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吸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干吸工段的主要任務是:1.1把凈化工段送來的So2爐氣用93%濃硫酸的吸水性吸收爐氣中的水分至0.1g/m3以下送給轉化工段;1.2把轉化送入的SO3爐氣用98%濃硫酸吸收后生產出合格硫酸;1.3把經二吸塔吸收后殘留的部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用堿液中和后達標排放。2.干吸工段工藝流程簡介:
干燥塔轉化風機一次轉化二次轉化一吸塔二吸塔尾吸塔爐氣在干燥塔內被硫酸吸收水分后經轉化主風機把氣體經過換熱后送給轉化器,在器內觸媒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部分三氧化硫后通過第一吸收塔吸收后,還有部分二氧化硫又進入二次轉化器內反應生成三氧化硫,經二吸塔的再次吸收生成成品硫酸。尾氣部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經尾吸塔在堿液的中和后達標排放。3、主要控制指標操作指標控制參數操作指標控制參數爐氣酸霧≤5mg/m3進塔酸溫50--55爐氣水分≤0.1g/m3吸收循環酸濃98—98.7%吸收率>99.95%干燥塔循環酸濃92.5—93.5%堿液PH13---154、干吸工段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1干燥塔7循環池2一吸塔8成品酸泵3二吸塔9循環酸泵4酸冷卻陽極保護器10尾氣吸收塔5涼水塔11堿液循環泵6冷卻水循環泵5、干吸崗位開停車操作程序5.1開車前的準備5.1.1準備98%的硫酸作為開車母酸;5.1.2準備PH在10左右的堿液做尾吸塔循環中和母液;5.1.2檢查設備、閥門、管道、電器、儀表等使達到開車要求;5.1.3盤動運轉設備,加潤滑油后進行試運轉并檢查轉向,一切正常后等待開車。5.2開車:5.2.1在轉化崗位風機啟動升溫前2小時啟動干燥酸泵;5.2.2在系統通氣前2小時啟動吸收酸泵;5.2.3在系統通氣的同時啟動堿液循環泵。5.3正常開車5.3.1巡回檢查設備和管道以及循環水等運行情況,并根據化驗室化驗結果適時調節酸濃、酸溫及尾吸堿液PH值;5.3.2注意調節穩定各循環酸槽液位;5.3.3往循環槽中加水時,必須細水長流,不允許突然猛加;5.3.4按時把成品酸送入成品酸罐,以免突然停電漫酸。5.3.5對尾吸循環液要定期測定PH值,發現循環液顯酸性時要及時排污同時補充純堿。5.4停車:5.4.1接到停車通知后,適當控制各循環酸槽液位和成品地下酸槽液位,防止停車后出現漫酸事故;5.4.2全關串酸閥、加水閥;5.4.3當轉化崗位風機停止運轉后方可停干燥、吸收酸循環泵及堿液循環泵。5.5緊急停車當循環酸泵出現故障、停水、漏酸時應立即通知班長后采取緊急停車;5.6長期停車5.6.1長期停車前應提前8小時提高干燥酸濃和吸收酸濃;5.6.2冬季長期停車時必須把冷卻器內的酸全部放完以防凍結。5.6.3若因其它崗位故障需短期停車檢修而本崗位又不檢修,此時只關串酸閥、加水閥而不必停泵。6主要設備的操作程序6.1循環酸泵?6.1.1高溫濃硫酸液下泵6.1.2開車前先手動盤車,關閉出口閥,啟動電機后慢慢打開出口閥;6.1.3停車時先關閉出口閥,再停電機。6.2陽極保護管殼式酸冷卻器恒電位儀的操作6.2.1恒電位儀的開車5.7.2.1啟動循環酸泵,當酸冷卻器充滿酸后,方可開啟恒電位儀;5.7.2.2恒電位儀正常工作后,除需要長時間停止生產外(三天以上),一般讓恒電位儀繼續工作。6.2.2恒電位儀的參數設定6.2.2.1冷卻器的陽極保護參數已調整設定好,一般不要動。6.2.2.2干燥酸冷卻器的設定參數為:控制電位給定值-200mv;控制電位低報警值-50mv;?控制電位高報警值-350mv;監控電位高報警值-550mv;5.7.2.5吸收酸冷卻器的設定參數為:?控制電位給定值-300mv;控制電位低報警值-150mv;控制電位高報警值-450mv;監控電位高報警值-650mv。6.2.3恒電位儀的開車調節程序開恒電位儀:測量選擇開關置“控制”,工作狀態開關置“致鈍”,電源開關置“準備”,監參測量開關置“監Ⅰ”,調節“控制調節電位器”,使控制顯示略負于監參顯示。例:監參顯示為-50mv,則控制顯示調節至-60mv~-80mv,然后電源開關置“工作”等約5-10秒鐘后就會有電流輸出,這時將測量選擇開關置“保護”時,在控制顯示上的數值應與置“控制”時的數值一致,則表示恒電位儀工作正常。然后緩慢調節控制調節電位器,在不要讓電流大于25-30A的條件下,逐步使控制顯示值移到所需設定的電位值(如干燥酸為-200mv,吸收酸為-300mv)。應當指出的是,這個過程的快慢與冷卻器表面的鈍化狀態、酸濃、酸溫有關,短則幾分鐘,長則幾天。手動調節:在恒電位儀出現故障以至不能恒電位時,出現電流經常切斷,反復報警,這時就只能進行手動操作,將工作狀態開關置“手動”,調節“手動調節電位器”,使控制顯示的數值為:干燥-150mv,吸收-250mv為宜(這時測量選擇置“保護”),隨著表面鈍化膜的建立、完善,控制顯示數值會負移,當移到干燥為-200mv,吸收為-300mv或更負,應調節電位器,減小給定電流,使顯示分別為-200mv和-300mv或更負,由于是手動調節,應該經常調正給予的電流,保證控制顯為-200mv或-300mv左右。干燥酸的濃度在開車后一個月,最好應保持稍微高些,以有利于酸側鈍化膜的加強和完善。冷卻水不論夏天、冬天都要保證足夠的流量和流速,以進口和出口水壓差為0.03MPa左右為宜,這樣不會造成泥沙在管內沉積,出口水溫不應高于45℃,以防止管內結垢,循環冷卻水化驗的PH值要特別注意判斷是否漏酸,若有漏酸發生則必須停車處理。經常檢查陰極和參比電極的密封接頭,檢查螺栓是否松動、是否滲漏。7、陽極保護管殼式酸冷卻器的維護與操作程序7.1裝置首次開車,在硫酸20℃時,給酸冷卻器實施恒電位,最大致鈍電流約為0.35安培/米2,然后酸側放入熱硫酸,約80小時后,腐蝕電流降到0.l5安培/米2,此時就表明不銹鋼表面完全鈍化,已經形成了鈍化膜。在裝置停止陽極保護后不會被破壞,但略有削弱.因此,開車實施恒電位時,致鈍電流和達到完全鈍化需要的時間縮短了。7.2裝置開車7.2.1冷卻水7.2.1.1首先打開酸冷卻的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然后開冷卻水泵。7.2.1.2為保證酸的有效冷卻,冷卻水的水壓不低于O.20MPa。7.2.1.3定時分析進口和出口處冷卻水的PH值和氯離子量,PH>6.5和C1一<200PPM即為正常。7.2.1.4冷卻水無論采用直流或循環供水,其水量、水溫和水質應符合原始設計條件。7.2.2循環酸7.2.2.1硫酸儲槽中的循環酸濃度定在93%及98%硫酸。7.2.2.2打開干燥和吸收酸冷卻器的進口和出口酸閥,然后啟動93%及98%硫酸循環泵,開始酸的循環。7.2.3恒電位的操作7.2.3.1恒電位儀在使用前要經假負載試驗(參見恒電位儀說明書),確認正常方可使用。7.2.3.2啟動恒電位儀,按陽極保護給定參數進行曲調控。7.2.3.3裝置開車時陽極保護參數的變化是鈍化膜形成的過渡段電位儀所顯示的保護參數逐漸穩定到保護電流。有時參數發生變動,可能是工藝操作條件波動造成,若操作條件沒有發現變化就應該校正恒電位儀。7.3酸冷卻器的停車及其處理停車有正常停車和事故停車,處理辦法如下:7.3.1臨時停車:7.3.1.1停車前恒電位系統正常,硫酸濃度和水質指標均在合格范圍,這是正常停車。7.3.1.2不允許有任何水和水蒸汽進入酸側,若無法保證這點,在停止循環酸泵后,立即關閉出酸口閥門和進酸口閥門。7.3.1.3在確認酸冷卻器側不漏,酸溫度與室溫相當時,關閉冷卻水進口閥門。但在寒冷地區要注意停車時間不宜過長。7.3.1.4恒電位儀可一直工作。7.3.2長期停車使用該產品的硫酸生產廠,生產系統需停車十天以上,處理辦法如下:7.3.2.1在硫酸循環泵停止運動后,立即關閉酸出口閥門和進酸口閥門。7.3.2.2當酸溫與室溫相當時,停止進水,關閉冷卻水進口閥門,冬季應把冷卻器里水排放干凈。7.3.2.3每周分析一次酸冷卻器里的硫酸濃度,任何情況下不得低于90%。?7.3.2.4冬季長期停車,為防止98%凍結,酸側硫酸濃度保持在96%為宜,必要時排放。7.3.3停電停車:處理辦法與臨時停車相同。突然停車時,要關閉恒電位儀,并把酸冷卻器中的冷卻水排放空。7.3.4酸冷卻器管子泄漏事故停車如下情況出現說明酸冷卻器管子破損泄漏:?輸出電流增大;控制電流不穩定;冷卻水出口處的PH值比進口處的PH值低得多。A、一旦探測到酸冷卻器本身泄漏,裝置必須立即停車。首先關閉恒電位儀,再關閉進酸和出酸閥門。B、關閉冷卻水進口閥和出水閥門,并打開兩側水箱下部排放口閥門,把冷卻器內水放凈。C、打開冷卻器下部放酸閥門,將酸排空,對事故進行搶修。?7.3.5恒電位故障停車當恒電位儀出現故障后,會出現聲光報警,控制電位很不穩定,處于失控狀態,而這時硫酸濃度、溫度及冷卻水的參數正常。處理辦法如下:A、關閉恒電位儀。?B、按臨時停車處理辦法進行處理。?C、參照《恒電位儀故障處理》進行檢查修理。7.4陽極保護管殼式酸冷卻器操作注意事項(1)?酸側在生產運行中,硫酸的濃度和溫度是陽極保護效果好壞的決定性參數,圖4是酸溫和酸濃度對不銹鋼鈍化的影響。正常操作安全區是隨酸濃度減小要求酸溫降低的。在生產運行中,只要遵守硫酸生產的工藝規范,就能得到滿意的陽極保護效果和換熱效果,并能延長裝置的使用年限。因此,要特別注意造成酸濃度下降的原因,力求做到:A、嚴格控制酸濃在正常操作的范圍內。B、停車期間(除管子漏酸外)檢修時不必排放。C、長期停車時冷卻器的處理。酸側灌滿98%硫酸,并關閉酸的進出口閥門。只有在冷卻器,短時間檢修時(如管子破裂等)才采用排空酸液的措施。(2)?水側設備的可靠運行應保證足夠的水量,注意水溫長高,出口水溫不得超過50℃,并注意水的壓力降,穩定冷卻水水質Cl-<200PPm及水硬度Ca<8.0毫克當量/升。輸出電流是表示保護體的腐蝕程度,輸出電流增大,原因是:A、酸溫增高B、酸濃降低C、酸流量增大
?8、尾吸塔的操作程序8.1首次開車8.1.1檢查溶解槽各閥門啟閉狀態情況后,先將全容積為11M3的溶解槽(直徑¢=2500mm、高H=2200mm)放入10M3的清水,然后先啟動攪拌裝置,再往溶解槽內投加98.8%的NaCO3.根據所放入的10M3清水,按溶質:溶液等于濃度的定理。將堿液配制到20%的濃度作為吸收所用母液。(經計算:10M3的清水需投加2.5噸98.8%的NaCO3才能配制成20%濃度的母液。)8.1.2檢查好尾吸塔各閥門啟閉狀態情況,將配制好并完全溶解的20%濃度的堿液(母液),啟動液下泵將堿液打至尾吸塔,打完一槽,觀察槽底剩余液位,經計算再配制第二槽堿液打至尾吸塔,觀察尾吸塔玻璃管液位計液位,當液位達到2.3米左右,停止液下泵堿液輸送。8.1.3按正常的離心泵啟動順序啟動循環泵,調節循環泵出口閥門,觀察循環泵電機電流(一般在50-60A),從而調節循環泵的循環量。8.2正常開車8.2.1按正常的離心泵啟動順序啟動循環泵,調節循環泵出口閥門,觀察循環泵電機電流(一般在50-70A),根據化驗室所分析的脫硫效果,調節循環泵的循環淋灑量。8.2.2在尾吸裝置運行過程中,經常觀察尾吸塔上的玻璃管液位計液位及PH值在線檢測儀,根據現場顯示的PH測量值變化情況,及時補充配制好的20%濃度的堿液,從而將循環液的PH值控制在13以上。循環液位保持在合適位置(2米左右)8.3停車系統停車時,按正常的離心泵停車順序停止循環泵。9、干吸工段操作注意事項9.1開車前應對本崗位所屬設備及安全防護罩等進行認真檢查,做好開車準備工作。9.2地下成品酸槽不能存酸過多,以防突然停電或酸泵故障而導致漫酸事故發生;9.3酸泵禁止空轉,運轉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液位;9.4設備檢修或酸管檢修時須先放完積酸,切斷電源并掛警告牌后方可檢修;9.5啟動酸泵前必須確認檢修完畢且人員離開現場后方可啟動;9.6在冬季氣溫降到4℃以下時不宜生產98%酸,應降低成品酸濃到96%左右;9.7開冷卻塔風扇時必須確認無人檢修時方可啟動。9.8生產過程中,加強巡回檢查,嚴禁盲目操作;對酸泵操作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防護面罩,必須熟悉各個閥門的作用和開關方向。9.9巡回檢查應戴安全帽及防護眼鏡,在循環酸槽、槽子上檢查和觀察液位,應注意站位及風向,盡可能不要站在槽頂筒體上,應站在槽頂的主架梁和專門的跳板上。9.10禁止對帶壓的酸管、酸泵設備進行修理或檢修。9.11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各槽液位,防止滿槽漫液腐蝕設備,污染環境,增加污水處理負荷;同時,防止液位太低或抽空。9.12在系統和本崗位突然斷電;循環冷卻水和生產用水長時間斷水;SO2風機突然停車等情況下,應采取措施進行緊急停車處理,并向值班長和有關領導報告。9.13排放酸、酸泥、堿液槽污泥時,應站在上風向,注意現場周圍情況,防止酸、堿液飛濺到身上;若發生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搶救治療,及時通知值班長、調度室等有關部門和領導。9.14設備和酸管發生漏酸,應迅速將漏酸現場危及的其它物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根據現場情況,關閉相關的閥門,斷絕酸的來源或抽盡漏酸設備內的存酸;9.15用繩子或其它物品將漏酸現場攔起來并設立“硫酸危險”標志;9.16處理漏酸的人員要按規定穿戴好防酸衣褲、防護眼鏡、安全帽、膠皮手套等防護用品;9.17對漏酸現場地面要用大量水沖洗,并進行中和處理后排放;若大量泄漏,必須圍堤,用磷礦粉或石灰進行中和處理。10、干吸工段硫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10.1硫酸標識英文名:sulfuricacid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危規號:81007UN編號:1830CAS號:7664-93-9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無臭熔點:10.5℃相對密度(水=1):1.83相對密度(空氣=1):3.4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330.0℃溶解性:與水混溶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0.13(145.8℃)毒性及健康危害車間衛生標準中國MAC(mg/m3):2美國TLV-TWA(mg/m3):0.02前蘇聯MAC(mg/m3):0.03美國TLV-STEL:未制定標準侵入途徑吸入、食入急性毒性:LD502140mg/kg(大鼠口徑)LC50510mg/m3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诜笠鹣罒齻灾聺冃纬?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愈后癍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膜炎以至失明。慢性影響有: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助燃閃點:無意義爆炸極限:無意義穩定性:穩定引燃溫度(℃):無意義聚合危險:不聚合禁忌物堿類、堿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燃燒。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瀨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喚器。其它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物。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所處置。操作處置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堿類、堿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酸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和土壤的污染。廢棄處理緩慢加入堿液-石灰水中,并不斷攪拌,反應停止后,用大量水沖入廢水系統。9.2二氧化硫標識中文名:二氧化硫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英文名:sulfurdio*ideUN編號:1079CAS號:7446-09-5危規號:23013危險性類別:第2.3類有毒氣體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特臭。熔點:-75.5℃相對密度(水=1):1.43相對密度(空氣=1):2.26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1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臨界溫度:157.8飽和蒸氣壓(kPa):338.42(21.1℃)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6600mg/m3,1h(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h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癥或灼傷。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少數工人有牙齒酸蝕癥。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還原劑、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防護措施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氣體通過次氯酸鈉溶液。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環境資料該物質可嚴重污染大氣,由其形成的酸雨對植物的危害尤為嚴重。廢棄處理把廢氣通入純堿溶液中,加次氯酸鈣中和,然后用水沖入廢水系統。9.3三氧化硫標識中文名:三氧化硫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英文名:sulfurtrio*ideUN編號:1829CAS號:7446-11-9危規號:81010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熔點:16.8℃相對密度(水=1):1.97相對密度(空氣=1):2.8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44.8℃溶解性: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37.32/25℃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現與硫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梢鸾Y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诜笠鹣赖臒齻灾翝冃纬?。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堿、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鉛、次亞氯酸、過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煙。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廢棄處理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蚺c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10、異?,F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序號異?,F象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1干燥塔爐氣出口水分超標1.檢查進氣溫度是否過高,加強凈化降溫;2.檢查酸泵上酸量,并適當加大上酸流量;3.檢查酸濃是否太低,加大串酸提高酸濃。2尾氣冒煙,吸收率下降1.檢查干燥吸收酸濃是否過高或過低,加強調節,把酸濃控制在指標允許范圍;2.檢查酸泵及分酸裝置是否損壞并檢修。3酸冷卻器陽極保護器恒電位儀電流波動不穩定1.酸溫上升,適當降低;2.酸濃下降,適當增加串酸提高酸濃;3.保護器管束泄漏,停車檢修。11、本工段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序號危險因素預防措施1滑跌保持設備,上下樓梯,左右通道整潔有序無油污、泥污,無銹蝕,正確穿戴勞保用品,不能穿拖鞋上崗;2觸電嚴禁濕手開關電路設備操縱按鈕,發現電路故障不得擅自處理,必須由電工負責處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機械傷害檢查維修設備時,必須斷電停止設備運轉后,并掛警示標志告之方可進行檢查維修。4粉塵傷害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塵眼鏡、防塵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5硫酸灼傷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穿戴防酸服、防酸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同時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6有毒氣體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毒面具、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12、安全設施序號設施名稱備注1干粉滅火器、防毒面具防護消防設施必須到位,符合防護等級要求2安全帽、防酸服、防酸手套、3勞保鞋、防塵帽、防塵口罩
篇2:干吸工段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干吸工段的主要任務是:1.1把凈化工段送來的So2爐氣用93%濃硫酸的吸水性吸收爐氣中的水分至0.1g/m3以下送給轉化工段;1.2把轉化送入的SO3爐氣用98%濃硫酸吸收后生產出合格硫酸;1.3把經二吸塔吸收后殘留的部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用堿液中和后達標排放。2.干吸工段工藝流程簡介:
干燥塔轉化風機一次轉化二次轉化一吸塔二吸塔尾吸塔爐氣在干燥塔內被硫酸吸收水分后經轉化主風機把氣體經過換熱后送給轉化器,在器內觸媒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部分三氧化硫后通過第一吸收塔吸收后,還有部分二氧化硫又進入二次轉化器內反應生成三氧化硫,經二吸塔的再次吸收生成成品硫酸。尾氣部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經尾吸塔在堿液的中和后達標排放。3、主要控制指標操作指標控制參數操作指標控制參數爐氣酸霧≤5mg/m3進塔酸溫50--55爐氣水分≤0.1g/m3吸收循環酸濃98—98.7%吸收率>99.95%干燥塔循環酸濃92.5—93.5%堿液PH13---154、干吸工段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1干燥塔7循環池2一吸塔8成品酸泵3二吸塔9循環酸泵4酸冷卻陽極保護器10尾氣吸收塔5涼水塔11堿液循環泵6冷卻水循環泵5、干吸崗位開停車操作程序5.1開車前的準備5.1.1準備98%的硫酸作為開車母酸;5.1.2準備PH在10左右的堿液做尾吸塔循環中和母液;5.1.2檢查設備、閥門、管道、電器、儀表等使達到開車要求;5.1.3盤動運轉設備,加潤滑油后進行試運轉并檢查轉向,一切正常后等待開車。5.2開車:5.2.1在轉化崗位風機啟動升溫前2小時啟動干燥酸泵;5.2.2在系統通氣前2小時啟動吸收酸泵;5.2.3在系統通氣的同時啟動堿液循環泵。5.3正常開車5.3.1巡回檢查設備和管道以及循環水等運行情況,并根據化驗室化驗結果適時調節酸濃、酸溫及尾吸堿液PH值;5.3.2注意調節穩定各循環酸槽液位;5.3.3往循環槽中加水時,必須細水長流,不允許突然猛加;5.3.4按時把成品酸送入成品酸罐,以免突然停電漫酸。5.3.5對尾吸循環液要定期測定PH值,發現循環液顯酸性時要及時排污同時補充純堿。5.4停車:5.4.1接到停車通知后,適當控制各循環酸槽液位和成品地下酸槽液位,防止停車后出現漫酸事故;5.4.2全關串酸閥、加水閥;5.4.3當轉化崗位風機停止運轉后方可停干燥、吸收酸循環泵及堿液循環泵。5.5緊急停車當循環酸泵出現故障、停水、漏酸時應立即通知班長后采取緊急停車;5.6長期停車5.6.1長期停車前應提前8小時提高干燥酸濃和吸收酸濃;5.6.2冬季長期停車時必須把冷卻器內的酸全部放完以防凍結。5.6.3若因其它崗位故障需短期停車檢修而本崗位又不檢修,此時只關串酸閥、加水閥而不必停泵。6主要設備的操作程序6.1循環酸泵?6.1.1高溫濃硫酸液下泵6.1.2開車前先手動盤車,關閉出口閥,啟動電機后慢慢打開出口閥;6.1.3停車時先關閉出口閥,再停電機。6.2陽極保護管殼式酸冷卻器恒電位儀的操作6.2.1恒電位儀的開車5.7.2.1啟動循環酸泵,當酸冷卻器充滿酸后,方可開啟恒電位儀;5.7.2.2恒電位儀正常工作后,除需要長時間停止生產外(三天以上),一般讓恒電位儀繼續工作。6.2.2恒電位儀的參數設定6.2.2.1冷卻器的陽極保護參數已調整設定好,一般不要動。6.2.2.2干燥酸冷卻器的設定參數為:控制電位給定值-200mv;控制電位低報警值-50mv;?控制電位高報警值-350mv;監控電位高報警值-550mv;5.7.2.5吸收酸冷卻器的設定參數為:?控制電位給定值-300mv;控制電位低報警值-150mv;控制電位高報警值-450mv;監控電位高報警值-650mv。6.2.3恒電位儀的開車調節程序開恒電位儀:測量選擇開關置“控制”,工作狀態開關置“致鈍”,電源開關置“準備”,監參測量開關置“監Ⅰ”,調節“控制調節電位器”,使控制顯示略負于監參顯示。例:監參顯示為-50mv,則控制顯示調節至-60mv~-80mv,然后電源開關置“工作”等約5-10秒鐘后就會有電流輸出,這時將測量選擇開關置“保護”時,在控制顯示上的數值應與置“控制”時的數值一致,則表示恒電位儀工作正常。然后緩慢調節控制調節電位器,在不要讓電流大于25-30A的條件下,逐步使控制顯示值移到所需設定的電位值(如干燥酸為-200mv,吸收酸為-300mv)。應當指出的是,這個過程的快慢與冷卻器表面的鈍化狀態、酸濃、酸溫有關,短則幾分鐘,長則幾天。手動調節:在恒電位儀出現故障以至不能恒電位時,出現電流經常切斷,反復報警,這時就只能進行手動操作,將工作狀態開關置“手動”,調節“手動調節電位器”,使控制顯示的數值為:干燥-150mv,吸收-250mv為宜(這時測量選擇置“保護”),隨著表面鈍化膜的建立、完善,控制顯示數值會負移,當移到干燥為-200mv,吸收為-300mv或更負,應調節電位器,減小給定電流,使顯示分別為-200mv和-300mv或更負,由于是手動調節,應該經常調正給予的電流,保證控制顯為-200mv或-300mv左右。干燥酸的濃度在開車后一個月,最好應保持稍微高些,以有利于酸側鈍化膜的加強和完善。冷卻水不論夏天、冬天都要保證足夠的流量和流速,以進口和出口水壓差為0.03MPa左右為宜,這樣不會造成泥沙在管內沉積,出口水溫不應高于45℃,以防止管內結垢,循環冷卻水化驗的PH值要特別注意判斷是否漏酸,若有漏酸發生則必須停車處理。經常檢查陰極和參比電極的密封接頭,檢查螺栓是否松動、是否滲漏。7、陽極保護管殼式酸冷卻器的維護與操作程序7.1裝置首次開車,在硫酸20℃時,給酸冷卻器實施恒電位,最大致鈍電流約為0.35安培/米2,然后酸側放入熱硫酸,約80小時后,腐蝕電流降到0.l5安培/米2,此時就表明不銹鋼表面完全鈍化,已經形成了鈍化膜。在裝置停止陽極保護后不會被破壞,但略有削弱.因此,開車實施恒電位時,致鈍電流和達到完全鈍化需要的時間縮短了。7.2裝置開車7.2.1冷卻水7.2.1.1首先打開酸冷卻的進水閥門和出水閥門,然后開冷卻水泵。7.2.1.2為保證酸的有效冷卻,冷卻水的水壓不低于O.20MPa。7.2.1.3定時分析進口和出口處冷卻水的PH值和氯離子量,PH>6.5和C1一<200PPM即為正常。7.2.1.4冷卻水無論采用直流或循環供水,其水量、水溫和水質應符合原始設計條件。7.2.2循環酸7.2.2.1硫酸儲槽中的循環酸濃度定在93%及98%硫酸。7.2.2.2打開干燥和吸收酸冷卻器的進口和出口酸閥,然后啟動93%及98%硫酸循環泵,開始酸的循環。7.2.3恒電位的操作7.2.3.1恒電位儀在使用前要經假負載試驗(參見恒電位儀說明書),確認正常方可使用。7.2.3.2啟動恒電位儀,按陽極保護給定參數進行曲調控。7.2.3.3裝置開車時陽極保護參數的變化是鈍化膜形成的過渡段電位儀所顯示的保護參數逐漸穩定到保護電流。有時參數發生變動,可能是工藝操作條件波動造成,若操作條件沒有發現變化就應該校正恒電位儀。7.3酸冷卻器的停車及其處理停車有正常停車和事故停車,處理辦法如下:7.3.1臨時停車:7.3.1.1停車前恒電位系統正常,硫酸濃度和水質指標均在合格范圍,這是正常停車。7.3.1.2不允許有任何水和水蒸汽進入酸側,若無法保證這點,在停止循環酸泵后,立即關閉出酸口閥門和進酸口閥門。7.3.1.3在確認酸冷卻器側不漏,酸溫度與室溫相當時,關閉冷卻水進口閥門。但在寒冷地區要注意停車時間不宜過長。7.3.1.4恒電位儀可一直工作。7.3.2長期停車使用該產品的硫酸生產廠,生產系統需停車十天以上,處理辦法如下:7.3.2.1在硫酸循環泵停止運動后,立即關閉酸出口閥門和進酸口閥門。7.3.2.2當酸溫與室溫相當時,停止進水,關閉冷卻水進口閥門,冬季應把冷卻器里水排放干凈。7.3.2.3每周分析一次酸冷卻器里的硫酸濃度,任何情況下不得低于90%。?7.3.2.4冬季長期停車,為防止98%凍結,酸側硫酸濃度保持在96%為宜,必要時排放。7.3.3停電停車:處理辦法與臨時停車相同。突然停車時,要關閉恒電位儀,并把酸冷卻器中的冷卻水排放空。7.3.4酸冷卻器管子泄漏事故停車如下情況出現說明酸冷卻器管子破損泄漏:?輸出電流增大;控制電流不穩定;冷卻水出口處的PH值比進口處的PH值低得多。A、一旦探測到酸冷卻器本身泄漏,裝置必須立即停車。首先關閉恒電位儀,再關閉進酸和出酸閥門。B、關閉冷卻水進口閥和出水閥門,并打開兩側水箱下部排放口閥門,把冷卻器內水放凈。C、打開冷卻器下部放酸閥門,將酸排空,對事故進行搶修。?7.3.5恒電位故障停車當恒電位儀出現故障后,會出現聲光報警,控制電位很不穩定,處于失控狀態,而這時硫酸濃度、溫度及冷卻水的參數正常。處理辦法如下:A、關閉恒電位儀。?B、按臨時停車處理辦法進行處理。?C、參照《恒電位儀故障處理》進行檢查修理。7.4陽極保護管殼式酸冷卻器操作注意事項(1)?酸側在生產運行中,硫酸的濃度和溫度是陽極保護效果好壞的決定性參數,圖4是酸溫和酸濃度對不銹鋼鈍化的影響。正常操作安全區是隨酸濃度減小要求酸溫降低的。在生產運行中,只要遵守硫酸生產的工藝規范,就能得到滿意的陽極保護效果和換熱效果,并能延長裝置的使用年限。因此,要特別注意造成酸濃度下降的原因,力求做到:A、嚴格控制酸濃在正常操作的范圍內。B、停車期間(除管子漏酸外)檢修時不必排放。C、長期停車時冷卻器的處理。酸側灌滿98%硫酸,并關閉酸的進出口閥門。只有在冷卻器,短時間檢修時(如管子破裂等)才采用排空酸液的措施。(2)?水側設備的可靠運行應保證足夠的水量,注意水溫長高,出口水溫不得超過50℃,并注意水的壓力降,穩定冷卻水水質Cl-<200PPm及水硬度Ca<8.0毫克當量/升。輸出電流是表示保護體的腐蝕程度,輸出電流增大,原因是:A、酸溫增高B、酸濃降低C、酸流量增大
?8、尾吸塔的操作程序8.1首次開車8.1.1檢查溶解槽各閥門啟閉狀態情況后,先將全容積為11M3的溶解槽(直徑¢=2500mm、高H=2200mm)放入10M3的清水,然后先啟動攪拌裝置,再往溶解槽內投加98.8%的NaCO3.根據所放入的10M3清水,按溶質:溶液等于濃度的定理。將堿液配制到20%的濃度作為吸收所用母液。(經計算:10M3的清水需投加2.5噸98.8%的NaCO3才能配制成20%濃度的母液。)8.1.2檢查好尾吸塔各閥門啟閉狀態情況,將配制好并完全溶解的20%濃度的堿液(母液),啟動液下泵將堿液打至尾吸塔,打完一槽,觀察槽底剩余液位,經計算再配制第二槽堿液打至尾吸塔,觀察尾吸塔玻璃管液位計液位,當液位達到2.3米左右,停止液下泵堿液輸送。8.1.3按正常的離心泵啟動順序啟動循環泵,調節循環泵出口閥門,觀察循環泵電機電流(一般在50-60A),從而調節循環泵的循環量。8.2正常開車8.2.1按正常的離心泵啟動順序啟動循環泵,調節循環泵出口閥門,觀察循環泵電機電流(一般在50-70A),根據化驗室所分析的脫硫效果,調節循環泵的循環淋灑量。8.2.2在尾吸裝置運行過程中,經常觀察尾吸塔上的玻璃管液位計液位及PH值在線檢測儀,根據現場顯示的PH測量值變化情況,及時補充配制好的20%濃度的堿液,從而將循環液的PH值控制在13以上。循環液位保持在合適位置(2米左右)8.3停車系統停車時,按正常的離心泵停車順序停止循環泵。9、干吸工段操作注意事項9.1開車前應對本崗位所屬設備及安全防護罩等進行認真檢查,做好開車準備工作。9.2地下成品酸槽不能存酸過多,以防突然停電或酸泵故障而導致漫酸事故發生;9.3酸泵禁止空轉,運轉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液位;9.4設備檢修或酸管檢修時須先放完積酸,切斷電源并掛警告牌后方可檢修;9.5啟動酸泵前必須確認檢修完畢且人員離開現場后方可啟動;9.6在冬季氣溫降到4℃以下時不宜生產98%酸,應降低成品酸濃到96%左右;9.7開冷卻塔風扇時必須確認無人檢修時方可啟動。9.8生產過程中,加強巡回檢查,嚴禁盲目操作;對酸泵操作時,應戴防護眼鏡或防護面罩,必須熟悉各個閥門的作用和開關方向。9.9巡回檢查應戴安全帽及防護眼鏡,在循環酸槽、槽子上檢查和觀察液位,應注意站位及風向,盡可能不要站在槽頂筒體上,應站在槽頂的主架梁和專門的跳板上。9.10禁止對帶壓的酸管、酸泵設備進行修理或檢修。9.11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各槽液位,防止滿槽漫液腐蝕設備,污染環境,增加污水處理負荷;同時,防止液位太低或抽空。9.12在系統和本崗位突然斷電;循環冷卻水和生產用水長時間斷水;SO2風機突然停車等情況下,應采取措施進行緊急停車處理,并向值班長和有關領導報告。9.13排放酸、酸泥、堿液槽污泥時,應站在上風向,注意現場周圍情況,防止酸、堿液飛濺到身上;若發生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嚴重時立即送醫院搶救治療,及時通知值班長、調度室等有關部門和領導。9.14設備和酸管發生漏酸,應迅速將漏酸現場危及的其它物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根據現場情況,關閉相關的閥門,斷絕酸的來源或抽盡漏酸設備內的存酸;9.15用繩子或其它物品將漏酸現場攔起來并設立“硫酸危險”標志;9.16處理漏酸的人員要按規定穿戴好防酸衣褲、防護眼鏡、安全帽、膠皮手套等防護用品;9.17對漏酸現場地面要用大量水沖洗,并進行中和處理后排放;若大量泄漏,必須圍堤,用磷礦粉或石灰進行中和處理。10、干吸工段硫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及預防處理措施10.1硫酸標識英文名:sulfuricacid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危規號:81007UN編號:1830CAS號:7664-93-9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純品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無臭熔點:10.5℃相對密度(水=1):1.83相對密度(空氣=1):3.4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330.0℃溶解性:與水混溶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0.13(145.8℃)毒性及健康危害車間衛生標準中國MAC(mg/m3):2美國TLV-TWA(mg/m3):0.02前蘇聯MAC(mg/m3):0.03美國TLV-STEL:未制定標準侵入途徑吸入、食入急性毒性:LD502140mg/kg(大鼠口徑)LC50510mg/m3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诜笠鹣罒齻灾聺冃纬?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愈后癍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膜炎以至失明。慢性影響有: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硬化。燃燒、爆炸危險性燃燒性:助燃閃點:無意義爆炸極限:無意義穩定性:穩定引燃溫度(℃):無意義聚合危險:不聚合禁忌物堿類、堿金屬、水、強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與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遇電石、高氯酸鹽、雷酸鹽、硝酸鹽、苦味酸鹽、金屬粉末等猛烈反應,發生爆炸或燃燒。有強烈的腐蝕性和吸水性。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瀨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工程控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煙霧時,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氣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喚器。其它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物。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所處置。操作處置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堿類、堿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稀釋或制備溶液時,應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騰和飛濺。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酸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和土壤的污染。廢棄處理緩慢加入堿液-石灰水中,并不斷攪拌,反應停止后,用大量水沖入廢水系統。9.2二氧化硫標識中文名:二氧化硫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英文名:sulfurdio*ideUN編號:1079CAS號:7446-09-5危規號:23013危險性類別:第2.3類有毒氣體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無色氣體,特臭。熔點:-75.5℃相對密度(水=1):1.43相對密度(空氣=1):2.26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1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臨界溫度:157.8飽和蒸氣壓(kPa):338.42(21.1℃)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6600mg/m3,1h(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h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癥或灼傷。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少數工人有牙齒酸蝕癥。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還原劑、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不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防護措施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膠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4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氣體通過次氯酸鈉溶液。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環境資料該物質可嚴重污染大氣,由其形成的酸雨對植物的危害尤為嚴重。廢棄處理把廢氣通入純堿溶液中,加次氯酸鈣中和,然后用水沖入廢水系統。9.3三氧化硫標識中文名:三氧化硫分子式:SO3分子量:80.06英文名:sulfurtrio*ideUN編號:1829CAS號:7446-11-9危規號:81010危險性類別:第8.1類酸性腐蝕品理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熔點:16.8℃相對密度(水=1):1.97相對密度(空氣=1):2.8燃燒熱(KJ/mol):無意義沸點:44.8℃溶解性:無資料。臨界溫度:無資料飽和蒸氣壓(kPa):37.32/25℃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徑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LC50無資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現與硫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诜笠鹣赖臒齻灾翝冃纬?。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燃燒、爆炸危險性閃點℃:無意義爆炸下限[%(V/V)]:無意義爆炸上限[%(V/V)]:無意義引燃溫度(℃):無意義有害燃燒產物:氧化硫。禁忌物禁配物:強堿、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危險特性危險特征: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氧氣、氟、氧化鉛、次亞氯酸、過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煙。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滅火方法滅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防護措施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環境資料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廢棄處理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蚺c廠商或制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10、異常現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序號異常現象異?,F象原因及安全處理措施1干燥塔爐氣出口水分超標1.檢查進氣溫度是否過高,加強凈化降溫;2.檢查酸泵上酸量,并適當加大上酸流量;3.檢查酸濃是否太低,加大串酸提高酸濃。2尾氣冒煙,吸收率下降1.檢查干燥吸收酸濃是否過高或過低,加強調節,把酸濃控制在指標允許范圍;2.檢查酸泵及分酸裝置是否損壞并檢修。3酸冷卻器陽極保護器恒電位儀電流波動不穩定1.酸溫上升,適當降低;2.酸濃下降,適當增加串酸提高酸濃;3.保護器管束泄漏,停車檢修。11、本工段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序號危險因素預防措施1滑跌保持設備,上下樓梯,左右通道整潔有序無油污、泥污,無銹蝕,正確穿戴勞保用品,不能穿拖鞋上崗;2觸電嚴禁濕手開關電路設備操縱按鈕,發現電路故障不得擅自處理,必須由電工負責處理,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機械傷害檢查維修設備時,必須斷電停止設備運轉后,并掛警示標志告之方可進行檢查維修。4粉塵傷害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塵眼鏡、防塵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5硫酸灼傷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穿戴防酸服、防酸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同時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6有毒氣體嚴格按上班管理規定配戴防毒面具、口罩等勞動防護用品12、安全設施序號設施名稱備注1干粉滅火器、防毒面具防護消防設施必須到位,符合防護等級要求2安全帽、防酸服、防酸手套、3勞保鞋、防塵帽、防塵口罩
篇3: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為了切實落實我園的安全責任制,健全園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了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一、成立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各教研組長、保育成員、門衛為組員的幼兒園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園安全工作檢查,確保我園的安全工作做好。
二、職責明確,切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一)、校園安全檢查
1、校園安全檢查負責人為值周行政,(具體見每學期的值周行政安排表)。
2、值周行政每天上午8時前對校園內的安全設施以及校舍進行一次檢查,把檢查情況填入值周行政安排表。
3、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全責任人并協助盡快解決問題。
4、主管安全行政每周對校園安全進行一次抽查,對抽查情況作記錄。
(二)、班級、辦公室安全檢查
1、各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天檢查班級的安全情況(電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體的使用情況;環境安全隱患等)。
2、保育員負責檢查班級的衛生、午睡室的安全衛生。
3、各辦公室負責人定期檢查辦公區域的安全情況,有問題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三)、門衛安全檢查
1、幼兒園門衛松江新城社區四保公益服務社提供,安排四人24小時值班。
2、幼兒園門衛嚴格按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來訪登記,嚴禁外來車輛放入園內。
3、幼兒園來園、離園時段,做好大門口幼兒家長接送車輛的引導,防止因擁擠而造成意外傷害。
4、門衛每天對檢查的情況記入《安全檢查表》中,并簽名,幼兒園行政對檢查情況不定時的抽查。
(四)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1、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由保健老師、營養員負責。
2、保健老師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況嚴重要及時上報園值班行政。
3、保健老師、營養員嚴格把好食品的進貨關,每天食品要留樣,以待抽查。
三、及時整改,確保安全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的安全普查,同時有園分管領導等作不定期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決。
四、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負責人對自己所負責范圍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園領導小組匯報,同時發動全園每位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關心幼兒園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五、開發家長資源,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各負責人不得弄虛作假,要如實匯報工作,接受領導的檢查。同時發動家長資源,關心幼兒園,監督幼兒園的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