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轉窯在運行中出現異常現象處理方法及安全事項

回轉窯在運行中出現異常現象處理方法及安全事項

2024-07-22 閱讀 2852

(一)、安全注意事項

1.任何修理工作均必須在停窯后進行,同時應在電動機開頭上掛上“禁止開動”的標志。

2.運轉中,嚴禁用手或其他工具等探入軸承、減速器或大齒輪罩內部進行任何修理、檢查、清洗等工作,不得拆除任何安全防護裝置,如聯軸器罩等。

3.檢修所用的工具及零件不得放在回轉機件上,尤其是托輪上。

4.轉窯前必顎式破碎機價格須發出警報信號并嚴格檢查,確認回轉窯內無人,然后才能起動窯傳動裝置。

其實設備出現異常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平常沒有技術的檢查保養維護,只要把設備當做人一樣的看待,定期的對設備進行檢查和保養,相信設備就不會再出現一些小毛病了。

(二)、運轉中的異常現象及處理辦法

1.短期停窯后起動困難,一般是由于盤窯不及時造成窯中心線彎曲所致。通常彎曲的凸向部分在下。如彎曲不大,可將窯轉至筒體彎曲凸各部分向上,稍停片刻,加熱彎曲部分的筒體。當溫度較高時,須慢轉窯幾周后,再使彎曲凸向部分停在上方。如此反復進行直至基本復原為止。

如果筒體彎曲較大,建議進行大修處理。

2.發現任何一檔兩個托輪的軸線在不正確位置,應按有關托輪調整辦法進行調整。3發現基礎下沉超常應降低窯速,立即研究處理。

4.當主電源因故突然切斷時,應立即啟動保安電源(或自備發電)用輔助傳動裝置定時轉窯,直至窯體完全冷卻。

5.火焰不應直接接觸耐火磚,如發現“紅窯”(耐火磚脫落各被磨得很薄),應立即停窯修補,不許進行熱補。

6.當輪帶與托輪脫空時,應立即報告,在查明原因以后小心謹慎地進行調整。

7.托輪與輪帶表面磨損成多邊形的原因及處理:

(1)托倫軸線與窯中心線不平等,如所謂“大、小八字”等。

(2)傳動齒輪嚙合不正確;輪齒嚴重磨損后引起沖擊。

(3)托輪偏斜而軸瓦磨損不均勻,或軸瓦出現不均勻磨損后只更換一個軸瓦。

(4)托輪與輪帶之間產生滑動和不均勻的表面磨損。小型回轉窯

(5)基礎下沉,基礎剛度不夠而發生振動。

(6)托輪和輪帶表面潤滑不良磨損過大,支座產生縱向竄動。

(7)托輪和輪帶材質不勻和結構有缺陷而剛度不勻,表面被磨成凹溝或出現突棱。

(8)磨損較輕微時,在原因被消除后可自動磨平;磨損較嚴重時必須車削后才能正常使用。

篇2:回轉窯看火工安全操作規程

1、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進入崗位后,應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2、看火工必須熟悉《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熟悉消防知識。持證上崗。

3、進入窯頭禁帶打火機、火柴及吸煙。非本崗位人員嚴禁開停設備,嚴禁在窯頭、煤氣管道附近停留。

4、回轉窯點火之前檢查煤氣系統、控制系統、檢測指示系統,符合操作要求條件,確認無故障。

5、回轉窯點火時無關人員不準上窯頭操作臺,防止回火傷人。

6、任何煤氣設備均應保持在正壓操作。

7、回轉窯點火前用氮氣吹掃煤氣燒咀,待煤氣爆發試驗合格后方能點火。

8、爐子點火時,爐內應具有一定的負壓。點火程序必須是先點燃火種后給煤氣,不應該先給煤氣后點火。

9、送煤氣時不著火或者著火后熄滅應立即關閉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窯內混合氣體后,在按規定程序重新點火。

10、每班定期檢查煤氣壓力和燃燒情況,當壓力接近最低6kpa時應與煤氣站聯系并報告調度室,弄清原因,如壓力變化突然滅火時,應立即檢查是否回火,如發現回火,立即開氮氣滅火,匯報值班長,嚴禁盲目點火。

11、看火工在窯頭觀察窯內及冷卻器狀況時,應戴好防火面罩。

12、設備停止生產,應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

13、遇到突然停電,要立即啟動備用電源轉窯。

14、雨雪天氣上下梯子時,要抓好欄桿,以防滑落。

15、托輪及電機、減速箱,齒輪等部位加保養油時,要避開窯體和運轉部位,以防燙傷和其他傷害。

16、窯頭應具備防毒面具、干粉滅火器、黃泥、濕袋等滅火工具。

17、進入回轉窯內作業時,應具有兩人以上同行,要隨身佩戴CO報警儀,具備氧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窯口要有專人監護,并規定必要的聯絡信號。窯內CO濃度高于100PPm時,不得進入進行作業。

18、回轉窯周圍CO濃度不得高于50PPm。進入回轉窯前必須向回轉窯內吹風20-30分鐘。

19、停窯24小時以上,點火時必須做煤氣爆炸實驗。回轉窯檢修期間必須每班兩次以上檢測煤氣設施的密封情況,并保持放散口常開通風。

20、不準在煤氣管道區域內動火、睡覺、取暖和停留。

21、陰雨天不得進行煤氣放散、防空。

22、煤氣系統管道在停產通蒸汽吹掃煤氣合格后,不應關閉放散管;開始生產時,若用蒸汽置換空氣合格后,可送入煤氣,待檢驗合格后,才能關閉放散管。

23、煤氣設備上動火必須辦“動火許可證”。發生煤氣事故時,應按照《煤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程序,立即報告有關人員和部門,并采取相應措施。

篇3:燒結保障區球團回轉窯看火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高溫區域作業要求必須攜帶使用防暑降溫設備、藥品、飲品、物品等。

(2)點火前,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檢查確認窯內無人、無物后,方可點火。

(3)引送煤氣前,對管道各閥門進行安全確認,做爆發試驗合格后,方可送煤氣點火生產。

(4)檢查煤氣各管道各閥門時,必須用co檢測儀進行,發現漏氣,及時匯報、處理。

(5)非本崗位人員嚴禁開停設備,嚴禁在窯頭、煤氣管道附近停留。

(6)嚴禁用濕手操作電器開關,以防觸電。

(7)開關煤氣閘閥時,必須兩人操作,并有專人監護。

(8)點火時,無關人員不準上窯頭操作臺,防止回火傷人。并備好足夠消防器材。

(9)正常操作時,要戴防塵帽及防火罩護住臉部,以防倒風、噴灰、噴火燒傷人,不得隨便打開窺孔防止煤氣中毒、燒傷。觀察火焰時,面部與窺孔間距不小于0.5米。

(10)看火工必須熟悉煤氣操作規程和煤氣安全規程。

(11)給托輪及電機、減速箱、齒輪等部位加油保養時,要避開窯體和運轉部位,以防燙傷、絞傷。

(12)爐膛溫度低于6000c時,要注意自然滅火,預防煤氣中毒,一旦發生熄火時必須排凈窯內殘余煤氣,才能重新點火。

(13)突然停煤氣、停電時,立即采取緊急措施,關閉煤氣閘閥,以防空氣進入總管發生爆炸。

(14)窯內、煤氣閥門、煤氣管道檢修時,必須用蒸汽或氮氣把管道內殘余煤氣吹掃干凈,經監測確認無煤氣后方可檢修,需要動火時,必須持有安全主管部門開的動火證,方可動火。操作時必須有專人攜帶CO報警儀監護。

(15)清掃設備轉動部位衛生時,必須停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