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巷回風巷風門砌筑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前,通風隊要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合理分工,堆放整齊。
二、施工前,通風隊班長、跟班隊長必須對施工地點、規格、要求了解清楚,并掌握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要求,要做到安全施工。
三、砌筑位置要求斷面標準,支護良好,底板平整,無片幫空頂。
四、確認一名現場安全負責人。當班跟班隊長為第一責任人,必須安排專人在施工地點對頂板進行敲幫問頂,對現場進行安全確認和現場交接班。
五、施工人員隨身攜帶的材料和工具要妥善保管,利刃工具要做好防護。
六、施工時,要妥善保護電纜、管路,防止碰壞,電纜用剖開的穿墻管提前預埋。
七、檢查施工地點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施工地點必須通風良好,施工現場必須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儀,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向調度室匯報。
八、施工前要對該段巷道沿墻體輪廓線刷掉漿皮,周邊要見硬頂、硬幫并與巷頂接實。
九、在砌筑墻體時,墻面平整無裂縫、重縫和空縫,豎縫要錯開,橫縫要水平,排列必須整齊;
十、風門墻體使用青磚砌筑,墻體底部厚不小于0.7m,上部不小于0.5m,嚴密不漏風。
十一、按照1:3的灰、砂比例配制砂漿,砂漿要飽滿,灰縫要均勻一致。
十二、兩邊墻體施工要同時進行,逐漸把門框牢固固定在墻體之內,正反向門框要連接牢固。
十三、預埋承壓橫梁,承壓橫梁可用12#工字鋼,與風門橫梁之間留30mm空隙,防止頂板壓力擠壓風門變形。
十四、墻體砌實后要勾縫抹面,墻體四周要抹寬度不小于10cm的裙邊,要求抹平,抹齊,打光壓實。
十五、門框要包邊沿口。門框、門扇粘墊襯,四周接觸嚴密(以不透光為準);門扇平整不漏風,門扇與門框不歪扭。
十六、施工結束后打掃干凈現場,廢料及多余的材料要裝車運走,能復用的材料妥善保管,做好文明施工。
十七、施工完畢,由當班班長向調度室匯報,由通風部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工程質量驗收。
十八、避災路線
1、火災、瓦斯煤塵爆炸避災路線:施工地點→11100下巷→五區段車場→11采區1.6m米絞車軌道上山→中部車場→1.2m絞車軌道上山→11采區軌道石門→-水平東軌大巷→副井井底→地面。
2、水災避災路線:施工地點→11100下巷→五區段車場→11采區1.6m米絞車軌道上山→總回風巷→回風斜井→地面
十九、參加砌筑風門的入井人員必須學習《11100下巷回風聯絡巷風門砌筑安全技術措施》并做貫徹簽名。
二十、安檢部監督措施的落實工作,措施不落實不能夠施工。
二十一、未見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及其有關規定執行。
篇2:二礦東橫貫I砌筑風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3
絲繩檢查更換記錄,電氣、機械故障記錄。c、絞車要定期進行檢修,鋼絲繩每天要設專人負責檢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用中的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面積達10%,繩徑縮細10%,銹蝕嚴重,外層鋼絲繩松動時都必須立即更換。
23、運輸路線:副井口裝料→罐籠→副井重車線→1號交岔點→2號交岔點→3號交岔點→4號交岔點→輔運石門→輔運斜巷→輔運煤門→I盤區膠帶運輸大巷→東橫貫I。
24、地面采用鏟車裝料時,鏟車周圍5米范圍內嚴禁站人,防止材料掉落傷人。
25、材料到位卸車時,要注意行人、行車,并設專人指揮,做到安全施工。
26、卸材料時要互相照應,靠巷幫堆放的材料要整齊,符合各項規定,不得影響運輸、通風、行人。
(三)砌墻安全措施
1、攪拌水泥和沙時,應在寬敞的地點,嚴禁在道心作業。
2、提送灰斗時,應緩慢行走,注意腳下,防止滑倒。
3、使用瓦刀砍磚時,不得對人砍磚,且注意力要集中,防止砍傷手。
4、放置門頭時,所有人員應統一口號,協力將橫梁放在設計位置。
5、施工時,所有人員應做好自主保安工作,防止上部磚塊掉落傷人。
六、文明施工
1、磚、沙、水泥要堆放整齊,距道不小于500mm的安全距離。
2、磚塊碼放整齊并掛牌管理,不得歪斜,防止倒塌傷人;沙要放入料池并用鐵鍬拍實;水泥要堆放在無淋水的地點,并用磚塊墊高,防止受水失效。
3、施工結束后,要將現場清理干凈,道面上的水泥要用鐵鍬刮干凈,剩余的材料要回收上井。
七、避災路線
若迎頭發生水、火、瓦斯災害時,施工人員應按如下路線進行撤離,所有施工人員應熟悉各種災害的避災路線。
施工地點→東橫貫I→I盤區膠帶運輸大巷→輔運煤門→輔運斜巷→輔運石門→副井底→地面
避災原則:頭腦清醒,想清路線,聽從指揮,做好自救互救工作,有序撤退,并及時向值班人員和調度室匯報。
附:東橫貫I避災路線
篇3:二礦東橫貫I砌筑風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2
9、每班開工前及施工中都要認真執行“審幫問頂”制度,班組長要指定有經驗的人員做好此項工作,防止頂板事故發生;每個工作人員更要隨時注意周圍頂板情況,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做好自主保安。
10、需登高作業時,必須搭設牢固的腳手架,登高作業必須佩戴安全帶并牢固生根,且要有兩人配合,下方嚴禁過往行人。
(二)運輸安全措施
1、斜巷運輸必須配齊崗位人員,小絞車司機及信號把鉤工必須經過培訓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做到正規上崗、正規操作。
2、絞車每班運行前要進行試運轉,檢查制動手把是否可靠,拉緊調節螺絲是否松動,各銷鈾是否串動脫落。
3、嚴禁超載、超掛、蹬鉤、扒車;掉道時禁止用小絞車硬拉復位。
4、所有扒鉤、打點工作人員在絞車運行時,必須藏身于安全地點。
5、絞車運行或斜巷懸鉤時絞車司機不得脫崗,斜巷懸鉤時必須使用擋車器。
6、斜巷工作范圍內巷道頂板活矸每天必須及時處理,建立審頂記錄。
7、斜巷向上拉空鉤頭必須跟人。斜巷向下放車時,拐彎處必須有人進行警戒。
8、絞車運輸必須做到“三好、四有、二落實”。三好:電絞設備完好、巷道支護規格好、軌道質量好;四有:有可靠的防跑車和跑車防護裝置、有地滾和軌道防滑裝置、有信號及躲避峒室、有聲光兼備信號;二落實:崗位責任制落實、檢查維修制度落實。
9、電絞司機上崗必須做到“六不開”。即:絞車不完好不開、鋼絲繩不合格不開、安全設施及信號設施不齊全不開、超掛車不開、信號不清不開、“四超”車輛無運輸措施不開。
10、信號把鉤工上崗必須做到“六不掛”。即:安全設施不齊全不可靠不掛、信號聯系不通不掛、“四超”車輛無運輸措施不掛、物料裝的不穩固不掛、連接裝置不合格不掛、斜巷內有行人不掛。發信號前必須對車輛的連接和保險繩等全面檢查,確認連接正常、無余繩方可發信號開車。
11、斜巷運輸嚴禁蹬鉤,必須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定。人員上下時必須經信號把鉤工同意并打定鐘后方可上下。
12、絞車運行時禁止人員在斜巷內工作。
13、絞車最突出部分與最近軌道的間距不小于500mm,絞車前方5—8m處安裝一道防繩跑偏裝置。
14、信號要聲光齊全,五小電器完好不失爆,安全牢固、整齊、布置合理,做到上板上墻,信號要固定在信號硐室內,或距軌道大于1m的適當位置,線路做到吊掛整齊。
15、斜巷運輸時,礦車之間的連接、礦車和鋼絲繩之間的連接,都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鋼絲繩勾頭必須有護繩皮,繩卡規格必須與鋼絲繩相匹配,數量不少于4副,卡距為200mm/付,連接必須牢固可靠,傾斜井巷運輸時必須使用保險繩。
16、斜巷道中,必須裝設防跑車裝置,凡裝設有防跑車和跑車防護裝置的斜巷必須堅持使用,并定期檢查維修試驗,責任到人。
17、斜巷必須裝置“一坡三檔”齊全有效,防跑車安全設施包括以下內容:
(1)在上部車場入口安設能夠控制車輛進入摘掛鉤地點的阻車器。
(2)在上部車場變坡點處,安設能夠阻止未連接的車輛進入斜巷的阻車器。
(3)在變坡點下方略大于一列車長度的地點,設置能夠防止未連掛的車輛繼續往下跑的擋車檔。
(4)在斜巷內安設能夠將因斷繩、脫鉤的車輛阻止住的防護捕車裝置。
18、絞車運輸:運輸時一次不允許超過2個礦車。
19、上述擋車裝置必須是常閉式,放車時方準打開。
20、運輸中發生掉道時,上道前要打好掩木,嚴禁絞車牽引上道,使用人力復軌。復軌前,必須安設擋車器,并觀察前后是否有正在運行的車輛。復軌時,采用“杠桿法”,杠桿采用12號工字鋼或22kg/m的鐵路;復軌時將工字鋼或鐵路一端伸入礦車的一端不少于200mm,并在其下面墊上枕木和木板,把礦車撬起并慢慢移動工字鋼或鐵路使礦車復軌。復軌人員在另一端壓杠桿時,必須在杠桿的一側,用力一致叫應好,防止杠桿反彈傷人。處理掉道時必須指定一名有經驗的老工人負責指揮,礦車可能傾倒的方向嚴禁站人,以防車輛擠傷人。
21、斜巷上口或下口必須掛斜巷標志牌,注明斜巷長度、坡度、允許掛車數、以及鋼絲繩規格和安全設施裝備管理責任單位情況等。
22、絞車的維修與保養:a、使用絞車必須健全以下制度:絞車操作規程,絞車檢修保養制度,絞車司機、信號崗位責任制。b、使用絞車要認真填寫并保存以下記錄:檢查、維修、保養記錄,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