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轉化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轉化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6660

1、本工段的主要任務:將凈化合格的SO2氣體借助觸媒作用,催化氧化為SO3氣體送入吸收崗位。2、轉化崗位工藝流程簡介:

1--轉化風機,2--3Ⅲa換熱器,3Ⅲb換熱器,4--Ⅰ換熱器5--轉化器,6--Ⅱ換熱器,7--Ⅳb換熱器,8--Ⅳa換熱器,9--第一吸收塔,10—第二吸收塔,11—尾氣吸塔3、轉化工段主要控制指標操作指標控制參數操作指標控制參數一段進口420±5℃一段出口570-600℃二段進口470±5℃二段出口490-500℃三段進口430±5℃三段出口435-445℃四段進口420±5℃四段出口425-435℃SO2濃度8.0-9.0%總轉化率≥99.5%風機軸溫≤60℃觸媒升溫速度<30℃/h4、轉化工段主要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1轉化風機4轉化一段電加熱器2換熱器5轉化二段電加熱器3轉化器6轉化風機油站5、轉化工段開停車操作程序5.1開車準備5.1.1開車前關閉各冷激閥、放酸閥、風機進口閥、第Ⅳa、Ⅳb之間副線閥以及Ⅲa、Ⅲb之間副線閥;5.1.2打開風機出口閥、回流閥、Ⅰ換熱器和Ⅱ換熱器副線閥、壓力計;5.1.3檢查電器和儀表;5.1.5.1.4檢查風機潤滑油、冷卻水。5.2新系統或長期停車后的開車5.2.1開車升溫前2小通知干吸崗位進行酸循環;5.2.2升溫主要控制一、四段觸媒進口溫度,開始升溫時風量可適當逐步加大,電加熱器電爐組數逐步增加,控制升溫速度為<30℃/h,當一段進口溫度上升緩慢時,逐步減小風量,當一、四段進口溫度達到380℃時通知沸騰爐點火。5.3新觸媒的硫化飽和維持一段觸媒進口溫度在400℃左右約2小時,通入濃度約3%的SO2氣體,控制一段升溫速度<30℃/h,一段出口溫度不得大于600℃,在550℃若溫升仍然很快,則降低氣濃來控制,若在小于600℃范圍內溫度有回降,表示一段觸媒已飽和,然后提高進口氣濃。其余各段依此進行,都硫化飽和后轉入正常操作。5.4正常操作轉化轉入正常開車后,首先要嚴格控制一段進口溫度,當一段反應后,用一段反應熱提高二段進口溫度使二段反應,并逐步關閉Ⅰ換副線閥調節二段進口溫度,二段反應后,用二段反應熱提高三段進口溫度,使三段反應,并逐步關閉Ⅱ換副線閥調節三段進口溫度;四段進口溫度由四段電加器控制,開車后,四段很快反應,此時可逐步開大風機氣量,在保持一、四段溫度不降的情況下,逐步關閉電加熱器,用各段冷激閥和副線閥調節各段溫度至正常指標。5.5短期停車后的開車:首先檢查各閥門開啟情況、觸媒層溫度及各設備正常情況,若觸媒層溫度低于400℃時則投入電爐升溫,通氣時氣濃、氣量可比正常情況適當降低,當一段觸媒層溫度升到400℃后,逐步轉入正常操作。5.6停車:5.6.1長期停車8小時前通知干吸崗位提高循環酸濃度;5.6.2沸騰爐停車后,維持一段進口溫度大于400℃,打開電除霧器人孔,用干燥的熱空氣對觸媒進行熱吹,當熱吹(一般熱吹16小時左右)到SO2+SO3濃度之和小于0.03%時,方可冷吹降溫;5.6.3若在短期內不扒觸媒的情況下,可不進行冷吹。5.6.4若是短期停車,停車前適當提高轉化器各段進口溫度;5.6.5通知沸騰爐停車后再停轉化風機,然后關各冷激閥、副線閥等,停車期間注意轉化各段溫度的變化。6、轉化風機的開停車操作6.1開車:6.1.1開車前打開出口閥和回流閥,關閉進口閥;6.1.2啟動油站油泵,油站出口油壓調節到≤0.4MPa,若油壓低于0.2MPa時備用油泵自動啟動。6.1.3油站供油正常后,手動盤車數次后,降壓啟動風機,當啟動切換到正常運轉后再緩慢地打開進口閥和關閉回流閥至正常操作風壓。6.1.4一般正常潤滑油溫保持在38℃-43℃,出口潤滑油溫不允許超50℃,出口油溫達40℃時,開冷卻水。油箱內有電加熱器、冷卻水管組,操作工要根據需要開、停加熱器和開、關冷卻水來調節油溫。潤滑部位油壓控制范圍0.15-0.4MPa、油溫控制范圍≤65℃。潤滑部位軸承溫度大于75℃時,與電機自動停車聯鎖。6.2停車:先打開回流閥、關閉進口閥,然后停風機,當風機停止轉動后再停潤滑油泵。停車期間要定時盤動風機以防卡死。7、二氧化硫風機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7.1開車前應仔細檢查本崗位所屬設備的安全裝置;檢查各電器、儀表、照明等齊全完好,各工器具、防護用品齊備,地腳螺栓緊固,閥門靈活好用,安全裝置齊全完好,各盲板、閥門處于所需狀態、盤車、試機合格。7.2嚴格執行崗位操作法,加強與各崗位聯系,嚴格控制各項指標,保證各項參數;加強巡回檢查,杜絕“跑、冒、滴、漏”現象。7.3經常檢查油箱中的油位,不得低于允許的最低油位線,定期加油;7.4經常檢查潤滑系統油壓、油溫、供油狀況和回油狀況;7.5經常注意聽測風機聲音,有異常聲響,立即判斷和匯報解決;7.6注意進吸收塔進口溫度,并注意調節到指標范圍。7.7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并向值班長、調度室報告:7.7.1突然斷電、斷水;7.7.2機器任何一部分冒煙;7.7.3油溫急劇升高,即使只有一個軸承的出油溫度高于70℃,并無法使其降低;7.7.4油壓降至下限值以下而無法使其升高時;7.7.5風機或電機突然發生強烈振動,或有明顯的碰撞、摩擦聲以及其它異常聲響;7.7.6風機房中二氧化硫突然發生嚴重泄漏。8、轉化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8.1轉化崗位的操作要及時與焙燒、凈化、吸收等崗位聯系,嚴格控制轉化各段溫度,提高轉化率,降低尾氣二氧化硫含量,減少污染。8.2生產過程中,加強巡回檢查,嚴密注意溫度升降情況,遇有特殊情況時,應冷靜分析、準確判斷、果斷采取措施,嚴禁拖拉或盲目操作。8.3清理觸媒時,須將轉化溫度降低到50℃以下,二氧化硫吹凈至15mg/NM3以下,方允許進入轉化器內作業;篩分或裝填觸媒,必須穿戴專用的防護服、鞋和防毒面罩,作業完畢必須認真沐浴、漱口、刷牙后方可進食。8.4嚴防設備泄漏。若發生中毒事故應及時進行搶救,必須將傷員轉移至上風向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人工呼吸等,盡快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并及時報告值班長、調度室和相關領導。9、轉化工段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五氧化二釩有毒物質的性質、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9.1二氧化硫的性質、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標識中文名:二氧化硫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英文名:sulfurdio*ideUN編號:1079CAS號:7446-09-5危規號:23013危險性類別:第2.3類有毒氣體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特臭。熔點:-75.5℃相對密度(水=1):1.43相對密度(空氣=1):2.26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1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臨界溫度:157.8飽和蒸氣壓(kPa):338.42(21.1℃)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6600mg/m3,1h(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h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癥或灼傷。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少數工人有牙齒酸蝕癥。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還原劑、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防護措施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氣體通過次氯酸鈉溶液。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環境資料該物質可嚴重污染大氣,由其形成的酸雨對植物的危害尤為嚴重。廢棄處理把廢氣通入純堿溶液中,加次氯酸鈣中和,然后用水沖入廢水系統。9.2三氧化硫的特性、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標識中文名:三氧化硫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英文名:sulfurtrio*ideUN編號:1829CAS號:7446-11-9危規號:81010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熔點:16.8℃相對密度(水=1):1.97相對密度(空氣=1):2.8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44.8℃溶解性: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37.32/25℃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現與硫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燒傷以至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堿、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鉛、次亞氯酸、過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煙。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廢棄處理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9.3五氧化二釩的特性、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標識中文名:五氧化二釩分子式:V2O5分子量:182.00英文名:vanadiumpento*ideUN編號:2862CAS號:1314-62-1危規號:61028危險性類別:第6.1類毒害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橙黃色或紅棕色結晶粉末。熔點:690℃相對密度(水=1):3.35相對密度(空氣=1):無資料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分解℃溶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濃酸、堿。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無資料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10mg/kg(大鼠經口)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對呼吸系統和皮膚有損害作用。急性中毒:可引起鼻、咽、肺部刺激癥狀,接觸者出現眼燒灼感、流淚、咽癢、干咳、胸悶、全身不適、倦怠等表現,重者出現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皮膚高濃度接觸可致皮炎,劇烈瘙癢。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腎損害、視力障礙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禁忌物禁配物:強酸、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與三氟化氯、鋰接觸劇烈反應。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易(可)燃物、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環境資料無資料。廢棄處理用安全掩埋法處置。10、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序號異常現象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1風機振動,有異常聲響1.檢查風機固定螺栓并緊固松動螺栓;2.停車檢查葉輪是否有附著物并清理;3.檢查葉輪是否腐蝕并維修。2風機軸溫超過允許范圍1.檢查潤滑油濾網是否阻塞并清洗;2.檢查潤滑油濾網是否阻塞并清洗;3.檢查油冷卻器是否阻塞并清理3轉化各段觸媒層溫度后移1.檢查氣濃是否較高或較低,調整氣濃;2.檢查風機風量是否過大,適當降低風量;11、本工段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序號危險因素預防措施1滑跌保持設備,上下樓梯,左右通道整潔有序無油污、泥污,無銹蝕,正確穿戴勞保用品,不能穿拖鞋上崗;2觸電嚴禁濕手開關電路設備操縱按鈕,發現電路故障不得擅自處理,必須由電工負責處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機械傷害檢查維修設備時,必須斷電停止設備運轉后,并掛警示標志告之方可進行檢查維修。4粉塵傷害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塵眼鏡、防塵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5有毒物質嚴格按作業管理規定配戴防毒面具、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同時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操作。12、安全設施序號設施名稱備注1干粉滅火器、防毒面具防護消防設施必須到位,符合防護等級要求2安全帽、勞保服3勞保鞋、防塵帽、防塵口罩

篇2:轉化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本工段的主要任務:將凈化合格的SO2氣體借助觸媒作用,催化氧化為SO3氣體送入吸收崗位。2、轉化崗位工藝流程簡介:

1--轉化風機,2--3Ⅲa換熱器,3Ⅲb換熱器,4--Ⅰ換熱器5--轉化器,6--Ⅱ換熱器,7--Ⅳb換熱器,8--Ⅳa換熱器,9--第一吸收塔,10—第二吸收塔,11—尾氣吸塔3、轉化工段主要控制指標操作指標控制參數操作指標控制參數一段進口420±5℃一段出口570-600℃二段進口470±5℃二段出口490-500℃三段進口430±5℃三段出口435-445℃四段進口420±5℃四段出口425-435℃SO2濃度8.0-9.0%總轉化率≥99.5%風機軸溫≤60℃觸媒升溫速度<30℃/h4、轉化工段主要設備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1轉化風機4轉化一段電加熱器2換熱器5轉化二段電加熱器3轉化器6轉化風機油站5、轉化工段開停車操作程序5.1開車準備5.1.1開車前關閉各冷激閥、放酸閥、風機進口閥、第Ⅳa、Ⅳb之間副線閥以及Ⅲa、Ⅲb之間副線閥;5.1.2打開風機出口閥、回流閥、Ⅰ換熱器和Ⅱ換熱器副線閥、壓力計;5.1.3檢查電器和儀表;5.1.5.1.4檢查風機潤滑油、冷卻水。5.2新系統或長期停車后的開車5.2.1開車升溫前2小通知干吸崗位進行酸循環;5.2.2升溫主要控制一、四段觸媒進口溫度,開始升溫時風量可適當逐步加大,電加熱器電爐組數逐步增加,控制升溫速度為<30℃/h,當一段進口溫度上升緩慢時,逐步減小風量,當一、四段進口溫度達到380℃時通知沸騰爐點火。5.3新觸媒的硫化飽和維持一段觸媒進口溫度在400℃左右約2小時,通入濃度約3%的SO2氣體,控制一段升溫速度<30℃/h,一段出口溫度不得大于600℃,在550℃若溫升仍然很快,則降低氣濃來控制,若在小于600℃范圍內溫度有回降,表示一段觸媒已飽和,然后提高進口氣濃。其余各段依此進行,都硫化飽和后轉入正常操作。5.4正常操作轉化轉入正常開車后,首先要嚴格控制一段進口溫度,當一段反應后,用一段反應熱提高二段進口溫度使二段反應,并逐步關閉Ⅰ換副線閥調節二段進口溫度,二段反應后,用二段反應熱提高三段進口溫度,使三段反應,并逐步關閉Ⅱ換副線閥調節三段進口溫度;四段進口溫度由四段電加器控制,開車后,四段很快反應,此時可逐步開大風機氣量,在保持一、四段溫度不降的情況下,逐步關閉電加熱器,用各段冷激閥和副線閥調節各段溫度至正常指標。5.5短期停車后的開車:首先檢查各閥門開啟情況、觸媒層溫度及各設備正常情況,若觸媒層溫度低于400℃時則投入電爐升溫,通氣時氣濃、氣量可比正常情況適當降低,當一段觸媒層溫度升到400℃后,逐步轉入正常操作。5.6停車:5.6.1長期停車8小時前通知干吸崗位提高循環酸濃度;5.6.2沸騰爐停車后,維持一段進口溫度大于400℃,打開電除霧器人孔,用干燥的熱空氣對觸媒進行熱吹,當熱吹(一般熱吹16小時左右)到SO2+SO3濃度之和小于0.03%時,方可冷吹降溫;5.6.3若在短期內不扒觸媒的情況下,可不進行冷吹。5.6.4若是短期停車,停車前適當提高轉化器各段進口溫度;5.6.5通知沸騰爐停車后再停轉化風機,然后關各冷激閥、副線閥等,停車期間注意轉化各段溫度的變化。6、轉化風機的開停車操作6.1開車:6.1.1開車前打開出口閥和回流閥,關閉進口閥;6.1.2啟動油站油泵,油站出口油壓調節到≤0.4MPa,若油壓低于0.2MPa時備用油泵自動啟動。6.1.3油站供油正常后,手動盤車數次后,降壓啟動風機,當啟動切換到正常運轉后再緩慢地打開進口閥和關閉回流閥至正常操作風壓。6.1.4一般正常潤滑油溫保持在38℃-43℃,出口潤滑油溫不允許超50℃,出口油溫達40℃時,開冷卻水。油箱內有電加熱器、冷卻水管組,操作工要根據需要開、停加熱器和開、關冷卻水來調節油溫。潤滑部位油壓控制范圍0.15-0.4MPa、油溫控制范圍≤65℃。潤滑部位軸承溫度大于75℃時,與電機自動停車聯鎖。6.2停車:先打開回流閥、關閉進口閥,然后停風機,當風機停止轉動后再停潤滑油泵。停車期間要定時盤動風機以防卡死。7、二氧化硫風機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7.1開車前應仔細檢查本崗位所屬設備的安全裝置;檢查各電器、儀表、照明等齊全完好,各工器具、防護用品齊備,地腳螺栓緊固,閥門靈活好用,安全裝置齊全完好,各盲板、閥門處于所需狀態、盤車、試機合格。7.2嚴格執行崗位操作法,加強與各崗位聯系,嚴格控制各項指標,保證各項參數;加強巡回檢查,杜絕“跑、冒、滴、漏”現象。7.3經常檢查油箱中的油位,不得低于允許的最低油位線,定期加油;7.4經常檢查潤滑系統油壓、油溫、供油狀況和回油狀況;7.5經常注意聽測風機聲音,有異常聲響,立即判斷和匯報解決;7.6注意進吸收塔進口溫度,并注意調節到指標范圍。7.7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采取緊急停車措施,并向值班長、調度室報告:7.7.1突然斷電、斷水;7.7.2機器任何一部分冒煙;7.7.3油溫急劇升高,即使只有一個軸承的出油溫度高于70℃,并無法使其降低;7.7.4油壓降至下限值以下而無法使其升高時;7.7.5風機或電機突然發生強烈振動,或有明顯的碰撞、摩擦聲以及其它異常聲響;7.7.6風機房中二氧化硫突然發生嚴重泄漏。8、轉化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項8.1轉化崗位的操作要及時與焙燒、凈化、吸收等崗位聯系,嚴格控制轉化各段溫度,提高轉化率,降低尾氣二氧化硫含量,減少污染。8.2生產過程中,加強巡回檢查,嚴密注意溫度升降情況,遇有特殊情況時,應冷靜分析、準確判斷、果斷采取措施,嚴禁拖拉或盲目操作。8.3清理觸媒時,須將轉化溫度降低到50℃以下,二氧化硫吹凈至15mg/NM3以下,方允許進入轉化器內作業;篩分或裝填觸媒,必須穿戴專用的防護服、鞋和防毒面罩,作業完畢必須認真沐浴、漱口、刷牙后方可進食。8.4嚴防設備泄漏。若發生中毒事故應及時進行搶救,必須將傷員轉移至上風向空氣新鮮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暢,進行人工呼吸等,盡快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并及時報告值班長、調度室和相關領導。9、轉化工段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五氧化二釩有毒物質的性質、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9.1二氧化硫的性質、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標識中文名:二氧化硫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英文名:sulfurdio*ideUN編號:1079CAS號:7446-09-5危規號:23013危險性類別:第2.3類有毒氣體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特臭。熔點:-75.5℃相對密度(水=1):1.43相對密度(空氣=1):2.26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1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臨界溫度:157.8飽和蒸氣壓(kPa):338.42(21.1℃)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6600mg/m3,1h(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h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癥或灼傷。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少數工人有牙齒酸蝕癥。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還原劑、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防護措施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氣體通過次氯酸鈉溶液。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環境資料該物質可嚴重污染大氣,由其形成的酸雨對植物的危害尤為嚴重。廢棄處理把廢氣通入純堿溶液中,加次氯酸鈣中和,然后用水沖入廢水系統。9.2三氧化硫的特性、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標識中文名:三氧化硫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英文名:sulfurtrio*ideUN編號:1829CAS號:7446-11-9危規號:81010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熔點:16.8℃相對密度(水=1):1.97相對密度(空氣=1):2.8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44.8℃溶解性: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37.32/25℃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現與硫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燒傷以至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堿、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鉛、次亞氯酸、過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煙。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廢棄處理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9.3五氧化二釩的特性、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標識中文名:五氧化二釩分子式:V2O5分子量:182.00英文名:vanadiumpento*ideUN編號:2862CAS號:1314-62-1危規號:61028危險性類別:第6.1類毒害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橙黃色或紅棕色結晶粉末。熔點:690℃相對密度(水=1):3.35相對密度(空氣=1):無資料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分解℃溶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濃酸、堿。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無資料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10mg/kg(大鼠經口)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對呼吸系統和皮膚有損害作用。急性中毒:可引起鼻、咽、肺部刺激癥狀,接觸者出現眼燒灼感、流淚、咽癢、干咳、胸悶、全身不適、倦怠等表現,重者出現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皮膚高濃度接觸可致皮炎,劇烈瘙癢。慢性中毒:長期接觸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腎損害、視力障礙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禁忌物禁配物:強酸、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與三氟化氯、鋰接觸劇烈反應。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易(可)燃物、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環境資料無資料。廢棄處理用安全掩埋法處置。10、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序號異常現象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1風機振動,有異常聲響1.檢查風機固定螺栓并緊固松動螺栓;2.停車檢查葉輪是否有附著物并清理;3.檢查葉輪是否腐蝕并維修。2風機軸溫超過允許范圍1.檢查潤滑油濾網是否阻塞并清洗;2.檢查潤滑油濾網是否阻塞并清洗;3.檢查油冷卻器是否阻塞并清理3轉化各段觸媒層溫度后移1.檢查氣濃是否較高或較低,調整氣濃;2.檢查風機風量是否過大,適當降低風量;11、本工段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序號危險因素預防措施1滑跌保持設備,上下樓梯,左右通道整潔有序無油污、泥污,無銹蝕,正確穿戴勞保用品,不能穿拖鞋上崗;2觸電嚴禁濕手開關電路設備操縱按鈕,發現電路故障不得擅自處理,必須由電工負責處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機械傷害檢查維修設備時,必須斷電停止設備運轉后,并掛警示標志告之方可進行檢查維修。4粉塵傷害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塵眼鏡、防塵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5有毒物質嚴格按作業管理規定配戴防毒面具、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同時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操作。12、安全設施序號設施名稱備注1干粉滅火器、防毒面具防護消防設施必須到位,符合防護等級要求2安全帽、勞保服3勞保鞋、防塵帽、防塵口罩

篇3: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為了切實落實我園的安全責任制,健全園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了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一、成立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各教研組長、保育成員、門衛為組員的幼兒園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園安全工作檢查,確保我園的安全工作做好。

二、職責明確,切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一)、校園安全檢查

  1、校園安全檢查負責人為值周行政,(具體見每學期的值周行政安排表)。

  2、值周行政每天上午8時前對校園內的安全設施以及校舍進行一次檢查,把檢查情況填入值周行政安排表。

  3、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全責任人并協助盡快解決問題。

  4、主管安全行政每周對校園安全進行一次抽查,對抽查情況作記錄。

  (二)、班級、辦公室安全檢查

  1、各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天檢查班級的安全情況(電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體的使用情況;環境安全隱患等)。

  2、保育員負責檢查班級的衛生、午睡室的安全衛生。

  3、各辦公室負責人定期檢查辦公區域的安全情況,有問題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三)、門衛安全檢查

  1、幼兒園門衛松江新城社區四保公益服務社提供,安排四人24小時值班。

  2、幼兒園門衛嚴格按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來訪登記,嚴禁外來車輛放入園內。

  3、幼兒園來園、離園時段,做好大門口幼兒家長接送車輛的引導,防止因擁擠而造成意外傷害。

  4、門衛每天對檢查的情況記入《安全檢查表》中,并簽名,幼兒園行政對檢查情況不定時的抽查。

  (四)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1、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由保健老師、營養員負責。

  2、保健老師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況嚴重要及時上報園值班行政。

  3、保健老師、營養員嚴格把好食品的進貨關,每天食品要留樣,以待抽查。

  三、及時整改,確保安全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的安全普查,同時有園分管領導等作不定期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決。

  四、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負責人對自己所負責范圍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園領導小組匯報,同時發動全園每位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關心幼兒園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五、開發家長資源,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各負責人不得弄虛作假,要如實匯報工作,接受領導的檢查。同時發動家長資源,關心幼兒園,監督幼兒園的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