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初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60103高檔普采工作面現已安裝完畢,已具備回采條件,為了保證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間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程序和方法
㈠施工程序:初采前各類材料儲備→所有設備試運轉→端頭支護及超前支護→工作面支柱調整→初采→初放→初次來壓支護。
㈡施工方法: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式管理頂板。
1.初采
現工作面采高為1.4m,現決定將工作面逐漸抬高,但采煤機最大采高為1.5m,無法實現逐漸降低采高,現決定對工作面頂板采用風鎬破碎的方法使工作面采高逐漸達到規定要求。
2.初放
根據60101高檔普采工作面開采經驗,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約為8-12m;老頂初次來壓步距約為25-30m;周期來壓步距約為15-20m;當工作面回采至網落地而直接頂不冒落或冒落不嚴,必須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進行強制放頂。
3.強制放頂
⑴采用zt-28型鑿巖機鉆眼,鉆桿為中空六角鋼釬,釬頭為φ42“一”字型釬頭配合2m長鉆桿。施工人員必須按照爆破圖表規定打眼。風鉆采用φ19液管,通過運輸順槽壓風管供風,沿切頂柱往工作面退200mm處打眼,間距為1m~2m,眼深為1500mm,眼與頂板的夾角為75°~90°,眼底朝向采空區,每眼裝藥量為兩卷(400g)。
⑵裝藥
a.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二級的煤礦許用乳化炸藥,藥卷規格為φ35mm長200mm,重200g,雷管使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不同廠家生產的或不同品種的電雷管,不得摻混使用。封口材料用水炮泥,粘土炮泥。mfd-200型起爆器起爆。爆破采用雙芯膠質母線,爆破作業時,展開長度不小于120m。正向裝藥,串聯起爆。
b.爆破作業中,原則上執行本措施中的炮眼位置、參數,實際如有變化,可由班長、爆破工根據現場情況做適當調整,以保證較好的爆破效果,現場變化較大時,由隊技術員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c.裝藥使用礦用安全乳化炸藥,毫秒延期電雷管引爆。裝藥必須采用正向裝藥,水炮泥外剩余部分采用粘土炮泥填充,用炮棍輕輕搗實,并充滿炮眼。嚴禁用煤粉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裝藥與打眼不得平行作業。裝藥后必須把電雷管腳線懸空并短接,嚴禁電雷管腳線、放炮母線與支架、電氣設備及其它導電體接觸。
d.前用掃眼器吹凈眼內巖粉、泥水,炮眼封泥:炮眼深度0.6~1.0m時,封泥長度不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過1.0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m,炮眼深度超過2.5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1m。
4、放炮
放炮必須由專職放炮員使用發爆器完成,采用逐段打眼、逐段放炮形式完成,每5m為一段。每次放炮前必須由班組長清點人數,待所有人員撤至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后,方準下達起炮命令。班組長必須指派專人到凡是通入響炮點的通路設置警戒,專人警戒,專人聯絡。警戒距離直線不得小于100米,拐彎距離不得小于50米。放炮母線必須由放炮員親自連接,采用絕緣雙線,串聯方式。
三、頂板管理
工作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π型梁支護,工作面頂板鋪設菱形網,初采期間在π型梁與金屬網之間沿走向布置木板(防止頂梁打滑),木板規格為:長×寬×厚=1300mm×200mm×30mm。
㈠采用dw16-300/100型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配合2.4m兀型鋼梁,錯梁直線柱交替支護,超前梁一梁二柱;錯步柱一梁三柱。頂梁布置為正懸臂,采空區側懸臂長度0.2m,排距0.6m,柱距0.5m,頂梁間距0.5m。端面距不大于0.3m。在切頂排兩基本柱中間加兩根密集支柱切頂。支柱上方設木楔。(頂板破碎,壓力大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縮小排距)。
初次來壓期間必須支設戴帽貼幫柱,支護間距≯1m(施工隊根據現場情況可適當縮小間距,增加密集支柱),柱帽采用規格為:長×寬×高=400mm×200mm×150mm的優質木料制作。
所有支柱迎山有力,并拴有牢固可靠的防倒繩。
㈡鋪網
1.工作面頂板進行鋪設菱形網,網規格為:長×寬=10000mm×800mm網格規格:長×寬=50×50mm,菱形網采用12#鐵絲編織,網片搭接長度為100mm,每200mm聯網一道。
2.連網時,用14#扎絲連網,扭結不小于3圈,確保連網質量。
3.鋪網時,網的鋪設方法為與工作面的走向一致,即長邊沿工作面方向鋪設,短邊沿走向鋪設,網邊、網間搭接長度為300mm,搭接時前網在上,后網在下構成順茬雙層網,網中、網邊扎一排鐵絲,扎絲間距采用三眼兩扣。
4.在頂板破碎易冒的局部地段,為了有效地防止頂板矸石冒落,可在實施平行、垂直工作面煤壁護頂措施的同時,配合鋪雙層金屬網的護頂措施。鋪網范圍要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
㈢工作面最大、最小控頂距及放頂距
工作面機道寬1.2m,最小控頂距3.1m,最大控頂距3.7m,放頂步距0.6m
四、初采、初放安全技術措施
㈠安全檢查
在進入工作地點施工前,施工過程中,交接班前所有工序必須進行安全確認,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作業。檢查內容:
1.檢查確認工作地點頂幫是否開裂有危巖活矸,支護是否符合規程施要求;
2.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加強個人安全防護,衣著穿戴整齊,安全帽必須系緊;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熟悉井下作業安全自救互救知識;
3.每班作業時由班長統一指揮,所有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4.軌道、道岔是否能保證安全運行;
5.各種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機電設備是否完好;
6.瓦斯是否異常涌出,是否有出水預兆;
7.是否按規程措施和正規操作程序施工;
8.后路支護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9.機電設備及各種保護是否齊全完好,無失爆現象,機電設備是否按規定上架管理;
10.機頭、機尾固定是否牢固可靠,電機、減速機運轉是否正常,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可靠,保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
11.機電設備及各種保護、噴霧、信號是否齊全完好,無失爆現象,收工及檢修時,上一級設備及本臺設備是否停電閉鎖。
㈡初采、初放前準備工作要求
1.各種備用材料按規程規定和生產需要準備齊全,保證數量和質量。
2.所有機電設備試運轉,無失爆,符合機電完好要求,各類控制開關、聲光信號齊全、靈敏、可靠,泵站壓力不小于18mpa。乳化液濃度在2~3%范圍內(配備監測儀表),并保證其它設備的完好和正常運轉,以確保工作面快速推進。
3.上下兩巷超前支護及端頭支護嚴格按規程要求支護到位,確保支護質量;去掉的原支護材料要及時轉運到超前處理外存放整齊或外運;安全出口30m范圍內不得存放材料或雜物,保證出口安全暢通。
4.工作面確保所有支柱各部件完好、安全可靠。
㈢通風要求
1.由于初采期間頂板還沒有跨落,造成了支柱后部大量漏風。為了保證工作面的通過風量,在采空區方向煤幫之間設置擋風簾,以減小采空區漏風。以保證達到本作業規程中所規定的工作面風量。
2.煤塵濃度經檢測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后,人員方可進入工作地點正常作業。
㈣爆破管理
1.打眼
⑴采用濕式打眼,炮眼單排眼布置,間距1m~2m,炮眼深度1.5m,具體可根據工作面煤壁及底板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⑵采用串聯放炮,一次連線必須一次起爆,裝藥、連炮嚴禁平行作業。
⑶打眼人員應注意觀察打眼附近的頂板、支柱等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找掉煤壁松散的煤、矸,打眼、裝藥人員應在控頂范圍之內作業,嚴禁空頂作業。
⑷裝藥前、放炮前及放炮后應檢測上隅角及放炮地點附近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裝藥、放炮。
⑸放炮前,必須用廢舊皮帶保護好放炮地點20m范圍內的立柱、電纜、油管、照明等,煤機距放炮地點不小于30m。
⑹放炮前,隊長必須安排專人在距放炮地點100m以外的所有通道內設置警戒,且“三警戒”必須齊全。
⑺放炮員必須最后離開放炮地點,在所有人員撤到警戒線外后,放炮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⑻嚴禁采用爆破的方式破大塊矸石,嚴禁放明炮,只有在工作面炮煙被吹散后,警戒人員撤回后,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
2.裝藥
⑴放炮員必須持證上崗,裝藥、放炮必須由專職放炮員進行。
⑵引藥由放炮員在安全地點裝配,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326條。
⑶?引藥必須單獨的放在藥箱里,并由放炮員從人行道帶進工作面裝藥地點。
⑷?裝藥前必須認真檢查,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331條。
⑸裝藥時,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27條執行。
⑹?炮眼封泥用水炮泥,水泡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用炮泥封實,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代替,炮眼封泥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第329條規定。
3.放炮
⑴?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并在能夠進入放炮涉及地點的所有通路上設警戒,警戒人員必須在警戒線外。
⑵放炮前,認真檢查發爆器、母線、瓦檢儀,不齊全和達不到完好標準的不準放炮。
⑶?放炮前,必須認真檢查放炮地點頂板、煤壁、支柱等情況,不具備條件嚴禁放炮。
⑷放炮時,班組長清點工作面人數,撤離到安全地點并親自發出放炮命令。若第二次放炮,程序跟第一次一樣。
⑸?放炮時,放炮員接到放炮命令后高喊三遍“放炮了”,至少等5s后,且無人阻止時方可起爆。
⑹?一個工作面禁止使用兩臺發爆器同時起爆;嚴禁放糊炮、明炮和用明火、明電或其他動力起爆。
⑺放炮員聯線和拉線要走人行道,并攜帶好發爆器鑰匙,不得轉交他人。
⑻?拒爆時,先停留15min后,再沿線檢查,如因聯線造成的,重新聯線放炮,仍不爆者,作一記號,按瞎炮處理。
⑼?處理瞎炮、殘炮的方法,由原打眼工在距原眼300㎜處打一平行于原眼的炮眼,裝藥放炮,并在打眼前查找未爆的電雷管;禁止使用鎬刨殘炮,瞎炮;禁止用打眼的方法加深殘炮眼;處理瞎炮時,應由班組長和放炮員負責,其它人員應撤離到1002m外。
⑽放炮后,等炮煙驅散,放炮員和班組長必須巡視放炮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柱、瞎炮、殘炮等情況,發現問題,立即處理,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撤回警戒。
⑾裝藥的炮眼必須當班爆破,若遇特殊情況無法當班爆破,放炮員必須在現場向下班交清情況。
4.火工品管理
⑴放炮員憑計劃領取雷管、炸藥,核對數量后裝入專用箱并加鎖,并必須由放炮員攜帶。
⑵?炸藥和雷管必須由放炮員分別存放在專用箱內,并且在頂板完整,支柱完好,避開電器設備和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嚴禁亂扔、亂放。
⑶放炮后,剩余的雷管、炸藥必須當班交回火藥庫;升井后,填入火工品管理臺帳。
⑸采空區處理方法
1.采用全部垮落法。
2.當兩端頭矸山垮落不充分時,采取全回收支護的方式:
a.隨著回采推進,由各生產班端頭工負責回收采空區的支柱、鋼梁,回采長柄工具拆卸。
b.回取前,兩巷頂板穩定完整區段,正常回收;直接頂局部變薄、離層或頂板破碎段,要先沿工作面方向在該段及其前后3m范圍內架設端頭支護,必須保證符合規程要求。
c.作業(前)時,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對頂板危巖活矸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作業時不少于4人一起協同作業,必須由專人觀幫觀頂,發現異常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確保安全后方可進行施工。進風巷拆卸及架設棚梁等作業時,必須將刮板運輸機停機閉鎖,開關打至零位并掛牌。
d.回取的支柱、背板等必須放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并掛標志牌。
㈥初采、初放期間安全要求
1.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間,每班必須有隊領導或相關單位領導跟班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初次放頂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2.工作面開采前,由礦生產部組織有關單位對該工作面各大系統進行全面驗收,確認無問題后,方可進行回采。
3.要加強頂板管理工作,特別是工作面機頭機尾支護必須及時到位,確保頂板支護質量。
4.工作面、端頭及上下兩巷超前支護嚴格按《60103高檔普采變更工作面支護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5.上、下端頭支柱煤壁處根據頂板壓力情況,可打設帶帽單體支柱加強支護。且必須保證設有安全出口(≮0.8m)。
6.所有單體液壓支柱要迎山有力,底板松軟必須穿鞋,所有單體液壓支柱必須達到規定的初撐力(不小于90kn)
7.工作面不得調斜生產,隊長技術員負責記錄每日兩順槽進度。
8.割煤前,必須安排專人詳細檢查、清理煤壁機道內廢舊金屬雜物,預先將煤壁側梯子梁、菱形網去除。嚴禁強行硬割。清理、去除的金屬雜物必須人工運出工作面,嚴禁隨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外運。割煤期間發現工作面溜子有金屬雜物時及時停止工作面溜子,人工清理并運出工作面。
9.隨工作面向外推采,工作面采空區頂板不落時,必須在上下端頭切頂排打臨時柵欄,嚴防人員進采空區。
10.工作面回采期間人員通過工作面溜子及轉載機時,必須停止輸送機運轉。
11.工作面嚴格控制采高在1.4m以下不得超高,并保持頂板割平,以免壓支柱頂梁與頂板點接觸或線接觸。
12.必須保證工作面成一直線及所采層位高度在單體支柱行程范圍之內,以防產生局部應力集中。
13.積極組織正規循環作業,加快推進度,減少來壓對回采的影響。
14.在工作面初次來壓前,設專人觀察頂板,如發現頂板壓力增大有初次來壓預兆時,及時撤出工作面人員,并及時報告調度室及相關領導。初次來壓現象有:工作面煤壁片幫嚴重,頂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劇增加。
15.來壓期間,支柱梁上方嚴禁空頂,出現頂梁上方不接頂現象,要及時背緊背實。
16.通風部門配送足夠有效風量以稀釋有毒有害氣體,并指派專職瓦檢員每班負責檢查有毒有害氣體,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隊組,并制定措施立即處理,上報調度室。
17.工作面作業人員必須在支柱間站立或行走,嚴禁進入空頂區作業。
18.強制放頂前需對所有支柱進行加固。
19.初次放頂結束后,普采隊必須隨時與礦調度室聯系,以便及時掌握地面的塌陷程度。
20.初采期間,所有進入到工作面的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系牢帽帶,嚴禁閑雜人員入內。
21.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杜絕“三違”。
22.初次來壓時,撤出工作面人員,待來壓過后方可進入工作面維護支柱。
23.生產期間嚴禁超前回撤單體,回撤單體時,必須有專監護,必須由富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協調,統一指揮。頂板壓力集中區、破碎區回柱時必須先打防身柱,并采用遠距離操作。
24.放炮必須嚴格按照措施要求逐段進行,嚴禁超過規定要求大面積爆破。
25.放炮前必須將采煤機停放在爆破地點30m以外安全的地方。
26.爆破前必須提前對爆破地點前后30m范圍內支架立柱活柱部分及操作閥組、電纜、風水管路用廢舊皮子或其它有效設施進行可靠掩護。
27.爆破前后對爆破地點30m范圍內灑水滅塵。
28.煤壁支護、鉆眼、裝藥、爆破期間嚴禁開工作面輸送機。
29.爆破期間運料巷所有凈化水幕必須常開,且霧化良好、覆蓋整個斷面。
30.爆破后進入工作面時班組長首先要由外向里逐段檢查工作面煤壁、頂板、支柱情況,若出現片幫、管線破裂、支架歪扭等情況時,必須先行處理好后,再行其它工作。隨即要及時作好支護工作,將護幫板打開護幫,出現片幫或流頂煤時及時拉好超前架。隨后將大煤塊、砟塊破掉,開空輸送機。
其它仍按原規程及相關措施執行。
篇2:回采工作面運輸縮皮帶鋪設刮板運輸機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經研究決定將**工作面運輸巷皮帶機尾縮短100m后安裝刮板運輸機。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要求施工單位嚴格落實執行。
二、縮拆皮帶機順序及要求
1)先將皮帶運轉到合適位置。
2)將皮帶漲緊跑車松開。
2)將皮帶開關停電,閉鎖,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示牌。
3)使用夾板將上、下皮帶分別固定牢靠。
5)將皮帶斷開。
6)將多余皮帶、支架、托輥撤除。
7)人工托運機尾到合適位置后將皮帶合茬。
8)皮帶連接完畢檢查無誤后,清理施工地點人員,運轉皮帶查看皮帶漲緊度,隨時調節滾筒使皮帶松、緊適宜,并觀察皮帶跑偏情況,調節皮帶直至運轉正常。
三、安裝刮板運輸機順序及要求
1、刮板輸送機的安裝順序為:裝機頭→安裝機頭過渡槽→鋪設底鏈→安裝中部槽→安裝刮板輸送機機尾→安裝上鏈→預緊刮板鏈。
2、安裝刮板運輸機大件時采用一梁四柱的π型鋼作為起吊柱。
3、各傳動裝置的安裝,應合理進行,不得硬敲硬撬。
4、安裝刮板運輸機機頭時要用導鏈起吊,安裝機頭設備時要用采用頂部的工字鋼梁作為起吊柱,選擇工字鋼梁時要嚴格檢查工字鋼棚撐桿打設是否齊全,撐桿不齊全的情況下,嚴禁起吊。
5、按安裝工序,編號依次有序的裝運。
6、各零部件的連接配合應符合說明書的要求。
7、刮板鏈、刮板安裝無翻扭、蹩卡現象。
8、在安裝過程中,要調整好位置、角度,盡量使溜道平直,無過多的彎曲和變坡。各傳動部位的注油應準確適量。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措施,向施工人員講清施工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施工人員認真學習簽字后方可下井。
2)整個施工過程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負責安全,負責整個施工過程,監護施工人員的正規操作。
3)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后,首先進行敲邦問頂,檢查頂板及各種支護的可靠性,嚴禁在空頂、爛頂或支護不好的情況下施工,如有妨礙施工的支護由專業化工區派人處理,不安全不能施工。
4)施工中吊拉工具:手拉葫蘆、繩索、繩套、扳手等工具專人檢查,不合格嚴禁使用。吊拉時,使用專用吊環,選擇牢固可靠的吊掛點,吊拉過程中,吊拉物件的下方及吊拉物件所能滑落觸及到的地方,嚴禁有人。
5)電氣設備的施工,必須對相關聯的電氣設備停電閉鎖,并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做到誰停電誰送電”,嚴禁約定時間送電;對無人職守的設備進行停電時,要設專人看管。
6)嚴格執行停電設備的“驗電、放電、短路接地放電”制度,嚴禁帶電作業,嚴禁帶電搬遷、移動開關、電纜等電氣設備,嚴格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
7)嚴禁人員手扶、腳踩運行中的輸送帶。
8)施工完畢,試運轉時,施工負責人通知現場每位施工人員躲到安全位置,離開機頭、機尾5米以外,采用點動開機方式,專人檢查皮帶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停機。
9)人員進入施工地點,首先敲幫問頂,維護好施工地點,檢查支護情況,及時更換卸荷柱,補齊缺失的加強柱,確保人員在有效支護下作業。
10)準備好施工必須的工具,設備材料,并提前運至現場,施工中需改柱時,必須嚴格執行“先支后改”的原則,所有單體支柱初撐力不得小于12mpa。
11)起吊工具采用額定承載不低于5噸的手拉葫蘆,需要用40T鏈子時必須用U型環連接,U型環必須用40T溜子螺絲上好,螺母上全絲,必要時加備帽,鏈條,U型環,螺絲不得有老傷,損壞現象。
12)起吊時,應掌握好平衡,確保牢固可靠。正式起吊前,先試吊,稍一離地再仔細檢查,確保無誤后,再行起吊。
13)吊運重物時,人員站立位置應能避開因失手而可能造成傷害的地方,多人作業時,要有專人指揮,互相照應,避免發生擠、壓、碰事故。
篇3:溜煤上山南工作面回采安全技術措施2
七號溜煤上山1362-1南工作面回采安全技術措施(2)
落。
(2)、每隔一套鉸接梁往頂板方向,沿切頂線往老塘向上打一個鉆孔,孔深一米左右;鉆孔方向與工作面方向垂直,鉆孔傾角為45度。
(3)、每孔裝藥1-2卷炸藥,封泥長度不小于0.5米,每次只允許放一個炮眼。
(4)、裝藥、連線、放炮只允許放炮員一個人獨自完成。
(5)、放炮位置設在-36北三石內的通風上山開門位置處,距爆破點距離不少于70米,放炮前并在工作面回風石門開門處及七號溜煤上山斗口設置警界點,七號溜煤上山嚴禁行人及扒煤,班長清點人數,待工作面全部人員撤出警界區后方可起爆。
(6)、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7)、放炮后等炮煙吹散后,方可進入當頭作業。
(8)、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處進行作業。
(9)、嚴禁進入老塘作業及扒浮煤。
28、在采煤或放頂過程中,如發現工作面壓力突然增加,必須立即進行加固,危急時停止作業,立即撤人至安全處,及時匯報調度室。
29、回采過程中,根據頂板淋水量、壓力、棚頂老巷采空區情況隨時進行補探。
30、回采過程中,如發現透水預兆,停止作業,立即撤人,及時匯報調度室。
31、加強瓦斯檢查,嚴禁無風、微風或瓦斯超限作業。
32、安監員、瓦檢員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必須立即進行整改,隱患處理后,方可進行作業。
33、本措施與該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一并執行。
34、災害預防及避災路線:
作業人員在作業時,要加強自主保安意識,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沿正確路線撤離作業危險區域。
1)、水災:
工作面→回風巷→回風上山→回風石門→通風上山→-±0北三石門→±0南總回風巷→南風井→地面。
2)、瓦斯、火災:
工作面→溜子道→-36北三石門→七號溜煤上山→-120繞道→-120南運輸大巷→-120主石門→主井→地面。
3)、頂板:
從冒頂處迅速撤至安全地帶。
35、本措施未議事項嚴格按該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