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工藝裝置及設備設施危險因素分析
1、液氧汽化使用到的原料為液氧,汽化過程中的火災爆炸危險性,主要是由它本身具有的化學活潑性和助燃性決定的。氧能加速物質的燃燒,又能促進物質的自燃。如油脂、瀝青與純氧接觸能引起自燃,工作服在含高濃度氧氣的空氣中,碰到火星就會劇烈燃燒。在一定條件下,鐵等金屬亦能在純氧中燃燒,輸送氧氣的鋼管,因氧氣流速過大而引起燃燒將鋼管燒融。但生產工藝不復雜,生產主要危險有害因素為火災、爆炸、凍傷。2、液氧注罐和貯存過程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靜電、可燃物引起的爆炸、燃燒以及凍傷等。將液態氧從槽車中注入貯罐過程中,由于液體的高速流動會產生靜電作用,形成靜電危害;注入過程中可能會由于人員誤操作或設備密封不嚴而發生泄漏事故,進而造成人員凍傷、遇可燃物質形成火災危害等。液氧在貯存過程中也有可能因設備泄漏而造成危害的事故發生。所以生產過程中應做好設備的防泄漏工作,同時做好操作人員安全培訓工作。3、液氧輸送過程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靜電、凍傷等,液氧在管道內高速流動會形成靜電危害,加壓過程中由于密封不嚴而發生泄漏、爆炸事故,所以生產中應做好防泄漏工作。4、液氧經汽化器汽化過程中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靜電、凍傷、爆炸等。液氧經汽化器汽化,流速過快會形成靜電危害,同時液體汽化會吸收熱量,管道周圍的溫度較低,人員接觸會發生凍傷事故。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形成相變,在體積變化較小的情況下壓力瞬間膨脹,產生很高的壓力,所以生產中設備的抗壓性能要求較高。5、液氧儲槽一旦受高溫、高熱,容器內壓力突然增大,安全附件失靈,有開裂爆炸的危險。6、液氧儲槽由于有低溫液氧,一旦泄漏,對作業人員有低溫灼傷的危險。7、液氧儲槽若安全附件失靈,貯槽受腐蝕承壓能力下降,可引起貯槽爆炸。8、操作失誤:因操作人員操作技能差或精神不集中或未按要求操作造成工藝操作事故。如出現超壓、液位超標、液位抽空,或緊急處理時處置不當易引起生產事故。9、腐蝕:本項目生產中使用介質具有腐蝕性,加上環境對設備的腐蝕作用將縮短設備使用壽命甚至腐蝕穿孔,從而導致生產事故的發生。10、液化氣體蒸發為氣體,體積會迅速膨脹(液氧與氧氣體積比為1:800),故在密閉容器內可能因膨脹使容器壓力升高,引起容器超壓爆炸。富氧易燃、各種火種(如明火、暗火、電火花、雷電等)均有可能引起火災和爆炸。液氧蒸發為氧氣時,能被衣服等織物吸附,當有任何火源存在時,如抽煙細小的火星存在時可以引起閃爍燃燒,瞬間即可把衣服等織物燒光發生人身事故,會引起著火燃燒或爆炸。11、液氧與油、油脂、瀝青、煤油、油漆、織物、木材及各種可燃物質接近時不需火源都極易著火燃燒;液氧與可燃物質接觸時,會因撞擊而產生爆震。所有可燃物質和液氧混合時,都潛在著爆炸的危險性。12、富氧對人體能產生傷害,氧中毒,因此本項目存在因氧氣泄漏對現場作業人員產生危害。在工藝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的是:①控制液流量,保證液氧到達充氣排時全部汽化,否則,如有尚未汽化的液氧進入氣瓶會發生爆炸事故;②液氧存在于零下一百多度,在汽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所以汽化過程中的管道、容器等溫度過低,要防止人員接觸凍傷;③壓力表、溫度表、安全閥都屬強檢儀表,應注意在檢測過程中不能用油、接觸油,以防與氧反應發生事故;④管道、閥門、墊片等,不能用橡膠等有機類材料,以防發生火災事故。13、管道歪曲、彎頭內不平滑、管中雜質(如鐵銹、焊渣等)及配件中的可然物(油脂、溶劑、橡膠等)、閥門開啟急劇有引起火災、爆炸的危險。14、當貯槽已經排空液體,又不能馬上進行加熱時,必須立即關閉全部閥門。因為槽內溫度很低,濕空氣會通過相連的管道侵入內部,造成結冰堵塞管道的事故。15、防靜電裝置:生產設備和管道如未采用靜電接地裝置,氣體在管道中流動會產生靜電,易使靜電積聚形成火花;生產現場使用的靜電導體制作的操作工具未接地,因靜電積聚產生火花;工作人員作業時穿戴化纖、絲綢衣物,容易因摩擦產生靜電火花,從而形成火災爆炸的隱患。16、防雷裝置:廠內建筑物及設施、設備未采取防雷的防護措施,遇雷擊易使建、筑物垮塌,造成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其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呈現很高的沖擊電壓,可擊穿與鄰近的導體之間的絕緣,造成二次放電,可引起火災和爆炸。雷擊低壓線路時,雷電侵入波將沿低壓線傳入戶內,雷電波侵入建筑物可引起火災或爆炸。
篇2:液氧液氮操作規程
一、概述
1、目的:本規程指導操作人員如何正確使用液氧、液氮
2、使用設備:低溫液體儲槽、氣化器、穩壓裝置
3、引用文件:
二、操作步驟
1、供氣前準備工作
1.1檢查儲槽內壓力是否正常。
1.2緩慢打開出液閥,待槽內壓力至所需壓力時,打開減壓閥前閥。
2、供氣程序
2.1壓力穩定后,打開出液閥。
2.2打開蒸發器后的供氣閥門,氣站開始工作。
3、關閉程序
3.1關閉出液閥,增壓閥。
3.2關閉減壓前閥,使氣站處于停用狀態。
4、故障處理程序
4.1壓力過高,打開放空閥降壓。
4.2壓力過低,打開增壓閥(及增壓開關)進行增壓。
4.3當安全閥因壓力過高而起跳時,打開放空閥,降低儲槽壓力,
然后關閉安全閥,密切注意儲槽內的壓力變化。
4.4發現漏液時,采取必要的措施,然后通知工廠設施科。
三、運行參數
1、氧氣、氮氣輸送壓力不得低于0.45Mpa,不得超過0.6Mpa。
2、正常情況下出液閥和調壓閥前后閥常開,放空閥常閉。
3、液量低于儲量的25%時,擋班應及時通知供應商,當聯系發生困難時及時匯報動力主管,聯系送氣。
四、維修
1、巡視人員不得隨意撥弄閥門,減壓裝置,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工廠設施科。
2、修理工作,由BOC氣體公司專業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五、巡視檢查(接交班、5S工作)
1、巡視人員對液氧、液氮儲槽必須做到每小時抄表一次,并作好記錄。
2、加液時必須在現場監護,加液壓力不能影響生產。
3、做好加液數量統計,并記錄。
4、液氧、液氮儲槽充液后,24小時內應密切注意儲槽內的壓力變化,如壓力波動較大,應立即排放,保持壓力正常。
5、密切注意液槽的儲存量,若達到規定下限,應及時聯系送氣。
6、蒸發器結霜嚴重時,及時作好除霜工作。
六、安全措施
1、操作人員開閉閥門管道附件時,必須戴好防凍用具。
2、對于設備、管道、閥門的解凍,只能用水沖,嚴禁敲打,火烤和電加熱。
3、液氧儲槽嚴禁油類,嚴禁酸、堿、油物質接觸設備。
4、液氮儲槽泄漏,人員當心窒息。(放空時,盡可能遠離)
5、非工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液氧、液氮區域
七、環境保護
防止泄漏、節約能源。
篇3:液氧液氮液氬貯槽安全操作規程
一、使用前的準備工作1.氣密性試驗:貯槽完成安裝,或者內筒恢復常溫后,在充入低溫液體前應進行系統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為貯槽的最高工作壓力,試驗用氣為無油干燥空氣或干氮氣,試驗時間不得小于4小時。2.吹除處理:氣密性試驗合格后,需要干燥無油的空氣對貯槽內筒系統進行吹除處理,用以去除潮濕空氣,系統在用干燥空氣或氮氣吹除之后,還應用產品氣體吹除,直到排除氣體純度打到要求為止。3.閥門儀表的檢查:在充入低溫液體前必須認真檢查閥門是否處于正確的啟閉狀態,儀表指示是否正確否則應予以調整。
二、充液1.首次充液(指內筒處于熱狀態的充罐),其步驟如下:A.聯接充液管線;B.對充液管路進行吹除,在V2、V3開啟前,由液源排出閥向輸液管內放入少量液體外,同時打開E2閥,對其管路進行吹除,以清除管道中潮濕空氣和灰塵雜質;打開E1及MV閥、G閥,并啟動夜面計(全開L1、L3閥關L2閥);C.打開V2,由上部進行,此時由于內筒處于熱狀態,V2閥開度要小,使管路和內筒逐漸冷卻至所充低溫液體的溫度,待E1穩定排氣時,可開大V2,加快充裝速度;D.待液位計指示有液體時,打開V3,關閉V2,改上部進液為下部進液;E.當MV閥噴出液體時,說明已充滿液體應立即關閉V3,停止充液,同時打開E2,排除管路中的殘余氣液;F.充罐結束,卸下充液線管。補充充液程序與首次充液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內筒已有低溫液體,不需要冷卻內筒,因此,吹除管路后即可由V3閥進液。另外,從壓力角度可以分為無壓充罐和帶壓充罐。無壓充罐—充罐過程中,E1始終開啟,使內筒和大氣相通,因此叫無壓充罐。帶壓充罐—充罐過程中,E1關閉,槽內壓力高于大氣壓力,因此叫帶壓充罐,帶壓充罐時內筒壓力不得高于該貯槽最高工作壓力。首次充液均采用常壓充罐,補充充液可以采用帶壓充罐;液位高度直接顯示在液體計上,需顯示容積(單位:M)按一下“液體容積”鍵即可。
三、增壓1.關閉E1閥;2.確定V4閥已經全開。3.緩慢打開V1閥,使液體進入增壓汽化。4.排液速度較快,內筒壓力下降,可開大V1閥。5.當不需要穩定內筒或停止向外供液時,應關閉V1閥。由于貯槽設置有A閥,在整個增壓過程,貯槽會自動保持壓力的穩定,在第一次增壓時,應調整A閥的啟閉壓力,使之達到工作要求,A閥的關閉壓力應等于需要的工作壓力,壓緊上部調節螺栓,為提高開啟壓力,反之降低開啟壓力。
四、排液排液有兩種方式:1、向汽化器排液。當貯槽內壓力達到要求后,即可打開V5閥向外供應液體。2、自液體進出閥(V3)排液。五、貯存液體貯存分為常壓貯存和帶壓貯存兩種方式1、常壓貯存常壓貯存過程中,F1閥始終開啟,讓自然蒸發氣體,因此閥排至大氣,貯嘈壓力不至于升高。2、帶壓貯存帶壓貯存過程中,F1閥關閉,由于自然蒸發的氣體留在槽內,內筒壓力將逐漸升高,此時液位計、壓力表應投入運行,當內筒壓力打到工作壓力時應立即打開F1閥泄壓。當長期貯存液體時,在貯存期間(無論何種貯存方式)應定期對液體中的碳氫化合物進行分析檢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檢查其乙炔濃度不得超過0.5Ppm.否則應將槽內液體排盡或者補充液氬,使貯糟乙炔含量小于0.5Ppm.。
六.維護1.絕熱性能保護對于低溫液體貯運設備重要要求之一,是要有良好的絕熱性能,蒸發率要小,而真空度的好壞又是絕熱性能的關鍵,珠光砂在常溫常壓下的熱系數為0.5Mm2K,而真空主在66.7—1.33Pa范圍內導熱系數卻是0.0026W/m2K.由此可見,在其他條件(因傳量Q=KF)相同的條件下夾層有滿意的真空度,傳入熱量相差20倍.。貯槽真空一旦被破壞,就無法貯存低溫液體.因此應特別注意槽的真空度,貯槽的外筒防爆裝置和抽空閥是直接接通真空夾層的,在夾層真空度沒有被破壞時,或不需要補充珠光砂重抽真空時,不得拆弄該裝置,抽空閥設備出廠時做鉛封,說明不得任意搬動,否則將破壞其貯槽真空度。.低溫槽的外殼屬于外壓容積,外殼承受著大氣壓力,嚴禁敲打碰撞免于外殼受到損壞,也不得處于50℃的環境之中,影響真空度,降低絕熱效果。..2.真空檢查及再抽真空貯液槽的真空度半年檢查一次.要測量時,只要將金屬熱偶規管上的護蓋擰下,插入熱偶真空計的插頭,即可明知夾層真空度具體操作按真空計的使用說明書進行。.貯槽使用幾年后,真空度可能降低到66.7Pa以下,需要重抽真空,提高絕熱性能重抽真空以前應將槽內液體排盡,并用80—100℃的干燥無油空氣或氮氣加溫吹除直至常溫,接好真空管道,首先開泵抽出管中濕空氣,然后打開真空閥進行抽空。.3.正常檢查A.閥門是否處于正確啟閉位置;B.壓力表、液體計是否準確可靠;C.設備管道、閥門有無泄漏、堵塞現象;D.按規定對安全閥定期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