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風巷過采區回風上山巷巷安全技術措施

回風巷過采區回風上山巷巷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750

一、情況說明

根據我單位3707回風巷掘進生產需要,現需將3707回風巷與采區運輸上山巷進行貫通,因掘進期間要度過采區上山巷,3707回風巷與采區回風上山巷正交,3707回風巷在采區回風上山巷下方,過巷段3米,根據測量數據,3707回風巷(頂板)與采區回風上山巷(底板)高差1.7米,為確保過巷期間掘進作業的順利進行及人員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技術要求

1、生產科提前將貫通巷道的方位、中線位置定好,作業人員嚴格按照規定數據進行作業。

2、3707回風巷規格:高2米;寬3.2米;采用錨網支護,錨桿間排距700*700mm。

3、過采區回風上山巷地段,要進行打設抬棚加固支護;抬棚梁及腿均采用18kg/m道軌,且在梁與腿夾角之間搭設斜撐,抬棚排距1米,共打設3排至完全過巷。

4、在過巷地段,掛設一組“瓦斯便攜儀、co便攜儀、co2便攜儀”;時刻監測過老巷地段的氣體濃度。

5、過巷期間,在采區回風上山巷的上下兩端頭設置“禁止入內”標志牌,嚴禁任何人員進入。

附:3707回風巷過采區回風上山巷示意圖及支護示意圖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負責人嚴格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安全技術措施,熟知本崗位操作規程,保證安全生產。

2、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地點后,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作業,確保施工地點頂板及煤墻無安全隱患,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繼續施工。

3、過巷期間,必須安排一名專人時刻檢測頂板及煤墻動態,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工撤人至安全地點,并匯報調度室。

4、過巷期間,若發現片幫現象,現場負責人立即通知停工撤人至安全地點,并安排專人將片幫地點敲掉處理完善,待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繼續施工。

5、過巷期間,若發現氣體ch4濃度大于1﹪、co濃度大于0.0024%、c02濃度大于1.5%時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匯報調度室,制訂專項措施進行處理。

6、打設抬棚支護,必須認真檢查腿與梁之間支護是否支護到位,確保支護質量達標。

7、施工結束后,必須將現場雜物清理干凈,需用物料擺放整齊,不得影響巷道的行人、運料。

8、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3707回風巷掘進作業規程》有關規定執行。

屯南煤業一分公司

2015年5月30日

篇2:我礦高壓電纜在局部回風巷安裝使用安全措施

為了嚴格落實“安全第一”的方針,根據本礦的實際情況,對回風巷使用高壓電纜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一、一通三防管理

(一)通風管理

?1、加強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必須有專職人員掛牌管理,保證正常運轉。任何人員不得隨意停開局部通風機。

?2、風筒要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吊掛平直,無脫節,無破口,礦車和支架不得磨擦擠壓風筒,風筒出口距工作工作面不大于5米,以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3、局部通風機要保持24小時正常運轉,局部通風機不能正常運轉時,要把人員撤至井口,并在井口位置設置柵欄,懸掛“嚴禁人員入內”的警戒牌。

?4、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20m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5、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向調度室報告。

?6、必須使用風電閉鎖、使用裝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的供電線路供電。

?7、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在恢復通風前,必須首先檢查瓦斯,只有停風區中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二十九條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件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超過濃度1.5%,最高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不超過3.0%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或二氧化碳超過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

(二)、瓦斯治理

?1、加強局部通風管理,防止發生局部瓦斯積聚。

?2、建立完善的瓦斯檢查制度,保證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兩次。

?3、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杜絕機電失爆。

?4、嚴格控制和管理生產中可能引火的熱源。

?5、安裝瓦斯監控系統,及時監測瓦斯動態。

?6、堅持使用風電閉鎖和瓦斯電閉鎖。

(三)、防塵管理

?1、必須采取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爆破噴霧、裝煤灑水和凈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

?2、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個人防護用品。

?3、距工作面50米范圍內設一道能封閉全斷面的水幕,爆破員在聯炮前向外敷設母線時開啟噴霧,爆破并等炮煙散凈后關閉噴霧。

?4、防塵管路必須接至迎頭,每100米設支管和閥門一個,以便降塵時使用。

(四)、防火管理

?本工程防火的重點是控制和杜絕引火源,防止設備、電纜線和人為火災。

?1、電氣設備、電纜線著火時,首先切斷電源,用沙子、巖粉直接滅火。

?2、因機械磨擦生熱、紗布或其它引發火災,可利用身邊物件,水管直接滅火。油脂和電氣火不可用水直接滅火。

?3、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設井下消防管路。消防管路每隔100米設置支管和閥門。

?4、工作面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筒內。使用過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筒內,并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扔亂放。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或硐室內。

?5、井下清洗風動工具時,必須在專用的硐室內進行,并必須使用不燃性和無毒性洗滌劑。

二、機電管理

?(一)井下電纜的選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纜敷設地點的水平差應與規定的電纜水平差相適應。

?(2)、電纜應帶有供保護接地用的足夠截面的導體。

?(3)、電纜主線芯的截面應滿足供電線路負荷的要求。

?(二)敷設電纜(與手持式或移動式設備連接的電纜除外)應遵守下列規定:

?(1)、電纜吊掛必須用電纜鉤。

?(2)、巷道中懸掛的電纜應有適當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時自由墜落。其懸掛高度應保證電纜在礦車掉道時不受撞擊,在電纜墜落時不落在軌道和輸送機上。

?(3)、電纜鉤的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m。

?(三)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

?(四)電纜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其芯線必須使用齒型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號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理連接。

?(3)、三臺以上的電氣設備必須設置局部接地極,可設置在巷道水溝內或其他較近的潮濕處。設置在水溝內的局部接地極可采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管上應至少鉆有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

?(五)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六)井下過流保護的整定值必須根據使用設備功率進行計算整定,各類過流保護要按照規定進行定期試驗,下井前必須進行通流試驗。

?(七)嚴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種電氣保護。非專業人員嚴禁操作檢漏繼電器。

?(八)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必須掛牌,工作前進行驗電、放電、嚴禁帶電作業。

?(九)使用中的各種電纜必須按規定要求吊掛,嚴禁用鐵絲吊掛。

(十)回風巷要加強巷道維護,并定期灑水滅塵,清除浮煤,保持好良好的衛生環境。

篇3:某回風巷電氣設備安全措施

一、電氣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1、為了確保礦井安全生產,消滅井下電氣設備失爆、不完好現象,回風巷所有電氣設備的使用和管理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電氣安全規程》和《防爆標準》的有關規定。

2、回風巷所有電氣設備操作的電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3、回風巷中使用的防爆電氣設備,在入井前應由電氣設備防爆檢查員檢查其安全性能,并將檢查合格后的防爆標志貼于防爆設備內腔的顯要位置,入井前運輸隊進行驗證,否則,不準入井使用。

4、礦屬各單位及外施工單位的防爆電氣設備必須由電氣維修工專人進行檢修、維護和調試工作,高壓設備的檢修、維護和調試工作并包機負責,應由使用單位寫出申請及施工措施,待上級主管單位批準后,方可持申請施工措施進行施工。

5、使用普通型電氣儀表在回風巷檢修、測量時,必須有瓦檢員配合,測出使用地點的瓦斯濃度在1.0%以下時方可使用。

6、回風巷中正在使用的防爆電氣設備,對其性能必須由礦專業防爆檢查人員不定期地進行檢查、監督,對存在問題,按礦相應規定進行考核,跟班維修工每班都要對自己所管轄的電氣設備檢查有無失爆和不完好情況,并做到及時處理。

7、回風巷中各種電氣設備都應設標志牌,標志牌上寫明該電氣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電壓等級、容量、用途、維修人等,高壓電氣設備上要懸掛“高壓危險”的警示牌。

8、對設有各種電氣保護的電氣設備,不得將保護私自甩掉,對各種保護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試驗,檢驗各保護系統的靈敏度是否完好

?9、嚴禁帶電作業,所有開關在停電后都應閉鎖,有人工作時要先驗電,并設專人看護開關,設掛警牌,嚴格停送電制度,做到“誰干誰停,誰停誰送”。

10、回風巷所有機電設備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做好維護維修,杜絕失爆,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

11、回風巷所有電氣操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

?12、回風巷電氣設備檢修設備接火時,必須有瓦檢員和安全員跟班作業,檢修前后由瓦檢員檢測有害氣體濃度,再由設備管理員停掉前級電源并閉鎖,用電壓等級相符的驗電筆進行驗電,并在瓦斯濃度低于1.0%的情況下進行放電,確認無誤后方可工作,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牌,并派專人看守。

13、回風巷電氣設備維修期間,電纜接頭壓線處必須去掉屏蔽層,以防誤接地,電纜接地要良好地接在設備內部接地螺絲上,不得兼作他用。

14、回風巷電器設備安裝后,必須做好漏電試驗,并記錄上報,每月至少一次對檢測裝置進行遠方人工漏電試驗,試驗后檢漏裝置應靈敏可靠。

15、回風巷所有必須接地的設備和局部接地裝置,都要和總接地網聯接,局部接地極采用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埋在巷道水溝或潮濕的地方,聯接導線采用斷面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扁鋼,禁止將幾臺設備串聯接地或將幾個接地部分串聯。

16、回風巷檢修搬遷移動電器設備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

17、回風巷電纜懸掛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

18、回風巷機電設備中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帶電體及機械外露的傳動和傳動部分,必須加裝護罩或柵欄等防護設施。

19、回風巷所有開關必須上架,電纜、管線盤放要整齊。

20、回風巷電纜的聯接,必須使用同電源電壓相符的礦用隔爆型接線盒,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21、回風巷所有電器設備的各種整定值必須合理。

22、回風巷所有電器設備必須責任到人,定期搞質量,掛牌管理。

23、工回風巷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易損備品件存放于箱內,妥善保管。

24、堅持現場交接班制度,做好班檢、日檢、周檢、月檢工作。防爆電器必須及時檢修,所有電氣設備都不準帶病作業。

二、回風巷供電安全技術措施:

1、回風巷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可入井。

2、回風巷防治電氣設備地點備有井上、下供電系統圖、井下電氣設備布置示意圖和通訊系統圖,并隨情況變化定期填繪。

3、回風巷供電系統必須采取漏電保護、過流保護和接地保護。

4、回風巷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Ω,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不得超過1Ω,并且每季度進行一次測定。

5、回風巷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檢查,必須每1個月檢查2次,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檢查整定,每3個月進行1次,主要設備絕緣電阻3個月至少進行1次檢查。

6、回風巷電氣設備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0%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

7、回風巷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和調整,必須由電氣維修工進行,并執行“一人工作、一人監護”的規定。

8、回風巷的高壓停、送電的操作,可根據書面申請或其它可靠的聯系方式,待批準后由專職電工執行,并嚴格執行誰停誰送的制度,嚴禁有約時送電現象。斷開的隔離開關的操作機構必須鎖住,并在操作手把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停電處必須設專人監護。

9、回風巷所有電氣設備開關閉鎖裝置必須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電、防止擅自開關操作,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寫樣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員有權取下此牌送電。

10、回風巷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高壓控制設備應具有短路、過負荷、接地和欠壓釋放保護,井下采區移動變電站及配電點引出的饋電線上,應裝設短路、過負荷和漏電保護裝置,低壓電動機的控制設備應具備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漏電閉鎖裝置和遠程控制裝置。?

11、正確選擇和安裝使用電氣設備及供電線路,并應在運行中加強維護檢修。另外還應裝設相應的過電流保護裝置,進行合理整定,并應在可能發生電火災的地方,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

12、對回風巷電氣設備的防爆采取以下三種措施:

①采用防爆外殼:電氣設備內部發生瓦斯爆炸時,其壓力不能使外殼變形,而且從間隙逸出外殼的火焰,應受到足夠冷卻,不足以點燃殼外的瓦斯和煤塵,即把爆炸限制在殼內。

②采用安全火花電路:適用于信號、通訊、測量儀表、遙控的自動控制系統。

③采用超前切斷電源:有必備可靠出現故障即自行切斷電源,使熱源不至與瓦斯、煤塵接觸,從而達到防爆的目的。

14、回風巷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帶電體及機械外露的傳動和傳動部分必須加裝護罩或遮欄等防護設施。

17、掘進工作面供電時,所有局部通風機都應裝設“三專兩閉鎖”設施。

三、電纜使用安全措施

1、井下電纜必須懸掛,懸掛點間距在水平巷道或傾斜井巷內不得超過3米,電纜不得懸掛在風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穿墻敷設必須加裝套管。

2、巷道內通訊和信號電纜應與動力電纜分掛在巷道兩側,如果受條件限制,應敷設在動力電纜上方0.1米的地方。高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大于0.1米,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0㎜。

3、低壓電纜不應采用鋁芯,采區低壓電纜嚴禁采用鋁芯。

4、電纜與電氣設備連接,必須用與電氣設備性能相符的接線盒。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5、橡套電纜必須使用阻燃電纜,接頭進行冷補,必須經過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6、不同型號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