8
礦井供電線路
可能井下大面積停電
機電
1
2
7
70
一般風險
根據上表的評估結果,將風險值大于270的風險列為重大風險,主要為頂板、瓦斯、煤塵、水害、火災災害。
第四部分?風險管控措施
一、風險管控
針對辨識評估出的重大安全風險,采用技術和管理措施降低和控制風險。技術措施主要有加強支護、加大抽采、提升預緊力,提高初撐力、及時監測等,管理措施有定期檢查、指定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管理及技術人員現場跟班監督等,管控措施詳見附件1。
二、成果應用
依據辨識評估成果,我礦在制定年初安全生產工作重點、編制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掘進的安全技術措施時,需加強對煤層頂板、瓦斯、水害、煤塵及提升運輸災害的預防和處理計劃,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具體如下:
(1)20503采面超前安全出口在掘進中遇地質構造頂板圍巖破碎松軟、易冒落。工作面嚴禁空頂作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必須邊掘邊支護,控頂距不得超過1m,支柱必須按照柱距0.8m,排距1m進行支護,接頂排扛嚴實,支柱必須打緊打牢,確保支護質量。
(2)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在攉煤和運輸過程中易煤塵飛揚、積聚。必須實行噴霧防塵,設置1道全斷面自動控制風流凈化水幕,設灑水降塵裝置,按規定設置隔爆水棚。
(3)超前安全出口掘進工作面風量供給不足引起瓦斯事故。必須加強通風管理,按規定配足工作面所需風量,確保工作面有效風量供給,嚴格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嚴禁無風、微風、循環風、不按規定的串聯通風、瓦斯超限作業。
(4)超前安全出口巷道刮板輸送機發生故障,機頭機尾壓柱打設不牢固。加強刮板輸送機設施設備檢查維護管理,刮板機輸送機緊急關停閉鎖裝置信號必須靈敏可靠,機頭機尾壓柱必須打設牢固可靠,刮板輸送機安設必須保證平、直、穩,安全穩定可靠。
(5)+920m提升運輸系統發生故障,阻車器、擋車攔不可靠導致炮車事故。必須加強提升運輸設施設備管理,確保提升運輸系統設施設備靈敏可靠,特別是上下擋車攔、阻車器必須隨時檢查維護,保證靈敏可靠,能夠正常使用,確保提升運輸系統正常運行,安全運輸。
篇2: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巷維修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概況23102工作面長80米,走向長320米,煤層傾角14°左右。由于原掘巷道施工質量差,工作面的運輸和回風順槽斷面不符合《規程》規定,為保證安全出口暢通和正常通風,我礦計劃對該工作面運輸和回風順槽進行整改維修,現制定23102工作面回風、運輸順槽整修作業安全技術措施。23102工作面示意圖二、整修工程量整修回風巷320m、運輸順槽320m。三、施工方法1、施工順序由近到遠,先從運輸順槽開始,逐漸向工作面方向推進,由外向里逐架整修巷道;回風巷由運輸上山開始往工作面方向整修回風順槽。2、撤換支架順序?原則上是“先支后撤”首先支設好新支架再拆除老支架。3、修護工作的工藝程序撤換支架前,首先加固靠近整修處10米內巷道的棚子,并在需要整改的棚子前后打齊雙排挑棚,然后挖柱窩--打臨時支護—出渣—架設正式支護。4、整修工作安排頭數整修工作安排頭數最好一組作業,如需安排兩組,其間距不小于30米,并保證各自均有暢通的退路。5、整修工作標準維修后的棚子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滿幫滿頂,棚子正規有勁,不擰肩掉斜,巷道凈斷面底寬2.0m、頂寬1.6m、高1.8m,保證通風和運輸暢通。?四、巷道支護要求(一)臨時支護要求(1)臨時支護采用點柱戴帽圓木支護的方式支護頂板,(2)支護材料及支柱尺寸:點柱小頭直徑不小于100mm,挑棚棚梁厚度不小于100mm的半圓木。(3)點柱應大頭朝上,小頭朝下。(4)打點柱時要清理底板浮煤(巖),柱窩深度不得低于200㎜,點柱必須支在巷道實底上,保證點柱迎山有力。(二)、正式支護要求1、支護材料為9#礦用工字鋼棚,棚子規格為2.2米×1.8米×1.9米,,棚距1米,棚子凈高不低于1.8米,直徑10毫米的半圓木背頂腰邦。2、支架架設必須迎山合理,棚子頂、幫要嚴格背實,棚腿棚梁牢固有勁,棚架垂直于巷道中心線。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棚架的腿子明暗一致,不能有明顯凸凹現象。3、正規棚架設好后,要及時清理環境,按照質量標準化要求打齊挑棚。五、收工的規定修護改棚工作應連續進行,如不能連續作業必須封幫接頂確保安全。正常作業要實行交接班制度,上下班之間要交待好工程質量安全等方面情況,確保安全生產。六、施工安全措施(一)安全技術措施1、工人進入工作面整修巷道前,要先由礦安全人員、瓦斯員及班組長對工作面巷道頂板、有害氣體、風量,工作地點的退路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工人方可進入作業點維護清理巷道(或處理冒頂)。
2、必須由外向里逐架整修失修的棚子。嚴禁多地點同時安排人員進行維修作業。
3、加強安全出口和避災路線維護,保證行人、運料方便,后路暢通。4、靠近冒頂處前后10m內的棚子,必須加強支護,防止頂板來壓,壓垮支架。5、必須在支設的支架(臨時支護)下作業,嚴禁空頂作業。6、每班必須有一名安全管理人員跟班作業,作業時必須由一名有經驗的老工人在現場觀察頂板,指揮現場作業,發現險情時及時通知作業人員由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7、處理冒頂作業時,必須有瓦斯員現場跟班,隨時檢查作業點極其回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班組長隨身攜帶便攜式甲烷報警儀,隨時檢測工作面瓦斯情況。當工作面有害氣體濃度超限時,瓦斯員必須通知作業人員立即撤到新鮮風流處,并馬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當工作面風量不足時,必須停止作業。只有當作業點及其回風流中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時,方可允許作業人員重新作業。8、處理冒頂時,臨時支護必須及時可靠,嚴禁空頂作業。9、處理冒頂處,要備足木頭、背板,撞楔板等處理冒頂所用的材料。遇易抽冒段或發生抽冒時,嚴禁大量出渣,必須用備好的撞楔(30mm×100mm×1400mm,其中一端是尖頭)將頂幫部位打上撞楔管理好,然后再進行改換棚工作。10、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處理頂、幫的活矸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用長木棍或釬桿處理活矸、活石,嚴禁違章作業。11、處理冒頂時,必須首先切斷通往該處的電源,并保證在用電氣設備的安全。必須保護風、水管路、電纜和設備,防止損壞。12、架設的棚子,梁、腿接口要嚴實合縫,不得出現前缺后窮。棚腿必須打在實底上,整架棚子在同一平面上。13、整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噴霧降塵、灑水降塵等制度。14、強化現場管理,保證作業安全。15、所有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在工作前由負責人帶領所有人員沿避災路線行走一次。16、如遇特殊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補充措施。17、其他未敘事項均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及礦有關規定執行。(二)、安全保證措施1、入井作業前,必須組織作業人員對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學習,熟悉作業地點,作業順序和避災路線。2、管理人員必須分班現場指揮作業,加強井下現場管理;作業人員不能少于5人,有3年以上整修巷道經驗的人擔任安全責任人。3、整修作業必須有專人觀看頂板等情況,發現險情,及時通知作業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4、瓦斯超限時,嚴禁作業;通風不暢時,嚴禁作業;有安全隱患時,必須停止工作。?(三)、強制執行措施1、整修作業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其附近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整修工作。2、加強通風工作,必須有瓦斯員現場跟班檢查,發現瓦斯超限等異常情況,馬上停止作業進行處理。3、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否則對違章人員從嚴處理。4、作業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作業;在扒腿窩,拔腿子時必須有人觀察頂板。5、必須先對作業點10米內的支架進行加強支護;嚴禁先回后支;杜絕空頂作業。6、管理人員必須分班現場指揮,作業人員必須服從現場負責人指揮。(四)、培訓教育措施1、整修巷道作業人員,身體素質好,工作經驗豐富。2、所有參與作業人員必須學習安全技術措施。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冒頂預兆;發現有冒頂預兆時及時撤人到安全地點。4、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熟悉避災路線。5、每班作業前,班組長強調一次工作重點和安全注意事項。七、避災路線1、避瓦斯、火災、煤塵路線(1)回風順槽作業點→K3運輸石門→井底車場→副井→地面;(2)運輸順槽作業點→K3下山→K3運輸石門→井底車場→副井→地面。2、水災、頂板一般事故避災路線(1)回風順槽作業點→采區回風上山→總回風平巷→地面;(2)運輸順槽作業點→運輸上山→采區回風上山→總回風平巷→地面。本措施未涉及部分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作業規程》、《操作規程》的規定執行。救助站制度
篇3:綜采工作面運輸機頭安全出口補充措施規程
機,從轉載機煤幫側進入工作面需跨越轉載機,因轉載機煤幫側安全距離小,又有電纜敷設,行人很不方便,且由過橋跨越轉載機時,因過橋距頂板距離矮,過人很困難并存在很大安全隱患。根據實際情況,從工作面三角區跨越前刮板輸送機進入工作面,為了行人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1、跨越前刮板輸送機需經過工作面三角區,為防止三角區片幫煤傷人,必須做好敲幫問頂工作。
2、每次采煤機割完機頭三角煤后,機頭處支架要接頂嚴實,并打開護幫板,必須由有經驗的師傅處理三角區片幫煤,直至安全為止。
3、生產過程中嚴禁私自跨越前刮板輸送機進入工作面。
4、行人如需從機頭進入工作面時,必須服從機頭端頭工統一指揮,停止前刮板輸送機并閉鎖,然后安排行人通過,未經允許不得通過。
5、行人在跨越前刮板輸送機通過時,首先觀察工作面三角區有無片幫現象,確認安全后方可通過。
6、行人跨越前刮板輸送機通過時,要快速通過,不得在機頭處停留。
7、行人通過時,嚴禁任何人在附近操作支架。
8、在拉架和推移前刮板輸送機時嚴禁行人通過。
9、行人跨越前刮板輸送機通過時,要注意腳下煤塊,電纜等,防止絆倒摔傷,并注意頭頂高度,防止碰傷頭部。
10、前刮板輸送機運行過程中嚴禁行人通過。
11、前刮板輸送機機頭處浮煤要及時清理干凈。
山煤集團左云韓家洼煤業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