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煤回采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述:
我礦+2115m水平5701、5702回采工作面回采已結束,5703工作面準備回采,為提高煤炭資源回收利用率,在準備回采5703工作面前,決定對+2090m以上水平三角煤開采回收,提出兩套開采方案;
二、資源賦存條件:
1、對5702繞道三角煤、+2090m皮帶上山采取同一套開采方案:巷放式開采保護煤柱;5702繞道三角煤長度40m(為保護5701密閉墻破壞距5702開口處剩余15m不采取巷放)可開采長度25m、煤層厚度8.3m、預計巷放垮落高度10m、原煤儲量4482噸,可采儲量2801噸;
2、+2090m皮帶上山巷道長度90m(為保護5701密閉墻,由密閉墻向下15m位置布置巷放炮眼,15m位置與5702運順順槽垂高7m;皮帶機頭處留有15m位置打密閉墻)可開采長度60m、煤層厚度8.3m、儲量8403噸,可采儲量6302噸;
3、+2090m軌道運輸上山采取兩套開采方案:+2090m軌道上山總長70m(由于軌道上山與5702回風上山、5701密閉墻距離較近,巷放炮眼由密閉墻處向下15m處開始布置炮眼,下口處留有15m密閉墻位置),可采長度40m,煤層厚度5.3,原煤儲量4293噸,可采儲量1431噸;(放頂煤高度垮落5m能夠充分充填巷道)。
三、方案對比
經過綜合分析,并結合礦務會意見,提出兩套回采方案
方案一:
采取在+2090m軌道巷頂部布置深孔爆破炮眼,軌道上山與5702回風上山、5701密閉墻距離較近,巷放炮眼由密閉墻處向下15m處開始布置炮眼,下口處留有15m位置結束炮眼布置;爆破鉆眼間距1.5m/眼,排距1.2m,每排3個炮眼(第一個炮眼距離巷道左手幫1.0m),鉆進角度控制在85o-60o之間,炮眼深度7m,角度垂直巷道或順層向上鉆眼,禁止朝老塘側或推進側傾斜打眼,采取深孔爆破只爆破,充填巷道,爆破落煤,不進行對跨落原煤回收,采用2×30局扇風機供風;
方案二:
在+2090m密閉墻先下15m位置處使用風煤鉆先在+2090m軌道巷底部布置3-5m深的爆破炮眼,5703回風巷開口處留有15m位置結束炮眼布置,提前對+2090m軌道巷進行預爆破,+2090m軌道巷預爆破結束后,進行對5703回采工作面進行正常推采,在5703回風順槽布置超前預爆破炮眼,孔深為根據5703回風順槽與+2090m軌道上山垂高適當調整,進行爆破與+2090m軌道巷放通;提高5703放頂煤回采率;
推薦的兩套回采方案優缺點主要為:
方案一優點:
1、軌道上山爆破后,根據煤炭松軟系數計算,爆破高度垮落5m時,充分充填+2090m軌道上山巷道,防止+2090m軌道巷瓦斯積聚;
2、+2090m軌道上山爆破充填后,為5703回采工作面正常回采時,深孔爆破眼布置提高了安全系數,避免5703深孔爆破在+2090m軌道巷內瓦斯積聚時爆破;
方案一缺點:
1、需要安裝局部通風機進行對施工地點供風;
2、由于a7煤層中間存在1.6m夾矸,+2090m跨落原煤在5703正常回采時有可能不能再次回收;
3、+2090m軌道當在爆破前需要安裝超前支護,回撤支柱,增加工人勞動強度。
方案二優點:
1、5703回風順槽深孔爆破與+2090m軌道上山放通后,確保+2090m軌道上山貫通,避免了+2090m軌道上山瓦斯積聚,提高了安全系數;
2、先在+2090m軌道上山底部布置5m炮眼預爆破,為今后5703工作面正常回采與+2090m放通創造了條件,提高了原煤回采率;
方案二缺點:
1、5703回采工作面在與+2090m軌道上山貫通后,巷道頂部有錨桿支護,頂部不能垮落,形成采空區懸頂;
2、5703工作面在正常回采時出現工作面一進風兩回風,a5運輸順槽進風,a7回風順槽、+2090m軌道上山回風;
兩套方案綜合比較,各有優缺點,兩套方案資源回收利用率相對都比價低;
篇2:殘礦回采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實現對殘難礦體回收規范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確保殘難礦體回收安全生產。
2范圍
適用于**公司井下殘難礦體的回采。
3術語
殘難礦體:以正常的回采方法和作業程序難于達到工業技術指標的部分采場,主要是指采場安全狀況差、地質條件復雜、礦體分支復合現象嚴重,礦體面積極小,周邊環境復雜的部分礦體,以及采掘邊殘、零星礦脈,已采礦塊頂、底、間柱,淘汰老礦、帳外礦等。
4主要職責
4.1地測部:提供較為可靠的地質資料和較為完整的周邊環境測量資料。
4.2生產部:回收方案設計。
4.3安全部:檢查、監督回采過程中的安全。
4.4生產工區:負責回收方案的實施。
5工作程序
5.1殘難礦體回收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生產法》、《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爆破安全規程》等相關法律法規。
5.2回收工作在組織上、技術上、管理上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嚴格執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講效益必須將安全的工作原則,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采取多方面的預防措施,確保殘難礦體回收的安全。
5.3對殘難礦體回收要嚴格按照《有色金屬礦山生產技術規程》中的有關技術要求,井下單體設計或制定回收實施方案,由總工程師牽頭,會同生產、安全、地測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會審。待方案批復簽字正式出圖后,方可施工。
5.4單體設計或回收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5.4.1當時未被回收的原因和圖文記載記錄。
5.4.2周邊關系和所處的空間位置。
5.4.3地質情況、回收條件、安全狀況等。
5.4.4地壓管理和采空區管理工作。
5.4.5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5.4.6作業過程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5.5設計或方案批復后,設計人員應到現場將詳細情況向回收作業人員和有關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5.6技術人員和有關管理人員應對殘難礦體回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如確需改變作業地點或過程做法,必須經原設計審批部門同意。
5.7對殘難礦體回收,應成立專項小組,回收作業人員應保持相對固定。
5.8采礦回收作業面,應保持兩個安全出口。作業地點應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風條件。
5.9殘礦回收應遵循自上而下、從里向外,后退式回收原則。不具備回收條件而采取前進式回收,需征得有關部門同意,管理好頂底板和兩幫松石采取強采快出方式回收。
5.10嚴禁在以下區域和地點進行殘礦回收:
5.10.1地壓活動明顯區。
5.10.2永久保安礦柱和間柱。
5.10.3圍巖嚴重破碎,危及現有采場的正常生產。
5.10.4通風條件不好,粉塵濃度高。
5.10.5無法建立可靠的安全出口;可能激發和導致大規模地壓等區域。
5.10.6其它規定禁止殘難礦體回收的區域。
5.10加強殘難礦體回收地壓和采空區頂板管理工作,應指派專人負責,及時做好地壓預報預測工作。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撤離人員。重大問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5.11凡危及作業人員安全的廢井、廢巷道、采空區、地壓活動嚴重區域,都應封堵、隔離、圈定危險區域或者設置醒目警示標志,禁止人員進入。
5.12殘難礦體回收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公司安全規章制度,勤檢查現場安全,及時處理安全隱患。
5.13爆破作業應有關遵守《爆破安全規程》的規定。工程貫穿,必須事先測量準確位置,并在相鄰井巷布置警戒。
5.14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地點,首先要檢查周邊環境,敲幫問頂,看有無異常變化,在處理好松石、加固支護,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
5.15公司、工區對殘難礦體回收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和不定期的專業檢查,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人員必須加強現場檢查、監督工作,發現有違章行為和不安全狀態,有權制止作業和提出處理意見。
5.16搞好場地文明生產。
6相關文件
6.1《礦山安全生產法》。
6.2《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
6.3《有色金屬礦山生產技術規程》。
7相關記錄
安全檢查及隱患排除記錄。
篇3:安全生產責任制:回采工作面支護工
1、回采工作面作業,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對工作面支護。
2、負責做好作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檢查作業區段頂幫及支護情況,所用工具完好情況。
3、作業時嚴格敲幫問頂制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回采打眼放炮工作業安全。
4、放頂時有擋矸措施,竄入工作面的矸石及時清除。
5、遇特殊問題,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