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路施工防火措施

公路施工防火措施

2024-07-23 閱讀 2340

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防止火災危險,我工地采取下列措施:

一、施地各部門,必須實行逐級防火責任制,確定相應的領導人員負責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并將消防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計劃,使防火與生產密切結合,以保證有效地貫徹防火措施。

二、普遍建立義務消防組織,在工地消防負責人的領導下,進行防火與滅火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和成員的具體條件加以適當分工,建立必要的會議、匯報、防火檢查、學習訓練等制度,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三、發動群眾和依靠職工做好消防工作,經常向職工有計劃的進行防火教育,使其自覺地遵守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必要時應該運用辯論、整改的辦法,發動職工揭發和堵塞火險漏洞,確保工地防火安全。新招收的職工必須經過防火教育后,才能進行工作。

四、必須發動職工根據生產操作的特點,制定相應的防火制度公約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規程。

五、應該逐級定期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的火險問題,必須及時研究解決。

六、施工現場應當劃分出用火作業區、易燃可燃材料場,倉庫區、易燃廢品臨時集中站和生活福利區等區域。

七、防火間距中,不應當堆放易燃和可燃物質。八、木材堆垛的面積不要過大,堆與堆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

九、施工現場應當有車輛的通行道路,其寬度應該不小于3.5米,當道路的寬度僅能供一輛汽車通行時,應該在適當地點修建回轉車場。

十、施工現場的水源地,要筑有消防車駛進的道路。如果不可能修建出入通道時,應當在水源旁邊鋪砌消防車停放和回轉的空場。

十一、卸運或堆放建筑材料時,不能堵塞交通道路。在消防車必須通過的道路上鋪設地下管道或者電纜期間,應當采取保證車輛暢通的措施。

十二、施工現場的道路夜間應當有照明設備。

篇2:公路施工現場:防火安全技術交底

1.各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施工總平面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等區域。

3.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強值班巡邏。

4.施工作業期間需搭設臨時性建筑物,必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施工結束應及時拆除。但不得在高壓架空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5.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

6.在土建施工時,應先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有條件的,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7.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30m;如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8.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之間距離不得少于2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少于5m。

9.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焊割設備上的安全附件應完整有效,否則不準使用。

10.施工現場的焊、割作用,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上海市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11.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執行市建委《施工現場電氣安全管理規定》,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

12.冬季施工采用保溫加熱措施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電熱法加溫,應設電壓調整器控制電壓;導線應絕緣良好,連接牢固,并在現場設置多處測量點。

2)采用鋸生石灰蓄熱,應選擇安全配合比,并經工程技術人員同意后方可使用。

3)采用保溫或加熱措施前,應進行安全教育;施工過程中,應安排專人巡邏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