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高空施工安全措施
1、個人安全的防護
A、按要求使用安全三件寶:"安全帽、安全網和安全帶"。進入施工現場要戴"安全帽",高空臨邊作業要系"安全帶",掛"安全網"。
B、施工現場禁止互相打鬧、開玩笑。
C、嚴禁酒后上班。
D、高空或有較危險的施工作業人員,要先經過身體健康檢查,嚴禁有高血壓、癲癇、聾啞、心臟病人等進行施工。
E、現場施工禁止高跟鞋、拖鞋、赤腳,應穿軟底鞋。
F、有些作業應帶手套防滑,如打錘或冬季施工攀爬腳手架等。
2、高處作業"四口""五臨邊"是高層建筑防墜落事故的重點,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A、建筑物周圍地面人行通道采用鋼管、鋼板、竹標板按規定要求搭設雙層防護棚作為安全通道,兩層防護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70厘米。
B、室內電梯井道預留洞采用Φ12鋼筋網片與預留門洞豎向鋼筋焊接或采用膨脹栓與墻體錨固設防加涂安全護色。施工期間,項目專職安全員每天巡回檢查。發現因施工損壞,立即修復。
C、樓面豎向設備管道井洞口,采用預留鋼筋,洞口上再覆蓋竹標板,預留鋼筋等設備管道安裝時,逐層割掉。
D、四周臨邊墻面落地洞口,在墻模拆除后,應立即搭設防護欄桿,以防止人、物高空墜落,防護高度不應小于1.2米。
3、安裝設備工程
A、啟動焊機前,檢查焊機和開關外殼接地是否良好,焊工工作時,穿著帆布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好工作帽、手套,正確使用面罩。高空焊接時做好監護措施,防止火星落下引起火災或燒傷他人。焊接前檢查周圍環境,特別是下部是否有可燃物體。
B、管道吊裝時,把管道綁扎牢固,防止脫落傷人。
C、搬運衛生器具時,要栓牢撐穩,防止脫落破壞和傾倒傷人。
D、在地下室內、電纜溝內、電氣豎井內施工由于潮濕、陰暗施工環境條件較差,在以上地方施工,工作照明必須用36V以下安全燈照明,施工人員必須穿電工絕緣鞋。
E、設備調試前,認真研究調試方案并形成文字,嚴密監視設備運行,及時處理異常情況。調試時,不得亂觸亂摸。亂搭亂接,避免機械傷人和漏電事故。
F、聯合調試中,試送電時,嚴禁非電氣人員進入配電間,操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服從指令,按計劃、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安排人員進行巡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G、在帶負荷試運轉時,配電箱內電流繼電器應調整額定電流的1.5倍數,以防止過載,造成設備故障。
H、聯合調試時,供電系統試送電完成后,全部配電房(室)、配電箱(柜)處應懸掛"有電危險"標志牌。
I、支、吊架螺帽、螺栓加墊彈簧墊片,防止由于管道震動造成螺帽松動,甚至送脫,導致管道滑落傷人、傷物。
J、空調水管道沖洗后的污水排放至指定點,防止污染現場環境。
篇2:高空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高空施工安全與防護措施
在高空作業施工中,高處作業多。其中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是事故預防的重點之一。所謂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高處作業。由于高處作業活動面小,四周臨空,風力大,且垂直交凡作業多,因此是一項十分復雜、危險的工作,稍有疏忽,就將造成嚴重事故。高處作業必須嚴格執行《高空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一、高處作業事故的類型和原因
1.高處作業人員缺乏應有的安全技術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設施、設備不健全。
3.被蹬踏物材質強度不夠。
4.高處作業移動位置時,蹭空、滑倒、失穩。
5.立體垂直交叉作業時不按規定采取防護措施。
6.高處作業時,由于站位不當或操作失誤被物體碰撞、電擊、風刮而墜落等。
二、高處作業必須嚴格按照安全規范操作
1.高處作業人員要身穿緊口工作服,腳穿防滑鞋,頭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帶。
2.遇到大霧、大雨和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暫時不用的工具,裝入工具袋,隨用隨拿。常用的工具應系帶在身上,用不著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應采用系繩溜放到地面,不得向下拋擲,以免掉落傷人。作業結束后應及時清理運送到指定的地點,防止遺留在作業現場而掉落傷人。
三、交叉作業安全操作規范
在施工現場空間上下不同層次(高度)同時進行的高空作業,叫交叉作業。其安全操作規范是:
1.高空作業人員在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業。下層作業位置必須處于上層作業物體可能墜落范圍之外;當不能滿足時,上下之間應設隔離防護層。當高層建筑高處超過24m以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保護設施。
2.禁止下層作業人員在防護欄桿、平臺等的下方休息。
四、攀登作業安全操作規范;
在施工現場,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空作業,叫攀登作業。其安全操作規范是:
1.作業人員應從規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陽臺之間等非規定的通道攀登、翻躍。
2.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對梯子,雙手扶牢,不得手持物體攀登。
3.禁止在陽臺欄桿、鋼筋和管架、模板及其支撐桿上作業。
4.禁止沿屋架上弦、檁條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和作業。
5.人員上下腳手架應走專用通道,禁止攀爬腳手架桿件上下。在腳手架上高空作業或行走;要注意腳下探頭板。
五、高處作業的防護措施
1.高處作業平臺的防護
高處作業平臺四周要有1~1.2m的防護攔桿,欄桿外掛密目網封閉。底部四周鋪18cm;高檔腳板,平臺板為5cm厚木腳手板。平臺設梯子,供工作人員上下,梯子要與平臺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間距為30cm。
2.臨邊作業的防護
在高處作業時,工作面邊緣沒有圍護設施,或雖有圍護設施,但高度低于0.8m時,此高空作業為臨邊作業。陽臺、樓板、屋面、基坑周邊等臨邊應搭設防護欄桿,外掛密目網封閉。使用里腳手架砌墻時,腳手架外側用密目網封閉;內側與墻體之間也應將空隙封閉,防止落人落物。
3.洞口防護
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孔、洞,有從孔、洞墜落的危險。根據孔、洞口大小位置的不同,應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閉牢固、嚴密,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如要拆除,須經工地負責人批準。
篇3:高空施工安全與防護措施
在高空作業施工中,高處作業多。其中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是事故預防的重點之一。所謂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高處作業。由于高處作業活動面小,四周臨空,風力大,且垂直交凡作業多,因此是一項十分復雜、危險的工作,稍有疏忽,就將造成嚴重事故。高處作業必須嚴格執行《高空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一、高處作業事故的類型和原因
1.高處作業人員缺乏應有的安全技術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設施、設備不健全。
3.被蹬踏物材質強度不夠。
4.高處作業移動位置時,蹭空、滑倒、失穩。
5.立體垂直交叉作業時不按規定采取防護措施。
6.高處作業時,由于站位不當或操作失誤被物體碰撞、電擊、風刮而墜落等。
二、高處作業必須嚴格按照安全規范操作
1.高處作業人員要身穿緊口工作服,腳穿防滑鞋,頭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帶。
2.遇到大霧、大雨和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暫時不用的工具,裝入工具袋,隨用隨拿。常用的工具應系帶在身上,用不著的工具和拆下的材料應采用系繩溜放到地面,不得向下拋擲,以免掉落傷人。作業結束后應及時清理運送到指定的地點,防止遺留在作業現場而掉落傷人。
三、交叉作業安全操作規范
在施工現場空間上下不同層次(高度)同時進行的高空作業,叫交叉作業。其安全操作規范是:
1.高空作業人員在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業。下層作業位置必須處于上層作業物體可能墜落范圍之外;當不能滿足時,上下之間應設隔離防護層。當高層建筑高處超過24m以上的交叉作業。應設雙層保護設施。
2.禁止下層作業人員在防護欄桿、平臺等的下方休息。
四、攀登作業安全操作規范;
在施工現場,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設施,在攀登條件下進行的高空作業,叫攀登作業。其安全操作規范是:
1.作業人員應從規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陽臺之間等非規定的通道攀登、翻躍。
2.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對梯子,雙手扶牢,不得手持物體攀登。
3.禁止在陽臺欄桿、鋼筋和管架、模板及其支撐桿上作業。
4.禁止沿屋架上弦、檁條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和作業。
5.人員上下腳手架應走專用通道,禁止攀爬腳手架桿件上下。在腳手架上高空作業或行走;要注意腳下探頭板。
五、高處作業的防護措施
1.高處作業平臺的防護
高處作業平臺四周要有1~1.2m的防護攔桿,欄桿外掛密目網封閉。底部四周鋪18cm;高檔腳板,平臺板為5cm厚木腳手板。平臺設梯子,供工作人員上下,梯子要與平臺骨架固定牢固,踏板間距為30cm。
2.臨邊作業的防護
在高處作業時,工作面邊緣沒有圍護設施,或雖有圍護設施,但高度低于0.8m時,此高空作業為臨邊作業。陽臺、樓板、屋面、基坑周邊等臨邊應搭設防護欄桿,外掛密目網封閉。使用里腳手架砌墻時,腳手架外側用密目網封閉;內側與墻體之間也應將空隙封閉,防止落人落物。
3.洞口防護
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孔、洞,有從孔、洞墜落的危險。根據孔、洞口大小位置的不同,應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封閉牢固、嚴密,任何人不得隨意拆除;如要拆除,須經工地負責人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