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斜井延伸清底底板澆筑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根據作業計劃,我項目部將在副斜井延伸進行澆筑底板、砌筑水溝、行人臺階及安裝扶手繩施工。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及質量,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設計要求及施工方法
1、施工范圍:從主副聯絡巷口向下至裝巖機后,施工順序:從下向上施工,清理底板→支設模板→混凝土整體澆筑。混凝土為地面攪拌站攪拌好后裝入v型側翻礦車內,用副井jtk-1.6絞車下放至澆筑工作面。
2、施工時先將淤泥清理干凈,清理至腰線以下1900mm,底板平整,軌道調整平直,軌道上面距腰線1550mm,軌道中心線為巷道中心線,軌枕為水泥軌枕,間距700mm。
3、水溝鋪設在巷道左幫,水溝內沿距離巷道中心線1600mm,上沿距腰線1600mm,凈規格為:寬×深=300×200mm,每30m施工一過路水溝,過路水溝凈規格為:寬×深=300×200mm。
4、砌筑臺階規格為:寬×長×高=800×300×140mm,臺階內沿距離巷道中心線1200mm,踏步上沿距離腰線為1460mm。
5、底板為鋼筋混凝土地坪,設計厚度300mm,橫筋為,縱筋為,箍筋為。
6、水溝、臺階模板為鋼模板支設,用電焊點焊、鐵絲綁扎固定。水溝模板、臺階模板支設、固定完畢、鋼筋綁扎完畢后經監理驗收后整體澆筑。
7、扶手繩安裝必須嚴格按腰線進行施工,扶手腰線以下800mm,每間隔6000mm在幫部施打一個膨脹螺絲作為固定。扶手安裝要牢固可靠,不得出現松動現象。
三、技術標準
1、清底、調整軌道、鋪設水溝、砌筑臺階,嚴格按照中腰線施工。
2、水溝、臺階及地坪要求
①水溝及臺階鋪設:水溝及臺階尺寸必須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澆筑時要振搗密實,不得出現蜂窩、麻面等。臺階尺寸為:800×300×140mm,澆筑厚度為100mm,水溝尺寸為300×200mm,水溝、臺階上平面標高嚴格按照腰線施工。澆筑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粗河沙、20-40mm石子,地面攪拌機攪拌和配料機配料,攪拌好后裝入側翻式礦車運至施工地點,配合比為水泥:砂子:石子=1:2.13:4.23,水灰比為0.54,每斗水泥2袋。養護及拆模后灑水養護,養護由驗收員負責每班灑水養護至少兩次,并經常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7天后,每天養護一次,時間不低于28天。拆模時間不少于3天。
②水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位置?±50?尺量巷道中線至水溝內沿距離
2?上沿標高?±20?尺量腰線至水溝上沿距離
3?深度?±30?尺量檢查
4?寬度?±30?尺量檢查
5?壁厚?不小于設計10?尺量檢查或抽查施工檢查記錄
③臺階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長度?±20?尺量檢查
2?寬度?±20
3?高度?±10
4?標高?±20?腰線下至臺階上沿距離
5?位置?±30?中線至臺階內側沿距離
④地坪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1?長度?±20?尺量檢查
2?寬度?±20
3?高度?±10
4?標高?±20?腰線下至臺階上沿距離
5?位置?±30?中線至臺階內側沿距離
四、安全技術措施
1、副斜井延伸運送物料期間嚴禁施工,所有人員到安全地點躲避。
2、風動工具的使用:風帶與風動工具連接處必須采用專用u型彈簧卡,嚴禁使用鐵絲替代,施工時要時刻注意風動工具的風嘴接頭,以防風帶脫落傷人。在安裝風鎬尖時,風鎬的風鎬尖插口必須朝下,將風稿尖由下向上插入,然后上好彈簧,嚴禁將插口朝上裝風鎬尖。
3、吊鉤裝車:
①裝車時,車輛下方嚴禁有人從事無關工作;懸鉤車輛停穩后,施工人員用木楔將車輪楔死,并在車輛下方打好戧木,防止車輛滑動。懸鉤裝車時,絞車司機要精力集中,聽清信號,時刻觀察鋼絲繩的松緊狀況,嚴禁思想開小差;懸鉤裝車時,嚴禁平行作業。斜巷內多人協同作業時,要同拿同放,配合要協調一致,防止物件滑落傷人。用對講機和井口作為聯絡信號。
②裝淤泥時,人應站在礦車的側前方進行裝車。兩人同時裝車時,要站在礦車兩側,互相照應,裝礦車要一前一后交錯輪番進行,避免兩锨同時入車,以防碰傷對方。
③裝車時,兩腿前后叉開,兩手前后握住锨把,鏟滿矸后用力向上繞過肩膀裝入車內。隨時檢查頂、幫安全情況,如發現危情,停止裝車,處理好后再進行裝車。
④裝車過程中任何人不準手扶車沿和站在礦車上。
⑤提升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工作期間嚴禁行車,嚴禁爬、蹬、跳車,提升時必須使用紅燈,擋車欄必須正常使用。
⑥副斜井延伸使用25kw絞車提升時,提升車數為1個,副井使用1.6m絞車提升時,提升車數為3個。嚴禁超掛車,開車前仔細檢查鋼絲繩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⑦提升信號為:“一"響為正常停車信號,“二響”為上,“三響”為下,“四響”為慢上,“五響”為慢下,“六響”為詢問點,“亂點”為事故點,警告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⑧鋼絲繩與車輛的連接,車輛與車輛的連接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必須使用保險繩。
⑨斜坡上的防跑車裝置應經常處于關閉狀態,只有當車輛通過時,方準打開。變坡地點前的地檔要動作靈活可靠。
⑩水平上車場下放車輛時,應與把鉤工配合好,隨推車放繩、不得留有余繩。
斜坡上車輛脫軌后,處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先檢查好現場,處理不安全隱患。上道前,要與絞車司機聯系好,并規定好臨時聯系信號。上道人員要站在車輛的兩側或上方,車輛下方嚴禁站人,上道人員必須設一人統一指揮。上道時嚴禁摘鉤進行,車輛下方必須設防跑裝置。
4、調道施工安全措施
①現場對需要落底、清理的地段,3噸手拉葫蘆或起道器把軌道、道木一起抬高,利用道木在適當位置作為支點墊好,然后利用風鎬、手鎬等進行起底、清理,然后集中裝車升井。為保證軌道平直,起底時嚴格按照腰線控制好坡度,墊實道木,損壞的道木及時更換。
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每次落底清理的范圍、深度,作業人員密切配合,避免落道過程中出現傷人事故,起底和落道木時,與附近人員打好招呼,躲開道木、軌道被抬起、落下的波及范圍;使用風鎬、鐵锨對道木下方起底時,觀察好軌道受力情況、人員手腳嚴禁放入道木下方。
③起底、落道達到要求后,撤除支點外道木,落下道木、軌道,然后進行調整軌道、墊實道木,使之達到規定要求。
④軌道調整好,經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混凝土底板澆筑工作,混凝土在地面攪拌好后,裝入側翻式礦車,運至施工位置,再次攪拌后方可鋪設底板。
⑤現場裝卸車時,必須把車輛停穩,并采取可靠的掩車措施。施工工具不用時,必須在巷幫放穩,嚴禁放在道上,防止影響運輸安全和行人安全。
5、澆筑底板、砌水溝、臺階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①施工時清理、平整底板。
②模板固定:
a拉線進行穩立模板。
b模板拼接要緊密,有空隙處要用木楔堵嚴,防止跑漿造成麻面。
c模板必須固定牢穩、拼接嚴密。
③澆注混凝土:
a在澆注混凝土前,驗收員必須檢查模板穩立的位置是否正確,支撐是否牢固,模板拼接是否嚴密。模板內的浮矸、離層是否找凈、清理干凈,上述檢查合格后才能澆注混凝土。
b在澆注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模板、撐木是否發生走動或變形,如發現與設計要求不符時,要找出原因立即處理。
c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整體性,盡量采取連續澆注。
d澆筑混凝土時,當班的混凝土必須當班用完,澆筑底板時,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嚴禁出現蜂窩麻面,表面用抹子抹平,達到設計位置(高度),在表面用1:1水泥砂漿抹面,厚度不小于10mm。
⑤搗固混凝土:
a澆注混凝土要隨時進行搗固。
b搗固的方法:采用風動振動棒振搗。
c搗固器具要插入混凝土的底面。搗固到混凝土表面冒出灰水時為止。
d搗固不得過度,以免造成混凝土的分離和表面裂開。
e搗固器具不得接觸模板,以免模板受震動。
⑥拆除模板:
a混凝土養護3天以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模板要按照由后向前的順序逐段進行。模板和支撐木上的釘子、扒具等,要及時起下來或用大錘砸彎,防止扎人。
b拆除的模板等,要運到指定地點存放,以備復用,不得隨意亂扔。
6、及時清理雜物:每班施工結束后,巷內挖出的矸石、淤泥,剩余的料必須清理干凈,保證巷道干凈衛生。
7、現場通訊設施應保持暢通。
8、施工用的材料、工具、器材必須分類碼放整齊,不得影響行車及行人。
9、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操作規程》、《副井提升運輸專項措施》、《副斜井延伸掘進作業規程》及礦、項目部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篇2: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準備措施
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
由于本工程處在東三環路邊,交通受到限制過多。為保證交通順暢,應配備專門的人員進行指揮,統一協調部署。為保證澆筑的順暢,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準備。
1、接管:泵管必須牢固架設,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加膠圈,以保證其嚴密,泵出口處要設一定長度的水平管,澆筑前先用混凝土減石砂漿濕潤泵管。
垂直方向采用鋼管搭設腳手固定泵管,其腳手架搭設成塔式,靠近護坡樁的立桿放在護坡樁與槽鋼錨梁之間,水平斜撐用短鋼管與護坡樁邊的錨梁相連接牢固,垂直方向泵管架設詳見圖9.
圖9泵管垂直布置示意圖
泵管水平方向用φ25鋼筋焊接馬凳架設,馬凳間距為6m。其馬凳的做法詳見圖10。
圖10水平架設泵管的鐵馬凳
2、事先與本地區交通主管部門聯系,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使攪拌車能夠在進入工地東側大門前暫停并排隊,并順利進入工地,施工現場有統一的指揮和調度。施工中配置手持對講機,為相互聯絡工具。
3、澆筑前項目部排定各班作業的各崗位人員名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使所有參加人員都知曉自己的崗位職責。
4、對模板內的雜物用高壓空氣吹干凈,鋼筋上如有油污,則用棉紗蘸稀料擦洗。
5、混凝土澆筑實行"澆筑令"制度,澆筑前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預留洞口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且經過業主、監理的隱蔽驗收簽字認可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6、在墻、柱鋼筋上必須抄出+1.00m標高控制線,并用紅油漆畫上紅色三角做標記,現場備有水準儀,對集水坑等標高重點控制,以便隨時抄平,控制標高正確性。
篇3: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措施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
1澆筑施工工藝流程
布置混凝土汽車泵→混凝土供貨驗收→開機、泵送砂漿、潤管→澆筑第一區第一層混凝土→振搗→作業面推進→澆筑第二區第一層混凝土→振搗→返回混凝土第一區第二層混凝土→振搗循環作業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趕平、壓實、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趕平、壓實、抹光→混凝土及時覆蓋保溫保濕養護→混凝土測溫監控
2混凝土澆筑順序
本工程兩棟樓的澆筑順序:10號樓由西向東,11號樓由東向西澆筑。
每棟樓采用兩個振搗小分隊,每個小分隊分為6路向前推進,首泵料分別投放在起始澆筑的基礎底板大角,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順序圖如圖7-1所示。
考慮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當混凝土澆筑至電梯井坑相鄰軸跨時,電梯深坑底板混凝土先下料澆筑。
根據現場交通環境,安排泵車停靠位置的方案圖如基礎泵送方案圖如圖7-2所示。
3澆筑方法
采用一次性連續澆搗方案,分三層澆筑,每層約550mm厚左右,分層厚度標志在底板鋼筋馬凳腿上刷紅色漆。底板振搗采用斜坡式分層振搗,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3左右,振搗工作從澆筑層的底層開始逐漸上移,以保證分層混凝土間的施工質量。
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宜將振動棒上下略有抽動,使上下混凝土振動均勻每次振搗時間以20~30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現氣泡、泛出灰漿為準),振搗時,要盡量避免碰撞鋼筋,管道預埋件等。振搗棒插點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每次移動距離不超過混凝土振搗棒的有效作用半徑的1.25倍,一般振動棒的作用半徑為30~40cm。振搗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內部振搗不實;要"先振低處,后振高處",防止高低坡面處混凝土出現振搗"松頂"現象。混凝土的斜面分層水平方向錯開距離大于4m,混凝土澆筑的斜面分層如圖7-3所示:
圖7-1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順序
圖7-2泵車停靠位置的方案圖
圖7-3混凝土澆筑的斜面分層示意圖
3.1外墻底板上30cm高導墻
外墻根部的施工縫在底板上30cm處,該部位有固定模板的鋼管,有剪力墻定位梯子筋,并設置了鋼板止水帶,混凝土下料不能直接將泵送混凝土傾入模板中央,振搗必須慢速、細致的操作。
3.2人防出口處混凝土澆筑
人防出口處有橡膠止水帶及其固定鋼筋箍,混凝土下料傾倒注意避免沖移止水帶,振搗時振動棒不得直接接觸止水帶。
3.3電梯深坑澆筑電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應先下料振搗,待坑壁混凝土澆筑時,底部不致返漿,振搗操作應分層振搗,分層厚度0.5cm。電梯井深坑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出現井筒移位、跑模的質量病,為防止模板移位,除支模時采用外頂內撐的固定方式支模,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邊對稱下料,對稱振搗,禁止一側混凝土一次澆筑到頂。
3.4框架柱根部
應是混凝土下料振搗密實的重點部位,操作工應防止漏振、欠振;
4鋼筋防止移位措施
采取定點下料,對稱振搗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將鋼筋推離設計位置。底板上剪力墻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豎向筋的間距,豎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漿污染,澆筑現場安排專人看護。
5泌水處理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容易產生泌水現象,泌水現象嚴重時,可能影響相應部分的混凝土強度指標。為此必須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況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漿會順著混凝土澆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據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電梯井坑內,然后用潛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綿吸除處理。
6表面防裂施工技術要點
大體積泵送混凝土經振搗后表面水泥漿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縫,首先,要求在振搗最上一層混凝土時,控制振搗時間,注意避免表層產生太厚的浮漿層;在澆搗后,必須及時用2m長括尺,將多余浮漿層刮除,按施工員測設的標高控制點,將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須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漿接近初凝時,混凝土面進行二次抹光,用木蟹全面仔細打抹兩遍,既要確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縮脫水細縫閉合,在混凝土收漿凝固施工期間,除了具體施工人員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隨意行走,收漿工作完成的面必須同步及時覆蓋表面養護保護層。