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與基礎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時,兩人操作間距應大于2.5米。多臺機械開挖,挖土機間距應大于10米。在挖土機工作范圍內,不許進行其他作業。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
2、挖土方不得在貼近未加固的危險建筑物的下面進行。
3、基坑開挖應嚴格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土壁的變動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坍塌現象,應及時進行支撐或放坡,并注意支撐穩固和土壁變化。當采取不放坡開挖,應設置臨時支護,各種支護應根據土質及基坑深度經計算確定。
4、機械多臺階同時開挖,應驗算邊坡的穩定,挖土機離邊坡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塌方,造成翻機事故。
5、深基坑上下應先挖好階梯或支撐靠梯,或開斜坡道,并采取防滑措施,禁止踩踏支撐上下。坑四周應設安全欄桿。
6、用自卸汽車運土,運輸道路的坡度、轉彎半徑應符合有關安全規定。
7、重物距土坡安全距離,汽車不小于3米;起重機不小于4米;土方堆放不小于1米,堆土高不超過1.5米;材料堆放,應不小于1米。
8、當基坑較深或晾槽時間很長時,為防止邊坡失水松散或地面水沖刷、浸潤影響邊坡穩定,應采用邊坡保護方法。
篇2:住宅樓基礎工程施工方法措施
住宅樓基礎工程施工方法
1、樁基工程
樁基工程由業主委托其他施工單位業主已完成。
2、護坡方案
本工程按1:1放坡,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3、基礎降水
3.1施工方案
根據基坑支護結構及現場地質情況,基坑降水采用大口井降水方法,該工程每棟樓設降水井19口,井徑Φ300mm,井深8m,井管為無砂混凝土管,外填碎石作為濾水,其透水直徑600mm,井口標高高出地坪200mm。用潛水泵將水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降水井具體布置位置見降水平面圖。
3.2施工過程
降水井需提前做成,在土方開挖之前最少提前7天開始降水,將水位降至底板下至少2m時方可開挖,每個降水井內安設一臺QY-25型深水泵。降水每天分三班連續進行,每班三人值班負責降水全過程的觀測、記錄,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及有關負責人研究及時處理。基坑降水要一直進行不得中斷,直至基礎施工到±0.000為止。
3.3防止坑水位下降
為避免由于坑內降水,造成坑外水位下降,影響周圍建筑物及市政道路設施損傷,設置觀察井,并安排專人觀測水位變化情況。
如水位下降過大應及時灌入足夠數量的水,從而阻止受地下水而失造成地基下沉,而影響原有設施的正常運行。
3.4廢井處理
在降水結束后拆除水泵,用砂石料將廢井填實至自然地坪為止。
3.5安全注意事項
a.潛水泵安裝嚴格按出廠說明進行,并嚴格按現場用電規定接線,防止漏電傷人。
b.潛水泵入井時注意居中下沉,防止碰壞井壁。
c.降水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泵體工作是否正常,如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排除障礙后,方能繼續運行。
d.經常檢查供電線路是否正常,尤其在大風大雨后,必須全面檢查道路后,才能啟動水泵。
4、土方開挖
4.1、工程情況
該工程基礎為鋼筋砼承臺底板相形基礎,鋼筋砼底板厚900mm,砼墊層底標高-4.31m,局部加深部分-5.25m,按圖紙計算,室內外高差為600,即實際挖土深度為3.21m。
4.2、施工方案
(l)放線
根據施工總平面規定的位置,按單位工程分別把定位軸線放出挖土輪廓線經核對無誤后,辦理驗線手續,方可開始開挖。
(2)機械挖土
土方采用挖掘機開挖。開挖時,須留200~300mm厚土層,由人工挖除清理,至設計標高,挖掘機嚴禁擾動樁頭,確保樁身質量。
(3)堆放
根據建設單位或環衛指定地點卸土,但必須留足夠數量粘土,并加以晾曬作為基坑還槽土,以備基礎回填。
(4)排水
當土方挖至設計標高后,在基坑四周設400×300(b×h)mm排水盲溝,內填礫石,以利濾水,并每隔20m設集水井,由潛水泵抽至坑外,經過濾排列市政排水管網。
(5)驗槽
基槽清理完畢后,立即組織設計、監理、業主進行地基驗槽工作,各方簽認同意后,才能進行基礎墊層施工。
篇3:地基基礎工程冬期施工技術措施
地基與基礎工程冬期施工技術措施
(1)一般規定
冬期進行地基與基礎施工的工程,除應有建筑場地的工程地質勘探資料外,根據需要尚應提出地基土的主要凍土性能指標。
建筑場地宜在凍結前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礙物、地表積水,并應平整場地與道路。冬期及時清除積雪,春融期做好排水。
(2)地基處理
靠近其他建筑物基礎的地下基坑施工時應采取防止相鄰地基土遭凍的措施。
對建(構)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標點、水準點及軸線定位點的埋設應采取防止土壤凍脹、融沉變位和施工振動影響的措施,并應定期復測校正。
在基礎施工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3)淺埋基礎
淺埋基礎各部位施工時應同時進行,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礎進行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曬。基礎施工完畢應及時回填基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