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貨梯運行生產安全事故方案
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廣州市云梯山莊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住宅樓(自編A區A1、A2型)
建設地點: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民安村云梯山莊內
施工單位:衡陽市長江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單位:廣東名都設計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廣東南方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因施工需要,需在建筑物上安裝3臺施工升降機作垂直運輸,A1棟建筑高度為42.7米,A2棟建筑高度為60.3米,型號為SC200/200TD(廣州市京龍工程機械有限公司),A1型每臺的安裝高度45米,附墻架5套,A2型每臺的安裝高度60米,附墻架7套,基礎具體位置圖A2-1、A2-2棟3-A交3-19~3-22軸,A1-1、A1-2棟1-F交1-16~1-18軸,A1-3、A1-4棟1-A交2-17~2-19軸。
二、?起重機械應急救援預案領導機構、指揮機構、職責及分工
組長:朱湘國(項目經理、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工程安全生產、綜合所需的一切人員,物資、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組織、協調、指揮工作。
副組長:陸一林(項目副經理、安全責任人)負責工程安全生產、綜合所需的一切人員,物資、通訊工具、交通工具等的全面組織指揮工作。
組員:梁冬青(技術負責人)負責工程施工安全方案編制,組織對工人安全學習、交底工作。當發生安全事故時,對事故現場設備、設施的措施(方案)落實,參加調查處理小組。
組員:劉朝暉(安全主任)負責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具體工作,當發現安全隱患,組織有關人員及時落實整改和防范措施。當發生安全事故時,協助領導小組趕赴現場核實情況,并報告領導小組,檢查落實事故現場應急措施救援情況。
組員:凌建文、劉承林(綜合管理員)負責日常治安保衛工作,當發生安全事故時,協助領導小組對事故現場進行監護,有組織保護現場,拍攝事故現場照片,維護區域內外治安,負責協助公安機關對火災事故,爆炸等治安事故調查、取證工作,
組員:曠振社(主辦材料員、機管員)負責日常生產物資。運輸機械及設備的儲備,倉存,當發生安全事故時,組織設備、物資進行搶險工作,保證物資及時供應。
組員:譚曉亮(機管員)負責日常生產機械及設備的檢查、維修保養管理工作。儲備,倉存搶險機械。當發生安全事故時,組織設備、物資進行搶險工作,保證物資及時供應。
組員:王延富(后勤負責人)負責日常后勤、醫療保健管理工作,保管有關醫療機械及藥品。當發生安全事故時,協助領導小組對事故現場進行監護,有組織保護現場,負責協助衛生部門對中毒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對現場人員及名單檢驗、核對,參加調查處理工作。
?三、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預案領導小組
組?長(總指揮):朱湘國
副組長(副指揮):陸一林
成?員:梁冬青?劉朝暉凌建文劉承林曠振社?譚曉亮?王延富
說明:一旦發生事故,領導小組立即改變為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項目部辦公室。
?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
1、起重機械事故發生時,應確定事故的類型,并立即報告機械事故傷害救護領導小組。救護領導小組啟動大型機械事故傷害應急預案。
2、救護組負責負傷人員處置,根據傷情的嚴重程度確定是現場施救還是送醫院救治或是請醫護人員現場組織施救。
3、如需送醫院救治(急救電話120)或是請醫護人員現場組織施救,對外聯絡組負責撥打急救電話120通知附近醫院,報120要講明地點、傷情嚴重程度、傷害的類型和公司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車指示通道。
4、領導小組要負責現場的指揮、救護、通訊、車輛的使用調度工作。
5、現場急救
(1)調查事故現場,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
(2)初步檢查傷病員,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
固定、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3)呼救:迅速呼叫救護車,送醫院醫治。
(4)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實行必須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的措施。
(5)傷員口渴時可給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6)經現場處理后的傷員要迅速轉送醫院醫治。
6、領導小組:
?負責工程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組織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和應急救援物質及器材的存放、保管、有效使用工作。
7、指揮部
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附屬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配合或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8、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組織指揮全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
副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求援的具體工作,做好事故報警、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發生時間、類型、范圍、傷亡及救援等情況及事故處理工作。總指揮不在時,代理總指揮,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成員:負責組、力工組,任務是搶險、滅火、救人等工作。
負責組、少數工種,任務是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受傷人員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五?生產安全事故預防措施(預防)
⑴按照《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國家、市、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標準、規范的規定、要求,成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制定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及各工種的操作規程,并嚴格遵守和執行。
⑵對施工各類人員進行操作規程培訓和安全培訓教育及考核,不斷提高其安全生產知識考試(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工作。
⑶建設單位在概算中確定的建設工程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費用,要足額按期付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對列入建設工程概算的安全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所需費用,應當用于施工安全防護用具及設施的采購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實,安全生產條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向作業人員提供具有生產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安全防護服裝。
⑷對新入職工人或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及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施工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對施工作業人員作業前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方面交底,告知其作業崗位的危險性、安全操作規程和違章操作的危險,雙方簽字認可。
⑸教育作業人員應當遵守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設備等,并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⑹對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經安全專家論證合格簽字認證后方可實施。
⑺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對在建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和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日常和定期及專項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消除,并做好檢查、整改記錄,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發生。
六、防護措施
⑴防止機械傷害措施
使用的機械設備、施工機具應當具有生產(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查驗,安裝后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及配件必須由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不使用報廢及國家禁止使用的設備。
起重機械安裝拆除必須由有安拆資質的隊伍進行操作并在安裝拆除前告知有關管理部門,在驗收前應當經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合格,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按要求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證上崗作業,并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起重吊裝方案進行作業,必須嚴格遵守十不吊的規定。
⑵防電傷害措施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采用TN-S系統,執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的用電原則,電源線、電閘箱、電器及外電防護防雷擊、防火等按經過審批的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中的要求進行采購、制作、架設、安裝、操作,嚴格執行JGJ46-2005部頒標準。
⑶防火災措施
制定防火制度,教育施工人員遵守,成立防火組織、滅火隊伍,配齊各種防火器具,嚴加預防。
⑷應急救援器具配備(準備)
1、鐵鍬5把,2、鐵鎬2把,3、消防水桶10個,4、消防水箱1個、消防水泵1個,5、沙箱6個,6、滅火器16個,7、擔架1付,?8、衛生醫療箱一個、急救藥品若干。
⑸訓練和學習
培養一支有組織、有紀律,具有較強戰斗力的訓練有素的搶險救援隊伍是搶險成敗的關鍵,必須重視對應急救援隊伍的訓練和實戰演習。
⑹救援隊伍所有指戰員必須熟知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管理,安全事故預防及安全事故對人的危害和個人防護知識。
⑺要掌握搶險器具個人防護用具的分類、性能、規格型號及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⑻應急救援小組要組織練兵活動,針對危險目標設置模擬事故現場,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習,每半年要組織演習,培養聯合搶救作戰能力,提高指揮小組的指揮能力,訓練成一支合格的應急救援隊伍。
七、生產安全事故的處理和恢復
⑴高處墜落事故時首先積極搶救傷員,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將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⑵當發生觸電事故時,應馬上斷電,將觸電人員放在通風好的地面上,對其做人工呼吸,嚴禁注射強心劑,等待醫生來救援或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⑶當發生火災事故時啟動應急救援程序,首先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報警及報告有關部門,努力減少事故帶來的損失。
⑷事故一旦嚴重,單靠我項目部的救援力量無法控制局勢,或根據事故發展,可能危及周圍居民生命安危,造成社會災害時,應急救援指揮部有必要請求社會力量給予幫助。
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恢復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行動結束后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不足之處、制定整改措施、修訂應急預案、調整應急救援人員、備足應急救援物質和裝備。
⑹?有關規定
為了能在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效的搶救和處理,以及做好事故的日常預防工作,建立相應制度。
⑺值班制度: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人員。
每天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輪換值班,遇到問題及時處理。
⑻檢查制度:每月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結合生產安全工作,檢查應急求援各項備戰情況、裝備、器具和物資情況,發現問題要限期整改。
⑼例會制度:每季度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召開一次指揮成員各搶險隊長會議,檢查上季度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篇2:某外國語中學電梯貨梯事故故障緊急救援預案
外國語中學電(貨)梯事故故障緊急救援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加強對電梯(貨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結合本校(園)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校電(貨)梯使用現場或維修保養的電梯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
(一)電梯(貨梯)困物故障;
(二)由于剪切、墜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三)由于觸電等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
(四)其它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的具體標準,按國家或行業、地方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一)成立電(貨)梯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救援指揮部)。指揮長由校長擔任;副指揮長由分管安全的副校長擔任;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指揮部成員,參與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二)設立現場救援組,由各安裝、維修班組人員兼職組成。組長由由分管校(園)長擔任,負責組織現場具體搶險救援工作;在指揮長到達現場之前,負責指揮現場搶險救援工作。
1.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報警:110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2.主要職責
(1)組織有關部門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力爭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布置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處理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
(5)當事故有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6)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7)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三、預防預警機制
(1)立即報告學校主要領導,由主要領導批準,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按照各自的職責和工作程序執行本預案。當校長不在時,由副校長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2)指揮部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或指令事故發生地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設備。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3)立即組織或通知就近網點,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設備。組織搶救力量,做好增援準備。
四、應急響應
(1)正常事故故障工作
學校在每年春季開學初制定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學校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2)緊急救援應急行動
接到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布進入緊急預報期,布置救援工作,全體教職工應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學校要采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并隨時匯報救援工作情況。
五、應急保障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制定搶救方案,迅速投入開展搶救行動。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在救助行動中,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5)緊急避難場所保障: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六、應急終止
當事故的評估預測達到起動應急救援預案條件時,由應急指揮長啟動應急反應預案。
(1)對事故現場經過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險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所有現場人員均得到清點;不存在其它影響應急救援預案終止的因素;應急救援行動已完全轉化為社會公共救援;應急指揮長認為事故的發展狀態必須終止的。
(2)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終止后,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和物證,經有關部門認可后可恢復教育教學工作。
七、附則
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指揮部組織相關部門認真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訓,及時進行整改,并按照下列規定對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獎懲。
1.對在應急搶險救援、指揮、信息報送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按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2.對瞞報、遲報、漏報、謊報重特大事故和突發事故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認真負責或臨陣逃脫、擅離職守的人員,按照校有關規定,給予責任追究或處分。對擾亂、妨礙搶險救援的人員,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