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注漿工安全技術措施

注漿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196

一、適用范圍

第1條本操作規程適用基本建設礦井、生產礦井注漿工作。

二、上崗條件

第2條煤礦防水、防滅火注漿工上崗前必須進行上崗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第3條掌握井下防水、防滅火注漿的質量標準。了解水沙充填、封孔、頂底板預注漿、堵水工藝及注意事項。

三、安全規定

第4條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礦井水文地質規程》的有關規定,嚴格按《注漿作業規程》操作。

第5條制漿和注漿工應配帶防護眼鏡和口罩;攪拌地點應采取防塵措施,在立井施工必須配戴保險帶。

四、地面制漿操作

(一)制漿前的準備工作

第6條制漿前所用各種設備應完好:各閥門應處在正確的開關位置,供水系統暢通,供電系統正常,照明設備齊全。

第7條制黃泥漿前應將沖土用的水槍放到合適位置,并連接好供水管路。

第8條制漿前,首先將漿池底清理干凈,將遺存的臟雜物清掃出去。關閉下漿孔、泄水孔閘門。

(二)制備黃泥漿的操作

第9條用水槍沖土時,水槍操作人員要不斷地擺動水槍,采土要均勻。使沖下的土充分濕潤,防止大塊土進入泥漿池。

采土結束后,將水槍及管路中的水放凈。

第10條開動攪拌機進行攪拌的同時用比重計測量泥漿濃度,濃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

第11條下漿孔要提前設置好篦子。灌漿過程中要隨時清理草根、樹皮、石子及其他雜物,防止下漿孔及管道堵塞。

(三)制備矸石漿的操作

第12條制備矸石漿時,各崗位工作人員必須配合好,各環節之間必須有聯絡信號。

第13條機器開動后,各崗位工作人員必須密切觀察機器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發出停機信號,其他人員接到信號后應立即停機處理。

第14條帶式輸送機不準帶負荷啟動或停機。破碎機、球磨機的給料要均勻,加水要適度,球磨機出口矸石的最大直徑不得超過6毫米。

第15條輸送機司機發現輸送帶上有大塊矸石、木料、雜物時應立即停機清除,以防堵口或損壞破碎機、球磨機。

第16條球磨機司機要注意掌握給料速度軸承溫度、供水大小等,不得長時間開空車或超負荷運轉。

第17條攪拌機司機要注意控制運行中攪拌料量,負荷要均勻。

(四)制備粘土水泥漿的操作

第18條設備系統運轉正常后,首先啟動供水系統。水流進入制漿機后再開動制漿機,然后開動帶式輸送機,上粘土,造出的粘土漿進入粗漿池。注意及時清理帶式輸送機上的碎石、樹根等雜物。

第19條粗漿經潛污泵抽出并通過旋流除砂器進入精漿池。

第20條精漿經潛污泵送進攪拌池的同時添加水泥攪拌,漿液濃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將混合漿放入第二攪拌池,再通過注漿泵將混合漿送進送料機。

(五)制備水泥與水玻璃漿的操作

第21條造漿系統的各種設備的開啟應集中控制與管理,啟動順序如下:首先開動中壓泵,輸送清水,再開動膠帶運灰機或螺旋運灰機、攪拌機,最后啟動儲灰倉開始上料。如需加入添加劑,則可在攪拌池內按比例加入。造漿系統的停止與啟動順序相反,首先關掉儲灰倉,等膠帶上或螺旋槽中的灰料全部進入攪拌機后,再關掉清水泵及上料機。最后關掉攪拌機。

第22條注漿系統至少配有可調注漿泵兩臺,其中一臺備用。可調水玻璃泵兩臺,其中一臺備用。配有一個清水池,一個水玻璃調配池。注漿泵龍頭應包有過篩網。公用注漿管路部分可采用直徑50毫米或42毫米鉆桿,通向各個注漿孔口裝置的管路要用直徑25~50毫米的高壓膠管。膠管之間用快速接頭連接。選用膠管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應為最大泵壓的兩倍以上。

第23條注漿系統的運行要與造漿系統一起集中管理,開始注漿后,司泵工應注意觀察泵壓,發現異常立即通知施工指揮。注漿過程中,龍頭要一直搖動免堵塞。注漿管路要有專人來回巡視。

第24條制漿系統的各種參數、顯示儀表須有專人記錄,要求如下:

1.注漿過程中要定時記錄上灰量、水量、泵量、泵壓、漿液流量、漿液比重、孔口壓力、添加劑量、水玻璃量等,作為注漿原始資料存檔。

2.地面無制漿池,下漿濃度不好測定時,要在井下出漿口定期取樣測量泥漿濃度。

五、井下制漿操作

第25條井下制漿,適宜建小型移動制漿站;適用對小范圍滅火、工作面預注漿、灑漿、壁后注漿等。

第26條根據用漿量,確定制漿池的大小;制漿池一般用箱式礦車或用磚砌水泥抹面的池子代替。用直徑25~50毫米高壓膠管作注漿管,用快速接頭與注漿設備注漿孔連接。

第27條制備黃泥漿時,先把黃土粉倒入制漿池,然后加水,可采用人工、風動、電動攪拌均勻。

第28條制備水泥漿時,先把水泥倒入制漿池,用高壓水沖或人工、風動、電動攪拌,同時用比重計檢查水泥漿濃度。

六、井下注漿操作

(一)井下注漿前的準備工作

第29條注漿工要了解注漿工作目的、注漿工作量、范圍內的管路系統(包括管徑、接頭方式、閥門型號及安裝地點等),配齊管鉗、扳手、絲錐、鉗子、鐵絲等工具材料。

第30條注漿工到達工作地點后,首先檢查注漿地點的頂、幫支護情況,有不安全因素,要立即處理。然后檢查注漿設備及管路系統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31條注漿前,首先用水沖洗管路〈或鉆孔〉,進行打壓試驗,壓入水量為鉆孔體積與管路體積之積的3~5倍。檢查注漿孔中是否暢通,有無堵塞現象,以利注漿。

第32條壓水結束后,如壓水情況符合要求,可根據單位吸水量選擇合適的漿液開始注漿。注漿過程中要觀察井下是否跑漿,其他鉆孔水位是否異常,有無串漿現象。

第33條要根據注漿中的情況,隨時調整漿液配比及注漿延續時間。如鉆孔屬于連續升壓,則應連續注漿,直至達到結束標準。

第34條注漿人員要時刻注意:當設備運轉出現異常(如壓力突然增大、注漿管跳動劇烈等)時,要立即停機,進行檢查處理。

(二)火區、采空區注漿操作

第35條應先由瓦斯檢查員現場檢查,再進入工作地點。根據設計方案和工作量安排的注漿孔號及每個鉆孔應注的漿量進行作業。

第36條注漿前,先沖洗鉆孔,水量應逐漸加大,每孔沖水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水流暢通后接上注漿管,打開各處閘閥并記下流量計的讀數,然后通知制漿站送漿。

第37條注漿期間,注漿工應密切注意管路及各處閥門的情況。發現堵孔或管路漏漿時,應首先通知停止送漿,同時派人關閉上一道閥門,然后進行處理。正在注漿的鉆孔,如發現進漿不正常,應暫停注漿用清水沖洗管路。

第38條注漿時,不要在高壓膠管附近停留,以防止管子崩壞傷人。

第39條盡量在無漿水的情況下拆管子。在有漿水的情況下拆管子時,平接的先松下方的螺絲、吊掛的管子先松靠幫的螺絲,并用膠皮等蓋住法蘭盤,防止噴水傷人。

第40條注漿過程中要做好下列檢查:

1.檢查出水處出水的大小、水溫的高低,有害氣體等,并做好記錄。

2.檢查觀測孔出漿、各孔間竄漿情況。

3.檢查泄水閘門完好情況、水溝的暢通情況等。

第41條停止注漿前,必須先通知地面制漿站停止送漿,要延續15~20分鐘閉漿,將管內存漿全部注入鉆孔內。先關閉注漿孔閥,然后立即向孔內壓清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先小水后大水),沖孔后將各處管路、閥門等處理好。

第42條在回風流中注漿時,必須有瓦斯檢查員現場檢測。

(三)工作面灑漿

第43條灑漿前,在確認膠管和輸漿管連接嚴密牢固后,打開主管路的閥門,先送水后供漿。

第44條綜采工作面灑漿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灑漿過程中,應有專人看守管路和閥門,有異常情況時立即關閉閥門。

2.泥漿到達工作面以后,應注視現場,并不斷擺動管子,以灑滿所有角落、不留死角。

4.工作結束后應將閥門關嚴,在檢查管路無其他情況后方可離開現場。

第45條在普采工作面灑漿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灑漿人員要站在頂板完好的安全地帶,如遇頂板不好或有懸矸時,要處理好。

2.工作面灑漿管由上出口鋪到工作面下出口。灑漿時,約每隔20米站一個人拉管子。

3.應沿工作面自上而下由采空區向外均勻地灑漿,以保證冒落的矸石被泥漿均勻覆蓋。

(四)工作面埋管注漿

第46條放頂前,應沿回風巷在采空區預先鋪好注漿管,注漿管末端距采煤工作面煤壁保持10~15米的距離。埋管可用50毫米的鋼管,鋼管上要有拉管用的拉頭。

第47條采煤工作面放頂后,注漿人員用電話通知制漿站開始送漿,運輸巷有水流出時,即認為采空區已灌好漿,方可停止注漿。

第48條隨著采面推進應及時拉出埋管,拉管時必須將繩套子牢固地固定在埋管的拉頭上,要求各根繩子的長短一致、受力均勻。待所有工作人員撤到絞車以外的安全地帶后,再開動絞車向外拉管。

(五)井下壁后注漿

第49條開工前應檢查注漿設備及管路是否完好、運轉正常、潤滑油充足等。

第50條注漿時,泥漿要均勻,注漿泵運轉應正常,遇裂縫跑漿時要及時堵塞。如果注漿泵距注漿地點較遠,應設直通電話。

第51條看鉆孔人員根據鉆孔壓力大小負責發出開注或停注通知;制漿人員負責掌握水量大小及泥漿濃度。

第52條碹后注漿時,漿管上口要超過碹頂上最凸出位置,碹頂越空,管口位置越高。

第53條停漿后,要用清水沖洗注漿泵和管路,沖洗時間長短應根據灌漿地點遠近而定。

(六)頂底板注漿作業

第54條注漿前首先要對注漿管路進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不低于5兆帕,持續30分鐘以上。

第55條注漿管路進行耐壓試驗合格后,連接到待注鉆孔閘閥上,通知注漿站壓清水,壓入水量不小于管路與鉆孔的管路2倍,使鉆孔待注層暢通,選擇合適的泵量開始注漿。

第56條注漿方式:采用全段連續注漿。

第57條注漿結束標準,泵量控制在每分鐘80升以下,孔口壓力達到設計壓力后,持續建30分鐘方可停止注漿。

第58條當地面注漿系統無法達到設計終孔壓力時,要采取向井下二次加壓。

第59條地面注漿泵的泵量,不得超過井下加壓泵的泵量。

第60條專人觀測孔口壓力表的讀數,發現異常停止注漿,壓清水,處理完畢方可恢復注漿。

(七)封水注漿作業

第61條注漿堵水前,制漿點注漿孔口及出水點處要設專線電話,保證通信暢通。注漿堵水期間,出水點處要設專人觀測水量變化情況。

第62條注漿堵水前,要做連通試驗及壓注水試驗,并現場測定水量。

第63條注漿前要用注漿泵向注漿孔內再作一次注(壓)水,壓入水量為鉆孔體積與管路體積之和的3~5倍。其作用在于沖洗并檢查注漿泵、注漿管路,檢查注漿孔中是否通暢,有無堵塞現象,并沖洗受注層的喀斯特裂隙,以利注漿。

第64條壓水結束后,如壓水情況和原壓水試驗無變化時,可根據單位吸水量選擇合適的漿液開始注漿。否則要重新進行正規壓水試驗。注漿過程中要觀察井下是否跑漿,所注鉆孔水位是否異常,有無串漿現象。要根據注漿中的情況,隨時按注漿設計要求調整漿液配比及注漿延續時間。如鉆孔屬于逐步正常升壓,則應連續注漿,直至達到結束標準。

第65條注漿達到結束標準后,要持續15~20分鐘以上方可停止注漿,以保證質量。然后立即向孔內壓清水。壓水量略大于鉆孔體積與管路體積之和,其目的在于沖洗注漿泵、管路,把孔中漿液壓入受注層中,使堵水材料充分利用,減少水泥浪費。

第66條注水泥一水玻璃雙液漿時的操作順序,注漿時先注水泥漿,數分鐘后再注水玻璃漿。結束時應先停水泥泵,后停水玻璃泵。

第67條注雙液漿前,必須現場重新測定水泥、水玻璃比重并做水泥一水玻璃雙液漿凝結時間試驗。雙液漿凝結時間,一般控制在以雙液漿剛進入受注層位發生膠凝為宜。

第68條一般在連續注漿收效不大甚至起副作用、注漿孔之間相互串漿、跑漿嚴重時,可改變注漿方法。如采用間歇注漿法注漿,每次注漿結束時,注漿孔都要掃孔及壓水沖孔,以利下次再注。

第69條注漿時如發生設備、管路意外事故,應啟動備用設備續注,不能注時則要立即停止注漿,下鉆具沖洗鉆孔,排除故障后,再進行注漿。

第70條不論何種情況,凡注漿孔連續注漿未能達到結束標準的鉆孔都要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復注,直至達到結束標準。每次停注都要沖洗管路及孔內受注層裂隙通道,防止堵孔,以便下次再,注。為此,均應壓入一定量的清水,其壓入量應為鉆孔及管路體積之和的5~10倍,過少容易使孔內殘存漿液造成堵孔,過多則浪費漿液。

第71條單孔注漿結束標準一般要求注漿壓力為含水層被揭露點或突水點承受該含水層最大靜水壓力的1.5倍以上。據此推算出各鉆孔壓水試驗和注漿結束時應達到的壓力值。當注漿壓力達到結束標準時,剩余吸漿量也應小于50升/分鐘。

第72條距離突水口、巷道很近但不漏水的注漿孔,或鉆孔未揭露主要導水通道,或注漿孔注漿效果不佳時,為了充分利用這種鉆孔,可以采用對鉆孔中的受注層施行爆破后注漿。一般情況下爆破裂隙可溝通的范圍不超過3米。為此,采取爆破注漿時應考慮溝通的可能性,并選用合適的炸藥量。

第73條突水口位于采空區時,要求選用粗骨料對采空區進行填充,以防跑漿過多。顆粒的大小取決于鉆孔距突水口的遠近和采空區的壓實程度等,水砂比為(重量比)6:1~12:1,注骨料過程中要觀察孔口吸風情況。一般開始吸風較強,隨著骨料的注入,吸風愈來愈弱,所注骨料應愈來愈細,當吸風較弱時,應停止注骨料,進行掃孔,以免堵孔。

第74條注骨料結束后,如需繼續鉆進,對采空區所注骨料要進行旋噴注漿固結,旋噴注漿要掌握好以下幾點:

1.配制的漿液量要與旋噴段高和旋噴柱半徑相匹配。

2.旋噴前要壓清水,檢查管路、旋噴嘴是否暢通。

3.先注漿液,等噴嘴噴出漿液后,再邊噴邊下,使旋噴頭向下進入骨料堆積物之中,下送速度為1~1.5米/分鐘。旋噴頭下送和提出骨料堆積物之前,中間不得停泵和換擋,以免卸壓造成堵塞噴嘴。

4.旋噴注漿結束后,噴頭提至骨料堆積物以上后方可壓清水沖洗管路和噴嘴。等凝固24小時,旋噴固結體達初凝之后,方可繼續鉆進。

第75條為了使一個鉆孔能夠揭露更多的過水通道,可采用定向導斜方法進行注漿。注完漿后,封死該段鉆孔。再從原偏斜拐點向其他方向走向鉆進,以便提高深鉆孔的注漿利用率和提高堵水質量。

第76條注漿堵水點工程質量的檢查分析:

1.各注漿鉆孔是否達到注漿結束標準。

2.突水水源含水層水位是否基本恢復到突水前狀態。

3.物探檢查。可用鉆孔無線電透視法檢查兩注漿孔間或封堵地段是否存在導水通道。

4.加密鉆孔,檢查過水通道的充填固結狀況。

5.減少總涌水量后的效果是否達到設汁要求。

第77條注漿孔驗收結束后可以起拔套管,進行封孔。要求用425號及其以上標號水泥對鉆孔所揭露的所有含水層、煤層進行永久性封閉,封一段起拔一段套管。

第78條接到停止注停漿指令后,立即關停注漿泵,并關好注漿管路的閥門。將注漿龍頭放入清水池中,然后沖洗管路。

七,收尾工作

第79條下班前應做好場地整理工作,并按規定要求管理好設備,保持貯水池有足夠的水量。

第80條工作結束后,無論是灑漿還是注漿,上井后都必須將當班的工作情況向調度值班人員匯報。要核實本班注入的實土量(或砰石量),并將注漿量及工作情況詳細記入“注漿日志”,及時注漿。

篇2:注漿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負責注漿站的使用和現場管理工作。

2.負責井下所有需要注漿地點的注漿工作。

3.熟悉注漿站的設備、設施和與其配套的各種儀表等的結構、性能和維護方法,并能熟練地操作使用。

4.注漿時,合理配制漿液濃度,并將雜物清理干凈;注漿前后,注15min的清水沖洗管路,以確保管路暢通,達到注漿目的。

5.采用鉆孔注漿,在停止注漿時隨時將鉆孔封堵,以防漏風造成煤炭氧化自燃。

篇3:注漿膠水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注漿(膠、水)工是本崗位的安全生產直接責任者,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負責,必須熟悉相關安全知識并依法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貫徹“安全第一”的生產方針,嚴格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和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主保安和業務保安能力。

第2條具體負責對采空區、停采線、高溫地點的注漿、注水、注膠(高分子材料)、注阻化劑等工作。認真執行本工種的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確保注漿、注水、注膠(高分子材料)、注阻化劑等防火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對礦井自燃發火事故負一定責任。

第3條了解井下防滅火狀況,熟知管路系統,出現問題立即停漿,并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停漿后要沖洗管路,關閉閥門。

第4條井下注漿(膠、水)時,要認真檢查管路系統,確保管路暢通,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5條井下工作時,要及時處理現場安全隱患,處理不了時要及時匯報,嚴禁冒險作業。

第6條認真填寫注漿日報、注水臺帳等原始記錄,并將工作情況向監區值班領導匯報。

第7條采空區、回風巷注漿時,要配帶安全儀器,在瓦檢員檢查氣體正常后方可從事作業。

第8條運送物料要持證上崗,遵章作業,拆接管路時要嚴防管口對人,確保人身安全。

第9條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事故隱患,發生事故時要立即果斷正確處理,并及時向分監區或監區進行匯報。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未落實監區要求,在質和量兩方面完成注漿(膠、水)任務,造成重大損失的,注漿(膠、水)工負直接責任。

第11條因對井下管路系統不熟悉,對停漿等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影響了火區的處理的,注漿(膠、水)工負直接責任。

第12條未按時記錄注漿(膠、水)參數,記錄不全或偽造記錄的,注漿(膠、水)工負直接責任。

第13條未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漿(膠、水)過程中出現“三違”的,注漿(膠、水)工負直接責任。

第14條在注漿(膠、水)操作過程中未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造成人身傷害的,注漿(膠、水)負直接責任。

第15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