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2013年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和措施。為落實安全生產“平安工程”的各項工作要求,有效預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發生,切實保證安全生產按照吉林省白城市交通建設局印發的《2013年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嫩丹高速公路路基第二項目部2013年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一、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許力威副組長:尹宜成成員:陳立波工作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通過全面排查治理各類隱患,狠抓隱患整改工作,進一步深化施工安全專項治理,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的防范和抑制施工安全生產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體實施內容
1、認真貫徹國家及有關部門關于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企業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2.企業有關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做好企業員工(包括農民工)的三級安全教育,并做好培訓記錄。
3、認真編制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做好演練工作。
4、經常會同監理人員做好日常檢查,及時排除在施工過程中的各類安全隱患。
措施
1、塔吊拆裝前,到建筑安全監理部門申請備案,拆裝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
2、洞口與臨邊防護執行定型性工具式防護。
3、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必須有生產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安監證。
4、開展創建文明工地活動,全面規范建筑施工安全作業行為。
5、認真按通遼市“文明施工標準圖集”(大門、圍墻、五牌一圖、臨建房屋、配電室、塔機防護、防護棚的規格等)統一要求執行,強化文明施工基礎設施的安全達標。
6、按照施工的重點時段(分三個時段)做好隱患排查工作。第一時段做好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基礎的防護工作。第二時段做好主體的防護,特別是臨邊、洞口、臨時用電、防護架子的工作,要跟上施工進度,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進入施工現場就要帶好安全帽。第三時段,就是外裝修要做好吊籃的安全防護,要符合國家的規定,防止高處墜落。總之,我們施工企業要堅持經常性的自檢、自查,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重大事故隱患要及時消除處理,全面實現安全生產。
嫩丹高速公路路基02標段項目經理部
篇2:公路施工單位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總則
1.為了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消除生產工作中的事故隱患,防止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結合本合同段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主要是:
(1)工作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
(2)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生產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生產組織和勞動保障方面不符合安全生產規定;工作場所未達到安全防護要求,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
(3)其他管理上的缺陷。
3.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
(1)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2)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施工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二、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原則及措施
1.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隱患所屬的工區或班組負責落實治理措施,具體實施整改方案。
2.分級管理原則。一般事故隱患,由施工單位負責人或者部門負責人立即組織整改,并做好相關記錄。重大事故隱患,由項目部主要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書面報建設單位。
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1)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3)隱患的治理方案。
3.“三定”整改原則。對隱患的排查、整改,堅持定人員、定措施、定完成期限的“三定”原則。措施應包括:
(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5)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4.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5.對于嚴重危及員工生命及國家財產安全的重大事故隱患,必須立即整改,必要時停工整改。
6.項目部無力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應當立即向建設單位和當地政府報告。
三、事故隱患排查、整改責任
1.項目部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應結合工程特點,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建檔、治理、驗收、銷號的工作制度,并設專人負責。
2.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施工安全事故隱患。
3.項目部應每15天至少組織一次隱患排查,各作業班組或工區還要根據工程進展情況組織不定期的隱患排查。即結合專項檢查、防汛、防臺風、防雷擊、防暑降溫等季節性安全隱患排查以及重要節假日、重大活動等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3.項目部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規程的要求從事生產活動。
4.項目經理對本單位隱患排查、整改工作負全面責任。
5.項目部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
四、隱患排查內容
1.措施制度的制定與落實情況
(1)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情況,簽到施工班組一級;
(2)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落實及臺帳建立情況;
(3)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
(4)設計文件中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技術措施;
(5)風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6)施工設備、機具檢測檢驗情況;
(7)施工現場安全警示標志的設置情況;
(8)安全教育培訓,特別是生產一線職工的教育培訓,以及施工企業“三類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
(9)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
2.風險較大工程隱患的防范情況
(1)橋梁工程吊機設備失穩、支架垮塌、高處墜落、基礎塌陷等事故隱患防范情況;
(2)跨越市政道路和河堤交叉工程等的衍生事故隱患防范情況;
(3)水中施工平臺、墩臺、墩柱施工作業事故隱患防范情況;
(4)鋼箱梁制造、運輸及安裝作業事故隱患防范情況;
(5)施工臨時用電使用不當引發的事故隱患防范情況。
五、排查登記、公示公告、防范與整改
1.排查登記
(1)項目負責人應根據省交通主管部門的統一要求對各施工工序及設備、危險物品、現場環境與駐地等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將排查出的事故隱患分級建檔,登記編號,對重大及特別重大的事故隱患由建設單位報各區(縣)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其中特別重大的事故隱患還應報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
(2)當事故隱患等級可能隨時間、外界條件變化時,應注重動態監控并在檔案中及時調整其等級,對升級為重大及特別重大的事故隱患予以補報,對降級的事故隱患亦應相應報告。
2.公示公告
(1)項目部應當如實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詳細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危險特征及防范措施,由雙方簽字確認。
(2)在作業場所明顯部位設置重大及特別重大的事故隱患公示牌。
(3)制定應急預案并告知作業人員與現場相關人員,必要時組織演練。
(4)在上述場所應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志,無法封閉施工的工地,還應當懸掛當日施工現場危險告示,以告知路人和車輛。
3.防范與整改
項目部對處在危險區域或有潛在危險的臨時駐地應堅決搬遷,對有危險的作業點進行有效防范,對施工機具登記管理,在使用維修前應加強檢查,對所有隱患的防范措施應一一審核。
六、責任追究
直接責任人日常檢查中,對存在的隱患不加以指出,不責令整改的或隱患未得到整改,也不向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的,一旦因此發生事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七、記錄
附表1危險源安全隱患登記臺賬
附表2安全隱患處理意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