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井底水倉清理計劃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井底水倉清理計劃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8982

為加強和規范雨季“三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從而全面提升礦井防治水的管理水平,有效預防治水害事故的發生?,F結合我礦當前防治水工作現狀,經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2016年雨季來臨之前,對井底水倉進行清理,為了井底水倉清理工作安全、有序地進行,特制定“井底水倉清理計劃及安全技術措施”。

一、礦井涌水量及排水系統

1、礦井涌水量

根據歷年實測,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7.71m3/h,最大涌水量為53.13m3/h。2、排水系統

排水垂高為206m。

礦井采用一級排水方式,在井底+1098m標高設有水倉、水泵房。主水倉長度為50m,有效容量為275.5m3,副水倉長度為37m,有效容量為203.87m3;水泵房安裝有MD85-45×6型多級分段式離心泵3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一臺檢修,其流量為85m3/h,總揚程為270m,功率110kW。在正常涌水量時使用一臺工作,最大涌水量時使用兩臺工作,能夠滿足排水要求。

安裝兩趟管徑為φ159mm(6′管)的排水管。

3、井底水倉淤泥、煤矸積存厚度

主水倉:50CM,副水倉:40CM。

二、井底水倉清理計劃

1、監督責任人

肖付(生產礦長)鄒陽(機電礦長)

2、落實責任人

掘進隊,隊長:閆妝禮。

3、時間安排

2016年02月28日至2016年03月03日。

三、井底水底清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水倉清理方案和清理前的準備工作

1、由于原井底水倉已安裝軌道,決定采用小絞車+礦車(人工裝車)清理方式。

2、清理順序:主水倉→副水倉。

3、在井底水泵房通道設置風簾進行風量調節,保證主、副水倉供風量各不小于120m3/min,在水倉出風口處安裝瓦斯傳感器。

4、在清理之前,要排干即將清理的水倉的存水,堵住水溝,將水引流至另一個水倉。

5、在水倉入口8米之外的井底聯絡巷適當位置安裝11.4KW調度小絞車(絞車安裝在水泵房通道與水倉入水口相接處,電機采用防爆式;用四棵內注式單體液壓支柱將絞車固定,即支柱底部打在絞車底座上,柱爪帶帽打在巷道頂板上,所有支柱要穿底鞋,戴木頂帽)。

6、準備好清理水倉所需的工具(鐵鍬、水桶等)。

7、所有作業人員穿戴整齊(必須穿長筒礦用膠鞋)。

8、水倉清理的淤泥從水倉人工裝車至礦車,然后經小絞車提升至井底聯絡巷,人工推車至軌道下山掛鉤處,再經軌道下山1.6米絞車提升至副平硐,通過特殊防爆式電機車推運至地面,最后人工由人工翻缷。

9、清理之前,必須排干即將清理的水倉的存水。

(二)井底水倉清理安全技術措施

1、先將水倉入水口的水流引入副水倉,關閉主水倉入水口的閘門(或用砂袋堵住入水口水溝),排完主水倉的積水,然后用同樣方法對副水倉進行全面清理。

2、主水倉清理完畢后,再將水倉入口的水流引入副水倉,排完副水倉的積水,對副水倉進行清理。

3、清理過程中,必須堅持“先外到里,逐段清理”的原則,嚴禁多段、大面積進行清理。

4、清理過程中,嚴禁人員進入未清理區域,以防陷入淤泥之中。

5、從水倉入口處開始,邊觀察水倉頂板,邊支護,邊進行清理。

6、為了防治人員在行走過程中滑倒跌傷,事先應整修水倉入口處的臺階。

7、清理過程中,應及時測定水倉風量,若風量小于120m3/min時,應停止作業,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8、及時檢查水倉內瓦斯濃度,若CH4≧0.5%時,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9、水倉清理作業過程中,要斷開水泵的所有電源,水泵房不得啟動水泵從事排水工作,即不論清理任何一個水倉,水倉清理工作與排水工作不能同時進行。

10、水泵房CH4≧0.5%,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1、提升及推車:

水倉小絞車提升前,要撤出水倉的所有作業人員。

固定小絞車的單體支柱要支撐有力:每次提升前,要檢查絞車固定裝置是否有松動現象,并及時加壓升柱。

提升信號為:一停、二上、三下、四慢上、五慢下。絞車工必須是經過培訓的專職人員擔任,信號不清時不得開車,水倉小絞車一次只能提升1個礦車,軌道下山地面大絞車一次提升不得超過3個礦車。

斜井提升時,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原則。

井下人力推車時,只能從礦車的后中部用力,目視前方,遇道岔、彎道或前方有人時要發出信號,嚴禁推一車又拉一車,嚴禁從礦車的側幫用力,嚴禁放飛車;同一方向推車時,兩車的距離要保持在10米以上。

12、在水倉清理過程中,要設專人在水倉入口外觀察,嚴禁水流涌入正在清理的水倉之中。

13、為了防治淤泥突然涌入作業地點,要求在作業地點以里3米處打上單體液壓支護和木擋板。

14、水倉清理過程中,視巷道頂板情況,進行一定的臨時支護。

15、加強井下各工作面、各地點涌水量,若水量突然變大時,應及時通知井底水倉清理人員,接到通知后,所有人員及時撤離井底水倉,排水工啟動水泵,進行排水工作。

16、做好水倉清理工作記錄。

附:晴隆縣中營鎮仁禾煤礦井底水倉清理記錄表

篇2:中央井底水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因中央井底水倉淤泥沉積較多,影響正常排水,根據生產技術部安排,我隊將對中央井底外水倉(長388.8m)、內水倉(長288m)進行淤泥清理工作。為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方案、方法

1、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1)綜掘一隊負責恢復水倉口局部通風機。

2)通風隊負責開工前的瓦斯排放。

3)調度室負責通訊電話的接線工作。

4)施工前首先將外(內)水倉入水口的水流改至內(外)水倉,用編織袋裝煤泥將外(內)水倉口水溝封實。

5)將外(內)水倉與之相對應配水巷之間的閘閥關閉嚴密并懸掛警示牌“有人工作,嚴禁動作”。

6)安裝2臺7.5KW臨時排水泵,一臺使用一臺備用。

7)檢查絞車及安全設施并完善。

2、施工順序:

先清理外水倉后清理內水倉。用水泵將外(內)水倉內的污水排凈,然后采用人工將淤泥由上向下呈斜坡狀進行清理,先用桶和锨將淤泥清至礦車內,然后用絞車將重車提出推至水倉外。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通風隊負責風筒的日常延伸與瓦斯檢查工作,并隨水倉的清理進度向前進行延伸,必須保證每班將風筒接至清淤點5米范圍內,以保證正常通風,如果局部通風機停風立即撤人。

2、通風隊必須每班安排專職瓦檢員在施工人員進入水倉之前檢查水倉內瓦斯及氧氣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在1.0%以下,氧氣濃度不低于20%時,人員方可進入水倉。瓦檢員每班檢查不得少于2次。

3、每班施工前,認真檢查工作地點頂幫支護情況,及時采用不低于2m長1寸鋼管加工而成的長柄工具處理頂幫膠結的淤泥,確保工作地點安全。

4、每班清理水倉前必須檢查水倉口水溝的封堵情況,必須嚴實不漏水。

5、清理到外(內)水倉底部時,將水泵移至清淤點,保證水泵完好,及時將水倉的積水排放到內(外)水倉內。

6、因底板有淤泥時比較滑,水倉口臺階必須及時清理淤泥,人員上下臺階時必須注意腳下安全,以防滑倒摔傷。

7、施工時要采用長柄工具將堆積的淤泥劃落,隨時注意淤泥的流動趨勢,做好人員站位及安全確認工作,確保退路暢通,加強自?;ケB摫?以防淤泥大量涌出掩埋人員及設備。

8、在水倉內人力推車時要時刻注意前方,1次只能推1輛車,嚴禁站在礦車兩側推車,且同向推車間距不得小于10m。推車過彎道時,必須喊話以示警告。

9、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開動絞車前,必須認真檢查絞車、鋼絲繩、聲光信號、軌道及其安全設施的完好情況,不完好嚴禁啟動絞車。

10、絞車司機與信號把鉤工必須互相配合好,必須嚴格按信號進行操作,嚴禁信號不清或無信號進行操作。

11、礦車必須使用標準的鏈環和插銷進行連接,嚴禁使用小鏈等代替。

12、加強運輸線管理,必須由一名班長現場負責,嚴格按絞車牌板上所規定的提升數量進行提升,嚴禁超掛車、不帶電放車,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嚴禁人員跟車或在繩道內逗留。

13、提放車時,絞車司機必須集中精力聽清信號及時開停車,注意絞車、鋼絲繩運行中的受力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車,查明原因進行處理,不得死拉硬拽。處理時,絞車司機必須握緊閘把,嚴禁離開崗位。

14、提放車時,必須將施工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嚴禁提放車與清淤工作同時進行。

15、若出現掉道時,必須由班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現場進行處理,嚴禁人員站在礦車的移動方向,斜巷處理掉道時嚴禁摘掉鉤頭進行處理。

16、嚴禁放飛車及扒、蹬、跳礦車。

17、現場負責人及時觀察水倉上部淤煤的流動,若發現流動量變大,立即撤出人員,采取措施,恢復正常后再進行作業;未經調度室許可,機電隊嚴禁擅自開啟配水巷閘閥。

18、必須及時清理水泵窩子及水溝淤泥,保證水溝流水暢通,嚴禁水泵空運轉。

19、對于高低道必須及時調平,以防車輛側翻、掉道傷人。

20、本措施未提及內容,如涉及到均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相關條款規定執行照辦。

篇3:井底水倉砌碹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我部現施工的井底水倉,按照設計要求。臨時支護完畢后,采用C30混凝土砌碹進行永久支護。

?砌碹支護材料:

?采用土建小模板,拱部模板規格為200×50×1500mm;墻部模板規格為200×50×1100mm;150×150×1000mm方木;撐桿為2寸鋼管;50mm厚木板;振動棒2個。

?C30配比

?每盤?水泥50㎏水20.5㎏?沙子73.5㎏石子130.5㎏

?施工順序

一、搭設工作臺

?1、用2寸鋼管架桿及50mm厚木板搭設1層高度為1.5米的工作平臺。

?2、要求搭設的工作平臺必須牢固可靠。

?3、在工作平臺上,要留有躲閃冒落活矸石的空間。

?4、在工作臺上作業時必須佩戴保險帶,且保險帶必須生根。

二、模板及碹胎的組立

?1、立模前,應先檢查巷道支護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立模。

?2、立模時,由工程技術人員、驗收員親自實施,統一指揮,配合班長操作。操平找正模板,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立模區域底板找平。

?3、碹胎的組立

?⑴分別在巷道兩幫標出所要立碹胎的準確位置并劃線。

?⑵將橫向方木沿巷道方向固定于底板位置,用扒釘固定牢固。

?⑶碹胎按1.5m的碹胎間距(碹胎中心--中心的距離)由里向外組立。

?⑷找正碹胎,從所立碹胎拱中點垂線與中線側拱腿腳的連線間水平距離大于設計半徑尺寸30mm時,碹胎中心與拱基線垂直,即找正。同時頂桿垂直頂住拱頂,每組碹胎之間用拉桿固定。

?⑸以此進行下一架碹胎的組立,找正。并將兩拱間的拉桿固定好。

?⑹將所立的碹胎用架桿分別從拱頂及拱肩三個點上,用管卡將各架間進行拉固。

?⑺確認碹胎固定牢固后,進行鋼模板的鋪設,鋼模板垂直于碹胎安裝,隨著鋼模板的對稱鋪設而進行砼澆灌。

三、澆注與搗固

?澆注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由地面料場直接運到井下工作面,再由工人嚴格按配合比攪拌均勻放到預先鋪好的鐵皮上,攪拌時至少要翻攪3次,人工利用鐵鍬將混凝土翻入模板內。振搗人員在巷道底板和架板上施工,確保均勻澆注混凝土。

?在澆注期間,振搗人員要不斷的移動振動棒,確保振搗密實。砼澆注要對稱分層連續進行,每次澆注高度不超過300mm,以防模板側壓不均變形而影響成巷尺寸,隨著澆注砼,用風動震搗器(配備2~3臺震搗器)進行震搗,直至砼泛漿呈糊狀為止,震搗器震搗時要離開模板50~70mm進行,并要插到分層底部,確保巷道表面光滑,無麻面、蜂窩、孔洞等質量問題。

?如遇澆注期間因停電或故障時間較長,已澆注砼有一定強度時,要將砼上表面鑿毛沖洗,并先用水泥、砂子攪拌成沙漿,先澆注一層,之后再繼續澆注砼。五、砌碹方法及注意事項:

?1、砌碹的碹胎與模板應符合以下要求:

?(1)砌碹前,應檢查碹胎與模板,其規格與質量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2)碹胎與模板在使用前應用廢舊機油刷洗。嚴禁使用變形、折損的碹胎與模板;有特殊要求的碹胎與模板必須編號。

?(3)跨度超過4m的碹胎,各節之間必須使用螺栓連接,不準使用其他連接方式。

?2、按中腰線架設碹胎,必須牢固可靠,并應按以下要求架設:

?(1)兩碹胎間距為1.5m,相鄰碹胎之間必須用拉桿連接。

?(2)碹胎的模板應隨砌隨放并擺放平整。外部不平整處,可用木楔墊平。模板厚度應一致,對接要齊,對縫應嚴密、平整不準漏漿。

?3、回收碹胎的工作,應遵循以下規定:

?(1)回收碹胎拆模的時間,應不少于3天;

?(2)回收工作應在班組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指導下進行,回收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點工作,退路必須暢通,嚴禁無關人員在其附近停留;

?(3)回收碹胎,必須使用長柄工具,輕打碹胎下的木磚或木楔,嚴禁使用裝巖機機械、絞車回收;

?(3)及時清除回收模板上粘結的干灰漿,拔掉鐵釘,并將變形、損壞的碹胎運上井修理。完好后,應在指定的地點堆放整齊。

?(5)碹胎及模板的拆除

?利用工作架臺,由里向外進行,拆除碹胎支撐架桿--拆除碹胎--拆除模板。

??六、質量保證措施

?⑴開工前技術員負責組織班組長及施工骨干人員仔細閱讀措施,能預見施工中將要出現的困難,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克服。

?每班必須配有質檢員,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布置,施工中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匯報。

?⑵質檢員在施工中要及時全面做好記錄,各施工班組要認真做好施工日志。

?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教育,使每個工作人員提高工作質量,從而保證工程質量。

?⑷建立各級質量管理責任制,嚴把施工質量關,嚴把執行工序預檢、自檢、互檢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嚴禁下道工序施工。

?⑸澆灌后井底水倉中線到兩幫的距離為1.56米。

?⑹壁厚充填要充填滿,充填材料符合要求。

?⑺壓茬要嚴密,要求砌體沒有瞎縫和干縫;混凝土表面要求沒有蜂窩、麻面等現象。(根據施工需要在板內側鋪設塑料薄膜)

?⑻澆灌后,每天往模板上噴少量水;凝固時間不少于3天,拆除模板后,每天有專人負責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

七、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中要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施工班組要堅持班前會制度,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落實安全措施。

?⑴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整齊,凡入井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入井資格證,必須按照入井規則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嚴肅認真,不得打鬧嬉戲,必須聽從現場負責人的統一指揮。

?⑵工作人員應充分休息,禁止飲酒上崗,以保證工作期間工作安全。在工作臺上人員作業時,必須戴上安全帶,安全帶系在牢固可靠的地方,防止墜落。

?⑶安全負責人和班組安全員,在施工過程認真監督檢查,發現違章立即制止,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對重大隱患要及時匯報,同時通知班組停止施工。

?⑷所有施工人員杜絕違章作業。同時,也要相互監督。保證不違章作業。每個施工人員都有權向三違人員提出批評,班組有權停止其工作,對違章指揮,任何人都有權拒絕執行,并向項目部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