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工施工安全作業指導書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戴安全防護用品。
2、作業時必須避讓機械,躲開坑、槽、井,選擇安全的路線和地點。
3、上下溝槽、基坑應走安全梯或馬道。在槽、基坑底作業前必須檢查槽幫的穩定性,確認安全后再下槽、基坑作業。
4、高處作業必須走安全梯或馬道,臨邊作業時必須采取防墜落的措施。
5、在社會道路上作業時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并據現場情況采取防護、警示措施,避讓車輛,必要時設專人監護。
6、進入井、深基坑(槽)及構筑物內作業時,應在地面進出口處設專人監護。
7、機械運轉時,不得在機械運轉范圍內作業。
8、測量作業釘樁前應檢查錘頭的牢固性,作業時與其他人員協調配合。不得正對人員掄錘。
9、需在河流、湖泊等水中測量作業前,必須先征得主管單位的同意,掌握水深、流速等情況,并據現場情況采取防溺水措施。
10、冬期施工不應在冰上進行作業。嚴冬期間需在冰上作業時,必須在作業前進行現場探測,充分掌握冰層厚度,確認安全后,方可在冰上作業。
11、進入混凝土蒸汽養護區域測溫作業時應走馬道或安全梯。并備有足夠的照明。
12、在瀝青混合料施工中,需在瀝青混合料運輸車上測溫時,事先必須與汽車司機協商,征的同意后方可上車測溫。
篇2:安全生產責任制:測量作業組長
一、是本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組測量業務保安工作。
二、負責組織全組測量和填圖工作,做到準確無誤,防止因測量誤差而造成事故。
三、中腰線設置準確及時,并符合設計要求。
四、確保貫通測量準確無誤,努力減小貫通誤差。遇有測量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
五、巷道掘進停頭或封閉前,要將導線實測到迎頭,準確控制停頭位置并及時填圖。
篇3:工程測量放線作業指導書范本
工程測量放線作業指導書
1、測量放線由專人負責,作業人員必須持有上崗合格證方能上崗。
2、測量放線所用器具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按期送檢,經檢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3、測量方法
3.1控制線及軸線布設
3.1.1根據提供相應紅線點或坐標點測設出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樁(點),控制樁(點)數量依據建筑規模平面情況和現場條件確定。
3.1.2將測設的控制點予以固定、保護,標注。保證不因地基下沉,振動或施工作業受影響。
3.1.3當結構施工到一定位置時(一般為地下室頂板或±0.000處)將其引測到板上,作為上部結構控制線投測的依據。
3.1.4根據各層投測出的控制線按施工圖測放柱、墻中線和邊線。施工放線的主要技術如下表所示:
建筑物結構特征測距相
對誤差測角中誤差
)根據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測定高程中誤差(mm)(〃)在測站上測定高差中誤差(豎向傳遞軸線點誤差
(mm)
金屬結構、裝配式鋼筋砼結構、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60m1/200005164
1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1/1000010253
5~15層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以下1/300030332
土木豎向整平1/10004510--
注:1、對于具有兩種以上特征的建筑物,應取其中要求高的中誤差值;
2、特殊要求的工程項目,應根據設計對限差的要求,確定其放樣精度。
3.1.5標高投測
3.1.6根據甲方提供的高程式控制點,將標高引測到施工現場,且通視良好的控制樁上,作為構配件標高測放依據。
3.1.7當收層結構完成后將標高投測到結構柱、墻面,一般設在轉角處或長方向中部,且不少于兩個點,上部各層依此點用卷尺量測。
3.1.8各層標高測出后,不少于兩個水準點,用水準儀進行校核,經調整后的標高,為該樓層的高程控制點。
3.2每次測量放線之后應及時進行資料的完善,資料應做到準確、及時。
3.3每次測量放線之后應辦理工序交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