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軋工段工作崗位職責
1、接班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詳細了解上一班的生產情況,檢查本工段所用的工具是否安全可靠,氧氣、乙炔是否有漏氣。
做好接班前的換輥工作,接班后根據軋輥的使用情況和規定及時換輥,并負責軋機輥縫的設定和導板、衛板的安裝與調整。
負責按照生產計劃與工藝要求設定,調用軋制程序,并修改相關參數,負責生產過程的啟車監控與停車(操作臺)。
調整工負責軋機的調整、導位的使用維修與更換,并負責鋼帶的幾何尺寸設定,合理分配,各架壓下量,嚴格執行技術操作規程,以保證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并做好檢驗記錄。
負責處理生產過程出現的工藝、設備操作事故并分析查找原因收集各種數據以利于今后生產工作中借鑒。
負責本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本崗位的危險源(點)的管理,對生產中出現的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意見。
救助站制度
篇2:粗苯工段職業危害規定
粗苯是煤熱解生成的粗煤氣中的產物之一,經脫氨后的焦爐煤氣中含有苯系化合物,其中苯為主要物質,所以稱為粗苯。由此可見,粗苯對人的危害和苯是類似的。
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有毒液體,能與醇、醚、丙酮和四氯化碳互溶,微溶于水。苯具有易揮發、易燃的特點,其蒸氣有爆炸性。經常接觸苯,皮膚可因脫脂而變干燥,脫屑,有的出現過敏性濕疹。國際衛生組織已經把苯定為強烈致癌物質,長期吸入會破壞人體的循環系統和造血機能,導致白血病。
此外,婦女對苯的吸入反應格外敏感,妊娠期婦女長期吸入苯會導致胎兒發育畸形和流產。專家們稱之為“芳香殺手”。
現在預防苯中毒的方法只有三種:
改善工藝流程;
加強通風改善環境;
注意個人防護。
作為個人來說最容易實現的是第三點,避免接觸這些環境,對工作環境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立刻解決。行業人員按規定操作,定期體檢。
職業危害的預防措施
(一)、接觸粗苯的設備場所必須嚴格遵守安全制度,按規定穿著防護服裝,帶好防毒口罩和防護眼鏡、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二)、不準在有苯汽設備與場所處吸煙、吃東西、喝水。
(三)、接觸有害氣體的員工班后要洗澡,工作服一定單獨儲存并經常清洗,嚴禁將工作服帶入其它場所或家中。
(四)、通風排毒排塵設備和局部排氣排風設備實行定人定崗管理,定時開閉,嚴格按規定跟班操作。
(五)、每年進行一次全體員工健康檢查,接觸有害氣體設備場所的員工實行上崗前和離崗后健康檢查
三、勞動防護與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1.總則
1.1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有關規定,保障員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健康,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的侵害,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包括職工保健管理制度,勞保用品管理發放制度,職工保健、營養津貼審批發放制度,職工健康、特殊工種和有害作業人員定期體檢制度。
1.3本制度適用于我廠粗苯工段操作人員。
職工保健管理制度
2.1崗位操作工時生產勞動的主要群體。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職工在工作中因身體原因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制定本制度。
2.2針對崗位職工大多在生產第一線的勞動狀況,每一年必須對職工進行體檢,并建立衛生檔案。發現患病的應及時給予治療。
2.3女工在月經、懷孕、哺乳期間,所在部門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2.4不得在女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內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解除勞動合同。
2.5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的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2.6職工在其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市勞動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職工對處理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保用品管理發放制度
3.1為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管理,減少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止傷亡事故,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結合我廠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3.2勞動保護用品和勞動保護檢測儀器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特殊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檢測儀器,必須是經過勞動保護監察機構及其指定的檢驗單位鑒定合格的產品。
3.3根據各工種的工作性質和勞動條件,為操作工配備齊全符合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對特殊防護用品,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定期檢驗,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進行更換。
3.4禁止將發放的勞動防護用品轉賣。
3.5對于粗苯區域及有靜電危險發生的場所,嚴禁穿戴化纖防護用品和帶釘鞋入內。
3.6各操作工應努力維護特殊防護用品的完好、安全、可靠,嚴禁將特殊防護用品挪作他用。
3.7職工應按規定要求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附:勞保用品的發放范圍、使用年限及享受對象。
序號
項目
使用期限
數量
享受對象
01
工作服
1個月
2件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2
安全帽
12個月
1頂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3
掛膠手套
1個月
1副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4
膠皮手套
1個月
1副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5
勞保鞋
12個月
1雙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6
防毒口罩
1個月
1只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篇3:車間工段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安全對策措施
****工段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對策措施
****工段建于****年4月,于****年5月試車并投產運行,其間經過兩次大的改造:****年6月在原有三臺自動卸料式離心機的基礎上,增加了三臺三足式離心機;同年12月在干燥室北墻又擴建增設了一臺E*—300型沸騰床及配套設施。至此;****工段已具備了30噸的月生產能力。該工段共有工作人員54人,其中工段長、副工段長(兼技術員)各一人,材料員一人,班長4人。按工藝流程分布,二樓走廊南面(從東到西)為:合成裂解崗位,占地約48㎡,內設兩臺容積為10m3攪拌式裂解罐、一個1m3三甲基計量罐、一個1.5m3苯胺計量儲罐和一個5m3甲醇預冷儲罐,為獨立操作間;西墻開一人流門,通往水解、結晶崗位,占地約135㎡,設有一臺容積為12m3水解罐、四臺8m3結晶罐、一個2m3甲醇計量罐、一個2m3氨水計量罐和一個2m3純化水計量罐,南露天平臺設一個2m3鹽酸計量罐。室內北墻正中設有一間6㎡的操作觀察室,左右各設一個室內消防栓,西門口設有四個8㎏干粉滅火器;沿室內樓梯間通往一樓離心崗位,占地約180㎡,設有三臺容積為200㎏自動卸料式離心機、三臺容積為180㎏三足式離心機、兩臺板框壓濾機和兩臺快開壓濾機、兩臺水解磁力泵和兩臺裂解磁力泵;北墻西面開一東西過道直通廠房西路,過道北面為合成干燥崗位,分為6㎡干燥控制室和130㎡操作間,設有兩臺GFG—200型和一臺FG—300型沸騰床及控制器、三臺引風機、一臺顆粒劑及粉塵收集器;干燥操作間東臨真空泵房,內有三臺真空泵和三個真空緩沖罐;過道內及離心崗位共設有16具8㎏干粉滅火器和兩個室內消火栓。
整個二樓走廊北面(從東到西)為:合成物料儲存間(其中存放五氯化磷500㎏/日)、男女更衣室、配電室、回收控制室、****工段辦公室、實驗室、空調房,走廊內設有16具8㎏干粉滅火器和兩個室內消火栓,走廊寬2.5米,長35米,東西兩頭各設安全門沿樓梯直通樓外;三樓為一個10㎡淋浴室和一個80㎡會議室。一樓南樓檐下為合成罐區(從東到西)設有:一個2m3三甲基儲罐、一個16m3液氮儲罐、二個15m3甲醇成品儲罐、一個8m3氨水儲罐、一個10m3苯胺成品儲罐、三個15m3二氯甲烷成品儲罐、一個15m3廢二氯甲烷儲罐、一個25m3甲醇粗品罐、一個5m3液堿儲罐、一個25m3甲醇成品罐、一個40m3廢甲醇母液儲罐、二個40m3苯胺廢液儲罐、一個5m3苯胺成品儲罐;露天存放著二個10m3臥式甲醇半成品儲罐和一個2m3濃鹽酸儲罐、一個5m3稀鹽酸儲罐;廠房西頭為四個合成回收蒸餾塔。
其主要生產工藝流程為:****然后經檢驗入庫。
根據國家標準《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的事故分類,****工段作業場所危險、危害因素如下:
序號作業場所危險、危害因素1合成裂解崗位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腐蝕、機械傷害、觸電2
水解、結晶崗位
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腐蝕、機械傷害、觸電3
離心崗位
火災、爆炸、中毒窒息、機械傷害、觸電4
合成干燥崗位
火災、爆炸、粉塵、機械傷害、噪聲、觸電5真空泵房火災、機械傷害、噪聲、觸電6合成物料儲存間火災、中毒、窒息7辦公區、配電室火災、中毒窒息、觸電8合成罐區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腐蝕、高處墜落9建(構)筑物作業場所不良:通風不良、作業環境亂、安全通道缺陷、有害光照
針對以上作業場所危險、危害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后果,可采取如下整改措施:
一、合成裂解崗位;水解、結晶崗位;離心崗位;合成干燥崗位等生產場所的安全對策措施:
1、在操作間安裝可燃氣體濃度監測器,有效控制合成崗位有機溶媒在空氣中的濃度。監測器必須24小時有人監護。
2、設備靜電接地安全可靠,管道閥門、法蘭靜電連接安全可靠,不得缺失,防止靜電積聚、靜電火花。嚴禁外來人員在生產區穿釘子鞋、化纖服裝流動及撥打手機。防爆電器密閉可靠,嚴禁使用非防爆電器。
3、在裂解罐上安裝安全泄壓裝制或排氣管道,消除或減低爆炸威力;修復風機,增大風機功率,增加排送風口;加強員工安全、工藝操作規程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目前裂解罐現狀:在裂解過程中,由于高溫反應,內壓增大并伴有毒氣、酸霧產生。原安裝的排氣管道連接在風筒上,風機已損壞不能使用,再加上員工反映從風筒內經排氣管道往罐內滴水,所以將排氣管道閥門關閉,停止使用。員工在操作過程中解決泄壓的辦法是將罐蓋打開一條縫,從而造成有毒氣體、大量酸霧外泄,操作間煙霧彌漫。由于風機損壞,裂解罐上方抽風罩形同虛設。員工在操作過程中不嚴格執行安全、工藝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意識差,跑冒滴漏嚴重;現場管理意識淡薄,積料積水衛生差,致使現場煙霧始終繚繞不斷;操作間房門開敞,有毒酸霧竄至辦公區、配電室等,造成設備、電器等腐蝕嚴重,埋藏事故隱患。
解決酸霧其根本在于設備本質的完好,送排風系統作為輔助設施,可以彌補其不足。目前,水解、結晶崗位,離心崗位和干燥崗位的送排風系統設計布局合理,唯有風筒和軟連接有幾處破損。只有在合成裂解崗位北墻再加兩個低位排風口和兩個中位排風口,上方引接一段風筒增設兩個送風口,增大風機功率,增強全面排風能力。再好的設備、再好的送排風設計,如果管理跟不上,只能曇花一現。
4、安裝離心機變速器,防止電機負荷。完善制動裝置,應變異常。
5、設備轉動、運轉過程中,嚴禁用手或持工具操作,避免操作不當造成傷害。
6、禁止明火、吸煙;防止摩擦撞擊引起的火花。
7、設備、管道、容器應密閉,防止跑冒滴漏。要求操作員工,按現場管理達標100條嚴格執行。
8、嚴格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對機械設備、消防設施器材的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加強對操作員工的安全和防火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合成物料儲存間、辦公區、配電室安全對策措施:
1、合成物料儲存間應安裝排風扇,保持良好通風,由于儲存五氯化磷,嚴禁用水拖地,以保持室內干燥減少酸霧。
2、嚴禁攜帶一切火種進入辦公區,關閉手機等一切非防爆通訊設備。消防設施、器材定點放置,嚴禁挪用和隨意更換位置。
3、確保配電室通風良好,門窗、孔洞機及溝道應關閉和封堵,防止小動物鉆入。配電室應備有可靠的絕緣設施及安全用具,并配備可用于帶電滅火的消防器材。
4、加強防火防爆區電器巡檢及維護保養制度,落實責任人,確保電流、電壓、功率因數、溫度等正常,連接點無松動、過熱跡象,聲音正常、無異常氣味并保持清潔。
5、各電機的控制回路可根據需要裝設過載保護器,防止電器元件發熱起火。
三、合成罐區安全對策措施:
1、嚴格執行現場管理達標100條,杜絕跑冒滴漏,嚴禁泄露、溢罐事故的發生。
2、加強個體防護,配備合適的防護用品。
3、保持罐區場所清潔,對廢棄物、溢出物加以適當處置。
4、對易燃易爆溶媒罐安裝溫度、壓力、流量等指示器,防止超溫、超壓,防止物料泄露起火爆炸。
5、消除點火源,做好電機的防爆處理,靜電接地、連接良好。
6、保持罐區通道暢通,消防設施、器材定點放置,嚴禁挪用和隨意更換位置。
四、建(構)筑物危險、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對策措施:
由于設計的缺陷,給****工段的生產區域造成諸多危險、危害因素,致使作業場所狹窄,人機操作環境沒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作業環境雜亂,未有足夠的物料、工具存放空間,經常造成安全通道堵塞;作業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操作場地酸霧彌漫、視物不清;通風系統效率低,不能有效送排風,增加了職業病的危害;罐區空間狹窄,設備容器擁擠,操作維修保養不便,增加了設備的不安全狀態。以上不利因素非較短時間內所能改變,只有通過加強管理,嚴格員工的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員工的安全和防火意識,杜絕違章操作,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和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