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保安培訓內容教案大綱

保安培訓內容教案大綱

2024-07-23 閱讀 6018

保安培訓內容大綱

一、培訓目的

保安工作是物業管理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為維護所管物業之業主及租戶的生命財產安全。物業內有一個安定舒適的環境,訓練一支有專業有體能的保安隊伍,使每位保安具備強壯的體魄及具備保衛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二、軍事化訓練及文化課培訓

軍訓是體現一支保安隊伍的精神面貌的表現,是加強正規化管理的一種必要形式,它對培養員工的姿態、嚴整的儀表和組織性、紀律性具有重要意義。文化課的培訓是讓每一位管理員了解公司的組織機構,牢記公司的標準規定,熟悉服務上的一些特殊要求,語言禮貌舉止。培訓中使每位管理員熟悉各崗位工作職責及操作程序,了解應急事件的處理方式,了解公司的通訊運用。

三、根據公司情況制定各崗位值勤具體要求

保安工作主要在于預防。保安工作必須貫徹“群防群治”的原則,每位員工都要具備強烈的安全服務意識,嚴格執行安全責任制,處處注意作好治安消防工作。公司是以服務為宗旨。既要作好安全工作,又要搞好服務,因為保安工作也具有服務性質。

四、基本定義

保安:保安的定義就是創造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使人們能夠人事他們日常活動的方法。保安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保安方法的具體體現就是保安人員、鎖、柵欄、非法侵入警報等。保安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如果沒有它,人身和財產就很容易受到犯罪和其他方面的侵害。

防損:防損是保安領域里一個新出現的概念。從根本上來說,防損就是采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和一系列的步驟來保護人身和財產。防損不公要強調傳統的保安方法(如保安人員、鎖),而且還要采用安全設施和消防設施。犯罪、火災和意外事故是其防范的主要目標。

預防:在保安和防損領域里,預防是一個重要的策略。預防涉及減少損失出現的機會和與此相關的費用。預防犯罪、火災和意外事故,所有的目標就是防止災禍事件。預防的辦法是多的,只不過是人們難以都想到罷了。簡單的例子有:安裝籬笆來防止夜盜、制定不能吸煙的規定、要求工人們帶上防護眼鏡以防眼睛受到傷害等。不過,現代保安和防損運用了許多領域的研究成果,來解決保安當中碰到的問題,商業管理、心理學和信息技術就是被保安專家用來解決保安問題的方法和手段。

篇2:星級酒店保安培訓計劃教案

保安員培訓教案

一、培訓目標

1、全面提高保安員綜合服務素質,以體現我酒店服務宗旨,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2、提高全體保安人員工作效率,服務質量,使酒店能為賓客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務。

3、提高全體保安人員自我學習、自我約束的能力,識現企業愿景。

4、實現管轄區內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無火災、被盜、打架斗毆事件。

5、賓客、員工對保安服務滿意率達95%以上,有效投訴處理率100%。

6、房屋及公共設施完好率達98%。

二、保安部任務

保安部是公安、消防部門在酒店進行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的重要輔助力量.保安部主要任務是落實各項治安、消防制度,維護酒店秩序,及時發現和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的活動,保護酒店設施及轄區內賓客的財產安全。保安部必須堅決執行“誰主管,誰負責”和“群防群制”的原則,應履行以下職責:

1、負責做好“防火、防盜、防爆、防破壞”的四防工作,維護酒店范圍內治安秩序。

2、嚴格治安管理,做好來訪及加班登記、電視監控、全天24小時巡查、進出貨物檢查等治安防范工作。

3、嚴格消防管理,落實消防責任制,及時消除火險隱患。

4、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打擊酒店內及周圍發生的違法犯罪活動。

5、負責對酒店各用戶治安、消防工作的宣傳、指導和監督。

6、抓好保安隊伍的業務培訓。

三、崗位職責

1、保安部工作管理制度

2、保安領班崗位職責

3、保安警用器材使用管理規定

4、保安員培訓管理制度

5、保安員崗位職責

6、大門口保安員崗位職責

7、大堂保安員崗位職責

8、當值保安主管崗位職責

9、巡邏保安員崗位職責

10、保安裝備交接制度

11、保安員日常管理制度

四、保安員佩帶使用規定

(一)、警棍佩帶使用規定

為嚴格規范警棍使用,特制定如下規定:

1、警棍是保安人員執行公務時佩帶的自衛防暴器械,保安員應嚴格保管和使用,不得將警棍轉借他人。

2、當值保安員應將警棍掛在腰帶后側。

3、不得在崗位上隨便玩耍或揮舞警棍。

4、處理一般問題時,不得手持警棍或用警棍指著客人講話。

5、非緊急情況或人身安全未受威脅的情況下,保安員不得以任何借口或理由使用警棍攻擊他人。

6、當值保安員要妥善保管所佩帶的警棍,如有遺失或損壞,要照價賠償。

7、交接班時要檢查清楚后再交接,接收人發現警棍被損壞而不報告,應負責賠償。

(二)、對講機使用規定

對講機是保安部必備的重要通訊工具,全體保安人員必須執行對講機使用規定,熟悉對講機的性能,愛護并熟練地使用對講機。

(一)使用規定

1、持機人負責保管和使用對講機,禁止轉借他人或將天線拆下來使用。

2、發現對講機有損壞或通訊失靈,持機人應立即向直屬上司報告,由部門主管檢查后交工程部維修,嚴禁自行拆修。

3、嚴格按規定頻率使用,嚴禁亂按或亂調其他頻率。

4、嚴格按對講機充電程序充電,以保障電池的性能、壽命和使用效果。

5、交接班時,交機人要講明對講機當班使用狀況;接機者當場查驗,發現損壞或通訊失靈,立即報告當值主管或班長。

(二)對話要求

1、呼叫對方時,先報自己崗位,再呼對方,并在最后講“收到請回話”。

2、收接方回話后,呼方要簡明扼要地將情況講清楚,收接方收到情況或信號后,應回答“清楚”或“明白”。

3、用對講機講話時應使用規范禮貌用語,嚴禁用對講機粗言穢語、開玩笑或談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篇3:保安治安保衛常識培訓教案

培訓目的:打好治安保衛理論基礎,從而在工作中扎實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培訓重點:治安管理常識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常識現場保護常識。

課時安排:共90分鐘。

講課內容:

一、治安管理常識

(一)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類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很多,根據長期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作斗爭的實際情況,《條例》按照行為的違法內容,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歸納為以下八大類。

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

2.妨害公共安全行為。

3.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行為。

4.侵犯公私財物行為。

5.妨害社會管理秩序行為。

6.違反消防管理行為。

7.違反交通管理行為。

8.違反戶口或居民身份證管理行為。

《條例》對賣淫、嫖宿暗*、介紹或者容留賣淫、嫖宿暗*行為,違反政府規定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行為,賭博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行為,制作、復制、出售、出租或者傳播淫書、淫畫、淫穢錄像或者其他淫穢物品行為,作了單獨的規定。

(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區別

1.情節輕重和對社會危害大小不同。犯罪情節重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社會危害性大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2.觸犯的法律不同。犯罪觸犯《刑法》,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觸犯《條例》。

3.應當受到的處罰不同。犯罪應受刑罰處罰,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受治安管理處罰。

二、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常識

(一)正當防衛的條件

正當防衛的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合法的權益。但是,在保護的同時又造成了不法侵害者一定的損害。因此,在行使這項權利時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濫用防衛權,無限擴大對對方的損害,不僅達不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目的,還會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不應有的損害,破壞了社會主義法制。正當防衛的條件包括不法侵害和防衛兩個方面的條件。

1.正當防衛的不法侵害條件

(1)必須有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進行正當防衛。所謂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是指客觀上發生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就是說,這種危害社會的行為,不是行為主觀想象和推測的,而是客觀存在的。

(2)必須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實行正當防衛。這個條件說的是正當防衛的時機問題。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是指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并尚未結束。此時,不法侵害行為處于實施階段。譬如,殺人犯正舉刀向被害人砍來,盜竊犯正在撬門扭鎖。不法侵害行為尚未發生或者已經結束,都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的行為,都不屬于正當防衛。

2.正當防衛的防衛條件防衛行為是由不法侵害行為引起的,它包括防衛對象和防衛限度兩個條件。

(1)正當防衛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這一條件是指正當防衛不能針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的他人進行。正當防衛目的在于排除不法侵害,所以,只能采取給侵害者本人造成損害的方式進行,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未達到法定責任年齡的人及精神病人所實施的侵害行為,不能實行正當防衛。情況緊迫的,可采取緊急避險。

(2)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是指有效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判斷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一是要看防衛行為是否能有效制止住不法侵害;二是要把防衛行為與侵害行為進行比較,凡是經綜合分析認為防衛行為與侵害行為在性質強度、手段等方面大體相當,即可認定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須的限度。否則,為了保護輕微的合法權益,而對不法侵害者造成重大損失的;或能用較緩和的防衛手段就足以制止不法侵害,而是采取激烈的,強度很大的手段的,就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

上述正當防衛的兩個方面的四個條件,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缺一不可,只有這兩個方面的四個條件同時具備,正當防衛才能成立。否則,就是非正當防衛。

(二)常見的非正當防衛

非正當防衛,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不符合正當防衛某個條件的“防衛”。非正當防衛屬于不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常見的非正當防衛,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假想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要針對真實存在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進行。假想防衛,是指不法侵害行為實際不存在,只是由于行為人認識上的錯誤,想象或者推測存在著不法侵害,并對想象或推測中的侵害人實行侵害的行為。

2.防衛挑撥

正當防衛所針對的不法侵害行為是侵害人主動發起的,防衛人被迫進行防衛,以避免損害。防衛挑撥,是指不法侵害的行為人以故意挑釁、引誘等方法,促使對方先對自己實行襲擊,然后以“正當防衛”為借口加害對方的一種行為。

3.不適時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才能實行。不適時防衛,是指針對不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所進行的“防衛”行為。它包括兩種情況,提前防衛和事后防衛。

4.局外防衛

正當防衛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局外防衛,是指防衛者對不法侵害者以外的人實行的侵害行為。

5.抗拒防衛

正當防衛是合法權益的保衛者,對不法侵害者進行的反擊。對實行合法行為的人,不存在正當防衛問題。抗拒防衛,是指行為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非法利益,而對執行職務或其他實行合法行為的人所進行的抗拒、侵害行為。例如:逃犯抗拒公安人員的追捕。

6.互毆行為

正當防衛的雙方,一方是不法侵害者,另一方是合法權益的保衛者。如果雙方都有互相侵害的故意,都實施了不法行為,則都屬于不法侵害者,雙方都無正當防衛的權利?;袨?是指雙方互相毆斗的行為。

7.防衛過當

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防衛過當,是指行為人的防衛行為超過了必要限度,給對方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的行為。

(三)正當防衛在保衛工作中的意義[正當防衛作為一種法律制度,對于我們做好保衛治安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正當防衛可以保證我們有效地履行職責,積極地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我國《刑法》上規定的正當防衛既是我們一項合法權利,也是我們為國家和社會應盡的法律義務,是光榮的行為,受法律保護。我們在保安工作中,當遇到公共利益、本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不法侵害時,就可以正當防衛為武器,排除不法侵害,確保我們單位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盡到我們應盡的職責。

2.正當防衛能夠起到預防違法犯罪,保證社會安定的作用

根據正當防衛的規定,任何公民在正當防衛過程中,依法對不法侵害者本人造成人身或財產的損害,不負法律責任。這樣就使那些圖謀不軌或膽敢以身試法的分子,感到恐懼,有所震懾,使其不敢或輕易地進行危害社會的活動,從而起到了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的作用。

3.正當防衛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

正當防衛,一方面鼓勵公民積極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一方面又要求公民嚴格遵守正當防衛的條件,防止感情用事,濫用防衛權,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以致破壞社會主義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