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住宅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住宅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2024-07-23 閱讀 5498

本工程作業面廣,施工項目多、工種協助范圍大,施工工期較短,交叉作業多,這樣施工安全就變得格外重要.因此,安全生產工作一定要以嚴肅法規、落實責任、消滅違章、強化管理為中心,努力提高企業的安全技術管理水平.安全目標按照省五無標準(無死亡、無重傷、無火災、無中毒、無坍塌)施工,杜絕死亡及火災事故.

1.貫徹落實"安全第一"的安全生產方針,層層建立崗位責任制、健全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責任制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制度、安全生產的定期檢查制度、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制度等安全生產制度.

2.工地設立安全生產管理小組,負責安全生產的全面管理,工地項目管理組同時負責安裝生產的具體落實.

3.堅持全員安全輪值制度,各專業施工員要分別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各項施工方案要分別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書面向施工人員交底.

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嚴格遵守現場各項規章制度,施工人員要對各施工隊工人做好工程介紹和現場安全教育工作.

5.工地要廣泛開展以遵章守紀、反對"三違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的活動.

6.臨時用電要按照規范JGJ46-2005規定.臨時電源拖板必須設漏電保護開關,每一單項回路、每臺移動式電動工具,每三臺固定式電氣設備,應分別安裝設漏電保護裝置;施工照明盡量用36v低壓電源,燈具須遠離易燃物.

7.電焊機應盡量有良好的接地裝置,潮濕地面應墊木板與地面隔開,嚴禁采用圓鋼或其他型鋼作焊接回路;焊接點潮濕時,嚴禁人體直接接觸.

8.不得用銅絲替代熔絲;電源線嚴禁塔掛在開關柱頭或不用插頭而直接插入插座;潮濕地點(尤其是地下室)作業必須穿絕緣膠鞋.

9.使用手電鉆或臺鉆時,不準戴手套操作.

10.施工時乙炔瓶與氧氣瓶不得混放,乙炔瓶距電焊點不得小于10m,氧氣瓶距熱源不得小于5m,且不得橫臥;當氧氣瓶壓力下降至2個大氣壓時,不得再用,每支焊槍應配備防止回火裝置,所有氣管接頭均應用鐵線扎緊.

11.工地如設有1lOkv高壓線,施工人員操作或裝卸時要遠離高壓線10m.

12嚴格認真執行公司的"建筑安裝工程安全操作規程"及"施工現場安全十條規定".

篇2:工程安全技術措施制度

(一)、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應根據國家公布的勞動保護立法和各項安全技術標準為依據,根據公司年度施工生產的任務,各項工程施工的特點確定安全技術措施項目,針對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未能及時解決的問題以及對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等所應采取的措施,做到不斷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工傷事故的發生。

(二)、勞動保護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范圍包括:

⒈起重機械上的各種防護裝置及保險裝置(如安全卡、安全鉤、安全門,過速限制器,過卷揚退制器,門電鎖、安全手柄、安全制動器等),為了安全而進行的改裝。

⒉各種運轉機械上的安全起動和迅速停車設備。

⒊為安全而重新布置或改裝機械和設備。

⒋電氣設備安裝防止觸漏電的設施(包括標準配電箱)。

⒌為安全而安設低電壓照明設備。

⒍在原有設備簡陋,全部操作過程不能機構化的情況下,對個別繁重費力或危險的起重,搬運工作所采取的輔助機械化設備。

⒎在生產區域內危險處所裝置的標志、信號和防護設施。

⒏在工人可能到達的洞、坑、溝、升降口、漏斗等處安設的防護裝置。

⒐在生產區域內,工人經常過往的地點,為安全而設置的通道及便橋。

⒑消除塵及各種有害物質而設置的吸塵設備及防塵設施。

⒒為減輕或消除工作中的噪音及震動的設施。

⒓機械、電氣設備等傳動部的防護裝置。

⒔為保持空氣清潔或使溫濕度合乎勞動保護安全而安設的通氣換氣裝置。

⒕工作場所的休息室,用膳室及食物加熱設備。

⒖購置或編印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參改書,刊物、宣傳畫、標語等。

⒗建立與貫徹有關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措施。

⒘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所需的工具、儀器。

⒙女工衛生室及其設備。

㈢、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由公司安全科在工程開工時依據工程、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經公司經理批準后由相關部門執行。

㈣、安全技術措施的重大項目由公司組織實施,一般項目均由基層各部門負責實施,安全科負責定期檢查實施情況。

㈤、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的費用和使用材料,都應切實保證。

篇3:工程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執行制度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執行)是項目施工保障安全的指令性文件,具有安全法規的作用,必須認真編制和執行。

1、編制原則。

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要在編制生產財務計劃的同時進行。

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與執行要納入公司的議事日程,并必須按設計者、審核者、批準者的會簽程序后生效執行(特別是高層或難度大的施工項目)。

編制安全技術計劃時應考慮到必須與可能、切實掌握好花錢少、效果大的原則,制定出科學、先進、可靠、實用的安全生產技術措施計劃。

2、編制依據。

編制時必須依據黨和國家、政府部門公布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法規、法令和各項標準、規范、規章等(詳見組織設計編審制度);注重解決在實踐中存在或在檢查中發現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技術革新與工藝改革中面臨所需的新防護設施問題;針對不安全因素易造成傷亡事故或職業病主要原因應采取的措施。

3、編制方法。

要按照項目施工的實際進行編制,內容參照《勞動部全國工會發布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總名稱表》((29)勞總護字號45號),工發總字(1`997)69號文件。

編制必須針對性強,對各種不同的工程結構、施工方法、作業條件等產生各個不相同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為此首先要掌握項目工程概況。

4、執行程序。

要認真進行分部分項的安全生產技術交底,安全技術措施中的各種安全設置、防護應列入施工任務單,責任落實到班組或個人,并實行驗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